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51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包括鹤管本体(1)、对位行走小车(2)、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和油品回收部分,气液双介质阻尼缸固定在对位行走小车的上方,其通过传动机构齿条(5)、齿轮轴(7)与对位行走小车(2)的行走轮(6)连接,齿轮轴安装在行走轮上,用于固定所述鹤管本体(1)的联接架(18)与气液双介质阻尼缸固定连接;油品回收部分的机械臂(11)为中空结构,上端与托盘(10)连通、下端与旋转漏斗(17)连通,主旋转轴(14)的一端与90°气动执行器(16)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杆(13)与机械臂(11)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轻便,运行平稳,消除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实现安全清洁装车作业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铁路槽车装油鹤管装置【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槽车轻质油装车小鹤管一般采用气缸或液压油缸来驱动行走小车水平移动对位作业。采用气缸时因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压缩系数较大,虽动作快,但速度不易控制,当载荷变化较大时,容易产生“爬行”或“自走”现象,致使气缸驱动的小鹤管水平移动对位作业时存在运行不平稳、冲击力大、停止后有爬行现象等问题。采用液压油缸来驱动小鹤管水平移动对位作业虽然运行平稳,速度可调,但需增加电路控制、液压泵、液压元件等液压系统相关设备设施,液压系统不但投资成本和日常维护费用较高,且存在易泄漏,故障难以查找,检修难度大等不足。由于装车小鹤管在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因密封磨损、控制阀内漏等各种因素造成的鹤管滴漏油现象,因没有滴漏油品回收系统导致油品无法回收,直接滴落到地面,不仅污染环境,且存在着火爆炸等安全隐患。
[0003]经检索相关文献,在装油鹤管的相关报道中,装车小鹤管主要采用气缸驱动或液压油缸来驱动对位行走小车的方式,所涉及的油气回收系统与本发明所述及的油品回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均不相同。其中中国专利CN102320546通过气动马达驱动变速传动机构,实现鹤管和槽车口的对位。采用气动马达驱动存在耗气量大、效率低、噪音大、容易产生振动运行不平稳等问题。中国专利CN2883319及CN200958050公开的均为液压驱动衍架密闭装车鹤管,小车平移通过横向驱动油缸驱动,采用液压驱动需增上液压泵、液压站等系统,造成投资成本高、密封点多,易泄漏,存在日常维护检修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解决了槽车装油鹤管对位行走小车对位作业过程中操作难度大、运行不平稳、重复调整对位以及装油鹤管滴漏油品无法回收等问题,达到一次精准对位作业、回收装车鹤管生产作业过程中滴漏油品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消除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实现安全清洁装车作业的特点。
[0005]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包括鹤管本体及对位行走小车、气液双介质阻尼缸和油品回收部分,所述的气液双介质阻尼缸固定在对位行走小车的上方,其通过传动机构齿条、齿轮轴与对位行走小车的行走轮连接,齿轮轴安装在行走轮上,用于固定所述鹤管本体的联接架与气液双介质阻尼缸固定连接;所述油品回收部分的机械臂为中空结构,上端与托盘连通、下端与旋转漏斗连通,主旋转轴的一端与90°气动执行器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与机械臂连接。
[0006]本发明所述鹤管本体通过联接架及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端面的安装板固定支撑。
[0007]本发明所述的气液双介质阻尼缸主要由液压缸、气缸、速度调节阀组成,液压缸与气缸在同一缸体内,其内具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位于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液压缸活塞、位于气缸一端固定气缸活塞,在液压缸和气缸之间固定有速度调节阀,在液压缸部位上设有液压缸进排气孔、在气缸上设有气缸进排气孔。
[0008]本发明所述的传动机构的齿条一端与气液双介质阻尼缸的活塞杆相连、另一端与行走轮的齿轮轴啮合连接。
[0009]本发明所述的齿轮轴上加装刹车锁紧机构,该刹车锁紧机构为圆盘结构,套装于齿轮轴上。
[0010]本发明所述的位行走小车的车架下方设置有定位轮。
[0011]本发明在所述的机械臂上设有用于调整机械臂的长度及位置的调节套。
[0012]本发明所述的旋转漏斗、主旋转轴及90°气动执行器均安装在立柱上。
[0013]本发明根据气压和液压两种技术的优良特性,基于鹤管桁架轨道和行走小车基本结构,用气液双介质阻尼缸替代常规对位小车的气缸或液压油缸。气液双介质阻尼缸技术是将液压缸和气缸串联成一个整体,两个活塞固定在一根活塞杆上。采用齿条齿轮传动原理,通过缸内活塞往复运动带动齿条上下运动,相配合的齿轮轴随之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行走小车在桁架轨道上水平左右移动完成鹤管对位作业。在对位行走小车主动齿轮轴加装小气缸驱动的刹车系统,实现即停功能,消除惯性等原因导致的小鹤管自滑和爬行缺陷。
[001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轻便,维护方便,运行平稳,投资较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安全效益,符合石化行业一直提倡的降本增效、节能降耗、安全清洁生
产理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气液双介质阻尼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鹤管本体,2、对位行走小车,3、油品回收系统,4、气液双介质阻尼缸,5、齿条,6、行走轮,7、齿轮轴,8、锁位轮,9、密封盖,10、托盘,11、机械臂,12、调节套,13、支撑杆,14、主旋转轴,15、轴承,16,90°气动执行器,17、旋转漏斗,18、联接架,19、小车架,20、定位销,21、刹车锁紧机构,22、安装板,23、液压缸,24、气缸,25、速度调节阀,26、活塞杆,27、液压缸活塞,28、气缸活塞,29、液压缸进排气孔,30、气缸进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包括槽车装油鹤管部分、对位行走小车部分和油品回收部分,槽车装油鹤管部分的鹤管本体I通过联接架18及设置在行走小车2上端面的安装板22固定支撑,在鹤管本体I升降系统下端固定有密封帽9,其作用是随升降系统升降进入槽车冒口内实现密闭作业。
[0020]对位行走小车部分主要由对位行走小车2、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齿条5、行走轮6、齿轮轴7、定位轮8、连接架18、小车架19、定位销20和刹车锁紧机构21组成,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与小车架19相连,其通过传动机构齿条5、齿轮轴7与行走轮6连接,即传动机构齿条5的一端与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的活塞杆26通过定位销20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齿轮轴7啮合连接。齿轮轴7安装在行走轮6的中心部位,用于固定鹤管本体的联接架18与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固定连接,其与设置在行走小车2上端面的安装板22共同固定支撑鹤管本体I。在齿轮轴7上加装刹车锁紧机构21,所述的刹车锁紧机构21为圆盘结构,类似自行车后轮刹车抱闸,套装于齿轮轴7上,实现活塞停止动作后抱死主动轮轴7,消除小车自动爬行撞坏设施的安全隐患。在对位行走小车2的车架下方设置有定位轮8,行走轮6、定位轮8均与齿轮轴7相连。
[0021]如图2所示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主要由液压缸23、气缸24、速度调节阀25组成,液压缸23与气缸24在同一缸体内,其内具有一活塞杆26,该活塞杆位于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液压缸活塞27、位于气缸一端固定气缸活塞28。通过活塞杆26的运动形成相互转化的液压缸23和气缸24。在液压缸23和气缸24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有速度调节阀25,在液压缸部位上设有液压缸进排气孔29、在气缸上设有气缸进排气孔30,可以设在缸体的上端或下端。在活塞杆上设有用于固定联接齿条的定位连接孔。
[0022]油品回收部分主要由回收油品的托盘10、机械臂11、调节套12、支撑杆13、主旋转轴14、轴承15、90°气动执行器16、旋转漏斗17等组成。机械臂11为中空结构,上端与漏斗形状的托盘10连通、下端与旋转漏斗17连通。为防止杂物灰尘进入漏斗内,漏斗设计为密闭的旋转漏斗结构,由于将漏斗的密闭盖设计为可随接油斗机械臂做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因此称为旋转漏斗。旋转漏斗17与回收油品的软管等附属管线相连。在机械臂11上设有调节套12,调节套12与机械臂11为螺纹连接,通过调整机械臂螺纹旋转圈数进行调整到位后用管箍固定,用于调整机械臂的长度及位置。主旋转轴14的一端通过轴承15与90°气动执行器16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杆13与机械臂11连接,即支撑杆的一端与机械臂连接、另一端与主旋转轴连接。所述的旋转漏斗17、主旋转轴14及90°执行器16均安装在立柱上,便于现场安装。
[0023]使用时,鹤管装车前对位作业时,接通气源,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的活塞上下往复运动,靠定位销20带动固定连接的齿条5动作,齿条5带动相配合的齿轮轴7转动,齿轮轴7带动小车轮6及定位轮8沿桁架轨道运动,通过联接架18及行走小车2带动鹤管本体I左右移动进行对位作业。鹤管本体I对准槽车帽口对好位后,操作手柄旋转油品回收设施机械臂11旋转90°,使托盘10脱离鹤管本体I底部,下降鹤管进入槽车内,开阀装油。装完车升起鹤管后,操作油品回收托盘反向旋转90°复位到鹤管本体I下方。当有油品滴漏时,介质落入回收托盘10中通过机械臂11、旋转漏斗17及附属回收管线等流入真空罐等设施中进行回收利用,实现油品回收功能。
[0024]本发明采用气动执行机构驱动,通过旋臂气缸、旋转臂,带动油品回收托盘左右旋转90°C运动,装车前油品回收托盘脱离原位置(鹤管下方接油位置),然后小鹤管进行装车等相关操作,装完车小鹤管升降缸升起后回收托盘旋转到鹤管底部,回收滴漏油品。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两位四通手转阀控制气路的进出,驱动机械臂90°旋转脱离鹤管下方或回收恢复到原位。通过两位四通手转阀、两位三通单项气控阀、三位四通手转阀实现油品回收系统与鹤管升降系统间联锁功能。当油品回收油盘在鹤管下方时,另一路气控阀控制端供气切断了鹤管下降的气控管路,操作鹤管上下控制手柄时鹤管不能下降;当回收托盘脱离鹤管下方时,气控阀断气阀芯复位,鹤管下降控制气路接通,此时鹤管可下降到槽车内进行装车作业。本发明所述的气动执行驱动机构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包括鹤管本体(I)及对位行走小车(2),其特征是:还包括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和油品回收部分,所述的气液双介质阻尼缸固定在对位行走小车的上方,其通过传动机构齿条(5)、齿轮轴(7)与对位行走小车(2)的行走轮(6 )连接,齿轮轴安装在行走轮上,用于固定所述鹤管本体(I)的联接架(18 )与气液双介质阻尼缸固定连接;所述油品回收部分的机械臂(11)为中空结构,上端与托盘(10)连通、下端与旋转漏斗(17)连通,主旋转轴(14)的一端与90°气动执行器(16)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杆(13 )与机械臂(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鹤管本体(I)通过联接架(18 )及设置在行走小车(2 )上端面的安装板(22 )固定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主要由液压缸(23)、气缸(24)、速度调节阀(25)组成,液压缸与气缸在同一缸体内,其内具有一活塞杆(26,该活塞杆位于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液压缸活塞(27)、位于气缸一端固定气缸活塞(28),在液压缸和气缸之间固定有速度调节阀(25),在液压缸部位上设有液压缸进排气孔(29)、在气缸上设有气缸进排气孔(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的齿条(5)—端与气液双介质阻尼缸(4)的活塞杆(26)相连、另一端与齿轮轴(7)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轮轴(7)上加装刹车锁紧机构(21),该刹车锁紧机构(21)为圆盘结构,套装于齿轮轴(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位行走小车(2)的车架下方设置有定位轮(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机械臂(11)上设有用于调整机械臂的长度及位置的调节套(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滴漏油品回收功能的槽车装油鹤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漏斗(17)、主旋转轴(14)及90°气动执行器(16)均安装在立柱上。
【文档编号】B67D7/06GK103523734SQ20131051905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锋, 王清朝, 陈方, 何书占, 李红伟, 郑纳娜, 马卫东, 张雪峰, 房传兴, 李清松, 李中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