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粉料储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联粉料斗。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粉料储存和运输中,不管是粉料的解包还是储存运输,很多工序都是通过人力实现的,经常在类似水泥生产的企业会出现工人掉入储存有粉料的储料斗中,造成工伤事故,严重者危及生命;另外现在的储料斗都是根据储料斗的容积来断定容量,在储料斗中的粉料使用一部分后,会带来容积不确定等因素,给生产整备工作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联粉料斗,目的是用来提高粉料的储存运输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联粉料斗,包括双料斗本体,所述双料斗本体由上斗体和下斗体组成,其中所述上斗体与下斗体焊接在一起,且所述上斗体呈圆柱形,下斗体呈圆锥形,所述上斗体上端一侧设有顺料斗,且顺料斗通过螺栓与上斗体连接,所述顺料斗倾斜设置,所述上斗体上端另一侧设有解包口组件,且所述解包口组件下端与上斗体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斗体下端设有格栅,所述解包口组件下方设有网栅骨架。
优选的,所述下斗体侧壁上设有观察清理窗。
优选的,在其中一侧的观察清理窗上方设有料位计,且料位计通过螺栓与下斗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斗体下方设有斗体接口部分,且斗体接口部分与下斗体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双联粉料斗,包括双料斗本体,所述双料斗本体由上斗体和下斗体组成,其中所述上斗体与下斗体焊接在一起,且所述上斗体呈圆柱形,下斗体呈圆锥形,所述上斗体上端一侧设有顺料斗,且顺料斗通过螺栓与上斗体连接,所述顺料斗倾斜设置,所述上斗体上端另一侧设有解包口组件,且所述解包口组件下端与上斗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斗体下端设有格栅,所述解包口组件下方设有网栅骨架,通过倾斜设置顺料斗以及格栅和网栅骨架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工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下斗体侧壁上设有观察清理窗,方便了对双料斗本体内的粉料的观察及清理;在其中一侧的观察清理窗上方设有料位计,实现了对双料斗本体内粉料含量的统计;所述下斗体下方设有斗体接口部分,方便出料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双联粉料斗主视图;
图2是该双联粉料斗左视图;
图3是A向1:10放大图;
图4是B向1:10放大图;
图5是C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6是D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7是E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8是F位置局部放大图;
其中:
1、双料斗本体;10、上斗体;11、下斗体;10-1、顺料斗;10-2、解包口组件;10-3、网栅骨架;10-1-1、格栅;11-1、观察清理窗;11-2、料位计;11-3、斗体接口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双联粉料斗,是用来提高粉料的储存运输的安全性。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双料斗本体1,如图1、图2所示,所述双料斗本体1由上斗体10和下斗体11组成,其中所述上斗体10与下斗体11焊接在一起,且所述上斗体10呈圆柱形,下斗体11呈圆锥形,所述上斗体10上端一侧设有如图1、图3所示的顺料斗10-1,且如图6所示顺料斗10-1通过螺栓与上斗体10连接,所述顺料斗10-1倾斜设置,所述上斗体10上端另一侧设有解包口组件10-2,且如图8所示所述解包口组件10-2下端与上斗体10通过螺钉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上斗体10下端设有格栅10-1-1,所述解包口组件10-2下方设有网栅骨架10-3。所述下斗体11侧壁上设有观察清理窗11-1。而且在其中一侧的观察清理窗11-1上方设有料位计11-2,且如图5所示料位计11-2通过螺栓与下斗体11连接。所述下斗体11下方设有如图1、图4所示的斗体接口部分11-3,且如图7所示斗体接口部分11-3与下斗体11通过螺栓连接。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该双联粉料,包括双料斗本体1,所述双料斗本体1由上斗体10和下斗体11组成,其中所述上斗体10与下斗体11焊接在一起,且所述上斗体10呈圆柱形,下斗体11呈圆锥形,所述上斗体10上端一侧设有顺料斗10-1,且顺料斗10-1通过螺栓与上斗体10连接,所述顺料斗10-1倾斜设置,所述上斗体10上端另一侧设有解包口组件10-2,且所述解包口组件10-2下端与上斗体10通过螺钉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上斗体10下端设有格栅10-1-1,所述解包口组件10-2下方设有网栅骨架10-3,通过倾斜设置顺料斗以及格栅和网栅骨架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工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下斗体11侧壁上设有观察清理窗11-1,方便了对双料斗本体内的粉料的观察及清理。而且在其中一侧的观察清理窗11-1上方设有料位计11-2,且料位计11-2通过螺栓与下斗体11连接,实现了对双料斗本体内粉料含量的统计。所述下斗体11下方设有斗体接口部分11-3,且斗体接口部分11-3与下斗体11通过螺栓连接,方便出料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