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配重的提升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8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升起重机,包括:

a) 车体;

b) 将所述车体抬离地面的地面接合元件;

c) 绕转动轴线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车体的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具有最后固定部分;

d) 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旋转底座上并包括用于吊运负载的负载提升线的悬臂;

e) 连接至所述旋转底座的桅杆,以及连接在所述桅杆和所述悬臂之间以允许所述悬臂相对于所述旋转底座的旋转平面的角度改变的长度可调的悬臂提升索具;

f) 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旋转底座的配重支撑梁;

g) 配重支撑梁移动装置,其连接到所述配重支撑梁和所述旋转底座之间使得所述配重支撑梁在拾取、移动和放置操作期间能被所述配重支撑梁移动装置相对于所述旋转底座的长度移离所述旋转底座和所述车体的旋转连接点,并且从所述旋转底座的最后固定部分向后延伸;

h) 连接在所述桅杆和所述配重支撑梁之间的张紧元件;

i) 相对于所述配重支撑梁成可移动关系支撑在所述配重支撑梁上的配重单元;以及

j) 连接在所述配重支撑梁和所述配重单元之间从而能将所述配重单元移向和移离所述悬臂的配重单元移动装置;

k) 其中所述配重单元可移动至并保持在所述桅杆顶部前方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起重机,其中,所述配重支撑梁移动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一个装配在外框架元件内的内框架元件的伸缩框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起重机,其中,所述伸缩框架包括所述外框架元件,所述内框架元件以及在所述外框架元件内并且围绕所述内框架元件的中间框架元件,以及其中所述配重支撑梁包括作为所述配重支撑梁移动装置的一部分的所述伸缩框架的所述外框架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起重机,其中,所述配重支撑梁移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液压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起重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旋转底座后方上的支撑件,并且其中,所述配重支撑梁进一步包括支撑接合件,所述支撑接合件定位为使得当所述配重支撑梁处于完全收缩位置时,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支撑接合件能够将负载从所述配重支撑梁传递至所述旋转底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起重机,其中,所述可移动配重单元在起重机拾取、移动和放置操作期间从不被地面支撑而是间接地由所述车体上的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支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起重机,其中,所述地面接合元件包括为起重机提供前和后翻转支点的履带,并且所述配重单元可由所述配重单元移动装置移动至使得配重单元的重心离旋转轴线的距离小于从旋转轴线至后翻转支点的距离的110%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起重机,其中,所述配重单元可由所述配重移动装置移动至使得配重单元处于所述旋转底座的最后固定部分之前的位置。

9.一种提升起重机,包括:

a) 车体;

b) 将所述车体抬离地面的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其中所述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包括为起重机提供前和后翻转支点的两个履带;

c) 绕转动轴线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车体的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具有最后固定部分;

d) 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旋转底座上并包括用于吊运负载的负载提升线的悬臂;

e)连接到所述旋转底座和所述悬臂的悬臂提升系统,所述悬臂提升系统包括由支撑元件制成的第一桅杆和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旋转底座并由包括固定长度元件的索具连接至所述第一桅杆的第二桅杆;第一悬臂提升滚筒和来自所述第一悬臂提升滚筒穿过所述平衡器和在所述第一桅杆上的滑轮之间的线的多个部分的悬臂提升线,所述平衡器由附加悬臂提升索具连接至所述悬臂,所述附加悬臂提升索具与来自所述第一悬臂提升滚筒的悬臂提升线一起允许悬臂相对于旋转底座的旋转平面的角度改变;以及第二悬臂提升滚筒和连接在支撑在旋转底座上的滑轮和第二桅杆上的滑轮之间的线的多个部分,来自所述第二悬臂提升滚筒的线可操作以在起重机设置期间通过改变所述第二桅杆的位置提升所述第一桅杆;

f)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旋转底座的配重支撑梁,其中所述配重支撑梁包括两个通过交叉元件在后部连接在一起的间隔的侧元件,所述配重支撑梁以允许所述配重支撑梁为起重机拆卸和运输而移除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旋转底座;

g) 配重支撑梁移动装置,其连接在所述配重支撑梁和所述旋转底座之间使得所述配重支撑梁能相对于所述旋转底座的长度移离所述旋转底座和所述车体的旋转连接点,并且从所述旋转底座的最后固定部分向后延伸;

h) 连接在所述第一桅杆和所述配重支撑梁之间的张紧元件;

i) 相对于所述配重支撑梁成可移动关系支撑在所述配重支撑梁上的配重单元,其中所述配重单元包括堆叠在配重架上的多件配重,并且其中所述配重架悬在配重支撑梁的下方且连接至在所述配重支撑梁上滑动的滑车;以及

j) 连接在所述配重支撑梁和所述配重单元之间从而能将所述配重单元移向和移离所述悬臂的配重单元移动装置,其中所述配重单元能由配重移动装置在起重机拾取、移动和放置操作期间移动至一位置,使得配重单元的中心:

1) 位于所述旋转底座的最后固定部分之前以及

2) 位于离转动轴线的距离小于转动轴线至后翻转支点距离的125%的位置以及

3) 位于所述第一桅杆的顶部之前;以及

k) 其中所述可移动配重单元在整个起重机拾取、移动和放置操作期间从不被地面支撑而是间接地由所述车体上的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支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起重机,其中,所述第二桅杆在起重机拾取、移动和放置操作期间不能够改变位置。

11.一种在第一设置结构和第二设置结构之间重配置可移动提升起重机的方法,其中在两个设置结构中所述可移动提升起重机包括具有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的车体;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车体的旋转底座,使得所述旋转底座能相对于地面接合元件绕旋转轴线摆动;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旋转底座上的悬臂,从所述悬臂延伸出提升线;以及连接到旋转底座和悬臂允许所述悬臂相对于所述旋转底座的旋转平面的角度改变的悬臂提升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起重机从具有第一配重设置结构改变为具有第二配重结构,

i)在所述第一配重设置结构中,第一配重移动系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配重单元,其中,该第一位置是如此限定的位置,在其中所述第一配重单元已被所述第一配重移动系统移动至所述第一配重移动系统在所述第一配重设置结构中能够将所述第一配重单元移动到的尽可能靠近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构成离旋转轴线的第一距离,以及该第二位置是如此限定的位置,在其中所述第一配重单元已被所述第一配重移动系统移动至所述第一配重移动系统在所述第一配重设置结构中能够将所述第一配重单元移动到的尽可能远离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构成离旋转轴线的第二距离;

ii)在所述第二配重设置结构中,第二配重移动系统能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配重单元,其中,该第三位置是如此限定的位置,在其中所述第二配重单元被所述第二配重移动系统移动至所述第二配重移动系统在所述第二配重设置结构中能够将所述第二配重单元移动到的尽可能靠近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构成离旋转轴线的第三距离,以及该第四位置是如此限定的位置,在其中所述第二配重单元被所述第二配重移动系统移动至所述第二配重移动系统在所述第二配重设置结构中能够将所述第二配重单元移动到的尽可能远离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构成离旋转轴线的第四距离;

其中所述第四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以及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距离之间的差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差;以及

其中在每个结构中使用相同的旋转底座,车体和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以及其中i)在所述第一配重设置结构中,所述第一配重单元支撑在所述旋转底座上的配重支撑框架上并且所述第一配重移动系统包括连接为相对于所述配重支撑框架移动所述第一配重单元的配重单元移动装置,以及ii)在所述第二配重设置结构中,配重支撑梁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旋转底座并且所述第二配重单元以相对于所述配重支撑梁可移动的关系支撑在所述配重支撑梁上,并且第二配重单元移动装置连接在所述配重支撑梁和所述第二配重单元之间以能够将所述第二配重单元移向和移离悬臂,且所述第二配重移动系统包括连接为将所述配重支撑梁相对于所述旋转底座的长度移离所述旋转底座和车体的转动连接点的配重支撑梁移动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距离之间的差为所述第一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差的至少1.5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配重设置结构中用作配重支撑框架的结构在所述第二配重设置结构中用作配重支撑梁的一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配重设置结构中,所述配重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旋转底座的其他部分处于固定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包括为起重机提供前和后翻转支点的履带,并且所述第一配重单元可由第一配重单元移动装置移动至使得第一配重单元的重心离转动轴线的距离小于从转动轴线至后翻转支点的距离的110%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i)在所述第一配重设置结构中,所述悬臂提升系统包括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旋转底座的活动桅杆;悬臂提升滚筒;和连接在悬臂提升滚筒、桅杆和悬臂之间的悬臂提升索具,其中在桅杆和悬臂之间的悬臂提升索具只包括固定长度元件,以及ii)在所述第二配重设置结构中,所述悬臂提升系统包括连接到所述旋转底座的桅杆;悬臂提升滚筒;和连接在悬臂提升滚筒、桅杆和悬臂之间的悬臂提升索具,其中在桅杆和悬臂之间的悬臂提升索具包括允许悬臂相对于旋转底座的旋转平面的角度变化的可调长度悬臂提升索具。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和第二两个配重设置结构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可移动配重单元在起重机拾取、移动和放置操作期间从不被地面支撑而是间接地由所述车体上的可移动地面接合元件支撑。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