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798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包括设于储运容器底部的输送槽,设于输送槽中的绞龙组件,以及将储运容器与输送槽相连通的条形槽或成排设置的若干连通孔,其中,条形槽的长度方向或连通孔的排列方向与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一致,条形槽或每个连通孔上设有至少一个盖板,盖板可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封闭或敞开条形槽或连通孔。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闭合靠近出料口的盖板,敞开远离出料口一端的盖板,从而避免在先将远离出料口一端的物料先送出的过程中,靠近出料口一端的物料通过条形槽或连通孔对绞龙组件施加压力进而对绞龙组件的运动产生一定的阻力,以提供绞龙组件的输送效率,节约能源。
【专利说明】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储运粉尘或颗粒物料的储运容器,具体地说涉及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绞龙输送机构是粉尘或颗粒物料输送的常用输送装置。对于存储这类物料的容器而言,如果将绞龙输送机构沿该容器长度方向设置在容器底部,且通过沿绞龙长度方向设置的一个长通孔或一系列相间布置的通孔将绞龙的输送管与储运容器的内腔连通。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164850A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出料可控水泥罐,其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螺旋式输送机,螺旋式输送机的一端设置出料口,另一端联结驱动机构。但是该类绞龙输送机构在需要将物料卸出时,会出现远离绞龙出口一端的物料被首先卸空,而其它部分物料虽然没有被明显地卸出,这是因为:在绞龙的螺旋杆在转动时,从螺旋杆远离绞龙出口一端进入螺旋槽中的物料顺着螺旋槽向着出口移动;由于这部分物料始终占着螺旋槽,使得后面靠近出口的物料几乎不能再进入螺旋槽,也就使得相对靠近绞龙出口部分的物料只能在比其远离物料出口的物料卸完后才能被卸出;但堆积在绞龙出口附近的物料在绞龙的螺旋输送杆上却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转变为阻力将会消耗许多能量,并且这样的阻力还是随着物料的卸出在不断地变化的,由此也使得螺旋杆的驱动源长期工作在不理想的工况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罐体内的物料压力对绞龙输送机构产生阻力,进而提供一种可控制物料对输送机构的压力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包括设于储运容器底部的输送槽,设于所述输送槽中的绞龙组件,以及将所述储运容器与所述输送槽相连通的条形槽或成排设置的若干连通孔,其中,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或所述连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条形槽或每个所述连通孔上设有至少一个盖板,所述盖板可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封闭或敞开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
[0005]所述绞龙组件包括转动件,若干成串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螺旋分杆,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与每个所述螺旋分杆之间的离合结构,以及控制所述离合结构结合或分离使所述转动件与相应的所述螺旋分杆结合一体或分离的控制结构。
[0006]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感应装置,以及可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而驱动所述盖板闭合或敞开的盖板驱动装置。
[0007]所述感应装置设为安装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连接处的若干压力感应装置。
[0008]所述感应装置设为安装在若干所述螺旋分杆上的若干扭矩传感器。
[0009]所述盖板驱动装置设为液压装置。
[0010]所述螺旋分杆呈空心管状;
[0011]所述转动件为套设在所述螺旋分杆内的驱动轴套;
[0012]所述控制结构为一端伸入所述驱动轴套内的离合控制杆,且所述离合控制杆能够在所述驱动轴套内轴向往复移动;
[0013]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螺旋分杆内侧壁上的限位孔,成型在所述驱动轴套的侧壁上的通孔,成型在所述离合控制杆侧壁上的环形滑槽,以及滚珠,所述滚珠随所述离合控制杆的轴向往返移动过程中,从所述环形滑槽内进入所述通孔内且部分伸出嵌入所述限位孔的结合状态至从所述通孔内部分掉入所述环形滑槽内的分离状态中转换;
[0014]其中,每个所述环形滑槽与相应的所述通孔的轴向距离之间满足以下配合关系:在所述离合控制杆由所述输送槽的出料口端朝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端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滚珠由所述输送槽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先后滑入对应的所述环形滑槽中,以使若干所述螺旋分杆由所述输送槽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脱离与所述驱动轴套的配合。
[0015]所述螺旋分杆呈空心管状;
[0016]所述转动件为套设在所述螺旋分杆内的驱动轴套;
[0017]所述控制结构为一端伸入所述驱动轴套内的离合控制杆,且所述离合控制杆能够在所述驱动轴套内轴向往复移动;
[0018]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多个将所有所述螺旋分杆两两相连的单向离合器;
[0019]其中,沿所述输送槽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和第二个所述螺旋分杆相互对应的端面内侧成型有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所述驱动轴套对应于第一个所述单向离合器的位置处成型有一个轴向通过孔,设于所述离合控制杆上的花键穿过所述轴向通过孔在所述离合控制杆的往复移动作用下可与所述第一键槽或所述第二键槽配合。
[0020]所述转动件由液压马达恒功率驱动。
[0021 ] 所述离合控制杆的往复移动由控制油缸驱动。
[0022]所述输送槽内还设置可限定与所述驱动轴套脱离配合后的螺旋分杆的运动的限定机构。
[0023]所述限定机构包括在所述螺旋分杆与所述驱动轴套脱离配合后可插入该所述螺旋分杆的螺旋槽中的星形片。
[0024]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设有可沿所述储运容器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的刮板。
[0025]多个所述连通孔沿所述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均匀分布。
[0026]每个所述连通孔中设置两个所述盖板。
[0027]所述条形槽的长度与所述输送槽的长度一致。
[002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9]( I)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上设有至少一个盖板,所述盖板可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封闭或敞开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闭合靠近出料口的盖板,敞开远离所述出料口一端的所述盖板,从而避免在先将远离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物料先送出的过程中,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物料通过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对绞龙组件施加压力进而对绞龙组件的运动产生一定的阻力,以提供所述绞龙组件的输送效率,节约能源。
[0030](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绞龙组件包括转动件,若干成串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螺旋分杆,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与每个所述螺旋分杆之间的离合结构,以及控制所述离合结构结合或分离使所述转动件与相应的所述螺旋分杆结合一体或分离的控制结构;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旋分杆、所述离合结构和所述控制结构的设置,可以使所述转动件单个或部分驱动所述螺旋分杆转动送料,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能量。
[003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感应装置,以及可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而驱动所述盖板闭合或敞开的盖板驱动装置;即所述盖板驱动装置可以根据所述感应装置所感应到的信号来选择闭合或敞开所述盖板,以实现所述盖板的自动闭合或敞开,操作简便迅速,节约了人工程序,提高了输送效率。
[003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送槽内还设置可限定与所述驱动轴套脱离配合后的螺旋分杆的运动的限定机构,所述限定机构可以对无需转动的所述螺旋分杆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共振或移动。
[0033](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设有可沿所述储运容器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往复滑动可以将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的物料充分送出,以减小所述储运容器内的残余量。
[0034]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36]图1是实施例1所述的绞龙输送机构截面图;
[0037]图2是实施例1所述的离合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实施例2所述的离合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_输送槽;3_连通孔;4-盖板;5_盖板驱动装置;7_螺旋分杆;8_离合控制杆;9_限位孔;10_通孔;11_环形滑槽;12_滚珠;13_单向离合器;14-第一键槽;15-第二键槽;16-驱动轴套;17_花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包括设于储运容器底部的输送槽2,设于所述输送槽2中的绞龙组件,以及将所述储运容器与所述输送槽2相连通的成排设置的若干连通孔3,其中,所述连通孔3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一致,每个所述连通孔3上设有至少一个盖板4,所述盖板4可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封闭或敞开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3 ;其中,优选多个所述连通孔3沿所述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所述连通孔3中设置两个所述盖板4。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选择闭合靠近出料口的盖板4,敞开远离所述出料口一端的所述盖板4,从而避免在先将远离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物料先送出的过程中,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物料通过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3对绞龙组件施加压力进而对绞龙组件的运动产生一定的阻力,以提供所述绞龙组件的输送效率,节约能源。
[00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绞龙组件包括转动件,若干成串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螺旋分杆7,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与每个所述螺旋分杆7之间的离合结构,以及控制所述离合结构结合或分离使所述转动件与相应的所述螺旋分杆7结合一体或分离的控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分杆7、所述离合结构和所述控制结构的设置,可以使所述转动件单个或部分驱动所述螺旋分杆7转动送料,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能量。
[0044]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感应装置,以及可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而驱动所述盖板4闭合或敞开的盖板驱动装置5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设为液压装置,以及所述感应装置设为安装在若干所述螺旋分杆7上的若干扭矩传感器,所述扭转传感器可以对所述螺旋分杆7的扭矩进行检测,当所检测到的扭矩值小于额定值,则说明所述输送槽2中的物料较少,可以继续放料,则此时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启动,使相应的所述盖板4敞开更多的物料下落至输送槽2中;而若所述扭转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螺旋分杆7的扭矩值大于额定值,则说明所述输送槽2中的物料较多,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并不启动,所述螺杆分杆继续输送所述输送槽2中的物料。
[0045]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分杆7呈空心管状;
[0046]所述转动件为套设在所述螺旋分杆7内的驱动轴套16;
[0047]所述控制结构为一端伸入所述驱动轴套16内的离合控制杆8,且所述离合控制杆8能够在所述驱动轴套16内轴向往复移动;
[0048]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螺旋分杆7内侧壁上的限位孔9,成型在所述驱动轴套16的侧壁上的通孔10,成型在所述离合控制杆8侧壁上的环形滑槽11,以及滚珠12,所述滚珠12随所述离合控制杆8的轴向往返移动过程中,从所述环形滑槽11内进入所述通孔10内且部分伸出嵌入所述限位孔9的结合状态至从所述通孔10内部分掉入所述环形滑槽11内的分离状态中转换;
[0049]其中,每个所述环形滑槽11与相应的所述通孔10的轴向距离之间满足以下配合关系:在所述离合控制杆8由所述输送槽2的出料口端朝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端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滚珠12由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先后滑入对应的所述环形滑槽11中,以使若干所述螺旋分杆7由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脱离与所述驱动轴套16的配合。
[005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部件的设置,以及所述环形滑槽11与相应的所述通孔10的轴向距离之间所述满足的配合关系,使所述转动件可以依次减少或增加其带动旋转的所述螺旋分杆7的个数,如在最初的输送时,沿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首先敞开对应于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的所述连通孔3内的所述盖板4,所述物料下落,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离合结构带动所有的所述螺旋分杆7转动,当对应的所述连通孔3不再下落物料时,敞开对应于第二个所述螺旋分杆7的所述连通孔3内的所述盖板4,以使所述储运容器内的物料继续下落,与此同时,所述离合控制杆8由所述输送槽2的出料口端朝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端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与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上的所述限位孔9相嵌合的所述滚珠12滑入对应的所述环形滑槽11中,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所述驱动轴套16带动剩余的所述螺旋分杆7即可继续旋转送料,即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不再转动,从而减少了输送过程的能量损耗,降低了使用成本;对于第二、三、…直至倒数第二个所述螺旋分杆7都可以采用此种运转方式,从而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005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所述转动件由液压马达恒功率驱动,所述离合控制杆8的往复移动由控制油缸驱动。
[00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槽2内还设置可限定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后的螺旋分杆7的运动的限定机构,所述限定机构可以对无需转动的所述螺旋分杆7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共振或移动。其中,优选所述限定机构包括在所述螺旋分杆7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后可插入该所述螺旋分杆7的螺旋槽中的星形片。
[0053]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设有可沿所述储运容器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往复滑动可以将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的物料充分送出,以减小所述储运容器内的残余量。
[0054]实施例2
[0055]作为实施例1的可变换实施方式,如图1和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包括设于储运容器底部的输送槽2,设于所述输送槽2中的绞龙组件,以及将所述储运容器与所述输送槽2相连通的条形槽,其中,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条形槽上设有至少一个盖板4,所述盖板4可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封闭或敞开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3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槽的长度与所述输送槽2的长度一致。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选择闭合靠近出料口的盖板4,敞开远离所述出料口一端的所述盖板4,从而避免在先将远离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物料先送出的过程中,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物料通过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3对绞龙组件施加压力进而对绞龙组件的运动产生一定的阻力,以提供所述绞龙组件的输送效率,节约能源。
[0056]所述绞龙组件包括转动件,若干成串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螺旋分杆7,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与每个所述螺旋分杆7之间的离合结构,以及控制所述离合结构结合或分离使所述转动件与相应的所述螺旋分杆7结合一体或分离的控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分杆7、所述离合结构和所述控制结构的设置,可以使所述转动件单个或部分驱动所述螺旋分杆7转动送料,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能量。
[0057]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感应装置,以及可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而驱动所述盖板4闭合或敞开的盖板驱动装置5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设为液压装置,以及所述感应装置设为安装在所述盖板4与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3连接处的若干压力感应装置,即所述若干压力感应装置可以对连接处的压力进行检测,当所检测到的压力值小于额定,则说明该处的物料已经下落完毕,此时启动下一个所述盖板4启动装置,使所述储运容器中的物料通过下一个位置继续下落;而若所述扭转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螺旋分杆7的扭矩值大于额定值,则说明所述输送槽2中的物料较多,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并不启动,所述螺杆分杆继续输送所述输送槽2中的物料。
[0058]具体地,图如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分杆7呈空心管状;
[0059]所述转动件为套设在所述螺旋分杆7内的驱动轴套16;
[0060]所述控制结构为一端伸入所述驱动轴套16内的离合控制杆8,且所述离合控制杆8能够在所述驱动轴套16内轴向往复移动;
[0061]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多个将所有所述螺旋分杆7两两相连的单向离合器13;
[0062]其中,沿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和第二个所述螺旋分杆7相互对应的端面内侧成型有第一键槽14和第二键槽15,所述驱动轴套16对应于第一个所述单向离合器13的位置处成型有一个轴向通过孔,设于所述离合控制杆8上的花键17穿过所述轴向通过孔在所述离合控制杆8的往复移动作用下可与所述第一键槽14或所述第二键槽15配合。
[006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部件的设置,以及所述环形滑槽11与相应的所述通孔10的轴向距离之间所述满足的配合关系,使所述转动件可以依次减少或增加其带动旋转的所述螺旋分杆7的个数,如在最初的输送时,沿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首先敞开对应于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的所述盖板4,所述物料下落,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离合结构带动所有的所述螺旋分杆7转动,当对应的所述盖板4处不再下落物料时,敞开对应于第二个所述螺旋分杆7的所述连通孔3内的所述盖板4,以使所述储运容器内的物料继续下落,与此同时,所述离合控制杆8由所述输送槽2的出料口端朝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端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所述离合控制杆8上的花键17通过所述轴向通过孔由所述第一螺旋分杆7的所述第一键槽14中滑入所述第二螺旋分杆7的所述第二键槽15中,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由于所述单向离合器13的作用,所述驱动轴套16带动剩余的所述螺旋分杆7即可继续旋转送料,即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不再转动,从而减少了输送过程的能量损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006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所述转动件由液压马达恒功率驱动,所述离合控制杆8的往复移动由控制油缸驱动。
[006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槽2内还设置可限定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后的螺旋分杆7的运动的限定机构,所述限定机构可以对无需转动的所述螺旋分杆7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共振或移动。其中,优选所述限定机构包括在所述螺旋分杆7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后可插入该所述螺旋分杆7的螺旋槽中的星形片。
[0066]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设有可沿所述储运容器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往复滑动可以将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的物料充分送出,以减小所述储运容器内的残余量。
[006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包括设于储运容器底部的输送槽(2),设于所述输送槽(2)中的绞龙组件,以及将所述储运容器与所述输送槽(2)相连通的条形槽或成排设置的若干连通孔(3);其中,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或所述连通孔(3)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或每个所述连通孔(3)上设有至少一个盖板(4),所述盖板(4)可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封闭或敞开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组件包括转动件,若干成串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螺旋分杆(7),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与每个所述螺旋分杆(7)之间的离合结构,以及控制所述离合结构结合或分离使所述转动件与相应的所述螺旋分杆(7)结合一体或分离的控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感应装置,以及可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而驱动所述盖板(4)闭合或敞开的盖板驱动装置(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设为安装在所述盖板(4)与所述条形槽或所述连通孔(3)连接处的若干压力感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设为安装在若干所述螺旋分杆(7)上的若干扭矩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设为液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分杆(7)呈空心管状; 所述转动件为套设在所述螺旋分杆(7)内的驱动轴套(16); 所述控制结构为一端伸入所述驱动轴套(16)内的离合控制杆(8),且所述离合控制杆(8)能够在所述驱动轴套(16)内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螺旋分杆(7)内侧壁上的限位孔(9),成型在所述驱动轴套(16)的侧壁上的通孔(10),成型在所述离合控制杆(8)侧壁上的环形滑槽(11),以及滚珠(12),所述滚珠(12)随所述离合控制杆(8)的轴向往返移动过程中,从所述环形滑槽(11)内进入所述通孔(10)内且部分伸出嵌入所述限位孔(9)的结合状态至从所述通孔(10)内部分掉入所述环形滑槽(11)内的分离状态中转换; 其中,每个所述环形滑槽(11)与相应的所述通孔(10)的轴向距离之间满足以下配合关系:在所述离合控制杆(8)由所述输送槽(2)的出料口端朝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端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滚珠(12)由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先后滑入对应的所述环形滑槽(11)中,以使若干所述螺旋分杆(7)由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脱离与所述驱动轴套(16)的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分杆(7)呈空心管状; 所述转动件为套设在所述螺旋分杆(7)内的驱动轴套(16); 所述控制结构为一端伸入所述驱动轴套(16)内的离合控制杆(8),且所述离合控制杆(8)能够在所述驱动轴套(16)内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多个将所有所述螺旋分杆(7)两两相连的单向离合器(13); 其中,沿所述输送槽(2)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第一个所述螺旋分杆(7)和第二个所述螺旋分杆(7)相互对应的端面内侧成型有第一键槽(14)和第二键槽(15),所述驱动轴套(16)对应于第一个所述单向离合器(13)的位置处成型有一个轴向通过孔,设于所述离合控制杆(8)上的花键(17)穿过所述轴向通过孔在所述离合控制杆(8)的往复移动作用下可与所述第一键槽(14)或所述第二键槽(15)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由液压马达恒功率驱动,所述离合控制杆(8)的往复移动由控制油缸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2)内还设置可限定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后的螺旋分杆(7)的运动的限定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机构包括在所述螺旋分杆(7)与所述驱动轴套(16)脱离配合后可插入该所述螺旋分杆(7)的螺旋槽中的星形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运容器的内腔底部设有可沿所述储运容器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的刮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通孔(3)沿所述绞龙组件的运输方向均匀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尘或颗粒物料储运容器的绞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通孔(3)中设置两个所述盖板(4)。
【文档编号】B65G33/24GK204110960SQ20142054047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王斌坚 申请人: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