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749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所述的灌装机缓冲装置主要包括缓冲罐、出料管、三向阀I、进料管I、气动阀I、分支管I、三向阀II、进料管II、分支管II、气动阀II、清洁进口管、清洁出口管、液位计、视镜。本实用新型为酸奶从原料车间进入灌装机前提供缓冲控制,采用双管道结构,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对故障的排除和及时维修,同时,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属于灌装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酸奶灌装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灌装机,现有的灌装机按灌装原理可分为压力灌装机和真空灌装机。压力灌装机是在高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灌装,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贮液缸内的压力与瓶中的压力相等,靠液体的自重流入瓶中而灌装,称为等压灌装;另一种是贮液缸内的压力高于瓶中的压力,液体靠压力差流入瓶内,高速生产线多采用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灌装机一开始,进料阀门就打开,开启度的大小,取决于灌装速度及前端液位的高低,开启比较频繁,阀门内垫容易损坏,造成在生产过程中停机更换内垫,影响食品质量;并且该阀门比较笨重,开启、关闭时振动较大,阀门内垫和其它内垫不通用,造价高。同时,当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阀门机的维护时,易造成生产线停产。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缓冲装置进行改进,对液体进入灌装机前进行缓冲控制,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
[0005]为酸奶从原料车间进入灌装机前提供缓冲控制,采用双管道结构,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对故障的排除和及时维修,同时,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所述的灌装机缓冲装置主要包括缓冲罐、出料管、三向阀1、进料管1、气动阀1、分支管1、三向阀I1、进料管I1、分支管I1、气动阀I1、清洁进口管、清洁出口管、液位计、视镜;其中,所述的进料管I通过三向阀I分别与分支管I和分支管II相连,分支管1、分支管II上分别设置有气动阀I和气动阀II,分支管I和分支管II通过三向阀II与进料管II相连,进料管II为锥形管结构,进料管II与缓冲罐相连,从与三向阀II的连接处到与缓冲罐的连接处管径逐渐增大,缓冲罐上设有视镜,缓冲罐内设有液位计,缓冲罐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的三向阀I和三向阀II均包括阀体、阀杆、闸门、手轮、进料口、分支口 1、分支口II,闸门设置阀体内,通过阀杆与手轮相连,三向阀I的进料口、分支口 1、分支口 II分别与进料管1、分支管I和分支管II相连;三向阀II的进料口、分支口 1、分支口 II分别与进料管I1、分支管I和分支管II相连。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管II与缓冲罐的1/2-3/5处相连。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料管的个数为2个。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罐的筒径为30-50cm。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为酸奶从原料车间进入灌装机前提供缓冲控制,采用双管道结构,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对故障的排除和及时维修,同时,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缓冲罐、2-出料管、3-三向阀1、4_气动阀1、5_气动阀11、6_三向阀I1、7-进料管1、8_进料管I1、9_清洁进口管、10-视镜、11-分支管1、12_分支管11、13_清洁出口管、14-液位计、15-阀体、16-闸门、17-阀杆、18-手轮、19-进料口、20-分支口 1、21-分支口 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0017]所述的灌装机缓冲装置主要包括缓冲罐1、出料管2、三向阀I 3、进料管17、气动阀14、分支管I 11、三向阀II 6、进料管II 8、分支管II 12、气动阀II 5、清洁进口管9、清洁出口管13、液位计14、视镜10。
[0018]其中,所述的进料管I 7通过三向阀I 3分别与分支管I 11和分支管II 12相连,分支管I 11、分支管II 12上分别设置有气动阀14和气动阀II 5,分支管I 11和分支管II 12通过三向阀II 6与进料管II 8相连,进料管II 8为锥形管结构,进料管II 8与缓冲罐I相连,从与三向阀II 6的连接处到与缓冲罐I的连接处管径逐渐增大,可对从进料车间输送过来的酸奶液体进行灌装前的缓冲操作,同时采用双管道结构,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对故障的排除和及时维修,分支管II 12上设有清洁进口管9和清洁出口管13,可在备用管不用时实现备用管的清洁,保证食品生产的卫生环境。
[0019]缓冲罐I的筒径为30_50cm,缓冲罐I上设有视镜10,缓冲罐I内设有液位计14,缓冲罐I的底部设有出料管2 ;进料管II 8与缓冲罐I的1/2-3/5处相连,出料管2的个数为2个。
[0020]如图2所示,所述的三向阀I 3和三向阀II 6均包括阀体15、阀杆17、闸门16、手轮18、进料口 19、分支口 I 20、分支口 II 21,闸门17设置阀体15内,通过阀杆16与手轮18相连,三向阀I 3的进料口 19、分支口 I 20、分支口 II 21分别与进料管I 7、分支管Ill和分支管II 12相连;三向阀II 6的进料口 19、分支口 I 20、分支口 II 21分别与进料管II 8、分支管Ill和分支管II 12相连,可实现进料管I 7和进料管II 8对分支管I11、分支管II 12的管道转换,便于在其中的一个管道的气动阀出现故障时,可方便的进行切换,不影响生产的进行。
[0021]本实用新型为酸奶从原料车间进入灌装机前提供缓冲控制,采用双管道结构,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对故障的排除和及时维修,同时,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00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机缓冲装置主要包括缓冲罐、出料管、三向阀1、进料管1、气动阀1、分支管1、三向阀I1、进料管I1、分支管I1、气动阀I1、清洁进口管、清洁出口管、液位计、视镜;其中,所述的进料管I通过三向阀I分别与分支管I和分支管II相连,分支管1、分支管II上分别设置有气动阀I和气动阀II,分支管I和分支管II通过三向阀II与进料管II相连,进料管II为锥形管结构,进料管II与缓冲罐相连,从与三向阀II的连接处到与缓冲罐的连接处管径逐渐增大,缓冲罐上设有视镜,缓冲罐内设有液位计,缓冲罐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的三向阀I和三向阀II均包括阀体、阀杆、闸门、手轮、进料口、分支口 1、分支口 II,闸门设置阀体内,通过阀杆与手轮相连,三向阀I的进料口、分支口 1、分支口 II分别与进料管1、分支管I和分支管II相连;三向阀II的进料口、分支口 1、分支口 II分别与进料管I1、分支管I和分支管II相连,分支管II上设有清洁进口管和清洁出口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II与缓冲罐的1/2-3/5处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管的个数为2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机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罐的筒径为30_50cmo
【文档编号】B67C3/22GK204097050SQ20142053075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岳春, 张德中, 李书霞, 李广鹏, 马铁道, 茹庆华, 冯海生, 李霞, 安金晟, 张莎 申请人: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