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加压的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731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活塞式添加液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注射方法与单片机结合的精确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或花卉种植中为了准确加入液体,常常采用注射方式来添加需要的液体,传统的注射方式一般是通过手指向注射器施压,由于是靠人来操作,所以这样的方法不容易做到精准的注射,而且会造成液体的不必要浪费。传统的加压式注射法不仅无法做到准确的注射,并且还会增加操作成本,另外注射器本身也具有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并提供一种通过单片机进行精密加压的注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添加液体准确且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等尺寸空腔的开口柱状储液器外壁沿轴向固定有齿条,该齿条与微电机上安装的齿轮啮合,储液器其余外壁定位在滑槽中,储液器内腔装入等尺寸的活塞,活塞上装有弹性封闭膜,储液器开口端正对固定的活塞杆,活塞杆上固定有沿轴心布置的中空针头,中空针头的尖端延伸出活塞杆,而中空针头另一端通至活塞杆另一端端面。微电机的齿轮驱动齿条使储液器准确移动,使活塞相对活塞杆的位置发生移动,最终通过中空针头将储液器中的专用液体从活塞杆的外端排出到需要的地方。

所述的微电机采用步进式微电机,其控制端连接单片机输出端,通过电源电路向微电机和单片机提供工作电压,微电机根据单片机输出的指令准确控制转速和转动的圈数。

所述的活塞上的弹性封闭膜设置在活塞的中部,活塞杆上延伸出的中空针头正对着弹性封闭膜,弹性封闭膜采用塑胶材料制作,中空针头刺穿后可迅速封闭,从而液体只能从中空针头这条通道排出。

所述的储液器的开口端带有一个通入内腔的气孔,当微电机开始运作时,储液器中活塞相对活塞杆运动,对活塞施加了一个推力,与此同时,活塞的外侧可能会产生一个真空环境,从而会导致活塞对活塞杆施加反向的力,会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正常运作,气孔这一设计可以让空气进入活塞外侧,有效的解决了真空带来的问题,可以更好的保障整个装置可以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了步进式微电机驱动储液器的齿条运动,所以精确加液的结构可以得到简化,同时操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由于加液不准确或不稳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也避免了添加液的浪费。通过单片机的操控,自动加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储液器1、微电机2、活塞3、气孔4、活塞杆5、中空针头6、齿条7、齿轮8、弹性封闭膜9、电源电路10、单片机11、滑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装置采用带有等尺寸空腔的开口柱状储液器1,储液器1外壁沿轴向固定有齿条7,储液器1的部分外壁定位在滑槽12中,可以沿滑槽12上下移动,齿条7与步进式微电机2上安装的齿轮8啮合,通过齿轮8带动齿条7来使储液器1运动。储液器1的内腔装入与其等尺寸的活塞3,活塞的中部装有一片塑胶材料的弹性封闭膜9,储液器1开口端正对着固定安装的活塞杆5,活塞杆5上固定有沿轴心布置的中空针头6,中空针头6的尖端延伸出活塞杆5的上端面,而中空针头6另一端通至活塞杆5下端面,步进式微电机2启动时,中空针头6会刺穿弹性封闭膜9,由活塞杆5的上端面推动活塞3相对储液器1上移,准确地将液体从活塞杆5下端面处的中空针头6平端口排出。步进式微电机2及单片机11由电源电路10供电,步进式微电机2的控制端连接单片机11的输出端,微电机根据单片机输出的指令准确控制转速和转动的圈数。储液器1的开口端带有一个通入内腔的气孔4,可以让空气进入活塞3外侧(即下端),有效的解决了真空带来的正常运行方面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