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伸缩手臂的承载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37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伸缩手臂的承载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伸缩手臂的承载运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制伸缩手臂伸出和收回的承载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已渐渐取代阴极真空管显示器而成为主流的显示器。在液晶显示器中主要由上下两玻璃基板结合对组而成,并在两玻璃基板间灌注液晶分子。而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多片玻璃基板放置在一卡匣内,由承载运输装置(Manually guided vehicles,MGV)负责搬运。一般情况下,承载运输装置由人工操作,承载运输装置承载卡匣由一处搬运至另外一处,以将卡匣卸到一机台上,以便承载另外一卡匣。
参照图1A,图1A表示承载运输装置的侧视图。承载运输装置100具有本体101和伸缩手臂102。其中伸缩手臂102以伸缩方式配置在本体101上方。承载运输装置100用以承载卡匣(图中未示出),而卡匣用以置放多片玻璃基板(图中末示出)。参照图1B,图1B表示承载运输装置翻车示意图。以第五代尺寸的玻璃基板为例,单一卡匣105的重量可高达120kg-180kg,因此在承载运输装置100未抵紧一机台(图中未示出)以便定位之前,即将承载运输装置100的伸缩手臂102伸出,单单伸缩手臂102不能支撑卡匣105的重量,从而致使承载运输装置100翻车。因此使玻璃基板由卡匣105中掉落出来而造成厂商的损失。如果同时有人员经过则易产生危安事件,影响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运输装置,利用一伸缩手臂限制机构使承载运输装置在未抵紧一机台达到定位之前,伸缩手臂不能自由伸缩,藉以防止伸缩手臂突然伸出而导致承载运输装置翻车的意外事故。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承载运输装置。该承载运输装置包括定位面、伸缩手臂、一上卡止部、一下卡止部、一控制部及一传动部。上卡止部突设在伸缩手臂的下方,与伸缩手臂同步水平移动。下卡止部可在一上水平位置和一下水平位置之间移动。当下卡止部位于上水平位置时,其介于上卡止部与定位面之间,限制上卡止部的水平移动;当下卡止部位于下水平位置时,其离开上卡止部与定位面之间,未限制上卡止部的水平移动。控制部突设于定位面,并可在一卡止位置和一未卡止位置之间水平移动。传动部连接在控制部与下卡止部之间。当控制部位于未卡止位置时将带动传动部,并使传动部将下卡止部移动至下水平位置。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A表示承载运输装置的侧视图;图1B表示承载运输装置翻车示意图;图2A表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承载运输装置的侧视图;图2B表示承载运输装置与机台接触前的示意图;图2C表示承载运输装置与机台接触时的示意图;图2D表示收回伸缩手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2A,图2A表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承载运输装置的侧视图。承载运输装置200包括定位面209、伸缩手臂204、上卡止部210、下卡止部212、控制部214、传动部216、第一弹性体205及第二弹性体207。上卡止部210突设在伸缩手臂204的下方,与伸缩手臂204同步水平移动。下卡止部212固定在固定架218上,控制部214具有移动杆206,移动杆206包括固定端206a和移动端206b。传动部216连接在控制部214和下卡止部212之间。第一弹性体205和第二弹性体207例如是弹簧,传动部216为金属线例如由钢索制成。上卡止部210具有卡钩217用以卡合下卡止部212。传动部216具有第一端216a和第二端216b。传动部216穿过固定端206a,使传动部216的第一端216a固定于下卡止部212,而第二端216b固定于移动端206b。
参照图2B,其表示承载运输装置与机台接触前的示意图。承载运输装置200由操作员向箭头20的方向移至机台220旁,突出于定位面209的控制部214,在尚未接触到接触侧面220a前,第二弹性体207没有受到任何的压力,因此传动部216并未带动第一弹性体205。在此时,下卡止部212仍卡合于上卡止部210,使伸缩手臂204呈限制伸出的状态,如操作人员此时试图伸出伸缩手臂204,则手臂将会被限制伸出。这时下卡止部212是位于一上水平位置A1,而控制部214是位于一卡止位置B1。
参照图2C,其表示承载运输装置与机台接触时的示意图。当承载运输装置200经由操作员施力(施力方向如箭头30所示)使定位面209与接触侧面220a紧密接触时,承载运输装置200的控制部214向内部压入。控制部214压缩第二弹性体207。所压缩的力经由传动部216使传动部216牵动下卡止部212向下转动。当下卡止部212向下转动时,压缩第一弹性体205,因而给第一弹性体205提供弹性的恢复力。因此,下卡止部212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与上卡止部210的卡钩217分离,在此时的伸缩手臂204为自由伸出状态。操作员可将伸缩手臂204向箭头30的方向伸出至机台220处(如图2C中用虚线表示的伸缩手臂204所示),以便卸载卡匣。这时,控制部214位于一未卡止位置B2,而下卡止部212位于一下水平位置A2。
参照图2D,其表示收回伸缩手臂的示意图。当卸下或承载卡匣后,操作员可将伸缩手臂204向箭头40的方向收回。在正常操作下,伸缩手臂204必须先收回,承载运输装置200才能退离机台220,此时控制部214仍受到机台220的接触侧面220a压迫而内缩,使其它部件如第二弹性体207、传动部216和第一弹性体205仍然保持如图2C所示的压缩状态,因此下卡止部212与卡钩217尚未卡合。然后,操作员将人工推车退离机台220,并将推车向下一个程序的机台或卡匣暂存区移动。当人工推车200退离机台220,也就是控制部214离开接触侧面220a后,由于第二弹性体207不再因控制部214的挤压而被压缩,第二弹性体207因为弹簧本身的恢复力而恢复成原有的长度,传动部216也因此放松,使第一弹性体205因自身的弹性恢复力而增长回到原有的长度。将下卡止部212绕着枢轴218a旋转至原处(上水平位置A1)而与卡钩217卡合。此时控制部214又恢复到原来突出于本体侧面209的状态,伸缩手臂204也又回到如图2A、2B所示的限制伸出的状态。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利用下卡止部与上卡止部的卡合,可限制伸缩手臂在操作人员未将承载运输装置的定位面抵紧接触侧面之前,操作人员不慎将伸缩手臂伸出,从而导致因为所载运的卡匣过重致使发生承载运输装置翻车的意外事故。因此,应用本实施例的承载运输装置的搬运过程中,除了可避免手臂突然伸出而使卡匣毁损的成本损失外,也提供给操作人员一个安全无误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作出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承载运输装置,包括一定位面;一伸缩手臂;一上卡止部,突设在该伸缩手臂的下方,与该伸缩手臂同步水平移动;一下卡止部,可在一上水平位置和一下水平位置之间移动,当该下卡止部位于上水平位置时,其介于上卡止部与定位面之间,限制上卡止部的水平移动,当该下卡止部位于下水平位置时,其离开上卡止部与定位面之间,未限制上卡止部的水平移动;一控制部,突设于该定位面,并可在一卡止位置和一未卡止位置之间水平移动;以及一传动部,连接在该控制部和该下卡止部之间,其中,当控制部位于未卡止位置时,将带动传动部,并使传动部将下卡止部移动至下水平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运输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第一弹性体,控制下卡止部的水平位置,该第一弹性体未被施加外力时,下卡止部位于上水平位置,该弹性体被施加外力时,下卡止部位于下水平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运输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具有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未被施加外力时,控制部位于卡止位置,该第二弹性体被施加外力时,控制部位于未卡止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运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为弹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运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体为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运输装置,其中所述传动部为一金属线。
全文摘要
一种承载运输装置,包括定位面、伸缩手臂、一上卡止部、一下卡止部、一控制部及一传动部。上卡止部突设于伸缩手臂的下方,与伸缩手臂同步水平移动。下卡止部可在一上水平位置和一下水平位置之间移动,当下卡止部位于上水平位置时,其介于上卡止部与定位面之间,限制上卡止部的水平移动;当下卡止部位于下水平位置时,其离开上卡止部与定位面之间,未限制上卡止部的水平移动。控制部突设于定位面,并可在一卡止位置和一未卡止位置之间水平移动。传动部连接在控制部和下卡止部之间。当控制部位于未卡止位置时可带动传动部,并使传动部将下卡止部移动至下水平位置。
文档编号B65G49/05GK1657381SQ20051005904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3日
发明者萧黄鸿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