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741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行业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一般的物流作业的箱体在输送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辅助完成,因而物流作业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物流作业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输送装置。

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箱体,包括:

机架;

输送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线用于带动所述箱体运动;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输送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输送线沿所述机架滑动;

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输送线;

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上,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箱体;以及

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存在间距,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输送线;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均与所述输送线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所述输送线时,所述第一传感器发出第一感应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输送线沿所述机架滑动,且所述输送线带动所述箱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二传感器发出第二感应信号,所述输送线停止带动所述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输送线沿所述机架滑动;

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感应到所述输送线时,所述第三传感器发出第三感应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输送线沿所述机架滑动,且所述输送线带动所述箱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上述的输送装置,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输送线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驱动输送线沿机架滑动,且输送线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此时可以将箱体放置于输送线上,输送线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当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箱体时,输送线停止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此时箱体沿第一方向输送到位,且输送线沿机架滑动;当第三传感器感应到输送线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驱动输送线沿机架滑动,且输送线带动箱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时箱体可以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到目的地,使输送装置可以将箱体随输送线自动从第一传感器所在的位置输送至第三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且箱体可以通过输送线沿第一方向输送到位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到目的地;操作者只需将箱体放置于输送线上,输送装置即可自动完成箱体的输送,避免了箱体在输送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完成,解决了物流作业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和第一链条,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均能够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输送线上,且所述第一链条缠绕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一链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条的数目为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链轮;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输送线的第一侧壁,且缠绕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一端;

另外一个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输送线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且缠绕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二端,由于两个第一链条分别固定于输送线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从而使第一电机驱动输送线沿机架滑动的过程中更加地平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链条、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所述第二链条缠绕于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上;所述第二链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第三链轮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装置还包括滑块和导轨,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输送线的侧壁上,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使所述输送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输送线通过滑块沿导轨滑动,可以避免输送线的外壁在沿机架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离或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装置还包括导杆和导套,所述导杆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套固定于所述输送线的外壁上,且所述导套套接于所述导杆上,可以使输送线可以更好地沿机架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包括本体、托辊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托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托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托辊转动;

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所述箱体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停止动作,即第二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托辊转动,以免继续带动箱体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端部,在本体端部设置挡板,可以防止当第二驱动组件停止动作时箱体因惯性继续运动而滑出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二传感器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使第二传感器可以更好地感应箱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带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带轮设置于所述托辊上,所述皮带缠绕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输送装置的另一立体图(不包括机架);

图3为图2所示输送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输送装置的输送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输送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输送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输送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输送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输送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0用于输送箱体(图中未示出),如件烟的包装箱。输送装置10可以对箱体进行升降或水平输送。同时参见图2,输送装置10包括机架110、输送线120、第一驱动组件130、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60以及第三传感器170。输送线120滑动设置于机架110上,输送线120用于带动箱体运动。第一驱动组件130的动力输出端与输送线12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第一传感器150设置于机架110上,第一传感器150用于感应输送线120。第二传感器160设置于输送线120上,第二传感器160用于感应箱体。第三传感器170设置于机架110上,且第三传感器170与第一传感器150存在间距,第三传感器170用于感应输送线120。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60和第三传感器170均与输送线120的控制端通信连接。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60和第三传感器170均与第一驱动组件130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如图3所示,其中,当第一传感器150感应到输送线120时,第一传感器150发出第一感应信号,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当第二传感器160感应到箱体时,第二传感器160发出第二感应信号,输送线120停止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且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当第三传感器170感应到输送线120时,第三传感器170发出第三感应信号,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10的外形轮廓大致呈长方体状。输送线120的外壁滑动连接于机架110上。如图2所示,输送线120为水平输送线120,输送线120的两侧均设有L型隔板121。第一驱动组件130设置于机架110上,第一驱动组件130用于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作升降运动。输送线12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输送线120并排布置于机架110上。第一驱动组件130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其中一个输送线120沿机架110上下滑动,另外一个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另外一个输送线120沿机架110上下滑动。当一个输送线120沿机架110作上升运动时,另一个输送线120可以沿机架110作下降运动。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60和第三传感器170均为光电开关。第二传感器160设置于输送线120的本体的边缘上。每个输送线120上均设有第二传感器160。第一传感器150和第三传感器170间隔设置于机架110的侧壁上。第一传感器150和第三传感器170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第一传感器150分别设置于机架1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且两个第一传感器150位于机架110的同一高度上。两个第三传感器170分别设置于机架1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且两个第三传感器170位于机架110的同一高度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160还可以设置于输送线120的外壁的中间位置或其他位置上。两个第一传感器150或两个第三传感器170的位置不仅限于位于机架110的同一高度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整个输送装置10的运作过程为:如图3所示,箱体从机架110的较低处的位置输送至机架110的较高处的位置。第一传感器150设置于机架110的较低处的位置,第三传感器170设置于机架110的较高处的位置。当输送装置10刚启动时,输送线120位于机架110的较低处的位置,此时输送线120被第一传感器150所感应,第一传感器150发出第一感应信号,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此时使用者可以将箱体放置于输送线120上,箱体通过输送线120从投放处输送到输送线120的边缘处。当箱体被输送线120的边缘上的第二传感器160所感应时,第二传感器160发出第二感应信号,输送线120停止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且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此时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输送线120开始上升。

当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输送线120运动至机架110的较高处的位置时,输送线120被第三传感器170所感应到,第三传感器170发出第三感应信号,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最终箱体输送至目的地。此后,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输送线120从机架110的较高处的位置输送至较低处的位置,第一传感器150感应到输送线120并发出第一感应信号,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如此不断循环往复。使用者只需在输送的初始位置将箱体放置于输送线120上,而在箱体的输送过程中无需再介入,从而提高了箱体的输送效率。

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0,当第一传感器150感应到输送线120时,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此时可以将箱体放置于输送线120上,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当第二传感器160感应到箱体时,输送线120停止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此时箱体沿第一方向输送到位,且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当第三传感器170感应到输送线120时,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时箱体可以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到目的地,使输送装置10可以将箱体随输送线120自动从第一传感器150所在的位置输送至第三传感器170所在的位置,且箱体可以通过输送线120沿第一方向输送到位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到目的地。操作者只需将箱体放置于输送线120上,输送装置10即可自动完成箱体的输送,避免了箱体在输送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完成,解决了物流作业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设置于机架110上,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60、第三传感器170、输送线120的控制端和第一驱动组件130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输送线120和第一驱动组件130动作。如图3所示,其中,当第一传感器150感应到输送线120时,第一传感器150发出第一感应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控制器控制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当第二传感器160感应到箱体时,第二传感器160发出第二感应信号,控制器控制输送线120停止带动箱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且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当第三传感器170感应到输送线120时,第三传感器170发出第三感应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30停止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且控制器控制输送线120带动箱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设置于机架110的顶部。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30包括第一电机131、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第三传动轴134和第一链条135,第一电机131设置于机架110上,第一电机13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132连接,第一电机131驱动第一传动轴132转动,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和第三传动轴134均能够转动连接于机架110上,且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和第三传动轴134之间相互平行,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和第三传动轴134上均设有第一链轮133a,第一链条135的两端均固定于输送线120上,且第一链条135缠绕于第一传动轴132的第一链轮133a、第二传动轴133的第一链轮133a和第三传动轴134的第一链轮133a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31设置于邻近机架110的顶端处的中间位置,且第一电机131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于机架110上。第一传动轴132和第二传动轴133分别转动连接于邻近机架110的顶端处,且第一传动轴132与第二传动轴133位于机架110的同一高度上。第三传动轴134转动连接于邻近机架110的底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和第三传动轴134之间还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此时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和第三传动轴134上均设有带轮,以实现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和第三传动轴134之间的传动。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链条135的数目为两个。第一传动轴132、第二传动轴133和第三传动轴13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链轮133a。其中一个第一链条135的两端间隔固定于输送线120的第一侧壁,且缠绕于第一传动轴132的第一端、第二传动轴133的第一端和第三传动轴134的第一端。另外一个第一链条135的两端间隔固定于输送线120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且缠绕于第二传动轴133的第二端、第二传动轴133的第二端和第三传动轴134的第二端,由于两个第一链条135分别固定于输送线120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从而使第一电机131驱动输送线120沿机架110滑动的过程中更加地平稳。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第一链条135的两端均固定于第一侧壁上,且缠绕于第一传动轴132的第一端、第二传动轴133的第一端和第三传动轴134的第一端。另外一个第一链条135的两端均固定于第二侧壁上,且缠绕于第二传动轴133的第二端、第二传动轴133的第二端和第三传动轴134的第二端。其中一个第一链条135的两端和另外一个第一链条135的两端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30还包括第二链条136、第二链轮137和第三链轮138。第二链条136缠绕于第二链轮137和第三链轮138上。第二链轮137设置于第一电机131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三链轮138套接于第一传动轴13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链轮138套接于第一传动轴132的中间位置。第二链轮137和第三链轮138的直径大小相等,且第二链轮137和第三链轮138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链轮137和第三链轮138的直径大小可以不相等。第三链轮138所在第一传动轴132的位置可以随第一电机131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一电机131与第一传动轴132之间不仅限于通过链条链轮进行传动,第一电机131与第一传动轴132之间还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或带轮传动。第一电机131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132还可以同轴设置,此时第一电机131与第一传动轴132之间可以通过联轴器连接。或者第一电机131通过减速器连接至第一传动轴132,以增大第一电机131的输出扭矩。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0还包括滑块190和导轨210,滑块190固定于输送线120的侧壁上,导轨210设置于机架110上,滑块190滑动连接于导轨210上,使输送线120滑动设置于机架110上,输送线120通过滑块190沿导轨210滑动,可以避免输送线120的外壁在沿机架110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离或摆动。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线12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输送线120并排设置于机架110上。再次参见图2,导轨210和滑块190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导轨210分别设置于机架110的两侧上,其中一个输送线120的第一侧壁上滑动连接于机架110的一侧的导轨210上,另外一个输送线120的第二侧壁上滑动连接于机架110的另一侧的导轨210上。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0还包括导杆220和导套230,导杆220固定于机架110上,导套230固定于输送线120的外壁上,且导套230套接于导杆220上,可以使输送线120可以更好地沿机架110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导杆220和导套230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导杆220间隔设置于机架110的中间位置。其中一个导套230位于其中一个输送线120的第二侧壁上,且其中一个导套230套接于其中一个导杆220上。另外一个导套230位于另外一个输送线120的第一侧壁上,且另外一个导套230套接于另外一个导杆220上。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线120包括本体122、托辊123和第二驱动组件124,托辊123转动连接于本体122上,第二驱动组件124设置于本体122上,且第二驱动组件124的动力输出端与托辊123连接,第二驱动组件124驱动托辊123转动。第二传感器160位于本体122上,第二驱动组件124的控制端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当第二传感器160感应到箱体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组件124停止动作,即第二驱动组件124停止驱动托辊123转动,以免继续带动箱体运动。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线120还包括挡板125,挡板125设置于本体122的端部,在本体122端部设置挡板125,可以防止当第二驱动组件124停止动作时箱体因惯性继续运动而滑出本体122。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22大致呈方形状,两个L型隔板121分别设置于本体12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且托辊123的轴线分别垂直于隔板121。挡板125设置于本体122的端部,挡板125与两个L型隔板121围成半封闭的槽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16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二传感器160间隔设置于本体122上,使第二传感器160可以更好地感应箱体。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传感器160呈直线状设置于本体122上邻近挡板125的端部。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124包括第二电机124a、第一带轮124b、第二带轮124c和皮带124d,第二电机124a固定于本体122上,第一带轮124b设置于第二电机124a的动力输出端,第二带轮124c设置于托辊123上,皮带124d缠绕于第一带轮124b和第二带轮124c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124a固定于本体122上远离挡板125的底部。第一带轮124b与第二带轮124c的直径大小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带轮124b和第二带轮124c的直径大小可以不相等。第二电机124a与托辊123之间也不仅限于通过带轮进行传动,还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或链轮传动。第二电机124a与托辊123之间还可以通过设置减速器或联轴器进行传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