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399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脂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脂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采购来整桶润滑脂后,根据生产需要用于各需润滑部位,一般都是用泵源运输车从桶中抽出再打到现场各用油点,为了克服较长的输送管路造成的阻力,泵源输送车的工作压カ很高,容易发生泄漏,造成现场污染。对于没有泵源输送设备的用户,只能靠人工抽油和压油,人工压油设备压カ低,无法满足ー些输油管线较长的场合,还有ー些用油点在高处,人工压油上不去,人也很难近处操作,还是无法解决供油问题,生产中急需ー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供油设备,解决润滑脂的供油及输送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脂输送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単,使用方便,可设置于用油点附近,解决润滑脂的供油及输送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润滑脂输送装置,包括门形框架、滑车、升降气缸、吊架和齿轮泵,滑车设于门形框架内,门形框架底部设有底座,滑车与悬臂一端相连,悬臂另一端设有吊架,吊架底部设有吸油盘,吸油盘上设有吸油嘴,吸油嘴的一端与齿轮泵相连,齿轮泵的出油ロ与油管的一端相连,油管的另一端与吊架上设置的油管接头ー相连,门形框架上设有油管接头ニ,油管接头一与油管接头ニ之间设有软管,吊架上还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齿轮泵相连,升降气缸垂直设于底座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支架顶杆,钢绳一端与滑车顶部相连,钢绳另一端绕过支架顶杆与门形框架相连。所述滑车两侧设有滑轮,滑轮置于门形框架的两根立柱内侧的轨槽内。所述支架顶杆两端通过轴承与导轮相连,导轮外缘设有与钢绳直径匹配的槽。所述底座上均匀排布有滚轮。所述门形框架下方设有油桶限位的挡架。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固定于用油点附近,也可做成移动式短距离移动,解决润滑脂的供油及输送问题,减轻劳动强度,油桶内存留残油少,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图3是图I中的I处局部放大图。、[0016]图中1-门形框架2-滑车3-升降气缸4-吊架5-齿轮泵6-底座7-悬臂8-吸油盘9-吸油嘴10-电机11-联轴器12-挡架13-支架顶杆14-钢绳15-滑轮16-轴承17-导轮18-滚柱19-油管20-车轮21-油管接头ー 22-油管接头ニ 23-软管24-油桶25-报警
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说明见图I、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润滑脂输送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门形框架I、滑车2、升降气缸3、吊架4和齿轮泵5,滑车2设于门形框架I内,门形框架I底部设有底座6,滑车2与悬臂7 —端相连,悬臂7另一端设有吊架4,吊架4底部设有吸油盘8,吸油盘8上设有吸油嘴9,吸油嘴9的一端与齿轮泵5的进油ロ相连,齿轮泵5的出油ロ与油管19的一端相连,油管19的另一端与吊架4上设置的油管接头ー 21相连,门形框架I上设有油管接头ニ 22,油管接头ー 21与油管接头ニ 22之间设有软管23,吊架4上还设有电机10,电机10通过联轴器11与齿轮泵5相连,升降气缸3垂直设于底座6上,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支架顶杆13,钢绳14 一端与滑车2顶部相连,钢绳14绕过支架顶杆13另一端与门形框架I相连。滑车2两侧设有滑轮15,滑轮15置于门形框架I的两根立柱内侧的轨槽内,升降气缸3活塞杆升降时,带动滑车2沿门形框架I升降。支架顶杆13两端通过轴承16与导轮17相连,导轮17外缘设有与钢绳14直径匹配的槽,当钢绳14移动时摩擦导轮17外缘,导轮17转动,减少摩擦阻力。底座6上均匀排布有滚柱18,当向底座上放油桶时,移动省力。为了满足短距离移动的要求,底座6底部设有车轮20。本装置根据润滑脂的特点,采用大流量、较高压力的齿轮泵作为泵源,使用吋, 将油管接头ニ 22与用油点之间用油管连接就位,保证无泄漏,然后将油桶24立着移至底座6上,油桶靠在挡架12上,打开桶盖,缩回升降气缸3活塞,滑车2下移,吸油盘8随之下降,当吸油嘴9落入油桶的油面时,启动齿轮泵5,继续缩回升降气缸3活塞,跟随油面下降直到油桶中油都被吸出,悬臂7触发报警装置25,吸油嘴9停止下降,齿轮泵5关闭。伸出升降气缸3活塞,滑车2上移,吸油盘8随之上升,当吸油盘升至油桶外,升降气缸3活塞停止运动,移走空油桶,操作結束。
权利要求1.润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形框架、滑车、升降气缸、吊架和齿轮泵,滑车设于门形框架内,门形框架底部设有底座,滑车与悬臂一端相连,悬臂另一端设有吊架,吊架底部设有吸油盘,吸油盘上设有吸油嘴,吸油嘴的一端与齿轮泵相连,齿轮泵的出油ロ与油管的一端相连,油管的另一端与吊架上设置的油管接头ー相连,门形框架上设有油管接头ニ,油管接头一与油管接头ニ之间设有软管,吊架上还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齿轮泵相连,升降气缸垂直设于底座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支架顶杆,钢绳一端与滑车顶部相连,钢绳另一端绕过支架顶杆与门形框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润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两侧设有滑轮,滑轮置于门形框架的两根立柱内侧的轨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润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杆两端通过轴承与导轮相连,导轮外缘设有与钢绳直径匹配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润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均匀排布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润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框架下方设有油桶限位的挡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润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车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脂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形框架、升降气缸和齿轮泵,滑车设于门形框架内,滑车与悬臂一端相连,悬臂另一端设有吊架,吊架底部设有吸油盘,吸油盘上设有吸油嘴,吸油嘴的一端与齿轮泵相连,齿轮泵的出油口与油管的一端相连,油管的另一端与吊架上设置的油管接头一相连,门形框架上设有油管接头二,油管接头一与油管接头二之间设有软管,钢绳一端与滑车顶部相连,钢绳另一端绕过支架顶杆与门形框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固定于用油点附近,也可移动,解决润滑脂的供油及输送问题,减轻劳动强度,油桶内存留残油少,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文档编号B67D7/04GK202449838SQ2011205568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徐福君 申请人:辽宁新隆基液压润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