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493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零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使拉链(slide fastener)用拉头(slider)的爪以规定的姿势稳定地供给的零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零件移送装置:将拉链用拉头的拉片或拉头本体等零件自零件给料器(parts feeder)整齐排列地送出,且保持所述姿势进行移送而供给至自动组装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零件移送装置具备:碗(bowl)型零件给料器,将零件整齐排列并搬送;滑槽(chute),与所述碗型零件给料器连续地设置;引导构件,自滑槽向自动组装机的作业工位延长;以及搬送体,沿着引导构件设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519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零件移送装置中,将零件整齐排列地向滑槽送出的零件给料器是碗型零件给料器,因此,零件给料器为大型,并且直至滑槽为止的螺旋式搬送路径变长,有零件搬送需要长时间的问题。而且,在长的螺旋式搬送路径上会存储大量零件,因此,适于大量生产,但并不一定适合小批次生产。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供给装置,可使拉链用拉头的爪等零件以规定的姿势稳定地供给且为小型。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通过下述构成而达成。

(1)一种零件供给装置,将零件以规定的姿势搬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零件搬送路径,形成为直线状,且将多个零件连续搬送;

滑槽部,自零件搬送路径连续且向下方倾斜地形成,对零件进行搬送;以及

姿势分选部,设于具有窄幅部与宽幅部的零件搬送路径,对零件的姿势是否为规定的姿势进行判别,容许正规姿势的零件的搬送,将非正规姿势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排除。

(2)根据(1)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窄幅部,所述窄幅部将零件的重心不在零件搬送路径上的非正规姿势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排除,

将零件的重心位于零件搬送路径上的正规姿势的零件自窄幅部搬送至设于窄幅部的下游侧的宽幅部。

(3)根据(1)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零件收容部,收容零件并且具备零件返送路径,所述零件返送路径将被姿势分选部自零件搬送路径排除的零件返送;以及

升降(lift)装置,使收容于零件收容部的零件上升而返回零件搬送路径。

(4)根据(3)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零件搬送路径与零件返送路径平行且零件的搬送方向为相反方向。

(5)根据(3)或(4)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零件搬送路径的姿势分选部具有:

第1窄幅部,使零件的重心不在零件搬送路径上的非正规姿势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径;

第2窄幅部,较第1窄幅部设于更靠下游侧,具有使搬送的所有零件的重心均不在零件搬送路径上的宽度;以及

分选槽,在所述第2窄幅部的侧方,使以非正规姿势搬送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径。

(6)根据(5)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姿势分选部进而具备臂部,所述臂部自设于第2窄幅部的下游侧的宽幅部向上游侧延伸,且零件搬送路径的搬送方向长度短于所述第2窄幅部,并且

分选槽由第2窄幅部及臂部形成为L字形。

(7)根据(2)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零件具有相对于零件搬送路径的搬送方向而前后及左右为非对称的形状,且

姿势分选部具备:

支撑壁,自第1窄幅部及第2窄幅部与宽幅部的左右方向一端部立起;

排除板,在第1窄幅部的中途自第1窄幅部沿左右方向突出地设置,与零件的表面或背面由支撑壁支撑而以立起状态搬送的零件相干涉,而将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排除至零件返送路径;

左右分选部,利用第1窄幅部,将零件搬送路径中的左右方向的姿势与正规姿势不同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排除;以及

前后分选部,利用第2窄幅部及分选槽,将零件搬送路径中的前后方向的姿势与正规姿势不同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排除。

(8)根据(1)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包括旋转搬送部,所述旋转搬送部在外周面具有能够收容利用滑槽部而搬送的零件的收纳槽,且进行转动而将零件以规定的姿势供给。

(9)根据(3)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包括零件传感器,所述零件传感器对滑槽部内有无进行搬送的零件的情况进行检测,且

根据零件传感器的零件的检测信号而使升降装置运行。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零件是拉链用拉头的爪。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零件供给装置,具备:零件搬送路径,形成为直线状且将多个零件连续搬送;滑槽部,自零件搬送路径连续且向下方倾斜地形成;且在零件搬送路径配设有姿势分选部,所述姿势分选部对零件的姿势进行判别,容许正规姿势的零件的搬送,将非正规姿势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径排除,因此,可使零件供给装置小型化,并且使零件以规定的姿势稳定地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零件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零件供给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姿势分选部的平面图。

图4是图2的VI-VI剖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姿势分选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左右分选部上搬送的四种姿势的爪的平面图。

图7(a)是以正规姿势在前后分选部上搬送的爪的平面图,(b)是以非正规姿势在前后分选部上搬送的爪的平面图。

图8(a)是图1所示的旋转搬送部的仰视图,(b)是旋转搬送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零件供给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零件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为前方,将上游侧设为后方,将与前后方向正交且为零件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零件供给装置10是将作为要组入至拉链用拉头的一零件的爪11以适于利用机械手等保持的规定的姿势搬送至供给位置的装置,且具备零件贮存部20及零件搬送部60。在零件贮存部20及除后述的旋转搬送部27以外的零件搬送部60中,在振动台13上内置有激振器12(参照图4),振动台13经由四个振动吸收脚部14而配设于支撑台15上。由此,来自激振器12的振动对于对支撑台15进行支撑的基台17而言被阻隔,且配置于支撑台15上的各构件受到自激振器12传递来的振动而振动。

利用零件供给装置10要搬送至供给位置的爪11也如图6及图7所示,是形成为大致C字形且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状零件,具备一对脚部11a、脚部11b及将脚部11a、脚部11b彼此连接的弯曲部11c,且形成为相对于零件搬送路径的搬送方向而前后及左右为非对称。即,爪11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是以在零件搬送路径中以后述的正规姿势搬送时的姿势为基准,与零件搬送路径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相应地进行规定。

零件贮存部20具备:零件收容部21,收容多个爪11;以及升降装置22,将收容于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供给至零件搬送部60。而且,零件搬送部60具备:零件搬送路径24,将爪11沿着直线搬送;滑槽部25,自零件搬送路径24连续地形成;姿势分选部26,对爪11的姿势进行判别而分选正规姿势的爪11;以及旋转搬送部27,将爪11的姿势变换成规定的姿势。

零件收容部21是如下空间,即,周围由右侧壁31、左侧壁32a、前侧壁32b及后侧壁32c包围,底面由零件返送构件23、升降装置22的升降构件33及底板构件34形成且上方开放,在所述空间内能够收容多个爪11。

零件返送构件23夹在右侧壁31与左侧壁32a之间而设置,具有上表面自前方朝向后方缓缓向下方倾斜的零件返送路径36,将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排除的爪11利用重力而朝向升降构件33或底板构件34搬送。

而且,升降构件33及底板构件34设于零件返送构件23的后方,且以底板构件34靠近左侧壁32a、升降构件33靠近右侧壁31的方式在右侧壁31与左侧壁32a之间沿左右方向排列而配置。升降构件33的上表面33a及底板构件34的上表面34a较零件返送路径36的后端位于更低的位置,且分别成为自左侧壁32a侧向右侧壁31侧缓缓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此外,右侧壁31的上表面31a也成为倾斜面,以与后述的零件搬送路径24的倾斜面37连续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朝向零件搬送路径24缓缓向下方倾斜。

升降装置22具备:气缸(cylinder)35,具备沿上下方向伸缩的未图示的气缸杆(cylinder rod);以及所述的板状的升降构件33,与所述气缸杆连结而沿着右侧壁31上下移动。由此,升降构件33的上表面33a在下方位置与底板构件34的倾斜的上表面34a连续,在所述上表面33a与右侧壁31之间保持多个爪11。而且,升降构件33的上表面33a在上方位置与右侧壁31的倾斜的上表面31a连续,将保持的多个爪11自右侧壁31的上表面31a供给至零件搬送路径24。

零件搬送路径24在隔着右侧壁31而与零件贮存部20相反的一侧,与零件返送路径36平行地设置。零件搬送路径24由形成为剖面大致L字形的直线状的构件构成,且具备:倾斜面37,自右侧壁31的上表面31a连续,且在左右方向上随着远离右侧壁31而向下方倾斜;支撑壁38,自倾斜面37跨及后述的第1窄幅部41a、第2窄幅部41b及宽幅部43,自倾斜面37、第1窄幅部41a、第2窄幅部41b及宽幅部43的右端部向斜上方立起。

因此,若使升降构件33上升,则收容于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被升降构件33的上表面33a上抬,在右侧壁31的上表面31a及倾斜面37上移动而抵接于支撑壁38,且利用激振器12的振动而沿着零件搬送路径24向前方搬送。

还参照图5,在零件搬送路径24的搬送方向中间部,设置有姿势分选部26。姿势分选部26是通过将倾斜面37在右侧壁31的前方与右侧壁31隔开,且变更倾斜面37的形状而形成。具体而言,姿势分选部26具备:左右分选部39,如图6所示般具有窄幅部41a,使重心G不在零件搬送路径24上的姿势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自重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径36;以及前后分选部40,如图7所示般具有第2窄幅部41b及分选槽44,第2窄幅部较窄幅部41a设于更靠下游侧,且具有使搬送的所有爪11的重心G均不在零件搬送路径24上的宽度,分选槽在第2窄幅部41b的侧方,使以非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自重落下。

即,左右分选部39的窄幅部41a具有使脚部11a、脚部11b朝向支撑壁38侧的爪11自重落下的左右宽度W1。而且,前后分选部40的第2窄幅部41b具有较窄幅部41a的左右宽度W1更窄的左右宽度W2。此外,第2窄幅部41b是通过对左右宽度较爪11的宽度W更宽的宽幅部43,俯视时呈L字形地切缺出分选槽44而形成。即,在第2窄幅部41b的侧方形成有臂部45,所述臂部自前方的宽幅部43向后方延伸,且搬送方向长度短于第2窄幅部41b的长度,分选槽44由第2窄幅部41b及臂部45形成为L字形。另外,爪11的宽度W是指自将脚部11a、脚部11b的前端连结的线至最远的弯曲部11c的距离。

如图7所示,臂部45的长度,即,分选槽44的长度L1是以如下方式设定:当以非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的脚部11a离开宽幅部43时,脚部11b位于分选槽44内。而且,分选槽44的槽宽度W3是以如下方式设定:在爪11的弯曲部11c抵接于支撑壁38的状态下,脚部11b的前端位于分选槽44内,而脚部11a的前端越过分选槽44而位于臂部45上。进而,分选槽44的开口宽度L2是以如下方式设定:当以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的脚部11b离开宽幅部43时,脚部11a载置于臂部45,而当以非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的脚部11a离开宽幅部43时,爪11自脚部11a落下时臂部45不会干涉。

另外,姿势分选部26具备排除板42,所述排除板在第1窄幅部41a的中途自第1窄幅部41a沿左右方向突出地设置,与爪11的表面或背面由支撑壁38支撑而以立起状态搬送的爪11相干涉而将爪11排除。具体而言,排除板42是以在其与倾斜面37之间设置较爪11的板厚T稍大的上下方向的间隙的方式固定于零件搬送路径24。而且,在排除板42的后方侧面,形成有倾斜面42a,所述倾斜面以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自零件搬送路径24突出的方式倾斜。

由此,在零件搬送路径24上平坦倒伏的状态以外的爪11,例如为利用脚部11a、脚部11b而立起的状态的爪11、或重叠多个或者缠绕多个的状态的爪11随着爪11的搬送,被倾斜面42a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推出而排除,仅单独使在零件搬送路径24上的倒伏状态的爪11通过排除板42与零件搬送路径24之间进行搬送。

另外,如图6所示,以弯曲部11c自第1窄幅部41a突出的姿势搬送的爪11会自第1窄幅部41a自重落下,仅弯曲部11c位于第1窄幅部41a上的姿势的爪11会通过第1窄幅部41a进行搬送。由此,弯曲部11c自第1窄幅部41a突出的非正规姿势的爪11在左右分选部39被排除。

另外,如图7所示,使一脚部11a朝向前方而以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由于在另一脚部11b离开宽幅部43之前,一脚部11a载置于臂部45,故而不会自分选槽44落下而进行搬送。然而,使另一脚部11b朝向前方而以非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若被搬送至一脚部11a离开宽幅部43的位置,则另一脚部11b会自分选槽44落下。由此,在前后分选部40,仅分选出弯曲部11c位于零件搬送路径24上且一脚部11a朝向前方而搬送的正规姿势的爪11(参照图7(a))来进一步搬送。

另外,右侧壁31的上表面31a中,将在前后方向上与姿势分选部26相应的部分至少较零件搬送路径24的下表面更低地切缺而形成有缺口部46。而且,在姿势分选部26与缺口部46之间,在较零件搬送路径24更低的位置形成有回收用倾斜面47。回收用倾斜面47及缺口部46的上表面46a成为随着朝向零件收容部21而缓缓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由此,被姿势分选部26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排除而落下至回收用倾斜面47的爪11沿着回收用倾斜面47的倾斜,利用自重而向零件收容部21侧搬送,且沿零件返送路径36落下而被返送至升降构件33或底板构件34。

滑槽部25自零件搬送路径24连续且向下方倾斜地形成,且在上表面具备U字槽51。经姿势分选部26分选出的正规姿势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被交付至U字槽51且利用自重而向旋转搬送部27搬送。

滑槽部25具备:上部滑槽部25a,自零件搬送路径24的前端部连续;以及下部滑槽部25b,与上部滑槽部25a隔开微小的间隙而连续,且向下方倾斜地延伸至旋转搬送部27的侧方;并且在上表面均具有U字槽51。另外,下部滑槽部25b由于在其与上部滑槽部25a之间设置有间隙,故而零件搬送路径24的振动不会传递至下部滑槽部25b。经姿势分选部26分选出的正规姿势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被交付至U字槽51,且利用自重而向旋转搬送部27搬送。

在滑槽部25的上方,配置有零件传感器52,对滑槽部25内有无进行搬送的爪11的情况进行检测。若自零件传感器52发送未检测到爪的信号,则使升降装置22及激振器12运行而将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补给搬送至滑槽部25。对升降装置22进行时间控制,在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使其停止。另外,若自零件传感器52发送检测到爪的信号,则升降装置22及激振器12停止。由此,爪11不断地被供给至滑槽部25。

如图2所示,旋转搬送部27固定于立设在基台17上的支撑支柱(stay)16,且具备:旋转板62,如图8所示般在外周面设置有能够收容爪11的收纳槽61;以及旋转气缸(rotary cylinder)63,使旋转板62进行90°往返旋转。旋转板62包含具备沿轴方向延伸的收纳槽61的圆板部64,及在较圆板部64更靠前方具有较圆板部64大的外径的底板圆板部65,且收纳槽61的下方侧侧面由底板圆板部65形成。

旋转板62以当收纳槽61朝向横方向时与滑槽部25的U字槽51一致的方式配置于滑槽部25的下端。

若利用滑槽部25的U字槽51而搬送的爪11的脚部11a、脚部11b被收容至旋转板62的收纳槽61内,则旋转搬送部27利用旋转气缸63而向图8(a)中顺时针方向旋转90°,将爪11的姿势自水平状态变换为立起状态。由此,爪11成为弯曲部11c自收纳槽61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因此,利用未图示的机器人可容易地吸附保持爪11的弯曲部11c的背面,且搬出至未图示的组装站。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零件供给装置10的运行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所示,将多个爪11收容至零件收容部21且将运行开关(未图示)接通(ON)后,激振器12运行而使零件搬送路径24及其周边构件振动。与此同时,升降装置22运行,从而升降构件33上升。收容于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被升降构件33的上表面33a上推,且越过右侧壁31的上表面31a,沿着倾斜面37被供给至零件搬送路径24。供给至零件搬送路径24的爪11利用激振器12所施加的振动而沿着直线状的零件搬送路径24进行搬送。

若爪11被搬送至姿势分选部26,则如图5所示,立起、重叠或缠绕的状态的非正规状态的爪11抵接于排除板42的倾斜面42a,自零件搬送路径24被推出而自重落下至回收用倾斜面47上,仅单独使倒伏于零件搬送路径24上的状态的爪11通过排除板42的下方进一步进行搬送。

而且,在左右分选部39的第1窄幅部41a,如图6所示,弯曲部11c自零件搬送路径24突出的爪11利用自重而自零件搬送路径24落下至回收用倾斜面47上,仅使弯曲部11c位于零件搬送路径24上的爪11通过第1窄幅部41a进行搬送。通过第1窄幅部41a进行搬送的爪11以脚部11a朝向前方的正规姿势的爪11与脚部11a朝向后方的非正规姿势的爪11混合存在的状态向前后分选部40搬送。

若爪11进一步被搬送而搬送至前后分选部40的分选槽44的位置,则如图7所示,使一脚部11a朝向前方而搬送的爪11由于在脚部11b离开宽幅部43之前,一脚部11a载置于臂部45,故而不会自分选槽44落下而通过分选槽44进行搬送。

然而,使一脚部11a朝向后方而搬送的爪11即便被搬送至一脚部11a离开宽幅部43的位置,也由于另一脚部11b位于分选槽44内,故而自分选槽44落下至回收用倾斜面47上而被排除。由此,仅弯曲部11c位于零件搬送路径24上且一脚部11a朝向前方而搬送的正规姿势的爪11(参照图7(a))在前后分选部40被分选出,进一步进行搬送。

被排除板42、左右分选部39、及前后分选部40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排除而落下至回收用倾斜面47上的爪11沿着利用激振器12的作用而振动的回收用倾斜面47的倾斜向零件收容部21侧搬送,进而沿着零件返送路径36向下方移动,而返送并收容至零件收容部21。然后,利用升降装置22再次供给至零件搬送路径24。

另一方面,通过前后分选部40的正规姿势的爪11利用自重而在滑槽部25的U字槽51内朝向旋转搬送部27搬送,且如图8所示,在朝横向的状态(水平状态)下爪11的脚部11a、脚部11b被收容至旋转板62的收纳槽61。然后,利用旋转气缸63而使旋转板62旋转90°,将爪11的姿势自水平状态变换为立起状态。之后,未图示的机器人吸附保持自收纳槽61突出的爪11的弯曲部11c的背面,且以规定的姿势搬出至组装工位。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零件供给装置10,具备:零件搬送路径24,形成为直线状且将多个爪11连续搬送;以及滑槽部25,自零件搬送路径24连续且向下方倾斜地形成;且在具有第1窄幅部41a与宽幅部43的零件搬送路径24配设有姿势分选部26,所述姿势分选部对爪11的姿势进行判别,容许正规姿势的爪11的搬送,将非正规姿势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排除,因此,可利用小型化的零件供给装置10使爪11以规定的姿势稳定地供给。

另外,零件供给装置10具备:零件收容部21,收容爪11并且具备零件返送路径36,所述零件返送路径将被姿势分选部26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排除的爪11返送;以及升降装置22,使收容于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上升而返回零件搬送路径24,因此,可使经姿势分选部26排除的爪11高效率地返回零件搬送路径24。进而,即便存储于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为少量,也能够以短时间确实地返回零件搬送路径24,从而适宜作为小批次生产用零件供给装置10。

另外,零件搬送路径24与零件返送路径36平行且爪11的搬送方向为相反方向,因此,与使用碗型零件给料器的现有的装置相比,可使零件供给装置10大幅小型化。

另外,设于零件搬送路径24的姿势分选部26具有:第1窄幅部41a,使爪11的重心G不在零件搬送路径24上的非正规姿势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径36;第2窄幅部41b,较第1窄幅部41a设于更靠下游侧,且具有使搬送的所有爪11的重心G均不在零件搬送路径24上的宽度;以及分选槽44,在第2窄幅部41b的侧方,使以非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径36。由此,可确实地将非正规姿势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排除。

另外,姿势分选部26进而具备臂部45,所述臂部自设于第2窄幅部41b的下游侧的宽幅部43向上游侧延伸,且零件搬送路径24的搬送方向长度短于所述第2窄幅部41b,分选槽44由第2窄幅部41b及臂部45形成为L字形,因此,可确实地将非正规姿势的爪11自L字形的分选槽44排除,并且利用第2窄幅部41b与臂部45确实地搬送正规姿势的爪11。

另外,姿势分选部26具备:支撑壁38,自第1窄幅部41a及第2窄幅部41b与宽幅部43的右端部立起;排除板42,将爪11的表面或背面由支撑壁38支撑而以立起状态搬送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径24排除;以及左右分选部39及前后分选部40,使以非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自重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径36,因此,可确实地仅分选出以正规姿势搬送的爪11进行供给,适宜用作具有前后及左右为非对称的形状的拉链用拉头的爪11的零件供给装置10。

另外,进而具备旋转搬送部27,所述旋转搬送部在外周面具有能够收容利用滑槽部25而搬送的爪11的收纳槽61,且进行转动而将爪11以规定的姿势供给至供给位置,因此,可将爪11变换为规定的姿势且逐个确实地供给至供给位置。

另外,具备零件传感器52,所述零件传感器对滑槽部25内有无进行搬送的爪11的情况进行检测而使升降装置22运行,因此,可使向自动组装机的零件供给不中断而确实地进行供给。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是将爪11以规定的姿势搬送,但通过适当变更姿势分选部26的形状而还可应用于拉头本体或拉片等其他零件的搬送,且还可应用于前后为非对称的形状的零件或左右为非对称的形状的零件。

符号的说明

10:零件供给装置

11:爪(零件)

21:零件收容部

22:升降装置

23:零件返送构件

24:零件搬送路径

25:滑槽部

26:姿势分选部

27:旋转搬送部

36:零件返送路径

39:左右分选部

40:前后分选部

41a:第1窄幅部(窄幅部)

41b:第2窄幅部

42:排除板

44:分选槽

52:零件传感器

61:收纳槽

G:重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