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09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线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纱线卷绕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的技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纱线卷绕单元,其具备卷装驱动部,其直接驱动卷装旋转;摇架,其以使卷装驱动部可相对于卷装自由接近、离开的方式支承卷装驱动部;以及杠杆手柄,其与卷装驱动部连接,并通过使卷装驱动部相对于卷装接近、离开来进行摇架的开闭作业(例如,參照日本特开2006-321615号公报(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纱线卷绕单元中,卷装驱动部利用两个平行滑动轴而支承于摇架。通过操作杠杆手柄而使卷装驱动部自身相对于摇架滑动,从而当进行卷装或者卷绕管的拆装等时能够进行摇架的开闭。通过卷装驱动部被两个平行滑动轴支承,从而能够防止卷绕驱动部自身相对于摇架的旋转。如图6所示,作为进行摇架的开闭作业的杠杆手柄的构造,也可以考虑利用连接部90及90将杠杆手柄141直接固定于卷装驱动部18。通过以与卷装驱动部18的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对杠杆手柄141进行操作,能够进行摇架13的开闭。然而,由于卷装驱动部18保持卷装P等并传递旋转驱动力,因此卷装驱动部18以能够发挥某种程度的保持力的方式被施力。因此,为了对直接固定于卷装驱动部18的杠杆手柄141进行操作来进行摇架13的开闭作业,而需要大的操作力。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纱线卷绕单元中,为了克服卷装驱动部的作用力来开闭摇架,杠杆手柄采用了应用杠杆的构造。具体而言,杠杆手柄的一端部与摇架连接(支点),杠杆手柄的中途部与卷装驱动部连接(作用点)。由此,能够通过轻微的操作力来开闭摇架。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当进行摇架的开闭作业时,卷装驱动部相对于摇架而沿两个平行滑动轴平行地移动,然而杠杆手柄相对于卷装驱动部而呈圆弧状地转动。因此,如图7所示,固定摇架13和杠杆手柄141的连接部91 (支点)、以及卷装驱动部18和杠杆手柄141的连接部92 (作用点),从而不容许支点和作用点的距离变动的构造,不能进行摇架13的开闭。因此,对于摇架13和杠杆手柄141的连接部91 (支点)、以及卷装驱动部18和杠杆手柄141的连接部92 (作用点)而言,需要采用容许支点和作用点的距离变动的构造。在专利文献I中,杠杆手柄的中途部经由联杆机构而与卷装驱动部连接。然而,如专利文献I所述,作为振动发生源的卷装驱动部经由联杆机构而与杠杆手柄连接了的构造,是杠杆手柄的转动中心能够相对于卷装驱动部而相对地移动的构造。卷装驱动部和杠杆手柄之间的游隙变大,而不能限制杠杆手柄的移动。由此,当从卷装驱动部传递振动时,不能抑制杠杆手柄的振动。当由于卷装驱动部的振动而引起杠杆手柄发生大的振动时,卷装驱动部和杠杆手柄的连接部变得容易磨损等容易成为杠杆手柄破损的原因。作为容许杠杆手柄的支点和作用点的距离变动的构造,也可以考虑采用如下构造,即,如图8所示,摇架13和杠杆手柄141的连接部91 (支点)被固定,且卷装驱动部18和杠杆手柄141的连接部92 (作用点)利用了长孔93和螺柱(stud)(销)94等的构造。然而,该构造在连接部92中容许杠杆手柄14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因此,长孔93和螺柱(销)94等之间的游隙变大,而不能抑制杠杆手柄141的振动。由于由卷装驱动部18的振动而引起杠杆手柄141发生大的振动,因此仍旧发生连接部91的磨损、杠杆手柄141的前端部的振动等,因而容易成为杠杆手柄141破损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杠杆手柄的振动,从而防止杠杆手柄的破损的纱线卷绕装置。纱线卷绕装置具备卷装驱动部、摇架、杠杆手柄以及第一支承部。卷装驱动部直接驱动卷装旋转。摇架将卷装驱动部支承为相对于卷装自由接近、离开。杠杆手柄自由转动地支承于摇架,并且与卷装驱动部连接,通过使杠杆手柄相对于摇架转动来使卷装驱动部相对于卷装接近、离开。第一支承部连接卷装驱动部和杠杆手柄,仅容许杠杆手柄的转动,并且限制杠杆手柄的转动中心相对于卷装驱动部相对移动。利用第一支承部能够减小卷装驱动部和杠杆手柄之间的游隙,从而能够抑制杠杆手柄的振动,防止杠杆手柄的破损。纱线卷绕装置还具备第二支承部。第二支承部连接摇架和杠杆手柄,容许杠杆手柄相对于摇架的转动、以及杠杆手柄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吸收由杠杆手柄的圆弧状的转动、以及卷装驱动部的平行移动而引起的支点和作用点的距离的变动,从而能够顺畅地开闭摇架。第二支承部具有滑动轴、以及夹持滑动轴的保持部。由此,能够简单地构成第二支承部。第一支承部具备转动轴、轴承以及振动吸收部件。转动轴将杠杆手柄支承为自由转动。轴承支承转动轴。振动吸收部件设于转动轴和轴承之间。因此,能够吸收卷装驱动部的振动,抑制杠杆手柄的振动。振动吸收部件是弾性体。振动吸收部件能够有效地吸收卷装驱动部的振动,抑制杠杆手柄的振动。纱线卷绕装置还具备罩壳。罩壳供摇架安装。在罩壳上形成防止与卷装驱动部干涉的凹部。在直接驱动卷装旋转的、所谓直接驱动方式的纱线卷绕单元中,当卷绕管的外径小时,卷装驱动部容易与罩壳干渉。然而,由于在罩売上形成防止与卷装驱动部干渉的凹部,因此能够防止卷装驱动部与罩壳干渉,从而能够抑制罩壳、杠杆手柄的振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纱线卷绕单元的主视简要图及框图。图2是卷绕部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从图2的箭头A方向观察时的卷绕部的图。图4A及图4B是图2的B-B线的第一支承部的剖视图。图5A及图5B是图2的C-C线的第二支承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杠杆手柄相对于卷装驱动部和摇架的安装构造的图。图7是表示杠杆手柄相对于卷装驱动部和摇架的安装构造的图。图8是表示杠杆手柄相对于卷装驱动部和摇架的安装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使用图1至图5B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纱线卷绕单元I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纱线卷绕单元I ー边利用横动装置3使喂纱筒管81的纱线Y横动(往复运动)、ー边在卷绕管82上形成纱层,而形成卷装P。纱线Y的行进方向是从喂纱筒管81朝向卷装P的方向。图1表示一台纱线卷绕单元1,但通过排列设置多台这样的纱线卷绕单元1,来构成自动络纱机。在图1中,表示了纱线卷绕单元I卷绕圆锥形状的卷装P,但是纱线卷绕単元I还能够卷绕筒子形状等其它形状的卷装。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卷绕管82以及卷装P统称为卷绕筒管B。未形成纱层的卷绕筒管B为卷绕管82。形成有纱层的卷绕筒管为卷装P。首先,对纱线卷绕单元I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卷绕单元I具备卷绕部(纱线卷绕装置)2、横动装置3以及喂纱部4。卷绕部2将纱线Y卷绕成卷装P。如图1及图2所示,卷绕部2具备摇架13、轴承52和53、卷装驱动部18、杠杆手柄41、接触辊14、卷绕筒管转速传感器32以及卷绕筒管直径传感器33。摇架13以摆动轴15为中心而可自由摆动,并以使卷装驱动部18可相对于卷装P自由接近、离开的方式支承卷装驱动部18。通过操作杠杆手柄41来开闭摇架13,从而能够使卷绕筒管B (卷装P)相对于摇架13可拆装。轴承52和53将卷绕筒管B的两端把持为可自由旋转。当将纱线Y卷绕于卷绕筒管B而卷绕筒管B的直径增大时,摇架13摆动。由此,保持卷绕筒管B的周面与接触辊14之间的适度的接触。如图3所示,在支承摇架13的罩壳100上形成凹部101,当摇架13进行了摆动时,该凹部101防止罩壳100与卷装驱动部18干渉。卷装驱动部18为直接驱动卷绕筒管B (卷装P)旋转的驱动部。当卷绕筒管B把持于摇架13的轴承52和53时,卷装驱动部18的驱动轴与卷绕筒管B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所谓直接驱动方式),利用卷装驱动部18积极地驱动卷绕筒管B使之旋转从而卷绕纱线Y。卷绕筒管转速传感器32检测卷绕筒管B的转速(単位时间的转数)。卷绕筒管直径传感器33检测卷绕筒管B的直径。卷绕筒管直径传感器33由回转式编码器或解析器等构成,并通过检测摇架13的摆角来检测卷绕筒管B的直径。接触辊14是与卷绕筒管B的周面接触而进行从动旋转的圆筒形状的辊。接触辊14以适度的压カ将纱线Y按压在卷绕筒管B的表面,并且整理卷绕筒管B (卷装P)的形状。对于接触辊14而言,除了圆筒形状的辊之外,还可以是具有大径侧和小径侧的圆锥形状的辊。在接触辊14的一端侧设有辊旋转传感器36。如图1和图2所示,横动装置3设于卷绕筒管B (卷装P)的附近。横动装置3与卷绕筒管B的驱动相独立地被驱动,使卷绕于卷绕筒管B的纱线Y横动(往复运动)。横动装置3具备横动导向件17以及横动导向驱动部19。
横动导向件17是与纱线Y卡合并使纱线Y横动的钩形状的部件。横动导向件17在构成为可自由摆动的臂部件的前端设置。横动导向驱动部19通过以使臂部件在卷绕筒管B的卷绕宽度内往复的方式进行驱动来使横动导向件17往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横动导向驱动部19的马达而使用了伺服马达,然而也可以使用步进马达等。对于横动导向件17的形状而言,除了钩形状的部件之外,还可以由前端敞开的两根棒形状的部件形成。如图1所示,喂纱部4对卷绕于卷绕筒管B的纱线Y进行供给。喂纱部4安装有喂纱筒管81。在喂纱部4和接触辊14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中,从喂纱部4侧开始依次设有张カ赋予装置20、接头装置21以及清纱器22。张カ赋予装置20对纱线Y赋予适当的张力。清纱器22利用省略图示的传感器来检测通过检测部部分的纱线Y的粗细,并利用分析器23来分析来自传感器的信号,从而检测疙瘩纱等纱疵。对于清纱器22而言,除了检测纱线Y的粗细异常以外,还可以检测纱线Y是否含有异物。在清纱器22上附设有省略图示的切割器,该切割器用于在检测出纱疵时切断纱线Y (清纱器切割),或者用于在没有检测到纱疵、但由于横动不良而中断卷绕时切断纱线Y (辅助切割)。当利用清纱器22进行剪纱时、或来自喂纱筒管81的纱线的断头时,接头装置21进行对喂纱筒管81侧的下纱线的纱头、和卷绕筒管B (卷装P)侧的上纱线的纱头进行接头的接头动作。在接头装置21的下侧(纱线行进方向上游侧)设有作为下纱线捕捉引导部的吸管24,该吸管24通过吸引来捕捉喂纱筒管81侧的纱头并将其引向接头装置21。在接头装置21的上侧(纱线行进方向下游侧)设有作为纱头捕捉部的吸嘴27,该吸嘴27通过吸引来捕捉卷绕筒管B侧的纱头并将其引向接头装置21。吸管24构成为管形状,井能够以轴25为中心上下转动。在吸管24的前端侧设有吸引ロ 26。吸嘴27也构成为管形状,井能够以轴28为中心上下转动。在吸嘴27的前端侧设有嘴29。吸管24及吸嘴27与省略图示的负压源连接,从而使前端的吸引ロ 26及嘴29产生吸引作用。接着,对用于控制纱线卷绕単元I的动作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独立地设有驱动卷绕筒管B的卷装驱动部18、和驱动横动导向件17的横动导向驱动部19。并且分别独立地对卷绕筒管B和横动导向件17的驱动进行控制。在纱线卷绕单元I中,设有分别控制各纱线卷绕单元I的单元控制部38。单元控制部38与卷绕筒管驱动控制部31以及横动控制部34连接。卷绕筒管控制部31基于来自单元控制部38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卷装驱动部18的驱动和停止等。横动控制部34基于来自单元控制部38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横动导向驱动部19的驱动和停止等。由卷绕筒管转速传感器32检测的卷绕筒管B的转速信号被发送至单元控制部38、卷绕筒管驱动控制部31以及横动控制部34。由卷绕筒管直径传感器33检测的卷绕筒管B的直径信号被发送至单元控制部38,并从单元控制部38转送至卷绕筒管驱动控制部31以及横动控制部34。从设于接触棍14的一端侧的棍旋转传感器36发出的输出信号(脉冲信号),被输入至辊转速检测部37。辊转速检测部37基于该输出信号来检测接触辊14的转速(单位时间的转数),并将接触辊14的转速信号向单元控制部38输出。单元控制部38与清纱器22、接头装置21、吸管24以及作为纱头捕捉部的吸嘴27连接。在由于检测出纱疵而中断卷绕的情况下、或者虽然没有检测出纱疵但由于横动不良而中断卷绕的情况下等,为了切断纱线Y,单元控制部38对基于清纱器22的剪纱动作进行控制。当利用清纱器22进行剪纱时、或来自喂纱筒管81的纱线Y的断头时,単元控制部38对基于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进行控制,即,对喂纱筒管81侧的纱头和卷绕筒管B侧的纱头的接头动作进行控制。单元控制部38对基于吸管24与吸嘴27的纱头的捕捉动作、以及将纱头引导至接头装置21的引导动作进行控制。单元控制部38与机台控制部39连接。机台控制部39对构成自动络纱机的多个纱线卷绕単元I进行总的控制。单元控制部38、辊转速检测部37、机台控制部39、卷绕筒管驱动控制部31以及横动控制部34分别具备作为运算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以及作为存储部的只读储存器(Read 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等。在这些ROM中,存储有使CPU等硬件作为控制部进行动作的控制软件。接着,对杠杆手柄41和供杠杆手柄41安装的构造进行说明。首先,对供杠杆手柄41安装的卷装驱动部18、以及卷装驱动部18相对于摇架13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关于卷装驱动部18、以及卷装驱动部18相对于摇架13的安装构造,其基本构造由干与日本特开2006-321615号公报所记载的安装构造是共通的,因此简单地进行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卷装驱动部18在壳体50的内侧设有卷装驱动马达51。在卷装驱动马达51的驱动轴上安装有轴承52。在壳体50的轴承52侧安装有支承凸缘55。卷装驱动部18安装于摇架13。在摇架13上以跨越卷装驱动部18的方式形成有倒U字形状部47。当与卷装驱动部18的驱动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的侧面视向下,与倒U字形状部47的两端部相当的部分,配置于卷装驱动部18的两侧部。在与倒U字形状部47的两端部相当的部分,以与卷装驱动马达51的驱动轴线平行的方式,分别设有ー对圆筒形状的缸体56。在这两个缸体56上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分别嵌合有导杆57。该导杆57的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承凸缘55。在每个缸体56的内部,收纳有施カ弹簧58。施カ弹簧58经由导杆57施力而使支承凸缘55、进而使壳体50整体朝向与摇架13的另一端侧的轴承53(參照图1。)接近的方向,从而发挥在轴承52和53之间保持卷绕筒管B的保持力。限制壳体50移动的制动器(未图示)设于摇架13,从而能够限制卷装驱动部18的规定量以上的移动。杠杆手柄41为了通过使卷装驱动部18相对于卷绕筒管B (卷装P)接近、离开,来进行摇架13的开闭作业而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杠杆手柄41具备主轴部42以及把持部43。主轴部42是杠杆手柄41的主要部分。主轴部42由第一轴部件44和第二轴部件45构成(參照图4A及图4B。)。第一轴部件44和第二轴部件45分别旋入下述说明的第一支承部61的连接部62而连接,从而构成主轴部42。把持部43是为了进行摇架13的开闭作业而供操作员把持来操作杠杆手柄41的部分。把持部43安装于主轴42的端部。杠杆手柄41以跨越摇架13和卷装驱动部18的方式配置。杠杆手柄41利用第一支承部61与卷装驱动部18连接。杠杆手柄41利用第二支承部71与摇架13连接。第一支承部61将杠杆手柄41与卷装驱动部18连接。第一支承部61仅容许杠杆手柄41的转动,并且限制杠杆手柄41的转动中心相对于卷装驱动部18相对移动。如图4A所示,第一支承部61具备连接部62、螺栓64、轴环65、衬套66、振动吸收部件67以及垫圈68。在卷装驱动部18的壳体50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一支承部61的第一固定部54。螺栓64构成将杠杆手柄41支承为可自由转动的转动轴。连接部62构成经由轴环65等而支承作为转动轴的螺栓64的轴承。如上所述,连接部62对杠杆手柄41的第一轴部件44和第二轴部件45进行连接。在连接部62上,形成有供螺栓64等插通的孔部63。螺栓64以安装了轴环65和衬套66的状态下插通于连接部62的孔部63。衬套66是指用于使杠杆手柄41顺滑地转动的润滑部件。轴环65是金属制的圆筒部件,其防止螺栓64的螺纹部直接与衬套66接触。轴环65限制螺栓64的紧固而使杠杆手柄41顺滑地转动。在连接部62的孔部63的上下、即连接部62和螺栓64之间、以及连接部62和第一固定部54之间,夹设振动吸收部件67。作为振动吸收部件67的原材料优选弾性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振动吸收部件67的原材料采用聚氨酯橡胶。振动吸收部件67不限定于聚氨酯橡胶,只要是能够吸收振动的原材料即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原材料。在振动吸收部件67和螺栓64之间、以及振动吸收部件67和第一固定部54之间,夹设垫圈68。第一支承部61对第一固定部54的安装是通过将螺栓64旋入第一固定部54来进行的。通过紧固螺栓64,来将杠杆手柄41安装于卷装驱动部18。仅容许杠杆手柄41相对于卷装驱动部18的转动。限制杠杆手柄41的转动中心(螺栓64)相对于卷装驱动部18的相对移动。在上述说明中,对使用了螺栓64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代替螺栓64,例如图4B所示地使用螺柱69。由于螺柱69的圆筒部没有形成螺纹部,从而能够省略轴环65。此种情况下,如图4B所示,能够使螺柱69直接插通于衬套66,从而能够省略部件件数。第二支承部71将杠杆手柄41与摇架13连接。第二支承部71容许杠杆手柄41相对于摇架13的转动、以及杠杆手柄4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如图5A所示,第二支承部71具备保持部72、螺栓74、轴环75、带凸缘的衬套76以及垫圈78。在摇架13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二支承部71的第二固定部48。螺栓74构成将杠杆手柄41支承为自由滑动的滑动轴。保持部72经由轴环75等对作为滑动轴的螺栓74进行夹持。在保持部72上形成有夹持螺栓74等的保持槽73。螺栓74在安装了轴环75和带凸缘的垫圈76的状态下夹持于保持部72的保持槽73。带凸缘的垫圈76是用于使杠杆手柄41顺滑地滑动的润滑部件。轴环75是金属制的圆筒部件,其防止螺栓74的螺纹部直接与带凸缘的垫圈76接触。轴环75限制螺栓74的紧固,从而使杠杆手柄41顺滑地滑动。在带凸缘的垫圈76和螺栓74之间、以及带凸缘的垫圈76和第二固定部48之间,分别夹设垫圈78。第二支承部71对第二固定部48的安装是通过将螺栓74旋入第二固定部48来进行的。通过紧固螺栓74来将杠杆手柄41安装于摇架13。容许杠杆手柄41相对于摇架13的转动,并且容许杠杆手柄4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在上述说明中对使用了螺栓74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代替螺栓74,例如图5B所示地使用螺柱79。由于螺柱79的圆筒部没有形成螺纹部,从而能够省略轴环75。如图5B所示,在此种情况下,能够使螺柱79直接插通于带凸缘的垫圈76,从而能够省略部件件数。
在以上的构成中,当操作员在轴承52和53上安装卷绕筒管B (卷绕管82)时,如图2所示,向打开方向对杠杆手柄41的把持部43进行转动操作。第一支承部61仅容许杠杆手柄41的转动,限制杠杆手柄41的转动中心相对于卷装驱动部18相对移动。第二支承部71容许杠杆手柄41相对于摇架13的转动、以及杠杆手柄4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由此,由于容许第一支承部61 (作用点)和第二支承部71 (支点)的距离的变动,从而能够对杠杆手柄41进行顺滑的转动操作。当向打开方向对杠杆手柄41进行转动操作时,壳体50整体被杠杆手柄41拉动。因此,壳体50、卷装驱动马达51以及轴承52克服施カ弹簧58的施力而朝向远离另ー侧的轴承53的方向移动。壳体50、卷装驱动马达51以及轴承52的移动方向,在由缸体56和导杆57进行的导向作用下,与卷绕筒管B的轴线方向平行。在増大了轴承52和53之间的距离的状态下,使卷绕筒管B位于轴承52和53之间,井向图2的关闭方向对杠杆手柄41进行转动操作,来使杠杆手柄41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壳体50、卷装驱动马达51以及轴承52由于施カ弹簧58而朝向与另ー侧的轴承53接近的方向,与卷绕筒管B的轴线平行地移动,从而能够利用轴承52和53将卷绕筒管B的两轴端保持为自由旋转。当对杠杆手柄41进行转动操作时,导杆57相对于缸体56滑动。此时,外部空气进入缸体56的内侧、或从缸体56的内侧出去。具体而言,当导杆57相对于缸体56伸长时,外部空气从缸体56和导杆57的滑动部的缝隙向缸体56的内侧吸入。当导杆57相对于缸体56收缩时,外部空气从缸体56和导杆57的滑动部的缝隙向缸体56的外侧排出。由于纱线卷绕单元I的周围的外部空气含有风棉、废纤维,所以有时风棉、废纤维积蓄于缸体56和导杆57的滑动部的缝隙中,导致缸体56和导杆57的滑动性慢慢降低。为此,在缸体56的底部(与设有支承凸缘55的ー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设置通气孔59,并且在通气孔59上安装海绵状的过滤器(未图示)。由此,当导杆57相对于缸体56滑动时,外部空气通过通气孔59而出入,从而減少外部空气从滑动部的缝隙的出入。由于在通气孔59上安装有过滤器,因此能够防止风棉、废纤维进入缸体56的内側。因而,不会在滑动部的缝隙积蓄风棉、废纤维,从而能够良好地保持缸体56和导杆57的滑动性。在纱线卷绕单元I的运转中,卷装驱动部18的卷装驱动马达51被驱动,并且由驱动而产生的振动经由壳体50而向杠杆手柄41传递。然而,与作为振动发生源的卷装驱动部18接近的第一支承部61,仅容许杠杆手柄41的转动,限制杠杆手柄41的转动中心相对于卷装驱动部18而相对移动。卷装驱动部18和杠杆手柄41之间的游隙变小,从而能够限制杠杆手柄41的移动。因此,即使从卷装驱动部18传递振动,也能够抑制杠杆手柄41的振动。在作为卷装驱动部18的壳体50和杠杆手柄41的连接部的第一支承部61上,夹设振动吸收部件67。由此,来自卷装驱动部18的振动被振动吸收部件67吸收,从而能抑制传递至杠杆手柄41的振动。根据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纱线卷绕单元1,具有如下的效果。进行摇架13的开闭作业的杠杆手柄41利用第一支承部61与卷装驱动部18连接。第一支承部61仅容许杠杆手柄41的转动,并且限制杠杆手柄41的转动中心相对于卷装驱动部18的相对移动。利用第一支承部61,能够减小卷装驱动部18和杠杆手柄41之间的游隙,抑制杠杆手柄41的振动,从而能够防止杠杆手柄41的破损。进行摇架13的开闭作业的杠杆手柄41利用第二支承部71与摇架13连接。第二支承部71容许杠杆手柄41相对于摇架13的转动、以及杠杆手柄4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吸收由杠杆手柄41的圆弧形状的转动、以及卷装驱动部18的平行移动所引起的支点和作用点的距离的变动,从而能够顺滑地开闭摇架13。第二支承部71具有作为滑动轴的螺栓74、以及夹持螺栓74的保持部72。由此,能够容易地构成第二支承部71。第一支承部61具备作为将杠杆手柄41支承为自由转动的转动轴的螺栓64、以及作为对螺栓64进行支承的轴承的连接部62。在螺栓64和连接部62之间设有振动吸收部件67。因此,能够吸收卷装驱动部18的振动,从而能够抑制杠杆手柄41的振动。振动吸收部件67是弾性体,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卷装驱动部18的振动,从而能够抑制杠杆手柄41的振动。在供摇架13安装的罩壳100上,形成有防止与卷装驱动部18干渉的凹部101。在直接驱动卷装P旋转的、所谓直接驱动方式的纱线卷绕单元I中,当卷绕管82的外径小吋,卷装驱动部18容易与罩壳100干渉。然而,由于在罩壳100上形成有防止与卷装驱动部18干渉的凹部101,因此能够防止卷装驱动部18与罩壳100干渉,从而能够抑制罩壳100、杠杆手柄41的振动。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改变。例如,用于控制纱线卷绕单元I的动作的构成不限定于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在单元控制部38上设置卷绕筒管驱动控制部31和横动控制部34。对于横动装置3而言,臂部件的长度方向与纱线卷绕单元I的设置方向(上下方向)平行。然而,也可以将臂部件的长度方向配置为与纱线卷绕単元I的设置面垂直。横动装置3利用横动导向驱动部19来对臂部件进行往复驱动。然而,也可以在接触辊14的附近配置环状的同步带,在该同步带上安装横动导向件17,并且利用例如脉冲马达来对同步带进行往复驱动。对摇架13的操作由操作者执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不仅是操作者,还可以利用落纱台车来进行摇架13的操作。当在纱线卷绕单元I中卷装P卷成满卷时,落纱台车进行将满卷的卷装P从摇架13取下的落纱作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卷绕筒管直径传感器33来检测卷绕筒管B的直径。只要是能够检测卷绕筒管B的直径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通过对卷绕于卷绕筒管B的纱线Y的量进行测量,来算出卷绕筒管B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适用于自动络纱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细纱机等其他的纱线卷绕单元。另外,各部件的形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在图4B所图示的螺柱69以及图5B所图示的螺柱79的长度方向形成阶梯,来形成紧固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装驱动部,其直接驱动卷装旋转; 摇架,其将所述卷装驱动部支承为相对于卷装自由接近、离开; 杠杆手柄,其自由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摇架,并且与所述卷装驱动部连接,通过相对于所述摇架转动,来使所述卷装驱动部相对于所述卷装接近、离开;以及 第一支承部,其连接所述卷装驱动部和所述杠杆手柄,仅容许所述杠杆手柄的转动,并且限制所述杠杆手柄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所述卷装驱动部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卷绕装置还具备第二支承部,该第二支承部连接所述摇架和所述杠杆手柄,容许所述杠杆手柄相对于所述摇架的转动、以及所述杠杆手柄的长度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承部具有滑动轴、以及夹持所述滑动轴的保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部具备将所述杠杆手柄支承为自由转动的转动轴、对所述转动轴进行支承的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和所述轴承之间的振动吸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吸收部件是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卷绕装置还具备供所述摇架安装的罩壳, 在所述罩壳上,形成有防止该罩壳与所述卷装驱动部干涉的凹部。
全文摘要
纱线卷绕装置具备卷装驱动部(18),其直接驱动卷装(P)旋转;摇架(13),其将卷装驱动部(18)支承为相对于卷装(P)自由接近、离开;以及杠杆手柄(41),其利用第一支承部(61)与卷装驱动部(18)连接,通过使卷装驱动部(18)相对于卷装(P)接近、离开,来进行摇架(13)的开闭作业。第一支承部(61)仅容许杠杆手柄(41)的转动,并且限制杠杆手柄(41)的转动中心相对于卷装驱动部(18)相对移动。
文档编号B65H54/74GK103010831SQ2012103034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谷川保伸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