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409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码头设备搬运同时需要考虑搬运安全性和成本。滚装搬运被公认为是生产性大量搬运最安全和最廉价的方式。传统的滚装搬运工程必须预先为每个码头定做钢过桥以适合不同的码头需要,但随着搬运的设备越来越多,每个码头定制过桥使得一大批钢过桥使用一次即被废弃,浪费极大。这样,需要一项补充技术来利用这批钢过桥,同时使滚装搬运技术的适用宽容度进一步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滚装搬运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可重复使用过桥、节约原材料、且使用中允许空隙偏差大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的过桥包括过桥本体、横贯设在过桥本体上的轨道、以及设在该过桥轨道两端端部的端板;所述的船舶轨道包括端板;其特点是,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过桥接口、一船舶接口、一连接平台、以及一调整部件;所述的过桥接口设在与船舶轨道相对的过桥轨道一端的端板上;所述的船舶接口设在与过桥轨道相对的船舶轨道一端的端板上;所述的连接平台设在与过桥轨道相对的船舶轨道一端的端板上,位于船舶接口下方;所述的调整部件包括座体、设在座体上的轨道、以及分别设在座体两端端板上的接口;
使用时,所述的调整部件设在过桥轨道和船舶轨道之间,并且,所述的船舶接口与调整部件一调整接口、以及调整部件另一调整接口与所述的过桥接口相啮合。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船舶轨道的端部所设有的船舶接口、设在调整部件两端的调整接口、以及过桥接口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位置上相对。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船舶接口、调整接口、以及过桥接口均呈一半榫形块;使用时,船舶接口的半榫形块与调整接口中一接口的半榫形块相啮合,组成一整体榫形;过桥接口的半榫形块与调整接口中另一接口的半榫形块相啮合,组成一整体榫形。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各半榫形块接口的下面垫焊一传力厚筋板。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传力厚筋板呈三角形。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两调整接口中,其中位于船舶轨道一侧的调整接口尺寸略大,位于过桥轨道一侧的调整接口尺寸略小;同样船舶轨道端板上的船舶接口的尺寸也大,与相对的一调整接口匹配;过桥轨道端板上的过桥接口尺寸也小,与相对的另一调整接口匹配。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调整部件座板近船舶轨道的一端两侧各延伸设有一保险座,两保险座之间形成一可容纳船舶轨道一端的凹槽。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还包括两保险钩,所述的两保险钩分别设在调整部件的延伸座上。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位于所述的过桥接口一端的两侧、位于所述的船舶接口的一端的两侧、以及调整部件各端的两侧各设置一带孔的连接耳;还包括将过桥本体的一端、调整部件、以及船舶轨道一端连接为一体的多个连接板;所述的各连接板上分别设置两个连接孔,以通过螺栓与过桥本体的一端、调整部件、以及船舶轨道一端的连接耳连接。
上述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连接板的两个连接孔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腰形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在船舶轨道与过桥间设在一调整部件,且将船舶轨道、过桥及调整部件的端板上设置一接口,因此,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强,传统的设计方案允许空隙偏差约为0-140mm。而本实用新型的允许空隙偏差为0-280mm。而且钢过桥偏差200mm以下的都可以利用起来,也可使钢过桥设计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果由一行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过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船舶轨道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在船舶轨道与过桥间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设在过桥端板的过桥接口(该过桥的另一接口与码头轨道相连接,其可以仅是由端板构成,也可由一半榫形接口构成,因本实用新型不涉及,故不描述)、一设在船舶端板的船舶接口、一与船舶端板连接的连接平台、以及一调整部件;本实用新型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船舶轨道的端部所设有的船舶接口、设在调整部件两端的调整接口、以及过桥接口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位置上相对。使用时,所述的调整部件安置在过桥轨道和船舶轨道之间、连接平台之上,并且,所述的船舶接口与调整部件一调整接口、以及调整部件另一调整接口与所述的过桥接口相啮合。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的过桥100包括过桥本体101、横贯设在过桥本体上的轨道102、以及设在该过桥轨道两端端部的端板103。在该过桥轨道与船舶轨道相对的一端的端板上设有过桥接口11,该过桥接口由一半榫形块111构成,其下面垫焊一三角形的传力厚筋板112。
请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的船舶轨道201设置船舶200的甲板上,该船舶轨道201包括端板202。在与过桥轨道相对的船舶轨道一端的端板设有船舶接口21,该船舶接口呈一半榫形块有211,其下面垫焊一三角形的传力厚筋板212。该船舶轨道201与过桥轨道相对的船舶轨道一端的的端板上、位于船舶接口21的下方设有一连接平台23。
请参阅图4、图5。为了能够让尺寸相近的过桥正常填入轨线道中,需要将船上轨道的接口起点设计成可变的,这个可变的接口及其轨面的每个点都要经得起重载滚轮的压力,同时这个接口必须和现用的滚装技术装备相匹配。所以,本实用新型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还包括一调整部件4;所述的调整部件4包括座体41、设在座体上的轨道42、以及分别设在座体两端端板上的接口43、44;各接口包括一半榫形块431、441和在其下面垫焊一呈三角形的传力厚筋板432、442。
为增加保险系数,在所述的两调整接口中,其中位于船舶轨道一侧的调整接口44尺寸略大,位于过桥轨道一侧的调整接口43尺寸略小;同样船舶轨道端板上的船舶接口的尺寸也大,与相对的一调整接口匹配;过桥轨道端板上的过桥接口尺寸也小,与相对的另一调整接口匹配。
请参阅图6。使用时,所述的调整部件安置在过桥轨道和船舶轨道之间、连接平台之上,并且,所述的船舶接口与调整部件一调整接口、以及调整部件另一调整接口与所述的过桥接口相啮合。船舶接口的半榫形块与调整接口中一接口的半榫形块相啮合,组成一整体榫形;过桥接口的半榫形块与调整接口中另一接口的半榫形块相啮合,组成一整体榫形。并且各整体榫形的上部平行。
为保证船舶轨道与调整部件之间可靠连接,本实用新型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采用了保险机构其中,在所述的调整部件座板近船舶轨道的一端两侧各延伸设有一保险座5(当然,也可以不延伸保险座。),两保险座之间形成一可容纳船舶轨道一端的凹槽51。还包括两保险钩6,所述的两保险钩分别设在调整部件的延伸座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的过桥接口一端的两侧、位于所述的船舶接口的一端的两侧、以及调整部件各端的两侧各设置一带孔的连接耳8;还包括将过桥本体的一端、调整部件、以及船舶轨道一端连接为一体的多个连接板7;所述的各连接板上分别设置两个连接孔,以通过螺栓与过桥本体的一端、调整部件、以及船舶轨道一端的连接耳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的两个连接孔中71、72,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腰形孔72。使用时,将调整端轨搁放在端轨上相应位置,用连接板连接作导向和双重保险。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在大型码头上设备滚装搬运时,可根据船舶轨道端部尺寸位置进行调整,并可作为装运船的标准船舶轨道组成部分。
权利要求1.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的过桥包括过桥本体、横贯设在过桥本体上的轨道、以及设在该过桥轨道两端端部的端板;所述的船舶轨道包括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过桥接口、一船舶接口、一连接平台、以及一调整部件;所述的过桥接口设在与船舶轨道相对的过桥轨道一端的端板上;所述的船舶接口设在与过桥轨道相对的船舶轨道一端的端板上;所述的连接平台设在与过桥轨道相对的船舶轨道一端的端板上,位于船舶接口下方;所述的调整部件包括座体、设在座体上的轨道、以及分别设在座体两端端板上的接口;使用时,所述的调整部件设在过桥轨道和船舶轨道之间,并且,所述的船舶接口与调整部件一调整接口、以及调整部件另一调整接口与所述的过桥接口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轨道的端部所设有的船舶接口、设在调整部件两端的调整接口、以及过桥接口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位置上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接口、调整接口、以及过桥接口均由一半榫形块构成;使用时,船舶接口的半榫形块与调整接口中一接口的半榫形块相啮合,组成一整体榫形;过桥接口的半榫形块与调整接口中另一接口的半榫形块相啮合,组成一整体榫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接口的半榫形块下面垫焊一传力厚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力厚筋板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调整接口中,其中位于船舶轨道一侧的调整接口尺寸略大,位于过桥轨道一侧的调整接口尺寸略小;同样船舶轨道端板上的船舶接口的尺寸也大,与相对的一调整接口匹配;过桥轨道端板上的过桥接口尺寸也小,与相对的另一调整接口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部件座板近船舶轨道的一端两侧各延伸设有一保险座,两保险座之间形成一可容纳船舶轨道一端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保险钩,所述的两保险钩分别设在调整部件的延伸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过桥接口一端的两侧、位于所述的船舶接口的一端的两侧、以及调整部件各端的两侧各设置一带孔的连接耳;还包括将过桥本体的一端、调整部件、以及船舶轨道一端连接为一体的多个连接板;所述的各连接板上分别设置两个连接孔,以通过螺栓与过桥本体的一端、调整部件、以及船舶轨道一端的连接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的两个连接孔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腰形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船舶轨道与过桥轨道间的连接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一过桥接口、一船舶接口、一连接平台以及一调整部件;过桥接口设在与船舶轨道相对的过桥轨道一端的端板上;船舶接口设在与过桥轨道相对的船舶轨道一端的端板上;连接平台设在船舶接口下方;调整部件包括座体、设在座体上的轨道、以及分别设在座体两端端板上的接口;使用时,调整部件设在过桥轨道和船舶轨道之间,并且,所述的船舶接口、调整接口、以及过桥接口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允许空隙偏差为0-280mm。使滚装搬运轨道的适用宽容度进一步加大。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简单、和适应性强的优点。而且,由于其关键部位结构是开放式的,容易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文档编号B65G67/60GK2910790SQ20062004206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5日
发明者鲁广宇 申请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