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7019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它包括有由电梯井道底部的缓冲坑,缓冲坑坑底的抗震底座上设有若干组坑底缓冲机构,坑底缓冲机构顶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坑顶部坑沿上设有厢侧缓冲机构,轿厢底部设有缓冲气囊;轿厢的左、右、后外侧壁上设有防坠梁,防坠梁上设有冲击座。本方案的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可以大大增强电梯安全系数。
【专利说明】 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由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升降电梯成为必不可少的楼层间的交通工具。电梯主要用来载人。通常情况下,乘用电梯是安全的,但在轿厢发生意外坠落时,往往就会造成乘用人员的伤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的电梯井道缓冲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它包括有由电梯井道底部下挖形成的缓冲坑,缓冲坑内腔铺设防水膜,防水膜上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抗震层,抗震层内预设有钢筋骨架,抗震层上埋设钢板形成抗震底座,位于坑底的抗震底座上设有若干组坑底缓冲机构,坑底缓冲机构顶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垫顶部设有下凹的弧形缓冲面,弧形缓冲面的大小与轿厢底部大小相配合;缓冲坑顶部坑沿上设有厢侧缓冲机构,轿厢底部设有缓冲气囊;轿厢的左、右、后外侧壁上设有防坠梁,防坠梁上设有与厢侧缓冲机构相配合的冲击座;所述的坑底缓冲机构、厢侧缓冲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伸缩套和缓冲弹簧,所述的伸缩套由相互套合的密封式子母套构成,母套固装在缓冲坑上,子套下部套装在母套内,子套顶部设有弹簧定位板,缓冲弹簧套装在子套外周,其一端与母套顶部抵触,另一端与弹簧定位板相抵触,母套底部侧壁上设有若干缓冲气孔。
[0005]所述的缓冲气囊顶部与轿厢底部紧密接触,缓冲气囊底部呈下凸的弧状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缓冲坑采用防水膜及混凝土钢板结构,即可以有效防水,又可以增加坑底强度,使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采用缓冲弹簧、子母伸缩套厢底及厢壁配合,可以对轿厢进行多重缓冲,轿厢底部的缓冲气囊可以有效防止电梯坠落伤人,可以对轿厢内的人员进行有效保护;本方案的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可以大大增强电梯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井道缓冲装置包括有由电梯井道底部下挖形成的缓冲坑1,缓冲坑I内腔铺设防水膜2,防水膜2上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抗震层3,抗震层3内预设有钢筋骨架,抗震层3上埋设钢板形成抗震底座4,位于坑底的抗震底座4上设有若干组坑底缓冲机构,坑底缓冲机构顶部设有缓冲垫9,缓冲垫9顶部设有下凹的弧形缓冲面10,弧形缓冲面10的大小与轿厢底部大小相配合;缓冲坑I顶部坑沿上设有厢侧缓冲机构,轿厢6底部设有缓冲气囊5 ;缓冲气囊5顶部与轿厢底部紧密接触,缓冲气囊5底部呈下凸的弧状结构。轿厢6的左、右、后外侧壁上设有防坠梁7,防坠梁7上设有与厢侧缓冲机构相配合的冲击座8 ;所述的坑底缓冲机构、厢侧缓冲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伸缩套11和缓冲弹簧12,所述的伸缩套11由相互套合的密封式子母套构成,母套固装在缓冲坑I上,子套下部套装在母套内,子套顶部设有弹簧定位板13,缓冲弹簧12套装在子套外周,其一端与母套顶部抵触,另一端与弹簧定位板13相抵触,母套底部侧壁上设有若干缓冲气孔14。采用上述方案后,缓冲坑采用防水膜及混凝土钢板结构,即可以有效防水,又可以增加坑底强度,使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采用缓冲弹簧、子母伸缩套厢底及厢壁配合,可以对轿厢进行多重缓冲,轿厢底部的缓冲气囊可以有效防止电梯坠落伤人,可以对轿厢内的人员进行有效保护。
[0009]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由电梯井道底部下挖形成的缓冲坑(1),缓冲坑(I)内腔铺设防水膜(2),防水膜(2)上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抗震层(3),抗震层(3)内预设有钢筋骨架,抗震层(3)上埋设钢板形成抗震底座(4),位于坑底的抗震底座(4)上设有若干组坑底缓冲机构,坑底缓冲机构顶部设有缓冲垫(9),缓冲垫(9)顶部设有下凹的弧形缓冲面(10),弧形缓冲面(10)的大小与轿厢底部大小相配合;缓冲坑(I)顶部坑沿上设有厢侧缓冲机构,轿厢(6)底部设有缓冲气囊(5);轿厢(6)的左、右、后外侧壁上设有防坠梁(7),防坠梁(7)上设有与厢侧缓冲机构相配合的冲击座(8);所述的坑底缓冲机构、厢侧缓冲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伸缩套(11)和缓冲弹簧(12),所述的伸缩套(11)由相互套合的密封式子母套构成,母套固装在缓冲坑(I)上,子套下部套装在母套内,子套顶部设有弹簧定位板(13),缓冲弹簧(12)套装在子套外周,其一端与母套顶部抵触,另一端与弹簧定位板(13)相抵触,母套底部侧壁上设有若干缓冲气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气囊(5)顶部与轿厢底部紧密接触,缓冲气囊(5 )底部呈下凸的弧状结构。
【文档编号】B66B5-28GK204280956SQ201420756641
【发明者】沈建新 [申请人]菱电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