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37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用于承载小型船舶用柴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通过船舶或飞机等运输小型船舶用柴油发动机时,一般会使用用于承载柴油发动机的承载装置。这种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包含承载架以及加强架,上述承载架配置在用于支撑柴油发动机下部的底面上方规定高度位置,且基本与底面平行,上述加强架用来加强该承载架,而这些承载架与加强架均由木材构成。尤其是在用于向海外出口时,用木制板材等覆盖在所承载的柴油发动机周围,加以隐蔽从而可以防盗。此外,相关的公知技术未见文献公告,所以没有应记录的公知技术文献资料。
但是,在上述公知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中存在有以下问题。由于小型船舶用柴油发动机非常沉重,所以要求用于支撑柴油发动机的承载架以及加强架具有较高的刚性与强度。因此,公知的大部分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中的承载架与加强架必须使用极粗的木材,这样就难以进行运输后的处理。此外,在出口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等地时,由于必须对木材进行消毒,所以对于大量使用有木材的先前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来说,也会存在下述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消毒且包装材料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不仅能够较好地承载较重的柴油发动机,而且不需要使用必须消毒的木材,所以可以省去消毒过程,而且通过组合使用最小限量的复合板与钢材,从而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成本。
本发明第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承载架、连接架以及复合板木材,上述承载架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配置在用于支撑柴油发动机下部的底面上方规定高度位置,且基本与底面平行;上述连接架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用于连接上述一对承载架;上述复合板木材用于连接上述一对承载架的端部。
本发明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架突出设置于上述承载架的侧面,且上述连接架与从该承载架上部侧面倾斜下垂设置的铁制加强架相连接。
本发明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的护杆部件,其用于连接相对配置的上述复合板木材的边缘部分并且与上述加强架的前端相连。
本发明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板木材一直延伸设置到承载在承载架上的柴油发动机上方位置,并且利用包括该延伸部分的复合板木材以及其它复合板木材覆盖在该柴油发动机周围。
本发明的效果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由于承载架与连接架是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所构成,因此可以较好地承载较重的柴油发动机;并且由于复合板木材仅设置在承载架的两端,因此可以将木材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可以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尤其是在出口海外时,由于替代原有木材而使用的复合板一般无需进行消毒,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由于连接架突出设置在承载架侧面,且上述连接架与从该承载架上部侧面倾斜下垂设置的铁制加强架相连接,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上的承载强度。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由于具备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的护杆部件,所以能够确保柴油发动机的容置区域,例如可以在利用叉车进行搬运时起到保护作用;上述护杆部件用于连接相对配置的复合板木材的边缘部分且与加强架的前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由于复合板木材一直延伸设置到承载在承载架上的柴油发动机上方位置,并且利用包括该延伸部分的复合板木材以及其它复合板木材覆盖在该柴油发动机周围,因此在出口海外时能够起到防盗的效果,而且所使用的复合板木材无需消毒,从而可以降低出口海外时等的包装材料成本。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同一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表示同一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表示同一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中连接承载架与复合板木材的连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表示同一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中连接与承载架相对应的加强架的连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的立体图,上述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适用于出口海外。
标号说明1承载架2连接架3复合板木材4加强架5护杆部件6区域部件D柴油发动机a延伸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加以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在装船时等用于承载小型船舶用的柴油发动机。如图1~图5所示,上述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主要包含一对承载架1、连接架2、复合板木材3、加强架4、护杆部件5以及区域部件6。
承载架1配置在用于支撑柴油发动机D下部的底面上方规定高度位置,且基本与底面平行,该承载架1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各承载架1包括上部部件1a、下部部件1b以及用于连接上下部部件的中间部件1c,在上部部件1a的上方承载有柴油发动机D。上述承载架1隔开规定距离(大致相当于柴油发动机的宽度尺寸),在此状态下通过连接架2得以连接。
连接架2与承载架1一样,均是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上述连接架2连接着一对承载架1,并且横跨配置在承载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如图5所述,连接架2含有突出设置部分2a,并且与从该承载架1的上部部件1a侧面倾斜下垂设置的铁制加强架4相连接;上述突出设置部分2a突出设置在承载架1的侧面(即,承载装置的宽度方向)。
另一方面,在一对承载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复合板木材3,通过此复合板木材3,用于连接承载架1的端部。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在承载架1中,位于中间部件1c两端的位置,利用螺栓B将复合板木材与中间部件1c连接固定。以如此方式,将复合板木材3分别配置在承载装置的两端。
进而,从复合板木材3的两个边缘部分开始分别设置有护杆部件5,此护杆部件5与承载架1以及连接架2一样,均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这些护杆部件5的作用在于连接相对配置的复合板木材3。进而,在护杆部件5中途部分的某一位置上,护杆部件5与加强架4的前端相连。由此,在承载装置上柴油发动机D的容置区域中,叉车等将无法进入。也就是说,利用叉车搬运时,护杆部件5将起到挡止的作用,从而避免叉车进入容置区域内,因此可以保护所承载的柴油发动机。
区域部件6固定在复合板木材3的两个边缘上(位于复合板木材3与承载架1的连接部的外侧边缘部分),且向上方延伸设置;区域部件6的剖面可以为L字形,且可以是由纸等材料压缩成形的部件。上述区域部件6一直延伸到柴油发动机D的上方位置,于柴油发动机D上方形成为口字形,从而可以确保柴油发动机D的容置区域。也就是说,确保了容置区域后,工作人员等就可以避免触碰到所承载的柴油发动机。
如上所述,作为承载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分,承载架1与连接架2均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因此就能够较好地承载较重的柴油发动机D;并且,复合板木材3仅配置于承载架1的两端,所以可以将木材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可以降低搬运成本。尤其是作为木材用的复合板,由于其在出口海外时一般亦无需进行消毒,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搬运成本。
以上所述,主要适用于在国内搬运柴油发动机时所使用的承载装置,但例如图6中所示,可以适用于海外运输时所使用的承载装置。也就是说,复合板木材3一直延伸设置到在承载架1上所承载的柴油发动机D的上方位置,并且利用包括该延伸部分a的复合板木材3以及其它复合板(覆盖侧面的复合板木材3a、3b以及覆盖上部的复合板木材3c)覆盖在该柴油发动机D的周围。
由此,本发明可以在出口海外时起到防盗的效果,并且所使用的复合板木材3、3a~3c亦无需消毒,从而减少了出口海外时等的搬运成本。另外,由于容置区域上部亦使用复合板木材3c加以覆盖,因此可以在上方再堆放承载装置,从而提高了容置效率。
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本发明,例如,也可根据承载的柴油发动机重量,从而决定在承载装置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一根还是三根以上的连接架2以及加强架4。另外,区域部件6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如果无需确保容置区域时,也可以不配置区域部件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只要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中包括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的一对承载架与连接架,并且具备用于连接承载架端部的复合板木材,那么本发明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可以适用于承载外观形状不同或者附加有其它功能的柴油发动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承载架,其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配置在用于支撑柴油发动机下部的底面上方规定高度位置,且基本与底面平行;连接架,其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用于连接该一对承载架;复合板木材,其用于连接上述一对承载架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架突出设置在上述承载架的侧面,且上述连接架与从该承载架上部侧面倾斜下垂设置的铁制加强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的护杆部件,其用于连接相对配置的上述复合板木材的边缘部分,并且与上述加强架的前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板木材一直延伸设置到承载在承载架上的柴油发动机上方位置,并且利用包括该延伸部分的复合板木材以及其它复合板木材包围覆盖在该柴油发动机周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其能够较好地承载较重的柴油发动机,并且可将所使用的木材量降到最小限度,从而减少了包装材料的成本。本发明所述的柴油发动机承载装置包括一对承载架(1)、连接架(2)以及复合板木材(3),上述一对承载架(1)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配置在用于支撑柴油发动机(D)下部的底面上方规定高度位置,且基本与底面平行;上述连接架(2)由长尺寸铁制部件构成,用于连接该一对承载架(1);上述复合板木材(3)用于连接该一对承载架(1)的端部。
文档编号B65D85/68GK1715146SQ200510058889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山田真义, 山田实, 山田笃志 申请人:有限会社山田Tec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