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47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承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板材容置区域的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包含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等,具有薄型、轻量化等优 点,已成为当今显示器的主流。平面显示器使用玻璃基板或石英基板作为材料, 而对于这类基板,在其储藏或运输过程中,需要一种能方便移动并有效率的运 输方式,以避免在大量运输的过程中,造成空间使用率的降低以及运输成本的 增高。目前业界使用的方式是承载盘,承载盘的功用除了供置放基板外,还需 具备定位效果,以免基板置放后或运输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损坏影响基板品质。 目前使用的承载盘,为四边封闭式的,即为矩形结构,具有内凹盘体,基板则 放置于承载盘的内凹盘体上。但基板产品的尺寸并非单一尺寸,即以前述的液 晶显示器用基板为例,由于产品尺寸的不同,致基板的尺寸因而有所不同,尤 其是近年来液晶产品日趋多元,因此,尺寸的变化也日趋复杂。而目前的承载 盘无法满足这种多尺寸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可利用束线与承载 件配合调节承载装置形成的容置区域的尺寸,从而用以承载不同尺寸的板材。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用以承载板材,该板材具 有至少三个角。该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三条束线以及至少三个承载件。至少三条 束线与该至少三个角对应,每一该束线包括两端部,其中至少一该端部"^殳置有 第一调节部;少三个承载件,与该至少三个角对应,该些承载件通过该些束线
连接形成容置区域用以容置该板材,且该容置区域的形状与该板材的形状相 同,其中每一该承载件包括平台、第一挡墙、第二挡墙以及第二调节部。第一 挡墙以及第二挡墙分别自该平台相邻两侧边长出,且该第一挡墙与该第二挡墙 相接并形成第一夹角,该板材的该角搁置在该平台上,而该板材形成该角的两 边则分别抵靠该第一挡墙以及该第二挡墙;以及第二调节部与该第一调节部配 合定位并调整该容置区域的大小。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该第一夹角的角度等于与之对应的该板材的该 角的角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不同该承载件的该第 一夹角的角度相同。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不同该承载件的该第 一 夹角的角度相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调节部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凹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调节部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且该凸起
与该凹槽对应卡合并调节该容置区域的大小。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调节部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调节部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凹槽,且该凹槽
与该凸起对应卡合并调节该容置区域的大小。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平台、该第一挡墙以及该第二挡墙为一体成型。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束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装置与板材结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 意图4所示为图3中的承载件与束线结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装置与板材结合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束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 载装置l,用以承载板材2,其中板材2具有至少三个角21。承载装置l包括 至少三条束线3以及至少三个承载件4。至少三条束线3与至少三个角21对 应,每一条束线3包括两端部31,其中至少一端部31设置有第一调节部32, 也就是说,束线3可以在其两端部31都具有第一调节部32,通过其两端来共 同进行调节。至少三个承载件4也与至少三个角21对应,即板材有几个角21, 承载装置1就有几条束线3和几个承载件4。这些承载件4通过这些束线3连 接形成容置区域用以容置板材2,且容置区域的形状与板材2的形状相同。另 外,每一承载件4都包括有平台5、第一挡墙6、第二挡墙7以及第二调节部 8。第一挡墙6以及第二挡墙7分别自平台5的相邻两侧边长出,且第一挡墙6与第二挡墙7相接并形成第一夹角A,板材2的角21则搁置在平台5上,而 板材2形成角21的两边22、 23则分别抵靠第一挡墙6以及第二挡墙7。其中, 每一第一夹角A的角度等于与之对应的板材2的角21的角度。而且,可以理 解的,不同承载件4的第一夹角A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这视板材具体 的尺寸而言。另外,第二调节部8则与第一调节部32配合定位并调整板材2 的容置区域的大小。第一调节部32例如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33,而第二 调节部8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凹槽81,那么凹槽81与凸起33对应卡合并调 节容置区域的大小。同样可以理解的,第一调节部32也可以是具有多个并排 设置的凹槽81,而第二调节部8则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33,同样的也是 凹槽81与凸起33对应卡合并调节容置区域的大小。当然,在具体使用中,也 并不以此为限,只要是其它可以使得第一调节部32和第二调节部8相结合调 节容置区域大小的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中,平台5、第一 挡墙6以及第二挡墙7为一体成型。
请参见图3和图4,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装置与板材结合的 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的承载件与束线结合的局部放大示 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装置l包括四条束线3以及四个承载件4,用以 承载具有四个角21的板材2,其中板材2例如为矩形结构。四个承载件4通 过四条束线3连接形成矩形区域,且每一个承栽件4对应板材2的一个角21, 板材2的角21放置在承载件4的平台5上,并分别抵靠第一挡墙6以及第二 挡墙7。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6与第二挡墙7相接并形成第一夹角A为90 度,且每一承载件4的第一夹角A都相同。
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装置与板材结合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装置r包括三条束线3,以及三个承载件4,,
用以承载具有三个角21,的板材2,,其中板材2,例如为矩形结构。四个承 载件4,通过三条束线3,连接形成矩形区域,且每一个承载件4,对应板材 2'的一个角21',板材2'的角21'放置在承载件4'的平台上,并分别抵 靠第一挡墙6,以及第二挡墙7,。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挡墙6,与第二挡墙7, 相接并形成第一夹角A,,且每一承载件4,的第一夹角A,都相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装置利用具有第一调节部的束线以及具有第 二调节部的承载件来配合调节承载装置形成的容置区域的尺寸,从而用以承载 不同尺寸的板材。
藉由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
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 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 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1.一种承载装置,用以承载板材,该板材具有至少三个角,其特征在于该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三条束线,与该至少三个角对应,每一该束线包括两端部,其中至少一该端部设置有第一调节部;至少三个承载件,与该至少三个角对应,该些承载件通过该些束线连接形成容置区域用以容置该板材,且该容置区域的形状与该板材的形状相同,其中每一该承载件包括平台;自该平台相邻两侧边长出的第一挡墙以及第二挡墙,且该第一挡墙与该第二挡墙相接并形成第一夹角,该板材的该角搁置在该平台上,而该板材形成该角的两边则分别抵靠该第一挡墙以及该第二挡墙;以及第二调节部,与该第一调节部配合定位并调整该容置区域的大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夹角的角度等 于与之对应的该才反材的该角的角度。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该承载件的该第一夹 角的角度相同。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该承载件的该第一夹 角的角度相异。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节部具有多个并 排设置的凹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调节部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且该凸起与该凹槽对应卡合并调节该容置区域的大小。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节部具有多个并 排设置的凸起。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调节部具有多个并 排设置的凹槽,且该凹槽与该凸起对应卡合并调节该容置区域的大小。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台、该第一挡墙以及 该第二挡墙为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用以承载板材,板材具有至少三个角。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三条束线以及至少三个承载件。每一束线包括两端部,其中至少一该端部设置有第一调节部;该些承载件通过该些束线连接形成容置区域用以容置该板材,且该容置区域的形状与该板材的形状相同。其中,每一该承载件包括平台、第一挡墙、第二挡墙以及第二调节部。第一挡墙以及第二挡墙分别自平台相邻两侧边长出,且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相接并形成第一夹角,板材的该角搁置在平台上,而板材形成该角的两边则分别抵靠第一挡墙以及第二挡墙。第二调节部则与第一调节部配合定位并调整容置区域的大小。
文档编号B65D61/00GK201419857SQ20092015259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何戌来 申请人: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