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飞机起落架及起落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879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飞机起落架及起落方式,具体地说是加一个助起落装置使飞机起落简单化,并改进其缓冲减震装置,属于航空航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起落架是飞机下部用于起飞或降落地面滑行时支撑飞机并用于地面移动的附件装置。起落架是唯一一个支撑整架飞机的部件,因此它是飞机不可分缺的一部份;没有它,飞机便不能在地面移动。当飞机起飞后,可以视飞行性能而收回起落架。

然而,现如今的起落架仅仅起到支撑作用,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动力需求功能,并且起落过程中的缓冲减震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飞机起落架及起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飞机起落架及起落方式,包括左机翼、收放装置、助起落装置、机身、右机翼、减震轮胎、一级伸缩杆、二级伸缩杆、伸缩缸a、伸缩缸b、电动机轴套、防护外壳、伸缩柱、固定旋转环、液压杆、液压缸、连杆、连接轴承、旋转轴、摩擦块、降速装置外壳、旋转轴套、降速板、气胎、轮毂、强力弹簧、凹槽、下防护板、电动机轴、电动机、导线、控制板、气压传感器、上防护板、螺旋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收放装置采用三点式结构,所述助起落装置置于三点式收放装置外侧,也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所述收放装置与助起落装置分别置于左机翼、右机翼和机身下端。

所述收放装置包括一级伸缩杆、二级伸缩杆、伸缩缸a、伸缩缸b、伸缩柱、固定旋转环、液压杆、液压缸、连杆,所述伸缩缸a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二级伸缩杆与伸缩缸a气压连接;所述一级伸缩杆与二级伸缩杆气压连接;所述一级伸缩杆与连接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缸b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与伸缩缸b气压连接;所述伸缩柱与固定旋转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与固定旋转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与液压缸液压连接,此液压机构起缓冲作用;所述液压缸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与连接轴承固定连接。

所述地面滚动机构包括旋转轴、降速装置外壳、旋转轴套、连接轴承、减震轮胎、摩擦块、降速板、凹槽,所述旋转轴与两侧减震轮胎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旋转轴套轴承连接;所述降速装置外壳与旋转轴套固定连接;所述降速板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降速板上开有环形凹槽;所述摩擦块与降速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可与降速板的凹槽相接触。

所述减震轮胎包括气胎、轮毂、强力弹簧、旋转轴套、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带动减震轮胎转动;所述旋转轴与强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轮毂与强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轮毂外装有气胎,以此起到二次减震效果。

所述助起落装置包括下防护板、电动机轴、电动机、导线、控制板、气压传感器、上防护板、螺旋桨叶、防护外壳、电动机轴套,所述电动机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轴套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与电动机轴套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上下两端置有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可开叶闭合;所述电动机轴与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叶与电动机轴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控制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控制板通过导线连接。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该发明通过在传统起落架上加一助起落装置,起飞时,通过改变飞机下方气压,减轻飞机重力影响,缩短飞机起飞时的滑行距离;降落时,通过改变飞机下方气压,可减小降落时速度,并加一降速装置,缩短滑行距离。除此之外,该发明改进了减震轮胎,实现了二次减震,以达到更优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收放装置放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放装置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收放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地面滚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减震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降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助起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机翼,2、收放装置,3、助起落装置,4、机身,5、右机翼,6、减震轮胎,7、一级伸缩杆,8、二级伸缩杆,9、伸缩缸a,10、伸缩缸b,11、电动机轴套,12、防护外壳,13、伸缩柱,14、固定旋转环,15、液压杆,16、液压缸,17、连杆,18、连接轴承,19、旋转轴,20、摩擦块,21、降速装置外壳,22、旋转轴套,23、降速板,24、气胎,25、轮毂,26、强力弹簧,27、凹槽,28、下防护板,29、电动机轴,30、电动机,31、导线,32、控制板,33、气压传感器,34、上防护板,35、螺旋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飞机起落架及起落方式,包括左机翼1、收放装置2、助起落装置3、机身4、右机翼5、减震轮胎6、一级伸缩杆7、二级伸缩杆8、伸缩缸a9、伸缩缸b10、电动机轴套11、防护外壳12、伸缩柱13、固定旋转环14、液压杆15、液压缸16、连杆17、连接轴承18、旋转轴19、摩擦块20、降速装置外壳21、旋转轴套22、降速板23、气胎24、轮毂25、强力弹簧26、凹槽27、下防护板28、电动机轴29、电动机30、导线31、控制板32、气压传感器33、上防护板34、螺旋桨叶35。所述起落架收放装置2采用三点式结构,所述助起落装置3置于三点式收放装置2外侧,也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所述收放装置2与助起落装置3分别置于左机翼1、右机翼5和机身4下端。

所述收放装置2包括一级伸缩杆7、二级伸缩杆8、伸缩缸a9、伸缩缸b10、伸缩柱13、固定旋转环14、液压杆15、液压缸16、连杆17。所述伸缩缸a9与机身4固定连接;所述二级伸缩杆8与伸缩缸a9气压连接;所述一级伸缩杆7与二级伸缩杆8气压连接;所述一级伸缩杆7与连接轴承18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缸b10与机身4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13与伸缩缸b10气压连接;所述伸缩柱13与固定旋转环14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16与固定旋转环14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15与液压缸16液压连接,此液压机构起缓冲作用;所述液压缸16与连杆17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7与连接轴承18固定连接。

所述地面滚动机构包括旋转轴19、降速装置外壳21、旋转轴套22、连接轴承18、减震轮胎6、摩擦块20、降速板23、凹槽27。所述旋转轴19与两侧减震轮胎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19与旋转轴套22轴承连接;所述降速装置外壳21与旋转轴套22固定连接;所述降速板23与旋转轴19固定连接;所述降速板23上开有环形凹槽27;所述摩擦块20与降速装置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20可与降速板23的凹槽27相接触。

所述减震轮胎6包括气胎24、轮毂25、强力弹簧26、旋转轴套22、旋转轴19。所述旋转轴19带动减震轮胎6转动;所述旋转轴19与强力弹簧26固定连接;所述轮毂25与强力弹簧26固定连接;所述轮毂25外装有气胎24,以此起到二次减震效果。

所述助起落装置3包括下防护板28、电动机轴29、电动机30、导线31、控制板32、气压传感器33、上防护板34、螺旋桨叶35、防护外壳12、电动机轴套11。所述电动机30与机身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轴套11与机身4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12与电动机轴套1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14上下两端置有上防护板34和下防护板28;所述上防护板34和下防护板28可开叶闭合;所述电动机轴29与电动机30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叶35与电动机轴29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33与机身4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33与控制板32通过导线31连接,所述电动机30与控制板32通过导线31连接。

工作原理:该发明通过在传统起落架上加一助起落装置,起飞时,通过改变飞机下方气压,减轻飞机重力影响,缩短飞机起飞时的滑行距离;降落时,通过改变飞机下方气压,可减小降落时速度,并加一降速装置,缩短滑行距离。除此之外,该发明改进了减震轮胎,实现了二次减震,以达到更优的减震效果。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