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式自动水带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758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灌水带回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发电式自动水带回收装置,属于水带回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更加严重,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浇灌技术,每年都要使用大量的浇灌带铺设在田间。在不使用浇灌带进行浇灌时,需要将浇灌带回收以便后续再利用。由于浇灌带在田间铺设的面积广,以往都是依靠人工回收,每年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所以各种各样的浇灌带回收机应运而生。名称为“滴灌带回收机用回收系统及滴灌带回收机”申请号为“20142040377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滴灌带回收机用回收系统及滴灌带回收机。该滴灌带回收机用回收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回收装置和旋转连接结构;旋转连接结构包括旋转连接部件和动力连接部件;回收装置的动力传输轴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连接部件;动力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连接部件与相邻两个回收装置的动力传输轴连接,使得两相邻回收装置通过旋转连接部件呈180度,相邻两个回收装置的动力传输轴能通过动力连接部件同步转动。该装置通过在每相邻两个回收装置之间设 有旋转连接结构,使得滴灌带回收机用回收系统可弯折,然而,该旋转连接结构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繁琐,提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发电式自动水带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维修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电式自动水带回收装置,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为电瓶车、柴油机车或汽油机车,所述行走装置的后端设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回收转盘,所述转盘的两侧设有挡板,中间设有转筒,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转筒内,所述转轴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从而便于将回收滴灌带取下,提高了回收效率;所述转筒设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与中间轮带传动相连,所述中间轮带通过同轴带轮与所述行走装置动力输出轴的大带轮传动相连,从而可以通过行走装置带动转筒转动,实现了快速回收,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小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大带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弹簧的一端,两根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压板,从而可以在回收水带的过程中将水带压紧在转盘上,提高了回收效果。

另外,所述回收装置通过升降油缸设置在行走装置的后端,所述升降油缸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上,上端通过挂钩挂接所述回收装置,从而可以在不回收时或回收完毕时将回收装置提起,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维修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发电式自动水带回收装置,包括行走装置9,所述行走装置9为电瓶车、柴油机车或汽油机车,所述行走装置9的后端设有回收装置1,所述回收装置1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上设有回收转盘8,所述转盘8的两侧设有挡板,中间设有转筒,所述转轴7设置在所述转筒内,所述转轴7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从而便于将回收滴灌带取下,提高了回收效率;所述转筒设有小带轮2,所述小带轮2与中间轮带3(皮带)传动相连,所述中间轮3带通过同轴带轮与所述行走装置9动力输出轴的大带轮4(皮带)传动相连,从而可以通过行走装置带动转筒转动,实现了快速回收,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转盘8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弹簧5的一端,两根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压板6,从而可以在回收水带的过程中将水带压紧在转盘上,提高了回收效果。

其中,所述小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大带轮的直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