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设备循环运行的转向方法

文档序号:420107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设备循环运行的转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员、货物输送设备转向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目前的链板式输送线设备
背景技术
输送设备尤其是链板式输送线主要工作在直线状态下,正程时做输送工作,回程时一般 无法充分利用;为连接两条不同方向的输送线(均为单程工作)所采用的转向部分的跨度较 大、结构复杂、縮小两输送线的间距较困难;因此制造成本运行成本都较高,而且占用空间 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输送设备尤其是链板式输送线的转向方法。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提出的转向方法是托板(或托架,下同)运行至转向区后在导向 装置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以空间曲线为运动轨迹同时做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的移 动及旋转运动,实现输送设备运行方向的改变。
托板进入转向过程后除前后方向的移动外开始做逐渐的旋转运动和上下方向的移动,旋 转运动使得相邻托板工作表面处于不同的平面,托板间距足以前一托板相对于后一托板向欲 转向方向偏移时,向欲转向方向的水平左右移动开始进行,托板在旋转、水平左右、水平前 后、垂直动作下逐渐实现转向,在转向后半程,托板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向欲到达的运行线路 逐渐接近,同时托板继续旋转或反向旋转使其原工作表面或其背面逐渐进入欲到达之回程工 作面。
该转向方法可以较低的成本、极小的空间占用实现输送设备的转向,从而使输送回程也 能充分利用,输送线长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在转向区仅增加简单的辅助设备也可使被输送物 在正程和回程线路上连续移动,获得同样输送距离所需托板、链条、导轨的用量几乎仅为原 来的一半,因此可大量节省材料,大幅度降低设备自重,充分利用工作场地,显著降低制造 、运输、安装和运行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以链板式输送设备正程和回程零距离平行布置、转向区位于工作面以下为
4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l为链板式输送设备正程和回程零距离平行布置时,其中一转向端及其托板l左右主轮 运行轨迹的俯视示意图。虚线下的转向区中处于转向状态的托板l仅给出了左右两块, 一块 刚刚由工作区进入转向区,另一块即将离开转向区进入工作区,两托板之间的托板未画出; 虚线4、 5为托板左右主轮的运行轨迹的俯视示意图。
在此假设对于任一转向区来说,托板进来的过程为正程,相应的运行方向为正程方向; 托板离开的过程为回程,相应的运行方向为回程方向。同时假设对于任一转向区来说,托 板运动方向与正程方向同向为向前,反之为向后;在水平方向上与正程方向垂直向左为左方 向,反之为右方向;上下方向与铅垂线方向相对应。
图2为链板式输送设备正程和回程零距离平行布置时,面对正程方向,转向区中托板及 其左右主轮3运行轨迹的立面示意图。实线6为工作面高度,转向区中处于转向状态的托板仅 给出了左右两块,左一块刚刚由工作区进入转向区,另一块即将离开转向区进入工作区,两 托板之间的托板未画出;虚线4、 5分别为托板左、右主轮的运行轨迹的示意图。
图3为正程阶段托板主轮在前、回程阶段主轮在回程方向之后、正程回程均使用托板同 一表面方式下,由托板正程方向右侧,面对转向区的示意图。
图4为正程阶段托板主轮在后、回程阶段主轮在回程方向之前、正程回程均使用托板同 一表面方式下,由托板正程方向右侧,面对转向区的示意图。
图5为正程、回程阶段托板主轮均在各自前进方向之前、但正程回程分别使用托板不同 表面方式下,由托板正程方向右侧,面对转向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运用到人员或货物输送设备中,按换向部分的垂直位置 可以分为输送工作面以下、以上、跨工作面之上下三种,按传动方式可以分为链条或缆
绳驱动及其它方式驱动......。下面以链板式输送设备、正程和回程零距离平行布置、转
向区位于工作面以下为例,提出几种实施方式,另外再提出一类非链条传动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正程阶段托板主轮在前、回程阶段主轮在回程方向之后、正程回程均使用 托板同一表面方式。
图l为链板式输送设备正程和回程零距离平行布置时,其中一转向端及其托板左右主轮 运行轨迹的俯视示意图。每块托板分别带有一对主轮3和一对辅轮2,使用可以侧弯的链条如 万向链条(图中省略未画)连接相邻的主轮3;虚线下的转向区中处于转向状态的托板仅给出了左右两块, 一块刚刚由工作区进入转向区,另一块即将离开转向区进入工作区,两托板 之间的托板未画出。
托板上任一点在转向区的运行轨迹是一条空间曲线,虚线4、 5为托板左右主轮的运行轨 迹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该方式下,面对正程方向,转向区中托板左右主轮运行轨迹的立面示意图。实线6 为工作面高度,转向区中处于转向状态的托板仅给出了左右两块,左一块刚刚由工作区进入 转向区,另一块即将离开转向区进入工作区,两托板之间的托板未画出;虚线4、 5为托板左 右主轮的运行轨迹的示意图。
图3为该方式下,由托板正程右侧,面对转向区的示意图。
托板进入转向过程后除向前方向的移动外,开始逐渐向工作表面的背面方向旋转,并同 时向下移动,旋转运动使得相邻托板工作面处于不同的平面,托板间距使得前一托板足以相 对于后一托板向左(

中定义的左,图2中的右)偏移,而托板、链条、辅轮及两导 轨之间不会发生干扰时,托板开始向左移动,托板在旋转、水平、垂直动作下逐渐实现转向 。在转向过程的中间阶段,向前方向的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后变为向后(回程方向)的速度, 并最终达到工作速度;向下的移动逐渐变为向上的运动,向左的移动和旋转运动将继续进行 。在转向的后半程,向左的移动首先完成并且速度逐渐变为零,这是为了托板做最后旋转时 各部件不至于发生干扰。托板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向欲到达的运行线路逐渐接近,同时托板继 续旋转,其原工作表面逐渐进入欲到达之回程工作面,旋转停止;向上的运动同时也逐渐变 为零;回程方向的速度达到工作速度,整个转向过程全部完成。
如果正程和回程的间隔较大,托板的运动轨迹可以为一螺旋形空间曲线,可以根据需要 适当增设转向辅助驱动动力。
图3中,托板始终向其非工作表面方向旋转,即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此时处于转向状态 的托板均位于主轮运行轨迹的外侧;方式一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旋转方式前半程托板先向 其工作表面方向旋转,后半程作相反方向的旋转,此时处于转向状态的托板均位于主轮运行 轨迹的内侧。其它实施方式的旋转运动存在类似情况。
实施方式二正程阶段托板主轮在后、回程阶段主轮在回程方向之前、正程回程均使用 托板同一表面方式。
该方式的整个转向过程与方式一类似,在方式二的后半程中,托板的旋转运动变为与原 旋转方向相反,即向托板的工作表面方向旋转以到达回程工作面。图4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这 一过程,通过图3、图4可以比较出两者的区别。
6方式一与方式二可以配合使用。
方式一与方式二中主轮与辅轮可以在不同高度上(相对于托板工作表面,) 一般辅轮较 低一些,以方便辅轮轨道及链条的布置和设计制造。
实施方式三正程、回程阶段托板主轮均在各自前进方向之前、但正程回程分别使用托 板不同表面,如图5所示。图中托板的正程工作表面,即图中的粗线面在此暂称为正面,相 应的细线面暂称为背面。图5中托板始终是向回程工作表面的方向旋转的,即图中的细线面 方向,因此图5中,处于转向状态的托板均位于主轮运行轨迹的外侧;方式三也可以采用另 外一种旋转方式前半程先向正面旋转,后半程作反向旋转,此时处于转向状态的托板均位 于主轮运行轨迹的内侧。
实施方式四正程、回程阶段托板主轮均在各自前进方向之后、但正程回程分别使用托 板不同表面。
实施方式五任意方向的转向。以上几种实施方式中,托板的旋转运动仅围绕水平左右 方向的轴线,转向方向为水平180度;如果再增加围绕水平前后方向、垂直方向的轴线的旋 转运动,则可以实现任意方向的转向。
围绕水平左右方向轴线的旋转运动为其它方向的旋转运动和水平左右移动提供了足够的 托板间隔。
实施方式六非链条传动类实施方式包括以上几种实施方式在内的各种实施方式中托 板的转向运动既可以采用链条或缆绳传动,也可以用其它多种方法实现,例如,方法一每 一托板自带动力和驱动装置;方法二通过导轨或沿运行轨迹设置的装置向托板或托架上的 驱动装置提供电、气、液、光、磁等,为驱动托板提供动力;方法三沿托板运行轨迹布置 传动装置,直接驱动每一块托板。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设备运行的转向方法其特征是,托板(或托架,下同)运行至转向区后在导向部件的引导下以空间曲线为运动轨迹同时做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移动及旋转运动,实现输送设备运行方向的改变;托板进入转向过程后除前后方向的移动外开始做逐渐的旋转运动和上下方向的移动,旋转运动使得相邻托板工作面处于不同的平面,托板间距足以前一托板相对于后一托板向欲转向方向偏移时,向欲转向方向的水平左右移动开始,托板在旋转、水平左右、水平前后、垂直动作下逐渐实现转向;在转向后半程,托板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向欲到达的运行线路逐渐接近,同时托板继续旋转或反向旋转使其原工作面或其背面逐渐进入欲到达之工作面。
2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转向方法其特征是,在转向过程 中托板或托架由导轨或导槽导向实现各方向移动和旋转运动。
3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一种转向方法其特征是,在转向 过程中托板或托架由可侧弯链条或缆绳牵弓1 。
4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一种转向方法其特征是,在转向 过程中托板或托架自带动力和驱动装置实现转向过程。
5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一种转向方法其特征是,在转向 过程中通过导轨导槽或沿转向过程运动轨迹专门设置的装置向托板或托架提供动力,为托板 或托架上带有的驱动装置提供实现转向所需动力。
6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一种转向方法其特征是,在转向 过程中沿导轨布置传动装置,直接驱动每一块托板或托架实现转向过程。
7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一种转向方法其特征是,转向部 分在原工作面或转向后的工作面之下。
8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一种转向方法其特征是,转向部 分在原工作面或转向后的工作面之上。
9 一种实施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一种转向方法其特征是,转向部分跨原工作面或转向后的工作面之上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员、货物输送设备转向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目前的链板式输送线。具体方法是托板或托架运行至转向区后在导向部件的引导下以空间曲线为运动轨迹同时做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及旋转运动,实现输送设备运行方向的改变。该转向方法可以较低的成本、极小的空间占用,实现输送设备的转向和连续循环运行,从而使输送回程也能充分利用,输送线长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如在转向区增加简单的辅助设备即可使被输送货物在正程和回程线路上连续移动,获得同样输送距离所需托板、链条、导轨的用量几乎仅为原来的一半,可以大量节省材料,大幅度降低设备自重,充分利用工作场地,显著降低制造、运输、安装和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B65G17/00GK101450748SQ200710202820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3日
发明者强 李 申请人:强 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