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65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贴膜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膜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手机屏幕既要小巧轻薄,又要触摸灵敏、显示清晰,因此对手机显示屏的装配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机显示屏一般由背光源和LCD组成,从上往下依次是反射膜片、导光片、下偏光片、TFTLCD、上偏光片,上面还会盖上触摸屏和盖板。

目前,将手机显示屏的上述膜片装贴于手机壳上时,还需将膜片对手机壳进行包覆,一般是通过人工贴装来完成,手工操作耗时较长、效率低,无法保证膜贴膜的准确度,而且还会因作业人员手上残留的胶而污染手机壳或者膜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工将膜片装贴于手机壳上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贴合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将膜片装贴于手机壳上的贴膜生产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膜生产线,包括送料线、位于所述送料线一侧的治具输送线、分别设于送料线上的导正装置和翻转装置、对应所述导正装置分别设于所述送料线和治具输送线之间的第一机械手、剥膜装置和第二机械手、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导正装置上的检测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导正装置具有导正通道;所述翻转装置沿所述送料线的送料方向位于所述导正装置的下游,用以对手机壳翻面;所述第一机械手、剥膜装置和第二机械手沿送料线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翻转装置的上游;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和剥膜装置之间,用以止停和定位手机壳;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远离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用以检测手机壳的摆放方向是否正确。

上述的贴膜生产线,通过采用导正装置、检测装置和定位装置,使得手机壳能正确地放置于回转治具上,从而使膜片能正确地贴装于手机壳上,保证了贴膜质量;通过采用剥膜装置和压膜装置,实现了膜片自动贴装于手机壳上,提高了贴膜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剥膜装置包括剥膜固定架及分别安装于所述剥膜固定架上的送料机构、隔离纸回收机构、剥膜刀、推膜机构、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和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所述剥膜刀、推膜机构、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和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均位于所述送料机构和隔离纸回收机构的下方;所述推膜机构位于所述剥膜刀的上方,所述推膜机构和剥膜刀之间具有膜料带过道;所述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位于所述送料机构和剥膜刀之间;所述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位于所述剥膜刀和隔离纸回收机构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推膜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剥膜固定架上的推膜气缸、位于所述剥膜刀上方的滚轮、连接所述推膜气缸的输出轴的滚轮固定架、及固定于所述滚轮固定架上的旋转动力件,所述滚轮的一端枢接所述滚轮固定架,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动力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膜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导正装置上的压膜安装座、铰接所述压膜安装座的活动架、枢接所述活动架的压轮,所述压轮位于所述导正通道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膜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压膜安装座和活动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送料线上的翻转固定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翻转固定架上的翻转件和动力机构、及设于所述翻转件上的吸盘;所述翻转件连接所述动力机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翻转固定架上的推拉气缸、连接所述翻转件的齿轮及连接所述推拉气缸的输出轴的齿条,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齿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件具有两相对的翻转板,各所述翻转板上均设有所述吸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为一挡板,所述挡板伸入至所述导正通道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靠近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设有弹性垫。

附图说明

图1为待剥膜的膜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贴膜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贴膜生产线的圆圈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贴膜生产线的剥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剥膜装装置的圆圈C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的贴膜生产线的B处放大图;

图7是图2所示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在图1中:

100、膜料带;101、隔离纸;102、膜片;

在图2至图7中:

11、送料线;12、治具输送线;13、第一机械手;14、第二机械手;15、第一感应器;16、第二感应器;17、定位装置;

20、导正装置;21、导正通道;

30、检测装置;31、检测固定架;32、检测器;

40、剥膜装置;41、剥膜固定架;42、送料机构;43、隔离纸回收机构;44、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45、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46、剥膜刀;47、膜料带感应器;50、整平机构;51、第一压平轮;52、第二压平轮;53、压平轮固定架;54、压平气缸;60、推膜机构;61、滚轮;62、滚轮固定架;63、推膜气缸;64、旋转动力件;

70、压膜装置;71、压膜安装座;72、活动架;73、压轮;

80、翻转装置;81、翻转固定架;82、翻转件;83、翻转板;84、吸盘;85、动力机构;86、齿轮;87、推拉气缸;88、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膜料带100,由带状的隔离纸101及若干粘贴于隔离纸101上的膜片102构成,膜片102只有从隔离纸101上取下后才能贴装于手机壳上,本方案的贴膜生产线便可以实现将图1所示的膜料带100的膜片102与隔离纸101分离,并将膜片102贴装于手机壳上的功能。

如图2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贴膜生产线,包括送料线11、位于送料线11一侧的治具输送线12、分别设于送料线11上的导正装置20和翻转装置80、及对应导正装置20分别设于送料线11和治具输送线12之间的第一机械手13、剥膜装置40和第二机械手14、及固定于导正装置20上的检测装置30和定位装置17;导正装置20具有导正通道21,用于导正送料线11输送的手机壳和回转治具;翻转装置80沿送料线11的送料方向位于导正装置20的下游;第一机械手13、剥膜装置40和第二机械手14沿送料线11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且均位于翻转装置80的上游;定位装置17位于第一机械手13和剥膜装置40之间;检测装置30位于第一机械手13远离定位装置17的一侧。

在上述的贴膜生产线中,检测装置30用于检测待贴膜的手机壳是否摆放正确;定位装置17用于在导正通道21内止住手机壳,并对手机壳进行定位;第一机械手13用于将定位装置17定位好的手机壳取放至治具输送线12上的回转治具上,并将放好手机壳的回转治具搬运至送料线11上;剥膜装置40用于将膜片和隔离纸分开,并将剥离后膜片送至手机壳上;压膜装置70用于将膜片压粘于手机壳上,以实现贴膜;第二机械手14用于将贴好膜的手机壳从回转治具上取下放至翻转装置80上,并将卸下手机壳的回转治具重新搬运至治具输送线12上;翻转装置80用于将贴好膜的手机壳翻面,并使翻面后的手机壳掉落至送料线11流向下一道工序。

导正通道21具有对应第一机械手13的手机壳导正段和对应剥膜装置40的回转治具导正段,用于分别使手机壳和回转治具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如图3所示,检测装置30包括固定于导正装置20上的检测固定架31及固定于检测固定架31上的检测器32。当手机壳经过检测装置30时,检测装置30上的检测器32对手机壳进行检测,检查手机壳的摆放方向是否正确,若正确,第一机械手13及时动作将手机壳的摆放方向改正过来。

定位装置17为一挡板,挡板伸入至导正通道内,用以止住手机壳。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靠近检测装置30的一侧设有弹性垫,用于缓冲手机壳与挡板之间的撞击力,避免手机壳撞坏。

如图4所示,剥膜装置40包括剥膜固定架41及分别安装于剥膜固定架41上的送料机构42、隔离纸回收机构43、剥膜刀46、推膜机构60、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44和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45;剥膜刀46、推膜机构60、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44和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45均位于送料机构42和隔离纸回收机构43的下方;推膜机构60位于剥膜刀46的上方,推膜机构60和剥膜刀46之间具有膜料带过道;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44位于送料机构42和剥膜刀46之间;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45位于剥膜刀46和隔离纸回收机构43之间。送料机构42用于提供膜料带100;隔离纸回收机构43用于回收隔离纸101;剥膜刀46用于将膜片102从隔离纸101上分离;推膜机构60用于将离开隔离纸101的膜片102推送至手机壳上;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44用于将膜料带100传送至剥膜刀46;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45用于将与膜片102分开后的隔离纸101输送至隔离纸回收机构43。

推膜机构60包括固定于剥膜固定架41上的推膜气缸63、位于剥膜刀46上方的滚轮61、连接推膜气缸63的输出轴的滚轮固定架62、及固定于滚轮固定架62上的旋转动力件64,滚轮61的一端枢接滚轮固定架62,另一端连接旋转动力件64。推膜气缸63用于调节滚轮61和剥膜刀46之间的距离,旋转动力件64用于驱动滚轮61转动,当膜片102从隔离纸101上分离后,滚轮61利用其对膜片102的摩擦力推动膜片102移动至手机壳上。

如图5所示,剥膜装置40还包括位于送料机构42和剥膜刀46之间的整平机构50;整平机构50包括枢接剥膜固定架41的第一压平轮51、与第一压平轮51相对的第二压平轮52、枢接第二压平轮52的压平轮固定架53及连接压平轮固定架53的压平气缸54,第一压平轮51和第二压平轮52之间具有膜料带100通道。通过压平气缸54驱动第二压平轮52将穿过第一压平轮51和第二压平轮52之间的膜料带100紧压于第一压平轮51,使得膜料带100上的膜片102在被贴于手机壳之前,能被压平整,便于贴膜。

剥膜装置40还包括对应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44设置的膜料带感应器47,用于感应膜料带100,若没感应到膜料带100,送料机构42和隔离纸回收机构43均停止运行。

上述的剥膜贴膜装置工作时,送料装置上的膜料带100经过膜料带输送辊轮组件44的输送和整平机构50的压平作用后运动至剥膜刀46和压料轮之间;随后,隔离纸101在隔离纸回收机构43的拉动下往下绕过剥膜刀46的刀口,经过隔离纸输送辊轮组件45的输送后,被隔离纸回收机构43回收;在隔离纸101绕过剥膜刀46的刀口往下拉动的过程中,膜片102从隔离纸101上分离,并在滚动的滚轮61推动下移动至手机壳上。

如图6所示,压膜装置70包括固定于导正装置20上的压膜安装座71、铰接压膜安装座71的活动架72、及枢接活动架72的压轮73,压轮73位于导正通道21内。当回转治具带着产品运动至压膜装置70时,回转治具穿过压膜安装座71,并推动活动架72向上运动,直至压轮73压于回转治具运载的手机壳上,在载具带动手机壳移动的过程中,压轮73在手机壳上发生滚动,在滚轮61的重力作用下,膜片102被紧紧地压粘于手机壳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压膜装置70好包括弹簧,弹簧连接压膜安装座71和活动架72,用于进一步增加压轮73作用于手机壳上的压力,以使膜片能更紧固地粘于手机壳上。

如图7所示,翻转装置80包括固定于送料线11上的翻转固定架81、分别固定于翻转固定架81上的翻转件82和动力机构85、及设于翻转件82上的吸盘84;翻转件82连接动力机构85。当第二机械手14将贴好膜片的手机壳搬运至翻转件82上后,吸盘84吸住手机壳,并在动力机构85的驱动下带着手机壳进行翻转以使手机壳翻面。

动力机构85包括固定于翻转固定架81上的推拉气缸87、连接翻转件82的齿轮86及连接推拉气缸87的输出轴的齿条88,齿条88传动连接齿轮86。推拉气缸87通过推动齿条88驱动齿轮86转动,转动的齿轮86再驱动翻转件82转动,以对手机壳进行翻面。

翻转件82具有两相对的翻转板83,各翻转板83上均设有吸盘84,两翻转板83的设置,实现了一翻转板83通过吸盘84固定好手机壳时,另一翻转板83已将上一个手机壳翻好面,并让翻好面的手机壳自动掉落至送料线11上,提高了手机壳的翻面效率。

上述的贴膜生产线包括如下工作步骤:

步骤一:送料线11将送料壳送入导正装置20的导正通道21内进行导正;

步骤二:手机壳经过检测装置30,检测装置30的检测器32检测手机壳是否摆放正确,若不正确,第一机械手13实时动作将手机壳摆放方向调换过来;

步骤三:手机壳运动至定位装置17,定位装置17止住手机壳,第一机械手13动作将手机壳搬运至回转治具上,并将装好手机壳的回转治具搬回至第一感应器15所对应的导正通道21的部位内;

步骤四:第一感应器15感应到回转治具后,剥膜装置40进行剥膜动作,当回转治具运动至剥膜装置40的剥膜刀46下时,剥膜装置40将剥好的膜片送至回转治具上的手机壳上;

步骤五:回转治具经过压膜装置70,压膜装置70的滚轮61压于回转治具上的手机壳上,将膜片102压粘于手机壳上;

步骤六:回转治具经过第二感应器16,第二感应器16感应到回转治具,第二机械手14动作将贴好膜的手机壳放于翻转件82的位于上方的翻转板83上,随即翻转板83上的吸盘84吸住手机壳,放好后,第二机械手14将回转治具重新搬运回治具输送线12上,回转治具在回治具输送线12的运送下重新回到第一机械手13所在的位置;

步骤七:驱动机构驱动翻转件82旋转,手机壳随着翻转件82旋转,当手机壳运动至翻转件82的下方时,另一个翻转板83运动至上方,这时,手机壳完成翻面,吸盘84撤销掉对手机壳的吸附力,手机壳掉落至送料线11上,送料线11将手机壳运送至下一道工序。

上述的贴膜生产线,通过采用导正装置20、检测装置30和定位装置17,使得手机壳能正确地放置于回转治具上,从而使膜片102能正确地贴装于手机壳上,保证了贴膜质量;通过采用剥膜装置40和压膜装置70,实现了膜片102自动贴装于手机壳上,提高了贴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