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飞行器机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381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无人飞行器机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无人飞行器机身。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包括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等。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壳体内需要容置各个机身内部构件,而这些内部构件使用一定时间之后,需要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因而需要将机身壳体本身做成可以打开的结构。现有的无人机中,将上机壳和下机壳通过螺钉连接起来,在每次对内部电子电路进行维修时,都需要将上机壳和下机壳拆开再装配起来,非常不方便,也容易导致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及与机壳连接的机臂等的连接不稳定或不牢固。

此外,机身内部构件还需要散热,因而需要在机壳上设置通风孔,然而目前机壳上开设的通风孔很容易从外面碰到机身内的电子元件,而导致短路等电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机身,便于装取内部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飞行器机身,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主体和上盖;所述机壳主体的上侧开设有一定开度的开口;所述上盖可打开盖合地连接在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的开度能够使机壳内的至少镜头及定位模块位于开口对应的区域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电池仓体,内置在所述机壳中;所述电池仓体的前端安装有镜头,所述电池仓体的顶部安装有定位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内缘设有托沿,所述上盖通过所述托沿支撑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内缘的托沿上间隔设置有卡口,所述上盖对应位置设置有卡钩,所述上盖通过所述卡钩和卡口配合卡接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的卡钩的钩部朝向开口部位的卡口,下压上盖时,卡钩的钩部伸入卡口下侧而实现卡接,拆卸上盖时,施加一定向上的外力而将卡钩的钩部脱离卡口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与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部位之间还通过第一紧配结构相互紧配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紧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部位的前端位置、中间位置、后端位置至少一处或几处的紧配孔,及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对应位置的紧配柱;所述上盖与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部位之间通过所述紧配柱插入至紧配孔内而相互紧配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壳主体的开口部位上设置有连接开口两侧边缘的横梁,所述横梁与上盖的对应部位之间通过第二紧配结构相互紧配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若干条形通风孔,所述条形通风孔的孔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一定高度;和/或,所述机壳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散热部位,所述散热部位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且所述散热部位上开设有弯曲的通风孔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机壳主体上开设开口,可以通过开口来机壳内部构件的装取,在开口处连接上盖,通过上盖来打开盖合开口,便无需再将机壳主体拆卸开来,保证机壳主体及其上部件的连接牢固性和稳定性,更便于内部构件的装取;将开口开设在机壳主体的上侧而非下侧,可以便于装于机身顶部的定位模块等的装取,在起落振动时上盖可由机壳主体承托住,避免被振落或振开;

通过在上盖和开口部位设置第一紧配结构,在紧配柱插入至紧配孔之后,上盖与开口部位之间又卡接起来,一方面第一紧配结构可以实现上盖的定位,另一方面紧配后再卡固,不需要通过螺接件等来锁紧,也能够使得上盖与机壳主体的连接很牢固,上盖不易掉落;

在散热部位上设置弯曲的通风孔道,使得无法从外部直接看到机壳内部的构件,也无法从外部伸入到机壳内部来影响电路板件等,避免发生短路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机身的上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机身的斜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机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无人飞行器机身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机身的下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机壳主体,11-上壳体,111-开口,112-托沿,113-卡口,114-横梁,12-下壳体,121-散热部位,122-定位槽,123-定位沿,13-后盖,2-上盖,211-卡钩,212-条形通风孔,3-镜头支架,4-定位模块,5-电池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参看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无人飞行器机身包括:机壳。当然,机身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构件,可以设置在机壳上或机壳内。在图1中,无人飞行器还包括机臂、螺旋桨等,机臂连接在机身上,螺旋桨设置在机臂上,当然不限于此。

机壳可以包括机壳主体1和上盖2。机壳主体1的上侧开设有一定开度的开口111,通过开口111可以装取机壳内部的构件,构件具体不限。上盖2可打开盖合地连接在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上盖2与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之间可以卡接、铰接卡固、或者螺接等方式连接,上盖2可以与机壳主体1完全脱离地连接,或者也可以相对机壳主体1可翻开式地连接。上盖2将开口111大部分盖合,裸露镜头的部位,以使得镜头可以正常进行拍摄。由于开口111及上盖2设在机壳主体1的上侧,因而不会影响机壳主体1与机臂等之间的连接。

通过在机壳主体1上开设开口111,可以通过开口111来机壳内部构件的装取,在开口111处连接上盖2,通过上盖2来打开盖合开口111,便无需再将机壳主体1拆卸开来,保证机壳主体1及其上部件的连接牢固性和稳定性,更便于内部构件的装取;将开口111开设在机壳主体1的上侧而非下侧,可以便于装于机身顶部的定位模块等的装取,在起落振动时上盖可由机壳主体1承托住,避免被振落或振开。

优选的,开口111的开度足以使得机壳内的至少镜头及定位模块4位于开口对应的区域处,当然还可以使得其他模块也能对应开口区域。参看图1,镜头可以安装到镜头支架3上,镜头支架3安装在机身的前端部位,定位模块4安装在靠近机身后端的部位,因而开口111从镜头安装处一直开到定位模块4安装处,也就是一直从机身前端开到机身后端。可以便于镜头及定位模块4的更换或装取。

可选的,在上盖2对应镜头控制电路的部位可以设置有镜头按钮,通过按动镜头按钮来实现镜头功能的切换。

参看图2-4,图2示出的是斜对的两个机臂方向上的剖面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主体1的开口内缘设有托沿112,上盖2通过托沿112支撑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开口111内缘的托沿112可以承托住上盖2,防止上盖2下陷。为了机壳外表面的平整性,托沿112向机壳内侧下沉一定高度,下沉的高度与上盖2的厚度相同,使得上盖2在连接后与机壳主体1外表面平齐。上盖2和开口111部位对应设有卡扣结构,在上盖2支撑到托沿112上的同时卡扣结构互连起来。

优选的,继续参看图2-4,开口111内缘的托沿112上间隔设置有卡口113,上盖2对应位置设置有卡钩211,上盖2通过卡钩211和卡口113配合卡接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上盖2的卡钩211的钩部朝向开口111部位的卡口113,下压上盖2时卡钩211的钩部伸入卡口113下侧而实现卡接,拆卸上盖2时,施加一定向上的外力便可将卡钩211的钩部脱离卡口113下侧。间隔设置有卡扣结构,使得卡接更牢固。

进一步的,上盖2与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之间还通过第一紧配结构相互紧配固定。

具体的,第一紧配结构可以包括紧配孔和紧配柱。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的前端位置、中间位置、后端位置至少一处或几处设置有紧配孔,上盖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紧配柱。在图1和图3中,示出了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的前端位置、中间位置、后端位置处的紧配孔,但未做标记。上盖2与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之间通过紧配柱插入至紧配孔内而相互紧配固定。当然,紧配柱和紧配孔的位置也可以对调。

通过在上盖2和开口111部位设置第一紧配结构,在紧配柱插入至紧配孔之后,上盖2与开口111部位之间又卡接起来,一方面第一紧配结构可以实现上盖2的定位,另一方面紧配后再卡固,不需要通过螺接件等来锁紧,也能够使得上盖2与机壳主体1的连接很牢固,上盖不易掉落。

优选的,参看图3,机壳主体1的开口111部位上设置有连接开口111两侧边缘的横梁114,横梁114与上盖2的对应部位之间通过第二紧配结构相互紧配固定,横梁114优选位于靠近开口11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第二紧配结构同样可以是紧配孔和紧配柱,横梁114上的紧配结构可以视为是开口111部位的中间位置处的紧配结构。横梁114的厚度可以厚一些,使得对于上盖2的支撑更牢固。

通过在开口111部位上设置横梁114,上盖通过第二紧配结构与横梁114固定,可以使得上盖2一部分支撑到横梁114上,受力时可以部分由横梁114承担,避免上盖2塌陷,加强上盖2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看图3和图4,上盖2上开设有若干条形通风孔212,条形通风孔212的孔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条形通风孔212可以用来通风,条形通风孔212的长度方向在机身的前后方向上,可以有利于进风。通过将条形通风孔212的孔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优选是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一方面有利于导风,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从外部直接看到或容易碰到机壳内部的构件。

和/或,参看图3和图5,机壳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散热部位121,散热部位12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且散热部位121上开设有弯曲的通风孔道。散热部位121可以在机壳主体1底部密布,使得散热效果更好。由于机壳主体1的壁较薄,无法或者很难做出弯曲的通风孔道,因而将散热部位121上下延伸一定高度,优选是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保证底部外观美观。弯曲的通风孔道例如是90度弯曲的通风通道,通风孔道在机壳主体1外表面处的端口朝下,在机壳主体1内侧的端口朝向侧方,当然具体不限,也可以是其他角度或多角度弯曲等。优选的,各个散热部位的通风孔道在机壳内的朝向可以朝向相同或不同,可集中朝向发热源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向均是以无人飞行器的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在散热部位121上设置弯曲的通风孔道,从而无法从外部直接看到机壳内部的构件,也无法从外部伸入到机壳内部来影响电路板件等,避免发生短路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看图1和图3,无人飞行器机身还可以包括电池仓体5。电池仓体5内置在机壳中,电池仓体5内用来容置电池结构(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对整机的供电续航。电池仓体5的前端安装有镜头,电池仓体5的顶部安装有定位模块4。镜头支架3设置在电池仓体5上,镜头安装在镜头支架3上,镜头可以通过开口111的前端部分对外面进行拍摄。定位模块4例如可以是GPS模块。镜头和定位模块4安装在电池仓体5上,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固定也更稳定。电路板件可以安装在电池仓体5的底部。

机壳主体的散热部位和上盖的条形通风孔可以朝向电池仓体、电路板等发热源。在机壳主体上可以设置后盖,便于装取电池结构。

优选的,机壳主体1可以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对应部位设置有用来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参看图5,下壳体12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122和定位沿123,上壳体11上对应可以设有定位插块和定位沿,从而可以实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快速定位。上壳体11、电池仓体5和下壳体12之间通过螺接件固定在一起,上壳体11、电池仓体5和下壳体12上可以设置对应的螺接部位,上壳体11和电池仓体5可以在内侧先螺接起来,而后下壳体12再与上壳体11和电池仓体5从外侧螺接起来。上壳体11、下壳体12与电池仓体5固定在一起,电池仓体5可以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上壳体11、下壳体12可以拆开,从而可以安装电池仓体5等构件。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