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双室管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846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双室管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双室管的方法以及一种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这种类型的方法和该类型的装置已经在如DE-C1-196 40 833和DE-C1-197 12 736中给出。
在由DE 197 12 736给出的方法中,使用一种在那里进行了描述的装置,其中,必须将一个分隔壁送入到一个整体式的芯杆中的一个狭窄的、棱边尖锐的间隙之中。这造成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当使用薄壁的分隔壁时。该装置的效率也很受限制,因为不论是制造带分隔壁的管部管体,还是管头的成形,都在同一个装置中完成,而管头的成形需要冷却时间。这里,各个作用时间分别要求不同长度的节拍。
在由DE 196 40 833给出的方法和所属的装置中,使用了一个被分成两部分的挤压芯杆,其两个部分可以相对移位,这样能够使得带有分隔壁的管体易于被导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双室管的方法和一种装置,它能够实现快速、简单、可靠地输送分隔壁,以便制造设置有一个分隔壁的、坯件形式的预制管体,并且能够实现快速、简单、可靠地将其转送到一个挤压芯杆上和一个凹模中,以成形上一个管头。
该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方法和通过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特征的装置达到的。
具有优势的本发明构造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以下借助一个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图示为

图1制造双室管的一个装置的俯视图;图2图1所示装置的侧视图3将预制的坯件由辅助芯杆传送到挤压芯杆上的各个位置。
在图1和2中给出的装置包含一个被节拍式驱动的回转台1,在其圆周上分布安置着可摆动的挤压芯杆2,如在DE-AS 28 42 515中所描述的那样。每个挤压芯杆2被安置得可以摆动到一个水平位置中和一个垂直位置中。为每个挤压芯杆2在其垂直位置上对应配置一个在轴向上对准的、位于回转台1上的凹模3,其中,为完成一个挤压过程,挤压芯杆2和凹模3在其轴向方向上被可彼此相对移动地安置。最好在相应的挤压芯杆2处于被水平导向的位置中时,与回转台1上的凹模3对应配置一个输送站4,用于将一份熔化了的塑料排出到该凹模3中。该输送站可以包括一个挤压器和一个剂量器。
在处于水平位置上的一个挤压芯杆2′的轴向上,安置一个可步进式转动的轮毂5。该轮毂5承载辅助芯杆6,这些辅助芯杆6优选、但不是必须分别由两个辅助芯杆部分7、7′组成,并且具有一个缝隙8,一个分隔壁9作为料可被送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安置四个均匀分布于轮毂5的圆周之上的辅助芯杆6,它们在水平方向和轴线方向上垂直于轮毂5的转动轴线。在其围绕轮毂5运动的路径中,每个辅助芯杆6在一个位置上与回转台1上的一个挤压芯杆2轴向对准地对应配置,其中,在这个位置上,辅助芯杆6和挤压芯杆2′各自的自由端部之间相互仅隔开很小的距离。
根据图1,在工位I处,为辅助芯杆6输送一个分隔壁9,它具有侧面的翼10,它们在两侧突出于辅助芯杆6之外,并且在辅助芯杆6的壁上、或者在可能设置的、与翼10相应的凹部中被成形上。在下一个工位II处,向带有被送入的分隔壁9和成形上的翼10的辅助芯杆6输送一个预制的管体11,并且沿轴向推进上去。
也可以将一个管体的料缠绕在辅助芯杆6上,并且将搭接的边缘连接、例如通过焊接,或者将侧边缘利用密封带例如粘结起来。
在后面的工位III处,在需要时能够将翼10密封地固定在管体之中,例如通过高频焊接(那么辅助芯杆在相应的部位上具有金属部分以产生焊接热)。可以根据需要在管体11和分隔壁9或分隔壁翼10之间的整个接触长度上进行焊接。
在最后的工位IV处实现传送,将在工位III处用带有分隔壁9的管体11制成的坯件12传送到回转台1上的分别在轴向位置上与该工位对应配置的空的挤压芯杆2上。为了保证完成传送,至少在工位IV处,为辅助芯杆6对应配置可回缩的推送装置13(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该推送装置13的任务是,将坯件12从辅助芯杆6传送(推送)到挤压芯杆2上,其中,挤压芯杆2也可以与每个辅助芯杆6对应配置。
优选地,挤压芯杆2也是两件式制成(如在DE 196 40 833中所描述的一样,为避免重复,明确地引用该文献),在它们之间具有一个分隔缝隙14。其中,两个芯杆部分2a,2b能够沿纵向彼此相对移动。
传送过程如图3中所详细示出的那样进行。在图3a中示出了初始位置,其中,一个坯件12应当被从辅助芯杆6′上传送到在轴向上与它位置相对、隔开一定距离的挤压芯杆2′上。在图3a中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到,下面的辅助芯杆部分7′设置有一个凹部15,上面的辅助芯杆部分7″设置有一个带有凸伸出来的突起17的嵌入件16。该嵌入件16和突起17也可以与上面的辅助芯杆部分7″一体式制成。两个辅助芯杆部分7′、7″在缝隙8的入口区域内是倾斜的,并且构成一个逐渐变细的“导引喇叭口”,以保证更简单地将分隔壁9导入(见工位I)到缝隙8之中。在将坯件12传送到挤压芯杆2′上之前,下面的挤压芯杆部分2a驶出或进给到辅助芯杆6′的凹部15之中,如从图3b中所能看到的那样,就是说,它们被相互耦合。凹部15在其形状上与挤压芯杆部分2a的前端部相匹配。这样,能够保证实现辅助芯杆6′与挤压芯杆2′之间的精准定向的耦合连接。
如从图3a中看到的那样,挤压芯杆2′中的分隔缝隙14由至少两段构成,一个前部的狭窄的段18和一个后部的较宽的段19。前部的狭窄段18的净宽大致相当于所使用的分隔壁9的壁厚。通过向前推移挤压芯杆2′的下面的部分2a(见图3b),除了耦合外,还达到使向分隔缝隙14中的导入更加容易。通过与下面的辅助芯杆部分7′的耦合并通过借助推移获得的导入缝隙的加大(狭窄段18断开),以及通过导向突起17,保证坯件12的分隔壁9被可靠地、不受干扰地导入到挤压芯杆2的分隔缝隙14之中(见图3c)。
通过借助于推送装置13将坯件12推送到挤压芯杆2上实现传送。为了保证将坯件12完全推送到挤压芯杆2上,推送装置13可以被可相应地驶出地构造。不过,也可以通过推送装置13使推送过程在图3d所示的位置上结束,然后将坯件12(管体11)固定保持在下面的挤压芯杆部分2a上,例如,通过作用以真空,这样,它被牢靠地保持住,以便然后随着挤压芯杆部分2a的回缩被转送到其在图3e所示状态下的最终位置中。
在挤压芯杆2′带着坯件12摆动到与一个凹模3轴向相对的位置上、并且被导入到凹模3中之后,在一个相邻工位或者在分布于回转台1上的多个工位上,成形上一个管头,其中,在另外的节拍位置上可以设置冷却装置和/或者最后成型挤压装置。此外,在一个工位上,规定挤压芯杆2回缩并且然后由垂直位置又摆动到一个水平位置中,其中,在该工位上,也可以将制成的双室管从挤压芯杆2上拉下来。如果还设计有其它的过程,例如拧上或者压上一个封闭闸板,也可以为此在回转台1上设置一个工位。在需要时,也可以将一个步骤分解在多个工位上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一个轮毂5,它具有在水平面中可转动的、互相成直角安置的四个辅助芯杆6,以及使用了一个回转台1,它具有八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挤压芯杆2,这里,也可以采用任何其它数量,只要能够确保,轮毂5和回转台1的节拍必须保证载有坯件12的辅助芯杆6′与一个空的挤压芯杆2在轴向上对准。
代替具有可摆动挤压芯杆2的回转台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传送装置,如链条或者星齿轮,挤压芯杆安置在它们的上面,仅可以轴向移动、但不能摆动,它们可以被输送到各个传送工位或加工工位。
权利要求
1.用于制造一种双室管的方法,该双室管带有一个延伸到管头中的分隔壁(9),其特征为以下步骤a)将一个分隔壁(9)插入到一个辅助芯杆(6)的缝隙(8)中,b)将一个预制好的管体(11)推送到装有分隔壁(9)的辅助芯杆(6)上,c)将在步骤b中制成的坯件(12)沿轴向从辅助芯杆(6)传送到一个挤压芯杆(2)上,d)将一份熔化的塑料材料按剂量注入凹模(3)中,e)将带有坯件(12)的挤压芯杆(2)在轴向上送入到带有一份熔化的塑料材料的凹模(3)中,以便在坯件(12)上成形上一个管头,f)将在挤压芯杆(2)与凹模(3)之间的该份材料挤压成一个管头,同时通过封闭挤压模具,产生管头与管体(11)以及与分隔壁(9)的安置在管头区域中的段之间的固定连接,g)打开挤压模具,将挤压芯杆(2)导出,取出制成的双室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将管体(11)推送到装有一个分隔壁(9)的辅助芯杆(6)上之后,将纵向边缘或分隔壁(9)的翼(10)与管体(11)固定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固定连接通过沿管体(11)的整个接触长度与纵向边缘或翼(10)焊接实现。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将由凹模(3)和挤压芯杆(2)组成的挤压模具打开之前,对成形上的管头进行单次或多次的最后成型挤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每个最后成型挤压过程的后面连接一个冷却过程。
6.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含有a)至少一个辅助芯杆(6),具有一个缝隙(8),用于容纳一个分隔壁(9),b)一个装载装置,用于将预制好的分隔壁(9)送给并导入到辅助芯杆(6)的缝隙(8)中,c)一个供料装置,用于将预制好的管体(11)输送并推送到装载有分隔壁(9)的辅助芯杆(6)上,以制造坯件(12),d)至少一个挤压芯杆(2),具有一个用于管头的内部形状的段,e)一个传送装置(13),用于将坯件(12)传送到挤压芯杆(2)上,f)至少一个凹模(3),它给出管头的外部形状,g)至少一个喂料器(4),用于将熔化的塑料的一份材料注入到一个凹模(3)中,以制造管头,h)一个装置,用于将带有坯件(12)的挤压芯杆(2)转送到被装载后的凹模(3)中,以便用该份材料在坯件(12)上成形上一个管头,并且从中脱出,以及i)一个用于制成的管的取出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一个可步进式转动的轮毂(5)上相互等间距地安置多个辅助芯杆(6)。
8.如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每个挤压芯杆(2)由两个纵向分开的挤压芯杆部分(2a,2b)组成,其中之一可轴向移动地安置。
9.如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每个辅助芯杆(6)具有一个用于和挤压芯杆部分(2a)耦合的、相应匹配的凹部(15)。
10.如权利要求6至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每个辅助芯杆(6)设置一个导向突起(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双室管的方法,该双室管带有一个到达管头中的分隔壁(9),其步骤为:a)将分隔壁(9)插入到一个辅助芯杆(6)的缝隙(8)中,b)将预制好的管体(11)推送到装有分隔壁(9)的辅助芯杆(6)上,c)将在步骤b中制成的坯件(12)沿轴向从辅助芯杆(6)传送到挤压芯杆(2)上,d)将一份熔化的塑料材料按剂量注入凹模(3)中,e)将带有坯件(12)的挤压芯杆(2)在轴向上送入到带有一份熔化的塑料材料的凹模(3)中,以便在坯件(12)上成形上一个管头,f)将在挤压芯杆(2)与凹模(3)之间的该份材料挤压成一个管头,同时通过封闭挤压模具,产生管头与管体(11)以及与分隔壁(9)的安置在管头区域中的段之间的固定连接,g)打开挤压模具,将挤压芯杆(2)导出,取出制成的双室管。本发明还涉及实施该方法的一种装置。
文档编号B65D35/08GK1343163SQ00804997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6日
发明者格哈德·凯勒, 让-皮埃尔·福格特曼 申请人:埃萨自动化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