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19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配件领域中,传统的前、后桥焊接生产线上有些工位需要将小补片焊接到前、后桥产品上面。

图1为传统上料机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上料机构10包括圆形气缸11、夹持气缸12、旋转气缸13、固定高度位置14及夹爪15,通过夹爪15将工位限定在一个固定高度位置14,再通过圆形气缸11、夹持气缸12和旋转气缸13配合实现将小补片焊接到前、后桥产品上。

然而,传统的上料机构只能将小补片放置针对于某一特定型号的前、后桥产品的固定高度位置。圆形气缸行程决定了小补片放置高度位置,因此无法适应不同型号前、后桥产品共线,柔性化、自动化生产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料机构无法适应不同型号前、后桥产品共线等缺陷,提供一种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包括:

升降部件,用于实现所述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升降动作;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升降部件的底部,用于夹持取料或放料;

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连接在所述升降部件的侧部,用于实现所述升降部件和所述夹持部件的旋转动作。

较佳地,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圆形气缸、竖直连接块、导轨、竖直限位块和滑块,所述竖直连接块安装在所述圆形气缸的底端,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竖直连接块的侧部,所述滑块滑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竖直限位块通过螺钉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

较佳地,所述旋转部件包括旋转气缸和水平连接块,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和所述水平连接块通过螺母连接固定,所述水平连接块通过螺钉与所述圆形气缸连接固定。

较佳地,所述圆形气缸的活塞杆头端螺纹拧入所述竖直连接块。

较佳地,所述竖直限位块呈“L”型,所述竖直限位块的两边中的水平段通过螺钉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竖直限位块的两边中的竖直段延伸至所述导轨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升降部件还包括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拧入所述竖直限位块的两边中的所述水平段,用以调节所述竖直限位块的高度。

较佳地,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夹持气缸和夹爪,所述夹持气缸安装在所述竖直限位块的下部,所述夹爪与所述夹持气缸连接。

较佳地,所述夹爪通过螺钉与所述夹持气缸锁附。

较佳地,所述夹持气缸通过螺钉锁附于所述竖直限位块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可以使得生产线柔性化、自动化程度更高,不再是一种前、后桥产品型号对应一套上料机构,而是一套柔性自适应送料机构可以对应多种型号的产品生产作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传统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 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其包括旋转部件20、升降部件30和夹持部件40。其中,升降部件30主要用于实现所述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升降动作。夹持部件40安装在升降部件30的底部,用于夹持取料或放料。旋转部件20连接在升降部件30的侧部,用于实现升降部件30和夹持部件40的旋转动作。

优选地,升降部件30包括圆形气缸31、竖直连接块32、导轨33、竖直限位块35和滑块34,其中,竖直连接块32安装在圆形气缸31的底端,导轨33安装在竖直连接块32的侧部,即导轨33锁付到竖直连接块32上固定,将滑块34滑设在导轨33上,竖直限位块35通过螺钉37与滑块34连接固定。升降部件30通过圆形气缸31的推动作用实现整个升降部件30的升降动作。

旋转部件20包括旋转气缸21和水平连接块22,旋转气缸21的旋转轴23和水平连接块22通过螺母连接固定,水平连接块22通过螺钉与圆形气缸31连接固定。旋转部件20主要通过旋转气缸21推动作用实现升降部件30及夹持部件40旋转动作

进一步地,圆形气缸31的活塞杆头端螺纹拧入竖直连接块32。竖直限位块35呈“L”型,其中,竖直限位块35的两边中的水平段通过螺钉与滑块34连接固定,竖直限位块35的两边中的竖直段延伸至导轨33的上方。

升降部件30还包括调整螺钉36,将调整螺钉36拧入竖直限位块35的两边中的所述水平段,用以调节竖直限位块35的高度。调整螺钉36穿过竖直限位块35可与导轨33上平面接触,通过旋转调整螺钉36可调整夹持气缸原始高度位置。

夹持部件40包括夹持气缸41和夹爪42,将夹持气缸41安装在竖直限位块35的下部,而夹爪42与夹持气缸41连接。这里的夹爪42通过螺钉与夹持气缸41锁附。夹持气缸41通过螺钉锁附于竖直限位块35的下方。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与传统上料机构相比,其具有如下区别:传统上料机构采用圆形气缸通过限位块直接与夹持气缸固定,这样小补片放置高度位置完全取决于圆形气缸行程决定且放置位置只能唯 一高度。然而,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采用了圆形气缸活塞杆与竖直连接块固定,导轨锁附到竖直连接块上固定,滑块与竖直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并在竖直限位块上方拧入一调节螺钉(调整螺钉用于调整原始高度位置)。这样,当圆形气缸31下降到高度H上边沿时(如图2所示,H为不同型号前、后桥对应小补片放置位置高度差),圆形气缸31的行程还没走完,圆形气缸31将继续下降,则夹持气缸41会夹持住小补片50和竖直限位块35跟着滑块34沿导轨33一起竖直向上运动,直到圆形气缸31行程走完。这样,小补片50放置位置可沿竖直向上高度H范围内自适应。

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的运转原理如下:旋转气缸21处于原始位置,圆形气缸31下降到位后,夹持气缸41动作夹持小补片50,圆形气缸31上升到位后,旋转气缸21旋转90°。圆形气缸31下降到位后,夹持气缸41松开放置小补片50到预定位置。圆形气缸31上升到位后,旋转气缸21回转90°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完成一工作循环。

由于夹持气缸41夹持小补片50固定在竖直限位块35上面,此时受自重作用处于导轨33下方。所以当圆形气缸31下降,小补片50碰到前、后桥产品后可沿导轨33竖直方向向上直线运动,其极限距离为L1-L2(如图2所示,L1为导轨长度,L2为滑块长度),直到圆形气缸31下降到位。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滑块可沿导轨无阻碍竖直向上滑动的特性,因此机构L1-L2≥H即可通过调整螺栓调节而应用于不同高度差的前、后桥型号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柔性化自动化上料机构可以使得生产线柔性化、自动化程度更高,不再是一种前、后桥产品型号对应一套上料机构,而是一套柔性自适应送料机构可以对应多种型号的产品生产作业。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