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上料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408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上料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车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机。它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模板料盘机构,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与模板料盘机构连接并控制模板料盘机构转动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的模板料盘机构代替传统电脑针车一侧的操作人员,以进行模板的安装及模板固定的工作,而操作人员只需进行取料和安装材料的工作;其结构简单、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人力成本,提供了生产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车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与电脑针车配套使用的新型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0002]电脑针车是一种利用两根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缝纫机器,其被广泛应用于鞋厂、制衣厂、手袋厂等纺织业场所。目前,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均大量使用电脑针车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每台电脑针车都需要一个或者多个操作员进行操作,以鞋厂为例,很多电脑针车是使用模板工作的,有一个或者多个工人在模板上面取料或者安装材料,还有一个固定的操作员负责在电脑针车前安放模板,固定模板,并启动电脑针车动作,电脑针车工作完成后取出模板,然后循环工作;如此不但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也提高了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控制的新型自动上料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机,它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模板料盘机构,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与模板料盘机构连接并控制模板料盘机构转动的控制装置。
[0006]优选地,所述模板料盘机构包括转动盘和若干个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夹具;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转动盘的轮廓相对应的孔位,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孔位与转动盘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夹具共计三个,所述夹具环周的均匀分布在转动盘上。
[0008]优选地,所述机箱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功能按键。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的模板料盘机构代替传统电脑针车一侧的操作人员,以进行模板的安装及模板固定的工作,而操作人员只需进行取料和安装材料的工作;其结构简单、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人力成本,提供了生产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自动上料机,它包括机箱1,在机箱I上设置有近似于半圆形结构的工作台2,利用工作台2与电脑针车进行对接;在工作台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模板固定及安装的模板料盘机构,在机箱I内设置有与模板料盘机构连接并控制模板料盘机构转动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以此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模板料盘机构的有序转动,操作人员只需在上料机上进行材料的取用及材料的安装操作即可。
[0013]为优化上料机的机构部件,模板料盘机构包括转动盘3和若干个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夹具4,本实施例的上料机优选的夹具4的数量为三个,且环周的均匀分布在转动盘3上,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在工作台2上开设有与转动盘3的轮廓相对应的孔位5,如此,控制装置可通过孔位5与转动盘3连接并控制转动盘3带动夹具4转动。
[0014]另外,为丰富上料机的功能并进行相应控制,在机箱I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功能按键6,以此实现开启、停止、转速调整等诸多功能。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
[0016]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机,它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模板料盘机构,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与模板料盘机构连接并控制模板料盘机构转动的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料盘机构包括转动盘和若干个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夹具;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转动盘的轮廓相对应的孔位,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孔位与转动盘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共计三个,所述夹具环周的均匀分布在转动盘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功能按键。
【文档编号】B65G47/82GK203411058SQ20132051465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熊敏 申请人:熊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