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机自动换卷的多气路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394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涂布机自动换卷的多气路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涂布机自动放卷部分,实现高效双放带自动换卷接带的多气路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涂布涂层之前的放带换卷接带装置,生产效率高的是双放带自动换转接带装置。双放带自动换转接带装置在一对转盘之间,双放带自动换转接片在生产过程中转盘是旋转的。转盘之间装有两个轮换使用的放卷装置和一边两个气缸。外部需要对旋转的一边两个气缸供气。它的缺点是旋转的气缸,会使与之相连接的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相互缠绕,不能连续生产;换卷要停机,且停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涂布机双放带自动换卷接带装置的进出口气管路相互缠绕,不能连续生产,换卷要停机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换卷的多气路旋转装置,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涂布机自动换卷的多气路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座,转盘,出气管接头,进气管接头,锁紧螺母;旋转座固定于转盘内,旋转座和转盘装入固定座内,拧入二个螺母紧固;固定座固定于墙板上;旋转座与固定座之间装有轴承;旋转座内设有橡胶密封圈;旋转座装有进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通过气管接到汽缸;固定座装有出气管接头、进气管接头,通过气管接到控制阀;固定座和旋转座通过双螺母紧固,防止漏气。

旋转座的五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浅槽内各有一橡胶密封圈,旋转座有4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通气深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放带自动换转接片时,转盘与旋转座旋转。墙板与固定座固定不转,固定座与控制阀之间的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则不会缠绕。四路气管分别控制二个气缸活塞杆的伸出与缩进,每路气道之间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有效防止每路气道之间串气。双放带自动换转过程中,转盘与旋转座旋转,墙板与固定座固定不旋转;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也不旋转而不缠绕。四路气管分别控制二个气缸活塞杆的伸出与缩进,每路气道两边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有效防止漏气和每路气道之间串气。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相互不缠绕,能连续生产,换卷不停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 1.旋转座,2.出气管接头,3.转盘,4.轴承, 5.墙板, 6.进气管接头,7.固定座, 8.锁紧螺母, 9.橡胶密封圈,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转盘与旋转座相对墙板与固定座旋转的原理制成。

从图2可知,涂布机自动换卷的多气路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座1,固定座7,墙板5,转盘3,出气管接头2,进气管接头6,锁紧螺母8;旋转座1固定于转盘3内,旋转座1和转盘3固定于固定座7内,锁紧螺母8将其固定。固定座7用螺钉10固定于墙板5上;旋转座1与固定座7之间装有轴承4,旋转座1用螺钉10连接固定于转盘3;旋转座内设有橡胶密封圈9;旋转座1装有出气管接头2通过气管与气缸进气管接头连接;旋转座1装有进气管接头6通过气管与气缸出气管接头连接。固定座7的出气管接头2与控制阀进气管接头连接,进气管接头2与控制阀出气管接头连接。固定座和旋转座通过双螺母8紧固,防止漏气。

旋转座1的五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浅槽内各有橡胶密封圈9,有4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通气深槽。

如图1所示,旋转座1箭头向内装二个进气管接头6,箭头向外装二个出气管接头2。

如图3所示,固定座7箭头向内装二个进气管接头6,箭头向外装二个出气管接头2。

使用方法:气管连接好后,通气测试,如果漏气或串气,则拧紧锁紧螺母8,使橡胶密封圈9压变形而密封。如果转盘3转不动,则松开一些锁紧螺母8。调整合适后,将另一个锁紧螺母8并紧。

双放带自动换转接片时,转盘3与旋转座1旋转。墙板5与固定座7固定不转,固定座7与控制阀之间的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则不会缠绕。旋转座1旋转后4个通气孔虽然与固定座7的4个通气孔不在一个平面内,但通过旋转座1的4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通气深槽与固定座7的4个通气孔分别相通。四路气管分别控制二个气缸活塞杆的伸出与缩进,每路气道两边用橡胶密封圈9密封,有效防止漏气和每路气道之间串气。

在旋转座1上有二路进气管二路出气管单独进气、出气,相互不通气,在固定座7上同样也有二路进气管二路出气管单独进气、出气,各气路不通气。旋转座1与固定座7每一组进气对应一组出气,旋转座1与固定座7之间有轴承4,从而可以产生相对旋转运动,端面有锁紧螺母8固定,为防止每组气路之间通气,每组气路之间有橡胶密封圈9密封,从而不产生气路之间串通。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案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这里无需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实施方案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