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0663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管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收集、贮藏和放出设备,尤其是一种软管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钻井施工中防喷系统的控制软管及其它场所需要使用较长的高压软管,均是由10米长的耐高压软管通过自封式快速接头相互连接而成。这种软管使用和用毕后收集都是靠人工拖、抬、堆放,并通过绳索用吊装设备直接吊装到运输工具上运输,上述作业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也极易造成软管磨损,缩短软管使用寿命,增加安全隐患。同时10米管间的自封式快速接头易损坏,故障不易检查和维修,易发生泄漏、污染环境。因而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步采用50米甚至更长的高压软管,尽量减少自封式快速接头用量。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50米长的高压软管总成有100多公斤,在安装拆卸过程中人工搬动十分困难,目前尚缺少实用、且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软管磨损的软管收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少软管磨损的软管收放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支架、卷筒和动力装置;底座上固接二个相对应的支架,卷筒通过卷筒轴与支架上部的轴承座套接,卷筒上固接有隔板且与卷筒轴呈垂直分布,卷筒体上设有管头固定孔,支架上铰接有刹车锁紧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构件与卷筒轴相连。
为减少软管收放过程中的磨损,在收放管侧的底座或支架下部设有一滚筒。
所说的动力装置可以为单一带双向阀的气动马达或液动马达,或是防爆电机,或人工作业的手动柄任一种;也可以是气动马达或液动马达,或是防爆电机与人工作业的手动柄相结合的双动力装置。
所说的隔板可以是一个平面或波纹整板,也可以是开孔的网状板或栅栏板。
使用时按以下程序进行,A、收管时,先将软管管头插入卷筒上的管头固定孔中,转动卷筒使软管绕于卷筒上,绕完后将软管未端管头通过卡子或栓销固定于隔板上即可。B、放管时,先取下软管未端管头与隔板固定的卡子或栓销,通过双向动力开关使卷筒反向转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单一的手动作业,或气动,液动或电动等机械作业,也可以是手动和机械双动力配合作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根软管收、放,也可以同时进行多根软管收放。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一是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二是大大减少了软管的磨损,克服了过去软管堆放时挤压碰撞变形问题,大大延长了软管使用寿命;三是便于吊车整体吊装运输;四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支架9、卷筒5和动力装置8、2,底座1上固接二个相对应的支架9,所说的固接为螺栓连接或焊接或铆接或粘接,支架9可以为三角形,方柱形或梯形架,本实施例选用方柱形,卷筒5与卷筒轴通过键槽或螺栓或栓销固定连接,卷筒轴与支架上部的轴承座套接,所说的轴承座可以为滑动轴承座,也可以为滚动轴承座,本实施例选用后者,卷筒上固接有与卷筒轴呈垂直分布的隔板7,隔板7可以是圆形平板面整板、圆形网状板、栅栏状板,为减少隔板厚度,增强隔板强度,也可以是波纹面整板、栅栏状板或网状板。本实施例选用平面圆形网状板。各隔板间距根据需要设计,一般为软管外径加间隙,隔板数一般以2-14块为佳,本实施例选用13块,隔板外缘部位设有管头卡子或设有栓销孔,以便软管未端通过卡子或栓销固定于隔板上,卷筒5体上设有管头固定孔4,所说的管头固定孔为一个前大后小椭圆形孔,即前部稍大于软管外径以便于软管头插入,中部孔径内收,固定孔中心线与筒体上固定孔处的径线呈55-75度夹角,以防卷筒卷动时折损软管头,卷筒轴从动轮一侧支架上铰接一个由手柄、回位弹、刹车头及其上的耐磨胶层构成的刹车锁紧装置3,刹车时刹车头耐磨胶层顶于卷筒轴的从动轮上或最外层隔板上,在底座一侧设有动力装置2并通过传动构件与卷筒轴相连,所说的动力装置可以为单一的机械动力装置,或单一的手动装置,也可以是机动和手动双动力装置,所说的机械动力装置为带双向阀的气动马达或带双向阀的液动马达,也可以是能正反转的防爆电机,动力装置上的传动轮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与滚筒轴承上的从动轮6相连,如齿轮啮合或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当然动力装置也可以为单一的人工操作手动柄,手动柄通过栓销直接与卷筒轴固接,本实施例选用气动马达与手动柄双动力装置,为便于运输过程中卷筒固定,可以支架与卷筒轴相连部位设有插销孔,通过插销使二者固定。考虑到减少软管在收放过程中的磨损,本实施例在收放管侧的底座上设有一滚筒10,当然滚筒两端设于支架下端效果也相同。考虑到吊装方便,本实施例还在支架上设有吊装环扣。
权利要求1.一种软管收放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9)、卷筒(5)和动力装置(8、2),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固接二个相对应的支架(9),卷筒(5)通过卷筒轴与支架(9)上部的轴承座套接,卷筒(5)上固接有隔板(7)且与卷筒(5)轴呈垂直分布,卷筒(5)体上设有管头固定孔(4),支架(9)上铰接有刹车锁紧装置(3),动力装置(2)通过传动构件与卷筒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放管侧的底座(1)或支架(9)下部设有一滚筒(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力装置为带双向阀的气动马达或液动马达,或是防爆电机任一种动力机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力装置为人工作业的手动柄,手柄通过栓销与卷筒轴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力装置为手动柄与动力机械双动力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板(7)为平面或波纹整板、或开孔的网状板或栅栏板任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收放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9)、卷筒(5)和动力装置(8、2),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固接二个相对应的支架(9),卷筒(5)通过卷筒轴与支架(9)上部的轴承座套接,卷筒(5)上固接有隔板(7)且与卷筒(5)轴呈垂直分布,卷筒(5)体上设有管头固定孔(4),支架(9)上铰接有刹车锁紧装置(3),动力装置(2)通过传动构件与卷筒轴相连。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和软管的磨损,克服了过去软管堆放时挤压碰撞变形问题,延长了软管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5H75/34GK2848793SQ20052003503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日
发明者杨世奉, 杨伟 申请人:杨世奉, 杨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