一种用于甲板与舱盖连接处方便排水的流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2301发布日期:2018-06-05 21:0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业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板上的排水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甲板与舱盖连接处方便排水的流水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高级耐用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在发达国家,游艇像轿车一样多为私人拥有,而在发展中国家,游艇多作为公园、旅游景点的经营项目供人们消费,少量也作为港监、公安、边防的工作手段。

船舶游艇在水中航行,难免不了遇到大风海浪等天气,将水溅到甲板上,甲板上的水好排出,船体上表面并非全部是甲板,还布置了舱盖,甲板与舱盖之间的缝隙虽然通过橡胶垫圈进行密封,但是长时间使用,橡胶圈老化,难免会有水渗入船舱,船舱入水有很大的危害,轻则造成设备故障,重则导致沉船等,所以,甲板与舱盖之间的缝隙排水时需要重点研发和设计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甲板与舱盖连接处方便排水的流水沟,该沟槽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目前甲板与舱盖之间的渗水漏水现象,更好的保护了舱室的器件不受水的侵蚀,尤其是海水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杜绝了因为海水进入舱室后造成的设备故障,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用于甲板与舱盖连接处方便排水的流水沟,包括设置在甲板与舱盖结合处流水沟,所述流水沟位于甲板和舱盖底部,所述流水沟截面为梯形,包括两个腰边,分别为左腰边和右腰边,所述左腰边与甲板边缘连接,右腰边悬空设置,所述左腰边和右腰边之间设有连接两个腰边底部的沟底板,所述右腰边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水平设置,所述舱盖靠近甲板的边缘设有向下弯折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底部与沟底板之间设有流水间隙,所述舱盖底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舱盖与支撑面之间,所述凸起部底部的截面为扇面。

作为优选,所述甲板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厚度小于流水沟向下弯折的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沟底板的宽度为22mm。

作为优选,所述左腰边和右腰边与沟底板的夹角为95±4°。

作为优选,所述甲板上表面与沟底板上表面的高度差为50mm。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面的上表面与沟底板的上表面的高度差为30mm。

作为优选,所述挡水板与舱盖上表面所成的夹角为94±3°。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沟槽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目前甲板与舱盖之间的渗水漏水现象,更好的保护了舱室的器件不受水的侵蚀,尤其是海水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杜绝了因为海水进入舱室后造成的设备故障,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甲板与舱盖连接处方便排水的流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甲板,2、舱盖,3、流水沟,4、左腰边,5、右腰边,6、沟底板,7、支撑面,8、挡水板,9、间隙,10、凸起部,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用于甲板与舱盖连接处方便排水的流水沟做详细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用于甲板与舱盖连接处方便排水的流水沟,包括设置在甲板1与舱盖2结合处流水沟3,所述流水沟3位于甲板1和舱盖2底部,所述流水沟3截面为梯形,包括两个腰边,分别为左腰边4和右腰边5,所述左腰边4与甲板1边缘连接,右腰边5悬空设置,所述左腰边4和右腰边5之间设有连接两个腰边底部的沟底板6,所述右腰边5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面7,所述支撑面7水平设置,所述舱盖2靠近甲板1的边缘设有向下弯折的挡水板8,所述挡水板8底部与沟底板6之间设有流水间隙9,所述舱盖2底部设有凸起部10,所述凸起部10位于舱盖2与支撑面7之间,所述凸起部10底部的截面为扇面;所述甲板1底部设有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的厚度小于流水沟3向下弯折的深度;其特征是:所述沟底板6的宽度为22mm;所述左腰边4和右腰边5与沟底板6的夹角为95±4°;所述甲板1上表面与沟底板6上表面的高度差为50mm;所述支撑面7的上表面与沟底板6的上表面的高度差为30mm;所述挡水板8与舱盖2上表面所成的夹角为94±3°,所述的支撑面朝向流水沟外侧翻折,所述的挡水板、沟底板、右腰边形成一个导流槽,可将流入到甲板与舱盖缝隙的水排出。

该沟槽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目前甲板与舱盖之间的渗水漏水现象,更好的保护了舱室的器件不受水的侵蚀,尤其是海水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杜绝了因为海水进入舱室后造成的设备故障,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如所述支撑面上还设有设置向上的定位凸起,同时在凸起部底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凸起与凹槽形成一个定位作用,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