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辊组件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460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辊组件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设置有能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同时能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输送用辊的辊组件、且通过该辊的转动可改变物品输送方向的输送装置。例如,上述输送装置是通过改变物品的输送方向对物品进行配货的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一种输送装置,具有设置有输送用的辊的辊组件、旋转驱动辊 的旋转驱动机构、使辊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除了上述辊外辊组件还具有使辊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地支撑辊的辊支撑体、及在支撑辊支撑体的同时能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专利第3349084号公报(0024至0032段、图4、图5)但是,当构成辊组件的辊支撑体及转动体都为金属制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辊组件的重量大导致相对于可转动地支撑辊组件的保持部件辊组件的组合性及可拆卸性下降而导致输送装置的装配性及维修性下降,以及降低由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辊的转动反应性能。因此,为了确保辊所需要的转动反应性能,导致转动驱动机构的能量消耗的增加及大型化的问题。另外,具有辊组件的辊轴等各轴是通过螺栓及止动环安装的,从而各轴的安装及拆卸需要花费功夫,因此降低了辊组件的装配性及维修性,从而降低了输送装置的装配性及维修性。进而,为了将转动体可转动地支撑在保持部件上,转动体的转动支撑轴是通过保持轴承的轴承保持架而被支撑的,从而需要配备用来支撑转动支撑轴的专用部件即轴承保持架,且由于转动支撑轴变长,进而导致辊组件的重量增加及在垂直轴线方向上的大型化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课题,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能够通过设有可旋转地支撑辊的辊支撑体及转动体的辊组件的轻量化来提高装配性及维修性、且提高棍组件的转动反应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设有辊轴及连接轴的辊组件的装配性及维修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通过辊组件的辊轴及连接轴为同一轴部件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通过将辊组件在垂直轴线方向上实现小型化,从而能够进一步在垂直轴线方向上实现小型化。[0013]首先,本实用新型方案I所述的输送装置具有设置有通过转动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能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地支撑所述辊的辊支撑体、及在支撑所述辊支撑体的同时能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体的多个辊组件,使所述辊围绕所述水平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转动体围绕所述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及安装所述棍组件的保持部件;所述辊及所述辊支撑体与所述转动体同时转动,由此,所述辊产生的输送方向被转向,所述辊支撑体及所述转动体由树脂形成,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方案2所述的输送装置是在方案I所述的结构基础之上,所述辊支撑体具有使所述辊相对于所述辊支撑体能旋转的辊轴及支撑所述辊轴的支撑体本体,所述转动体具有使所述棍支撑体相对于所述转动体能摆动的连接轴及支撑所述连接轴的转动体本体,所述支撑体本体、所述辊轴、所述转动体本体及所述连接轴由所述树脂形成,所述辊轴通过卡扣结合组装于所述支撑体本体,所述连接轴通过卡扣结合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本体或所述转动体本体,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方案3所述的输送装置是在方案2所述的结构基础之上,所述辊轴及所述连接轴分别是互相所通用的轴部件,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0016]本实用新型方案4所述的输送装置是在方案I至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基础上,所述转动体具有插通于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上的插通孔且可转动地被支撑于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支撑轴,所述转动支撑轴大致整体被收纳在所述保持部件内,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方案5所述的输送装置是在方案4所述的结构基础之上,所述转动支撑轴通过卡扣结合安装在所述保持部件上,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实用新型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具有设置有通过转动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能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地支撑辊的辊支撑体、及在支撑辊支撑体的同时能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体的多个辊组件,使辊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使转动体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及安装辊组件的保持部件;辊及辊支撑体与转动体同时转动,由此通过辊改变输送方向,据此,转动驱动机构通过转动体及辊支撑体使辊转动,从而能够通过辊改变输送物品的输送方向,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发挥以下特有的效果。即根据本实用新型方案1,辊支撑体及转动体由树脂形成,由此,在转动驱动机构驱动下转动的转动体和与该转动体同时转动的棍支撑体均实现了轻量化,轻量化使棍组件的装拆变得十分容易,因此,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装配性及维修性,且能够提高与转动体及辊支撑体同时转动的辊的用于改变物品的输送方向的转动反应性能。本实用新型方案2,在本实用新型方案I所达到的效果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发挥以下的效果。辊支撑体具有使辊相对于辊支撑体能旋转的辊轴及支撑辊轴的支撑体本体,转动体具有使辊支撑体相对于转动体能摆动的连接轴及支撑连接轴的转动体本体,支撑体本体、辊轴、转动体本体及连接轴由树脂形成,由此,在辊组件中,从作为转动中心线的垂直轴线向远方延伸的构成部件的辊轴、支撑体本体、连接轴及转动体本体均由树脂所形成,实现了轻量化,因此,能够减少辊组件中围绕垂直轴线的转动惯量,提高辊的转动反应性能。并且,辊轴通过卡扣结合组装于支撑体本体,连接轴通过卡扣结合安装于支撑体本体或转动体本体,由此,辊组件中辊轴及连接轴均通过利用树脂部件的子母扣结合连接进行安装,因此提高了辊轴及连接轴的安装性及拆卸性,从而能够提高辊组件、以及输送装置的装配性及维修性。本实用新型方案3,在本实用新型方案2所达到的效果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发挥以下的效果。辊轴及连接轴分别是互相所通用的轴部件,由此,由于辊轴与连接轴是相同轴部件,与辊轴和连接轴是不同的轴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降低辊组件的成本降低输送装置的成本,且能够提高辊组件的装配性及维修性。本实用新型方案4,在本实用新型方案I至方案3中任一项所达到的效果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发挥以下的效果。转动体具有插通于设置在保持部件上的插通孔且可转动地被支撑于保持部件的转动支撑轴,转动支撑轴大致整体被收纳在保持部件内,由此,辊组件的转动支撑轴由保持部件自身可转动地支撑,因此安装有辊组件的保持部件兼具可转动地支撑转动支撑轴的轴承保持架的功能,从而不需要用于支撑转动支撑轴的专用轴承保持架,且转动支撑轴基本整体被收纳在保持部件内,因此,可以缩短转动支撑轴的轴长,能够实现辊组件的轻量化及垂直轴线方向上的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输送装置在垂直轴线方向上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方案5,在本实用新型方案4中所达到的效果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发挥以下的效果。转动支撑轴通过卡扣结合安装在保持部件上,由此,由此辊组件在保持部件上的装拆变得十分容易,从而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装配性及维修性。

图I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分拣装置的物品输送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2是图I的分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II向视图;图3是图I的分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III向视图;图4是图I的分拣装置的辊单元的平面图;图5是图4的V-V线剖视图;图6是图4的VI-VI线剖视图;图7是图6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图6的辊组件的VIII向视图;图9是图7的IX-IX线剖视图。符号的说明100......分拣装置120......辊130......辊支撑体131......辊轴132......支撑体本体140......转动体[0046]141......连接轴142......转动体本体146......转动支撑轴148......防脱部150......转动驱动机构170......旋转驱动机构191、192......保持架 A......辊组件T......轴部件T2......防脱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具有设置有通过转动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能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地支撑所述辊的辊支撑体、及在支撑所述辊支撑体的同时能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体的多个辊组件,使所述辊围绕所述水平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转动体围绕所述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及安装所述棍组件的保持部件;所述辊及所述辊支撑体与所述转动体同时转动,由此,所述辊产生的输送方向被转向,所述辊支撑体及所述转动体由树脂形成,由此,通过设有可旋转地支撑辊的辊支撑体及转动体的辊组件的轻量化,能够提高装配性及维修性,而且能够提高辊组件的转动反应性能。只要具备以上的构造,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输送装置除了分拣装置以外,还可以是根据输送物品的种类及形状能够在输送途中改变输送方向的输送装置。辊只要是转动体即可,除了圆筒状辊,还包括球状辊。旋转驱动机构及转动驱动机构的至少一个具有电动马达,也可以每个辊组件都设有马达。实施例下面,参照图I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具有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分拣装置100的物品输送系统1,包括具有输送物品10(例如,捆扎的报纸捆等捆扎物品、或捆包物品)的多个第I规定数的辊组件A(参照图2,图5)的分拣装置100、用于将物品10搬入该分拣装置100的搬入用输送装置2 (例如,辊传送带)、以及用于将由分拣装置100输送的物品10搬出的搬出用输送装置3 (例如,辊传送带)。搬出用输送装置3包括用于将由分拣装置100向基本输送方向21输送的物品10搬出的基本搬出用输送装置3a、已经用于将与基本输送方向21交叉的输送方向的分叉输送方向22输送的物品10搬出的分叉搬出用输送装置3b。另外,从搬入用输送装置2搬入到分拣装置100的物品10,根据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可转动的各辊组件A的辊120的转动位置P(参照图4)由可改变输送方向的分拣装置100输送,被分在两个搬出用输送装置3a,3b的任一个上搬出。在此,基本输送方向21 (以下称为“输送方向21”)是在分拣装置100上辊120占据作为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的转动位置P的后述的基准位置PO (参照图4)时的物品10的输送方向20,与搬入用输送装置2及基本搬出用输送装置3a的输送方向相同。输送方向20从输送方向21被改变的分叉输送方向22是棍120占据作为转动位置P的后述的第I转向位置Pl (参照图4)时的输送方向。作为代替分叉搬出用输送装置3b在分拣装置100上的输送路径101的宽度方向24上,取代配置于输送路径101的一个方向上的一侧,如图I中双点点划线所示,也可以配置在输送路径101的另一个方向上的一侧,此时,为了向分叉输送方向23输送物品,棍120占据作为转动位置P的后述的第2转向位置P2 (参照图4)。另外,分叉搬出用输送装置3b也可以在宽度方向24上配置在输送路径101的两侧。参照图I至图4,分拣装置100具有设置在作为其设置部的地板5上的机台110、形成输送物品10的输送路径101的同时配置在输送方向21及输送路径101的宽度方向24的上述第I规定数的辊120、围绕水平轴线Lh(参照图6)可旋转地支撑各辊120的同时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能转动的上述第I规定数的辊支撑台Al、具有转动驱动在宽度方向24上排列的多个辊120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五个的作为转动驱动体的总轴171的转动驱动机构170、通过辊支撑台Al使多个第2规定数的辊120 —起围绕垂直轴线Lv转动的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五个的转动驱动机构150、可装卸地安装在机台110上的单元支撑体
190、与各辊120同时形成输送路径101的覆盖体180 (在图2,图3中以双点点划线表示)、用于将覆盖体180保持在机台110上的覆盖体保持部185。通过旋转来输送物品10的辊120与辊支撑台Al构成辊组件A。在此,作为辊120的转动中心线的垂直轴线Lv (参照图6),由辊组件A的转动支撑轴146(参照图6)所限定,与上下方向(在该实施例中,是与垂直轴线Lv平行的垂直轴线方向)大致平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方向21与宽度方向24大致正交。另外,在这里“大致”的意思表示,包括没有“大致”这个修饰语的情况,同时又与没有“大致”这个修饰语的情况不完全一致,但与没有“大致”这个修饰语的情况相比,其作用效果是没有明显的差异的一个范围。参照图I至图3,机台110上安装有辊组件A、旋转驱动机构170、转动驱动机构150、单元支撑体190及覆盖体180。机台110具有四个脚部111 114 (参照图I)及在宽度方向24上隔离的一对机台架 115、116。分拣装置100具有的所有辊120,形成在输送方向21上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列数即本实施例中为10列的辊列R。宽度方向24上的各辊列R由在宽度方向24上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辊120所构成。并且参照图4、图5,I以上的规定列数即本实施例中的作为多个即两个辊列R的第I辊列Rl及第2辊列R2构成分拣装置100具有的I以上的单元数即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即五个辊单元Ul U5 (参照图I、图3)的各辊单元U中的单元用辊列Ru。参照图6和图7,在由总轴171摩擦驱动而旋转的各辊120中,形成作为与总轴171的接触面的外周面的外周部121是由橡胶材料形成的。将各辊120从上方进行覆盖的覆盖体180上设置有圆形的辊突出用孔181 (参照图I)。外周部121的一部分为了在覆盖体180上与输送的物品10进行接触,贯通辊突出用孔181并从覆盖体180向上方突出。另外,如图I所示,在分拣装置100上,物品10被旋转的多个辊120依次支撑,通过与棍120之间相互作用的摩擦力,被输送到输送方向21或者分叉输送方向22。参照图2 图5,各辊单元U具有单元辊群G、用来分别支撑属于单元辊群G的第2规定数的辊120的上述第2规定数的辊支撑台Al、可转动地支撑该辊支撑台Al的单元支撑体190、作为转动驱动单元辊群G的各辊120的单元用转动驱动体的一个总轴171、为了通过辊支撑台Al使单元辊群G的各辊120围绕垂直轴线Lv (参照图6)转动的、转动各辊支撑台Al的作为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的一个转动驱动机构150。在各辊单元U中,上述第2规定数的辊组件A、总轴171及转动驱动机构150安装在单元支撑体190上。各辊单元U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对辊单元U进行进一步说明。 主要参照图4 图7,并适当地参照图2和图3,可装拆地安装在一对机台架115、116上的单元支撑体190包括作为安装有辊组件A的保持部件的在输送方向21上间隔配置的多个即本实施例中为一对的第I、第2保持架191、192,以及将在宽度方向24上大致平行延伸的第I、第2保持架191、192互相连结的连结部193、可旋转地支撑总轴171的一对轴承部194。在单元支撑体190中,可转动地支撑所安装的辊组件A的各保持架191、192通过作为结合件的螺栓BI可装拆地安装在一对机台架115、116上,从而可装拆地固定在两机台架115、116上。由此,各保持架191、192也可以发挥将一对机台架115、116进行连结的加固架的功能,因此,利用辊单元U的单元支撑体190能够提高一对机台架115、116的刚性,进而提高机台110 (参照图I和图2)的刚性。各保持架191、192为棒状部件,与宽度方向24上正交的平面型保持架191、192的断面形状为在宽度方向24上任意的位置上大致一定且为矩形(参照图3、图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多个即三个连结部193分别通过作为结合手段的螺栓B2与各保持架191、192相结合。两轴承部194分别通过作为结合手段的螺栓B3以跨过机台架115、116的各端部之间的状态被安装在其上。各轴承部194包括可装拆地安装在各保持架191、192的各端部上的基部195、保持可转动地支撑总轴171的轴承(未图示)且可装拆地安装在基部195上的轴承保持架196。接下来,对辊组件A进行说明。参照图6 图8,辊单元U的各辊组件A,在各辊列Rl、R2中,基本上为相同的结构,包括辊120、围绕水平轴线Lh可旋转地支撑辊120的辊支撑体130、支撑辊支撑体130的同时沿着围绕垂直轴线Lv可转动的转动体140、作为向辊120施加将辊120压向总轴171的推压弹簧力的施力部件的施力弹簧S。一个辊单元U的所有的辊组件A分开且可转动地支撑于第I、第2保持架191、192。辊120包括有外周部121、可旋转地支撑在辊支撑体130上的芯部122。芯部122包括有被外周部121从径向外方包覆的外周芯部123及后述的安装轴承137的内周芯部124、多个加固用的径向肋条125。在径向上外周芯部123和内周芯部124之间,圆筒状的环状空间被芯部122的四个径向肋条125沿圆周方向分隔形成的部分圆筒状的多个内部空间126形成于比轴承137更靠径向外侧。内部空间126的具有辊120的最大外径d的1/6以上的径向宽幅Wl的最大宽幅部分126a形成于在水平轴线方向上作为该水平轴线方向上的辊120的宽幅的横幅W2的1/2以上的范围内。另外,作为其他实施例,可以没有径向肋条125,内部空间126可以为一个环状空间。由此,辊120具有在芯部122上形成内部空间126的壳状构造,由此与没有形成内部空间126的情形相比,实现了轻量化。除另有说明外,径向及圆周方向分别为以水平轴线Lh为中心的径向及圆周方向。此外,水平轴线方向是与水平轴线Lh平行的方向。辊支撑体130包括有相对于辊支撑体130可转动地支撑辊120的辊轴131、具有支 撑该辊轴131的一对支撑壁133、134的支撑体本体132、在径向上保持在辊轴131与内周芯部124之间的一对轴承137。支撑体本体132包括有一对板状的辊轴用支撑壁133、134、连结该一对支撑壁133、134的板状的连结壁135。各支撑壁133、134包括有在水平轴线方向上形成贯通的插通辊轴131的插通孔的同时支撑该辊轴131的辊轴支撑部133a、134a、在水平轴线方向上形成贯通的插通连接轴141的插通孔的同时支撑该连接轴141的连接轴支撑部133b、134b。在各支撑壁133、134的外侧的侧面(图6中显示一个支撑壁133的侧面133e)上,交差地设置有为提高支撑壁133、134的刚性而在由树脂形成的支撑壁133、134的成形时由模具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加固用肋条136。连结壁135在与垂直轴线Lv相交的位置上配置于辊120 (辊轴131)与后述的连接轴141之间,连续地设置在圆周方向上比连接轴141的外径大的范围中(参照图6)。转动体140包括有使辊支撑体130相对于转动体140可摆动的连接轴141、支撑该连接轴141的转动体本体142、插通于设置在保持架191、192上的插通孔198中使保持架191,192自身可转动的转动支撑轴146、直接保持在各保持架191、192上的作为轴承的套筒149。转动体本体142包括有在水平轴线方向上配置于一对支撑壁133、134之间的一对板状的连接轴用支撑壁143、144,以及连结该一对支撑壁143、144的板状的作为连结壁的底壁145。各支撑壁143、144包括有在水平轴线方向上形成贯通的插通连接轴141的插通孔的同时支撑该连接轴141的连接轴支撑部143b、144b。各连接轴支撑部143b、144b由插入于各支撑壁143、144中的部件构成。另外,底壁145包括有嵌合有后述的连结体163a、163b的转动臂145a。连接轴141在贯通辊支撑体130的支撑壁133、134及转动体140的支撑壁143、144的同时被支撑壁133、134及143、144所支撑,通过辊支撑体130及该辊支撑体130,围绕与水平轴线Lh平行的摆动轴线Ls可摆动地支撑辊120。辊轴131及连接轴141分别为辊轴131及连接轴141的共用轴部件T。该轴部件T是在中心部上设置有沿轴方向(也是辊轴131及连接轴141中的水平轴线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中空部T3的轴,以凸缘Tl和防脱部T2作为两端部。另外,轴部件T通过设置有中空部T3实现了轻量化。该中空部Τ3在本实施例中为有底的孔,也可以为沿轴方向贯通轴部件T的贯通孔。在辊轴131及连接轴141中,为阻止各轴131、141在水平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作为接触部的凸缘Tl可以与辊支撑体130的一个支撑壁134接触。另外,凸缘Tl在各轴131、141的圆周方向上具有一部分支撑壁134的支撑部134a,134b具有的作为接合部的凸部134d及各轴131、141在圆周方向上接合的止转部Tld0止转部Tld由相对于辊支撑体130的一对支撑壁133、134的辊轴131、及对相对于一对支撑壁133、134和转动体140的一对支撑壁143、144的连接轴141转动进行限制的作为轴侧接合部的凹部所构成。在辊轴131及连接轴141中,防脱部T2通过与在辊支撑体130上与凸缘T接触的 支撑壁134不同的支撑壁133进行接合,可以防止辊轴131从支撑壁133、134脱落、及连接轴141从支撑壁133、134及143、144脱落。另外,防脱部T2由作为与支撑壁133可接合的接合部的多个即四个接合片T2a所构成。这些接合片T2a等间隔地设置在轴部件T的圆周方向上。在弹性变形下缩径及扩径的各接合片T2a具有爪T2b。各爪T2b在各支撑部133a、134a,133b、134b,143b、144b的插通孔内可缩径的同时,在辊轴131及连接轴141被安装在辊组件A上的状态下,在各支撑部133a、133b、143b的插通孔的外部,比该插通孔的孔径更大地扩开,与支撑壁133、143的各支撑部133a、133b、143b接合。在转动体140中,与各支撑壁143、144及底壁145不同的作为另一个部件的转动支撑轴146由埋设在底壁145中的圆柱状的轴部件F的底壁145的露出部构成,与底壁145呈一体化。转动支撑轴146包括有作为与底壁145连结的高刚性部的基轴部147、作为比与套筒149滑接的基轴部147的刚性更低的低刚性部的防脱部148。转动支撑轴146被保持在保持架191、192上,使基轴部147的整体在垂直轴线方向上配置在一对套筒149之间。防脱部148防止转动支撑轴146、乃至转动体140及辊组件A从抜止保持架191、192脱落。作为转动支撑轴146的先端部的防脱部148在贯通保持架191、192的转动支撑轴146上从插通孔198突出,通过螺丝结合手段安装在基轴部147上。防脱部148包括有作为与保持架191、192可接合的接合部的一对接合片148a、在转动支撑轴146的圆周方向上配置在一对接合片148A之间的一个突出片148c、拧入设置在基轴部147的端部上的作为结合部的螺纹部的雌螺纹部147d中的螺纹部雄螺纹部148d。通过弹性变形进行缩径及扩径的各接合片148a具有爪148b。各爪148b在插通孔198内可缩径的同时,在插通孔198的外部,比插通孔198的孔径更大地扩开,与保持架
191、192接合。防脱部148上设置有将该防脱部148拧入基轴部147的作为工具接合部的六角孔148e。一对突出片148与各接合片148a同时具有将转动支撑轴146容易地插入插通孔198中的导引功能。由此,辊轴131、连接轴141及转动支撑轴146的各防脱部T2、148具有子母扣结合构造,辊轴131及连接轴141通过子母扣被安装在辊支撑体130的支撑壁133上,转动支撑轴146通过子母扣安装在架部件上。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由合成树脂形成。该树脂为高强度树脂,例如为纤维强化树脂(例如,使用聚甲醛的纤维强化树脂)。更具体地来说,辊支撑体130的支撑体本体132的整体及作为辊轴131及连接轴141的轴部件T的整体分别由树脂一体成形。另外,转动体140的转动体本体142的除去由金属或者比形成转动体本体142的树脂强度更高的树脂形成的连接轴支撑部143b、144b的所有的部分,均由树脂一体成形。转动支撑轴146的防脱部148的整体由树脂一体成形。另外,基轴部147由金属或者比形成转动体本体142的树脂强度更高的树脂形成。另外,套筒14 9由金属或者树脂形成。因此,转动体140的整体可以由树脂形成。另外,辊轴131、连接轴141及转动支撑轴146通过利用接合片148A的弹性变形的子母扣结合而简单地予以安装。另外,在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上,由树脂形成的另一个部件既可以由同一种树脂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种类的树脂形成。另外,在辊组件A中,从作为转动中心线的垂直轴线Lv向转动支撑轴146的远方延伸的构成部件的辊轴131、支撑体本体132、连接轴141及转动体本体142均由树脂形成,从而实现了轻量化,因此,与辊轴131、支撑体本体132、连接轴141及转动体本体142为金属制造的情况相比,在辊组件A上减少了围绕垂直轴线Lv的转动惯量。施力弹簧S在卷绕在连接轴141上的状态配置在连结壁135与底壁145之间,通过辊支撑体130对辊120施力,使辊120与总轴171处于经常接触状态。施力弹簧S在辊120占有基准位置PO (参照图4)时的与水平轴线Lh平行的方向上的中央部SI上,向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143的一个即本实施例中的转动体140进行施力,在宽度方向24上的两端部S2上,向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的另一个即本实施例中的辊支撑体130进行施力。由此,可以将向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分别作用的弹簧力在与水平轴线Lh平行的方向(或者宽度方向24)上进行均等化,因此可以抑制因磨损等经过一定时间后引起的辊支撑框141在宽度方向24上的倾斜、乃至抑制辊120在宽度方向24上的倾斜。其结果,在任何转动位置P上,可以通过总轴171使辊120高效地进行旋转。辊支撑体130的连结壁135上设置有收纳施力弹簧S的各端部S2的同时限制向水平轴线方向移动的一对收纳槽135s (参照图2)。通过该收纳槽135s,施力弹簧S被保持在所定位置上,因此,通过施力弹簧S对上述弹簧力的变动进行抑制,辊120对于总轴171的施力状态得以稳定化,辊120的旋转变动被抑制,因此,可以提高辊120对物品的输送性倉泛。在基轴部147上,转动支撑轴146通过套筒149能够相对于各保持架191、192在垂直轴线Lv圆周可转动地被支撑在各保持架191、192上。由此,通过在插入固定在各保持架191、192上的插通孔198内的套筒149中插入转动支撑轴146,各保持架191、192自身作为轴承保持架可发挥其功能。因此,不需要支撑转动支撑轴146的的专用部件(例如,从固定在机台110的部件上方突出设置的筒状的轴承保持架(例如,专利文献I的轴承筒)),且转动支撑轴146大致整体上被收纳在保持架191、192中,与固定在机台110上的各保持架191、192在上下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因此,能够将转动体140的连接轴141及辊支撑体130、乃至辊120在上下方向上接近地配置在各保持架191、192上。进而,如图6所示,在上下方向上,上下方向上的辊120的整体及第I、第2保持架191、192的上下方向上的整体配置在辊120的最大外径d的2倍的范围内。通过上述结构,在上下方向上,辊120及第I、第2保持架191、192可能够紧凑地配置,从而能够实现上下方向上的辊单元U的小型化、乃至上下方向上的分拣装置100的小型化。参照图2 图5,在各辊单元U上,使辊组件A、乃至辊120围绕垂直轴线Lv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150具有作为驱动器的汽缸151、连结该汽缸151与各辊组件A的辊支撑台Al中的转动臂145a的连结机构160。固定在各保持架191、192上的汽缸151为串联式汽缸机构,具有可滑动地收纳在汽缸152内的分别安装在一对活塞(未图不)上的一对工作活塞杆153、154。第I工作活塞杆153固定在可摆动地支撑在第I、第2保持架191、192上的摆动臂162上,第2工作活塞杆154固定在设置在第I、第2保持架191、192上的安装部158上。在设置在汽缸152上的压力室(未图示)中,作为具有规定的工作压的工作流体的空气由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的控制阀(未图示)所控制,通过导管(未图示)供给和排放。参照图4和图5,连结机构160包括贯通各保持架191、192且可摆动地支撑在该保持架191、192上的连结轴161,构成一体地安装在该连结轴161上的摆动臂162的一对摆动臂162a、162b,作为固定有转动臂145a的连结体163的一对连结体163a、163b (参照图6),作为分别连结一对摆动臂162a、162b及一对连结体163a、163b的中继连杆164的一对中继连杆164a、164b (也参照图6)。一对工作活塞杆153、154固定在摆动臂162a(参照图6)上,与连结轴161同时一体地摆动两摆动臂162a、162b。如图4所示,在转动驱动机构150驱动下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转动的各辊120、即辊群R作为其转动位置P占有辊群R在输送方向21上输送物品10时的基准位置PO、及辊群R从基准位置PO转动将物品10向分叉输送方向22、23 (参照图I)搬出时的一个以上的即本实施例中作为多个即两个转向位置P1、P2。更具体地来说,相应于第I、第2工作活塞杆153、154的伸张及收缩,各辊120、即辊群R作为其转动位置P,占有基准位置PO (图4中实线显示)、从基准位置PO向一个的转动方向(图4中为右周围的转动方向)转动的第I转向位置Pl (图4中以一点点划线表示)、及从基准位置PO向上述一个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图4中为左周围的转动方向)转动的第2转向位置P2(图4中以双点点划线表示)。另外,图4中,为了避免图纸的繁杂化,对于一个辊120,只显示了各转向位置PI、P2。参照图2和图3,旋转驱动机构170具有总轴171、旋转驱动该总轴171的驱动机构172。驱动机构172具有安装在机台110上作为由上述控制装置控制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173、以及设置有将该电动马达173的动力传送给各总轴171的动力传送机构皮带175的卷绕传动机构174。[0139]电动马达173旋转驱动分拣装置100的各总轴171 —起朝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参照图I 图4,在各保持架191、192及机台架115、116的上方用来保持覆盖体180的覆盖体保持部185在输送方向21上间隔地、多个地配置在各机台架115、116的正上方。另外,覆盖体180通过未图示的固定手段(例如,接合部件或者螺丝)可装拆地固定在基台上。接下来,对上述构造的实施例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分拣装置100包括辊120、具有由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构成的辊支撑台Al的多个辊组件A、使辊120围绕水平轴线Lh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170、使转动体140围绕垂直轴线Lv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150、安装有辊组件A的保持架191、192,辊120及辊支撑体130与转动体140同时转动,由此通过辊120改变输送方向,转动驱动机构150通过转动体 140及辊支撑体130,使辊120进行转动,能够改变通过辊120改变输送的物品的输送方向。在辊支撑台Al中,由于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是由树脂形成,转动驱动机构150所驱动的转动的转动体140和与该转动体140同时转动的辊支撑体130都实现了轻量化,由此,更加易于实施辊组件A的安装及拆卸,能够提高分拣装置100的装配性及维修性,且可以提高改变转动体140及与辊支撑体130同时转动的辊120中的物品的输送方向20的转动反应性能。进而,在辊120中,由于芯部122、123、124上形成了内部空间126,与没有形成空间的情形相比,辊120实现了轻量化,因此辊组件A进一步实现了轻量化,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拣装置100的装配性及维修性以及辊120的转动反应性能。另外,由于辊组件A实现了轻量化,降低了转动驱动机构150上的用来转动辊120的驱动能量的消耗,乃至降低了分拣装置100的能量消耗,另外,可以实现转动驱动机构150的小型化。辊支撑体130具有辊轴131及支撑该辊轴131的支撑体本体132,转动体140具有连接轴141及支撑该连接轴141的转动体本体142,支撑体本体132、辊轴131、转动体本体142及连接轴141由树脂形成,因此,在辊组件A中,从转动中心线垂直轴线Lv向远方延伸的构成部件辊轴131、支撑体本体132、连接轴141及转动体本体142均由树脂形成,实现了轻量化,因此在辊组件A上减少了围绕垂直轴线Lv的转动惯量,从而能够提高辊120的转动反应性能。另外,辊轴131通过子母扣安装在支撑体本体132上,连接轴141通过子母扣安装在支撑体本体132或者转动体本体142上,因此,辊组件A中的辊轴131及连接轴141的结合是利用树脂部件的子母扣结合,因此,能够提高辊轴131及连接轴141的可装拆性,从而能够提高辊组件A、乃至分拣装置100的装配性及维修性。辊轴131及连接轴141分别是辊轴131及连接轴14的共用轴部件T,因此,辊轴131及连接轴141是同一个轴部件T,因此,与辊轴131及连接轴141是不同的轴部件的情况相比,辊组件A的成本得以降低,从而可以降低分拣装置100的成本,且能够提高辊组件A的装配性及维修性。转动体140具有插通设置在保持架191、192上的插通孔中且可转动地被支撑在保持架191、192上的转动支撑轴146,转动支撑轴146基本整体被收纳在保持架191、192内,因此,辊组件A的转动支撑轴146被保持架191、192自身可转动地支撑,安装有辊组件A的保持架191、192兼具可转动地支撑转动支撑轴146的轴承保持架的功能,因此,不需要支撑转动支撑轴146的专用轴承保持架,且转动支撑轴146大致整体被收纳在保持架191、192内,由此,能够缩短转动支撑轴146的轴长,实现辊组件A的轻量化,及实现上下方向的小型化,乃至实现分拣装置100的上下方向上的小型化。转动支撑轴146通过卡扣结合安装安装在保持架191、192上,由此相对于保持架191,192辊组件A的装拆变得十分容易,从而能够提高分拣装置100的装配性及维修性。单元辊群G、辊支撑台Al、总轴171、转动驱动机构150及单元支撑体190构成一个辊单元U,该辊单元U的单元支撑体190相对于机台110可装拆,由此单元辊群G、辊支撑台Al、总轴171、转动驱动机构150以辊单元U为单位可相对于机台110装拆。因此,将单元辊群G、辊支撑台Al、总轴171、转动驱动机构150安装到机台110上变得更加容易,从而能够提高分拣装置100的装配性。另外,维修时,更加易于从机台110上 拆卸单元辊群G、辊支撑台Al、总轴171、转动驱动机构150,因此能够提高分拣装置100的维修性。进而,通过以辊单元U为单位进行更换,辊120的排列形态可以容易地实现多样化。另外,当辊120及辊支撑台Al等发生故障时,只要将包含有发生故障的部件的辊单元U更换成正常的辊单元U即可,从而能够提高分拣装置100的利用率。下面,对将上述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进行改变而成的实施例的改变的结构进行说明。辊轴131与连接轴141可以由不同的轴部件构成。另外,转动体140的一对支撑壁143、144可以配置在辊支撑体130的一对支撑壁133、134的外侧,此时,连接轴141可以在凸缘Tl接触到一个支撑壁144的状态下贯通各支撑壁133、134、143、144,并通过卡扣结合于一个支撑壁143。水平轴线Lh可以不与垂直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垂直轴线Lv也可以不与垂直方向平行。辊120的芯部122由代替金属的树脂形成,由此进一步使辊组件A的轻量化。辊支撑台Al可以搭载作为旋转驱动机构的电动马达。
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辊组件,具有通过转动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可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地支撑所述辊的辊支撑体、及在支撑所述辊支撑体的同时能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动体; 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辊围绕所述水平轴线旋转; 转动驱动机构,使所述转动体围绕所述垂直轴线转动; 保持部件,用于安装所述辊组件; 所述辊及所述辊支撑体与所述转动体一起转动,由此,所述辊产生的输送方向被转向, 所述辊支撑体及所述转动体由树脂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支撑体具有可使所述辊相对于所述辊支撑体旋转的辊轴及支撑所述辊轴的支撑体本体, 所述转动体具有可使所述辊支撑体相对于所述转动体摆动的连接轴及支撑所述连接轴的转动体本体, 所述支撑体本体、所述辊轴、所述转动体本体及所述连接轴由所述树脂形成, 所述辊轴通过卡扣结合组装在所述支撑体本体上,所述连接轴通过卡扣结合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本体或所述转动体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及所述连接轴分别是互相通用的轴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具有插通于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上的插通孔且可转动地被支撑于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支撑轴,所述转动支撑轴大致整体被收纳在所述保持部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轴通过卡扣结合在所述保持部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能够通过使设有可旋转地支撑辊的辊支撑体及转动体的辊组件的轻量化,提高装配性及维修性、且提高辊组件的转动反应性能。分拣装置包括具有辊120和由辊支撑体130及转动体140构成的辊支撑台A1的多个辊组件A、使辊120围绕水平轴线Lh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通过转动体140使辊120围绕垂直轴线Lv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可安装辊组件A的保持架191、192,辊支撑体130的辊轴131及支撑该辊轴131的支撑体本体132、转动体140的连接轴141及支撑该连接轴141的转动体本体142由树脂形成。
文档编号B65G47/68GK202657671SQ2011205690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下村正和, 林田伸一, 射场弘和, 村田英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