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265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方便地实现自动控制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支架、前端铰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二输送支架和第三输送支架,在第一输送支架、第二输送支架、第三输送支架上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第三输送链;第二输送链平行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输送链的输出段的旁边;各输送链的运行方向相同,并且第一输送链上的角钢能依次转运到第二输送链、第三输送链上;在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二个可将角钢进行前后分组的第一升降挡钩,在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可将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顶起的升降机构,在第三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二个可将角钢阻挡码垛的第二升降挡钩。
【专利说明】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都是由人工操作。
[0003]上述操作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包括:机架,其特点是: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支架、第二输送支架和第三输送支架,其中第二输送支架的前端铰连接在机架上,在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组第一输送链,第一输送链由第一链条驱动装置所驱动;在第二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组第二输送链,第二输送链平行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输送链的输出段的旁边,第二输送链由第二链条驱动装置所驱动;在第三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组第三输送链,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以及第三输送链的运行方向相同,并且第一输送链上的角钢能转运到第二输送链上,然后再由第二输送链与第三输送链首尾相互承接转运到第三输送链上,第三输送链由第三链条驱动装置所驱动;在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二个可将第一输送链上的角钢进行前后分组的第一升降挡钩,在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可将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顶起的升降机构,在第三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二个可将第三输送链上的角钢阻挡码垛的第二升降挡钩。
[0007]进一步地,前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挡钩的结构包括:第一挡钩,第一挡钩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输送支架上,第一挡钩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一气缸固定在机架上,通过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伸出或退缩,将第一挡钩顶起或放下。
[0008]进一步地,前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其中:所述升降机构的结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相连接,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铰接,第二连杆与第二输送支架后端的下部相铰接,通过手轮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将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顶起或放下。
[0009]进一步地,前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升降挡钩的结构包括:第二挡钩,第二挡钩的一端铰接在第三输送支架上,第二挡钩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二气缸固定在机架上,通过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出或退缩,将第二挡钩顶起或放下。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升降挡钩根据需要将第一挡钩顶起,可将第一输送链上的角钢分组;第二升降挡钩根据需要将第二挡钩顶起,可将第三输送链上的角钢阻挡码垛;从而可方便地实现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的第一升降挡钩在第一挡钩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1中的升降机构在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图1中的第二升降挡钩在第二挡钩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I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支架2、第二输送支架3和第三输送支架4,其中第二输送支架3的前端铰连接在机架I上,在第一输送支架2上设置有一组第一输送链21和22,第一输送链21和22由第一链条驱动装置23所驱动;在第二输送支架3上设置有一组第二输送链31和32,第二输送链31和32平行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输送链21和22的输出段的旁边,第二输送链31和32由第二链条驱动装置33所驱动;在第三输送支架4上设置有一组第三输送链41和42,第一输送链21和22、第二输送链31和32、以及第三输送链41和42的运行方向相同,并且第一输送链21和22上的角钢能转运到第二输送链31和32上,然后再由第二输送链31和32与第三输送链41和42首尾相互承接转运到第三输送链41和42上,第三输送链41和42由第三链条驱动装置43所驱动;在第一输送支架2上设置有二个可将第一输送链21和22上的角钢10分隔开来的第一升降挡钩5和51,第一升降挡钩5和51的结构及动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升降挡钩51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一升降挡钩51的结构包括:第一挡钩511,第一挡钩511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输送支架2上,第一挡钩511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512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一气缸512固定在机架I上,通过第一气缸512活塞杆的伸出或退缩,将第一挡钩511顶起或放下。
[0018]在第二输送支架3的后端设置有可将第二输送支架3的后端顶起的升降机构7,参见图4所示,所述升降机构7的结构包括:传动轴71,传动轴71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相连接,传动轴7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72,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相铰接,第二连杆73与第二输送支架3后端的下部相铰接,通过手轮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转动,带动传动轴71转动,能将第二输送支架3的后端顶起或放下。在第三输送支架4上设置有二个可将第三输送链41和42上的角钢101码垛起来的第二升降挡钩6和61,第二升降挡钩6和61的结构及动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升降挡钩61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挡钩61的结构包括:第二挡钩611,第二挡钩611的一端铰接在第三输送支架4上,第二挡钩611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612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二气缸612固定在机架I上,通过第二气缸612活塞杆的伸出或退缩,将第二挡钩611顶起或放下。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第一输送链21和22上输送的角钢10开口向下,即角钢10倒扣在第一输送链21和22上进行输送,第一升降挡钩5和51可根据需要将第一挡钩顶起,将第一输送链21和22上的角钢10分成前后两组,并阻止后面的角钢10继续前进,前组角钢10继续前进,并陆续到达第二输送链31和32,工作时预先通过手轮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转动,带动传动轴71转动,根据角钢10的规格大小适当调整第二输送支架3后端的升降高度,使第二输送链31和第三输送链41之间、以及第二输送链32和第三输送链42之间存在一个落差,当角钢10由第二输送链31和32进入第三输送链41和42上,由于落差的原因,角钢10就会发生跌落翻转,这样角钢10就呈倒“7”字侧立排布在第三输送链41和42上,为叙述方便,将呈倒“7”字侧立排布的角钢以序号101标注,工作中可同时调整第二链条驱动装置33和第三链条驱动装置43的运转速度,使得从第二输送链31和32上翻转至第三输送链41和42上的角钢101前后相互重叠排布,再根据需要将第二升降挡钩6和61的第二挡钩顶起,随着第三输送链41和42的继续运行,第三输送链41和42上的角钢101就会被第二挡钩阻挡而码垛起来。
[0020]由上所述可知,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可方便地实现自动控制,大大提闻了生广效率。
【权利要求】
1.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支架、第二输送支架和第三输送支架,其中第二输送支架的前端铰连接在机架上,在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组第一输送链,第一输送链由第一链条驱动装置所驱动;在第二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组第二输送链,第二输送链平行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输送链的输出段的旁边,第二输送链由第二链条驱动装置所驱动;在第三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组第三输送链,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以及第三输送链的运行方向相同,并且第一输送链上的角钢能转运到第二输送链上,然后再由第二输送链与第三输送链首尾相互承接转运到第三输送链上,第三输送链由第三链条驱动装置所驱动;在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二个可将第一输送链上的角钢进行前后分组的第一升降挡钩,在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可将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顶起的升降机构,在第三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二个可将第三输送链上的角钢阻挡码垛的第二升降挡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挡钩的结构包括:第一挡钩,第一挡钩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输送支架上,第一挡钩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一气缸固定在机架上,通过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伸出或退缩,将第一挡钩顶起或放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结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相连接,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铰接,第二连杆与第二输送支架后端的下部相铰接,通过手轮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将第二输送支架的后端顶起或放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的分组收集及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挡钩的结构包括:第二挡钩,第二挡钩的一端铰接在第三输送支架上,第二挡钩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二气缸固定在机架上,通过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出或退缩,将第二挡钩顶起或放下。
【文档编号】B65G37/00GK203582018SQ20132073206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石红卫, 沈宇, 陈翼国 申请人:张家港长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