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的防腐防海生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0032发布日期:2019-01-19 00:19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船舶的防腐防海生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防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防腐防海生物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中的船体、钢结构以及海水管路和海水冷却系统都要受到海水腐蚀和海生物污损的双重危害。在海水介质中存在严重的电化学腐蚀,需要采取一定的腐蚀防护措施。涂料防护技术使用涂料在被保护构件表面成膜,起到腐蚀防护的作用,是腐蚀防护的有效方法,被应用广泛。但由于受到成膜涂料自身的完整性影响,比如涂装缺陷,碰撞破损,老化,涂层毛细孔渗透等,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腐蚀影响,危及船体,钢结构等的安全,且影响到后续的维护成本。因此,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附加保护措施。

海生物在海水管道和冷却系统中附着和生长,会缩小海水冷却管道和热交换器冷凝管道的有效直径,减小海水流量,降低冷却效率;管道内的附着生物一旦脱落,还会堵塞阀门和冷却器的管口,严重时管道被完全堵死,造成停机和停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海生物污损还可能增加船舶航行阻力;促进腐蚀和导致缝隙腐蚀;使海水中的仪表和器械失灵;吸收声能,使声学仪器减效或失效;增加海中建筑物桩、柱的截面积,加大波浪和海流的冲击力;改变水雷等水中浮体的定深;堵塞网孔;与养殖的贝、藻类争夺附着基和饵料。因此,人类自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来,一直为海生物附着所引起的污损问题所困扰。

目前主要通过物理法来防除海洋生物污损。具体的,物理法通常是采用外加电流法,即电解重金属如铜、铝,电解海水等,其原理是通过电化学方法所产生的离子来杀死、抑制海生物,或者化学离子重新结合形成一定的胶状保护层,减缓腐蚀速度。但目前这种方法的防污能力和处理能力都有限,同时无法进行快速的水处理以达到使用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防腐防海生物装置,配置有同步转动的铝电极和铜电极,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和铜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亚铜离子与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处理能力,同时,随着铝电极和铜电极的转动,起到了对铝电极和铜电极表面的自动除污作用,防止铝电极和铜电极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电解活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对海水防腐防海生物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防腐防海生物装置,包括:

海底门,其内中心轴上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为导电金属,所述海底门的入口处安装有一滤板,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滤板中心,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滤板绝缘连接;

第一阳电极,其由若干电极棒组成,若干所述电极棒间隔排列组成一个圆形阵列,所述旋转轴外周同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圆形阵列,各个所述圆形阵列之间导电间隔连接,最内侧的所述圆形阵列绝缘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

电解仓,其为导电的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电解仓第一端与所述海底门的出口连通;

第二阳电极,其转动设置在所述电解仓内,所述第二阳电极包括一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导电壳体中心轴分别与所述电解仓和海底门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导电壳体的腔体内自导电壳体径向内侧壁上向腔体内引出若干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电壳体腔体内,形成一个折弯单向通道;所述导电壳体的外周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向所述电解仓轴向第二端旋进,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导电壳体导电连接;以及

恒电流仪,其配置有三个正极输出端,其中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阳电极连接,第二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阳电极连接,第三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海底门和电解仓外壳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阳电极轴向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电解仓轴向两端内侧壁上,所述电解仓第二端外侧设置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贯穿所述电解仓第二端侧壁与所述第二阳电极第二端中心连接;所述导电壳体外侧与电解仓之间的空间与所述海底门的出口连通,所述导电壳体第二端径向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壳体第一端侧壁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向外延伸一圆形接口,所述圆形接口内设置有一镂空的第一绝缘连接座,所述圆形接口外周套设有一输出管道,该输出管道第一端与所述圆形接口之间旋转密封连接,所述输出管道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绝缘连接座上的镂空与所述导电壳体内部连通,所述输出管道第二端从所述海底门与电解仓之间的通道中向外引出,且所述输出管道第二端上设置有一输水泵,所述旋转轴第二端贯穿所述输出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连接座上。

优选的,所述滤板内侧壁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滤板绝缘设置,所述旋转轴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滤板中心,所述旋转轴由钛基体及覆盖在钛基体外表面的陶瓷金属氧化物涂层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阳电极的具体结构包括:

导电连接座,其包括若干同心配置的导电环体和导电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电环体之间支撑件,所述导电环体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导电连接扣,最外侧的所述导电环体外周同心间隔设置有一导电接触环,所述导电接触环与所述导电连接座导电连接;

绝缘连接扣,其同心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座的中心,所述绝缘连接扣与最内侧的所述导电环体连接,所述绝缘连接扣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至少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各个所述导电连接座上的导电连接扣一一对应;以及

电极棒,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电连接扣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两端的所述导电连接座上,两侧的所述导电环体及其之间连接的所述电极棒构成一个所述圆形阵列。

优选的,所述电极棒和支撑件由铝制成,所述电极棒的长度小于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所述第一阳电极和与所述海底门内壁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对应的所述海底门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一导电接触头,所述导电接触环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包括导电杆和导电靴,所述导电杆垂直贯穿所述海底门侧壁,且所述导电杆与所述海底门侧壁绝缘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导电杆外侧端连接,所述导电靴设置在所述导电杆内侧端上,所述导电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接触环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中设置有一导电接触部,所述导电接触部通过一弹性件与所述导槽底部导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海底门入口处设置有一风叶轮,所述风叶轮位于所述滤板和第一阳电极之间,且所述风叶轮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旋转轴第一端绝缘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风叶轮中心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海底门出口和第一阳电极之间设置有一金属板,该金属板中心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与所述旋转轴的材质一致,所述金属板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金属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海底门与所述电解仓之间通过一管路连通,且所述海底门、管路和电解仓外壳连接成为等势体,所述管道与所述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旋转轴第二端贯穿所述管路与所述第二阳电极上的第一绝缘连接座连接,所述管路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二导电接触头,位于所述管路中的所述旋转轴上凸出设置有一环体凸起,所述环体凸起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导电滑动接触,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三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的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导电壳体内侧壁相对两侧分别引出若干电极板,各个所述电极板平行设置,两侧的所述电极板相互交错,且所述电极板与相对侧的所述导电壳体内侧壁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电极板向所述电解仓第一端倾斜,倾斜角度在30°~70°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阳电极由铜制成,所述导电壳体第一端与所述电解仓第一端内侧壁之间通过绝缘环垫连接,所述绝缘环垫设置在所述电解仓入口的外周,所述绝缘环垫第二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环形导轨,所述导电壳体第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限制活动在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中;

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绝缘环垫中心,所述绝缘环垫沿径向贯穿若干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管路和所述导电壳体的外侧空间;

所述输出管道外径小于所述管路内径,所述输出管道第一端内侧壁与所述圆形接口外侧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旋转密封圈,所述输出管道固定在所述管路上,并从所述管路中向外引出。

优选的,所述电解仓第二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绝缘隔垫,所述导电壳体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绝缘隔垫之间设置有一环形导电滑轨,所述导电壳体第二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件活动在所述环形导电滑轨中,且所述导电壳体与所述环形导电滑轨导电接触;

所述电机通过一第二绝缘隔垫设置在所述电解仓第二端外侧壁上,且所述导电壳体第二端外侧壁中心设置有一第二绝缘连接座,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隔垫、电解仓第二端侧壁、第一绝缘隔垫与所述第二绝缘连接座固定,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电解仓第二端外侧壁之间通过绝缘滑环连接;

所述电解仓第二端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第一端与所述环形导电滑轨导电接触,所述导电体第二端从所述电解仓中引出并与所述恒电流仪的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电解仓第二端外侧壁之间通过绝缘件密封接触。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配置有同步转动的铝电极和铜电极,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和铜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亚铜离子与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防腐防海生物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取水;

2、铝电极和铜电极同步快速转动,提高对铝电极和铜电极自身表面的自动除污能力,防止铝电极和铜电极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电解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海水的处理效率;

3、优化电场分布,在海底门中同时设置有带正电的旋转轴,海底门及电解仓外壳接负电,起到了对海底门及电解仓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及电解仓的腐蚀;

4、铝电极和铜电极分别作为阳电极,相对于带负电势的外壳,相当于构建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进一步提高海底门及电解仓的防腐能力。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阳电极侧视图;

图4为第一导电接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阳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阳电极的径向剖视图;

图7为第二阳电极的径向侧视图;

图8为图1中局部b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第一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防腐防海生物装置,包括:海底门10及其内部构件、电解仓50及其内部构件、电机90以及恒电流仪。恒电流仪采用海水防腐领域中常用的型号即可,无特殊要求。

其中,海底门10的入口设置在海底门10的轴向第一端,出口设置在海底门10的轴向第二端,海底门10设置成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使得海水在海底门10中流经充分距离,保证海水在海底门10中与第一阳电极充分接触,提高对海水的处理效率。

海底门10内中心轴上设置有一旋转轴40,所述旋转轴40为导电金属,所述海底门10的入口处安装有一滤板11,对海水进行初步过滤,所述旋转轴40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滤板11中心,且所述旋转轴40与所述滤板11绝缘连接。具体的,所述滤板11内侧壁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111,所述第一轴承111与所述滤板11绝缘设置,所述旋转轴40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11转动连接在所述滤板11中心。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40同时作为阴极保护系统中的辅助阳极,对海底门10的外壳进行阴极保护,因此旋转轴40由钛基体及覆盖在钛基体外表面的陶瓷金属氧化物涂层构成,陶瓷金属氧化物涂层可以由氧化钌、氧化铱、氧化钯铂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钽非贵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第一阳电极30由若干电极棒35组成,所述第一阳电极30的具体结构包括:

导电连接座,其包括若干同心配置的导电环体34和导电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电环体34之间支撑件32,使得各个导电环体34之间相互导电连接,且各个导电环体34与旋转轴40同轴设置;所述导电环体34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导电连接扣31,导电连接扣31可以是导电抱箍或者导电搭扣、卡扣等,最外侧的所述导电环体34外周同心间隔设置有一导电接触环341,所述导电接触环341与所述导电连接座导电连接,起到导电连接座与电源之间连接的作用;

绝缘连接扣33,其同心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座的中心,具体的,所述绝缘连接扣33与最内侧的所述导电环体34连接,所述绝缘连接扣33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0的外周,使得导电连接座与旋转轴40绝缘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旋转轴40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亦可以在旋转轴40中心位置也设置一个导电连接座,各个所述导电连接座上的导电连接扣31一一对应;

电极棒35,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电连接扣31连接在所述旋转轴40两端的所述导电连接座上,使得电极棒35与导电连接座成为一体式的导电结构,也就是说,两侧的导电环体34上间隔排列有若干电极棒35,两侧的所述导电环体34及其之间连接的所述电极棒35构成一个圆形阵列,所述旋转轴40外周同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圆形阵列,具体可根据海底门10的内部尺寸来调整圆形阵列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共同心设置有4个圆形阵列,各个圆形阵列之间导电间隔设置,每个圆形阵列上的电极棒35之间间隔设置,各个圆形阵列的中心通过绝缘连接扣33绝缘设置在旋转轴40外周,从而形成立体的、具有流通空隙的阳极结构。第一阳电极30沿轴向设置在海底门10内部,海底门10入口设置在第一阳电极30第一端,海底门10出口设置在第一阳电极30第二端,因此,海水在流经海底门10的过程中,必须从第一阳电极30的轴向第一端流经轴向第二端,从而增加了海水与第一阳电极30有效接触距离,提高第一阳电极30对海水的电解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棒35和支撑件32由铝制成,从而使得第一阳电极30构成一个具有立体结构的铝电极,所述电极棒35的长度小于所述旋转轴40的长度,所述第一阳电极30和与所述海底门10内壁间隔设置,旋转轴第二端位置处的所述导电连接座对应的所述海底门10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一导电接触头12,所述导电接触环341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12与恒电流仪的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一阳电极30上的电位在0.5v~8v之间。

通过对铝电极施加正电压,对海水进行电解反应,在海水中生产铝离子絮状物,附着在容器、设备、管道表面,以起到防腐保护效果。海水在海底门10中与立体结构的铝电极充分接触,提高铝电极对海水的电解处理效率,有效提高了对设备的防腐保护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12包括导电杆121和导电靴122,所述导电杆121垂直贯穿所述海底门10侧壁,且所述导电杆121与所述海底门10侧壁绝缘连接,恒电流仪的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导电杆121外侧端连接,所述导电靴122设置在所述导电杆121内侧端上,也就是位于海底门内,所述导电靴122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接触环341滑动配合的导槽126,所述导槽126中设置有一导电接触部125,所述导电接触部125通过一弹性件127与所述导槽126底部导电连接,在第一阳电极30的旋转过程中,第一阳电极30通过导电接触环341和第一导电接触头12与恒电流仪的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导电接触环341通过导电接触部125及弹性件127与导电杆121连接,弹性件127吸收了在第一阳电极30的旋转过程中的振动或径向位移,使得第一阳电极30与第一导电接触头12滑动导电接触,提高第一阳电极30转动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电解仓50为导电的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电解仓50第一端上的入口与所述海底门10的出口连通,海底门10的出口与电解仓50入口尺寸相同。具体的,所述海底门10与所述电解仓50之间通过一管路20连通,且所述海底门10、管路20和电解仓50外壳连接成为等势体,所述管路20与所述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共同构成阴极体,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的输出电流在15a~40a之间,阴极体上的电位在-0.5v~-1.2v之间。

第二阳电极60转动设置在所述电解仓50内,所述第二阳电极60包括一导电壳体69,所述导电壳体69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导电壳体69中心轴分别与所述电解仓50和海底门10的中心轴重合,也即是说,导电壳体69设置在电解仓50的轴中心,所述导电壳体69的腔体内自导电壳体69径向内侧壁上向腔体内引出若干电极板62,所述电极板62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电壳体69腔体内,形成一个折弯单向通道;海水流经该折弯单向通道后从导电壳体69内流出,折弯单向通道增加了海水的流经路径,使得海水与导电壳体69及电极板62充分接触,提高电解效率。

具体的,所述导电壳体69内侧壁相对两侧分别引出若干电极板62,各个所述电极板62平行间隔设置,两侧的所述电极板62相互交错,且所述电极板62与相对侧的所述导电壳体69内侧壁间隔一定距离,为海水提供一定尺寸的流通口径;所述电极板62向所述电解仓50第一端倾斜,倾斜角度在45°。

所述导电壳体69的外周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63,所述螺旋叶片向所述电解仓轴向第二端旋进,所述螺旋叶片63与所述导电壳体69导电连接,从而使得螺旋叶片63、导电壳体69以及电极板62也构成一个具体立体结构的阳极体,电解仓50同样设置成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第二阳电极60轴向安装在电解仓50内,从而增加了海水与第二阳电极60有效接触距离,提高第二阳电极60对海水的电解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壳体69外侧与电解仓50之间的空间与所述海底门10的出口连通,经过第一阳电极30电解处理后的海水经过管路20进入到导电壳体69外侧与电解仓50之间的空间,在所述导电壳体69第二端径向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611,所述导电壳体69第一端侧壁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612,所述第二通孔612向外延伸一圆形接口64,圆形接口64的外径小于管路20的内径,所述圆形接口64内设置有一镂空的第一绝缘连接座65,具体的,第一绝缘连接座65外周通过若干绝缘构件68连接在圆形接口64内周,各个绝缘构件68之间间隔设置,从而不会阻碍圆形接口64内外的贯通。

所述圆形接口64外周套设有一输出管道70,该输出管道70第一端与所述圆形接口64之间旋转密封连接,具体的,所述输出管道70外径小于所述管路20内径,所述输出管道70第一端内侧壁与所述圆形接口64外侧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旋转密封圈642,从而保证输出管道70第一端与所述圆形接口64之间旋转密封连接,如图5所示,圆形接口64外周间隔开设有用于安装旋转密封圈642的环形槽641。

所述输出管道70固定在所述管路20上,并从所述管路20中向外引出。输出管道70与圆形接口64密封连接后,所述输出管道70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绝缘连接座65上的镂空与所述导电壳体69内部连通,所述输出管道70第二端从所述海底门10与电解仓50之间的管路20中向外引出,且所述输出管道70第二端上设置有一输水泵80,用于将处理完成后的海水向外抽出,送入用水处理设备中。

所述第二通孔612位于所述绝缘环垫52中心,所述绝缘环垫52沿径向贯穿若干第四通孔521,所述第四通孔521连通所述管路20和所述导电壳体69的外侧空间,从而使得经过第一阳电极30电解处理后的海水经过管路20、第四通孔521进入到导电壳体69外侧与电解仓50之间的空间。

所述旋转轴40第二端贯穿所述输出管道70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连接座65上。具体的,所述旋转轴40第二端贯穿所述管路20与所述第二阳电极60上的第一绝缘连接座65连接,所述管路20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二导电接触头43,位于所述管路20中的所述旋转轴40上凸出设置有一环体凸起13,所述环体凸起13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43导电滑动接触,从而使得旋转轴40与第二导电接触头43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43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12的结构一致。

同时在所述海底门10出口和第一阳电极30之间设置有一金属板42,该金属板42中心连接在所述旋转轴40上,使得金属板42与旋转轴40形成一体式的导电结构,且所述金属板42的材质与所述旋转轴40的材质一致,所述金属板42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金属板42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用于为海水提供流通通道,同时也优化了海水在海底门中的流通路径,均衡海水流速,特别是增加了海底门内壁附近海水的流速,避免海水在海底门内壁附近沉积而使得海生物富集,造成对海底门的附着和腐蚀。所述旋转轴40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43与所述第三正极输出端连接,使得旋转轴40上的电位在0.8v~2v之间。海底门10为阴极,从而形成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优化电场分布,起到了对海底门10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10的腐蚀。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壳体69第一端与所述电解仓50第一端内侧壁之间通过绝缘环垫52连接,使得导电壳体69第一端与电解仓50之间绝缘连接,所述绝缘环垫52设置在所述电解仓50入口外周的电解仓50第一端内侧壁上,所述绝缘环垫52第二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环形导轨,对应的,导电壳体69第一端外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二环形导轨67,第一环形导轨与第二环形导轨67之间设置有第一滚动件54,第一滚动件54为滚珠,从而使得,所述导电壳体69第一端侧壁通过第一滚动件54转动设置在电解仓50轴向第一端内侧壁上。

所述电解仓50第二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绝缘隔垫51,使得电解仓50第二端与第二阳电极60绝缘设置,所述导电壳体69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绝缘隔垫51之间设置有一环形导电滑轨55,对应的,导电壳体69第二端外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三环形导轨66,环形导电滑轨55与第三环形导轨66之间设置有第二滚动件53,第二滚动件53为滚珠,从而使得,所述导电壳体69第二端侧壁通过第二滚动件53转动设置在电解仓50轴向第二端内侧壁上,且所述导电壳体69与所述环形导电滑轨55导电接触。

同时,所述电解仓50第二端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导电体56,所述导电体56第一端与所述环形导电滑轨55导电接触,所述导电体56第二端从所述电解仓50中引出并与所述恒电流仪的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导电体56与所述电解仓50第二端外侧壁之间通过绝缘件57密封接触。

所述第二阳电极60由铜制成,也就是说第二阳电极60构成一个具有立体结构的铜电极,整个第二阳电极60恒电流仪的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二阳电极60上的电位在0.5v~8v之间。通过对铜电极施加正电压,对海水进行电解反应,在海水中生产压铜离子,有效杀灭海生物等菌种,避免海生物附着在容器、设备、管道表面,以起防止海生物生成的效果。

经过第一阳电极30电解处理后的海水经过管路20、第四通孔521进入到导电壳体69外侧与电解仓50之间的空间,海水在此空间中,从电解仓第一端到第二端流动,在此过程中,海水经过所述导电壳体69外周的螺旋叶片63作用而螺旋前进,使得海水与螺旋叶片63充分接触,导电壳体69外表面和螺旋叶片63作为铜电极的一部分,对海水起到预电解的作用,产生亚铜离子,随后从第一通孔611中进入到导电壳体69内部第二端,从导电壳体69内部第二端流向导电壳体69内部第一端,在此过程中,海水经过所述导电壳体69内部电极板62构成的折弯单向通道,海水流经该折弯单向通道后从导电壳体69内流出,折弯单向通道增加了海水的流经路径,当预电解后的海水与导电壳体69内侧壁及电极板62充分接触,使得进一步提高电解效率,生成的亚铜离子充分将海水中的生物菌杀灭,提高了对海水防海生物生成的能力。

海水经过预电解和再次电解后,有效提高了铜电极对海水的电解杀菌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90通过一第二绝缘隔垫91设置在所述电解仓50第二端外侧壁上,且所述导电壳体69第二端外侧壁中心设置有一第二绝缘连接座93,所述电机90的转动轴92依次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隔垫91、电解仓50第二端侧壁、第一绝缘隔垫51与所述第二绝缘连接座93固定,从而使得电机与第二阳电极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电解仓50第二端外侧壁之间通过绝缘滑环94连接。

在船舶取用海水时,电机驱动第二阳电极转动,同时,第二阳电极与第一阳电极之间通过旋转轴同步连接,从而使得铝电极、铜电极和旋转轴同步转动,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和铜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亚铜离子与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防腐防海生物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取水。而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海水事先放置在海底门中经过长时间的处理,才能取用,费时费力,本发明实现了快速取水,现取现用。

同时,随着铝电极和铜电极同步快速转动,提高对铝电极和铜电极自身表面的自动除污能力,因为海生物等杂质不易富集在快速运动的铝电极和铜电极上,附着不稳定的海生物在高速转动下也能脱离,实现自清除功能,防止铝电极和铜电极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电解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海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优化了电场分布,具体的,在海底门10中同时设置有带正电的旋转轴40,海底门10及电解仓50外壳接负电,起到了对海底门10及电解仓50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10及电解仓50的腐蚀。并且,铝电极和铜电极分别作为阳电极,相对于带负电势的外壳,也相当于构建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进一步提高海底门10及电解仓50的防腐能力。

第二实施例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海底门10入口处设置有一风叶轮41,所述风叶轮41位于所述滤板11和第一阳电极30之间,且所述风叶轮41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旋转轴40第一端绝缘设置有第二轴承411,所述风叶轮41中心通过所述第二轴承411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40上,在取水过程中,随着海水流入至海底门中,会带动风叶轮41旋转,风叶轮41的面积分布与海底门的整个径向截面基本相同,进入的海水经过风叶轮41的旋转带动,将海水均匀的带入到海底门中,起到了对海水的均流作用,优化了海水在海底门中的流通路径,均衡海水流速,特别是增加了海底门内壁附近海水的流速,避免海水在海底门内壁附近沉积而使得海生物富集,造成对海底门的附着和腐蚀。

由上所述,本发明配置有同步转动的铝电极和铜电极,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和铜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亚铜离子与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防腐防海生物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取水;同时,铝电极和铜电极同步快速转动,提高对铝电极和铜电极自身表面的自动除污能力,防止铝电极和铜电极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电解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海水的处理效率;进一步的,本发明优化电场分布,在海底门中同时设置有带正电的旋转轴,海底门及电解仓外壳接负电,起到了对海底门及电解仓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及电解仓的腐蚀;并且,铝电极和铜电极分别作为阳电极,相对于带负电势的外壳,相当于构建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进一步提高海底门及电解仓的防腐能力。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