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升降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03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升降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升降车。



背景技术:

具有升降机构的特种升降车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航空食品车是一种专为民航飞机配餐运输的地勤特种车辆,而叉架机构作为现有航空食品车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强度、机构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但是,现有叉架机构多采用两条倾斜油缸同侧布置或双侧布置,该种叉架机构整体比较笨重,其液压缸推力效率较低,特别是在机场不断扩建的时候,对于航空食品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亟需推出一种新型的叉架机构或升降装置,以增强航空食品车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升顶升效果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顶升效果较佳且使用寿命较长的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性较佳且工作效率较高的升降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升降机构,设于一架体与一升降平台之间,以驱动所述升降平台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架体上,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叉架、液压升降装置以及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叉架具有内叉架和外叉架,且两者中部通过一转轴铰接,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两者其中之一的底端铰接于所述架体,其中另一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架体,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两者其中之一的顶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其中另一的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竖直设置,其缸体固定于所述内叉架或所述外叉架的下部,其缸杆顶端铰接于所述外叉架或所述内叉架的上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连通于所述液压缸的液压回路,以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液压升降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下支座以及至少一个上支座;所述至少一个下支座固定于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下部,与所述至少一个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上支座固定于所述外叉架和所述内叉架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上部,与所述至少一个液压缸的缸杆顶端铰接;其中,所述下支座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上支座的上方,所述缸体和所述下支座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缸杆和所述上支座的铰接位置竖直对应,而使所述液压缸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两个液压缸、两个上支座以及两个下支座,所述两个上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上部,所述两个下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叉架和所述内叉架的下部,所述两个液压缸分别设于所述两个上支座和所述两个下支座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设于所述内叉架的所述上支座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等于设于所述外叉架的所述上支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设于所述内叉架的所述下支座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等于设于所述外叉架的所述下支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叉架的底端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所述内叉架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或者,所述外叉架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所述内叉架的底端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叉架的底端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所述内叉架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或者,所述外叉架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所述内叉架的底端铰接于所述架体,其顶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架体上设有固定铰座、活动铰座以及滑道,所述固定铰座固定于所述架体,以与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其中之一的底端铰接,所述活动铰座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以与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其中另一的底端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平台底部设有固定铰座、活动铰座以及滑道,所述固定铰座固定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以与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其中之一的顶端铰接,所述活动铰座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以与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其中另一的顶端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升降车,包括车架和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车还包括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车架为所述架体,或所述架体设于所述车架,所述货厢为所述升降平台,或所述货厢设于所述升降平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升降车具有车头,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其中之一的底端铰接于所述架体临近所述车头的位置,且该其中之一的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远离所述车头的位置,所述内叉架和所述外叉架的其中另一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架体远离所述车头的位置,且该其中另一的顶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平台底部临近所述车头的位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升降车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升降车,将升降液压装置的液压缸竖直地设置在叉架上,改变了现有升降机构的液压缸倾斜设置的状态,从而将缸杆的作用力全部转变为竖直方向的顶升力,使得在相同功率的液压泵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缸的顶升力远大于倾斜状态下的现有液压缸的缸杆作用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从而大幅提升了液压缸的顶升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液压缸竖直安装于叉架上,使得在举升过程中没有水平方向的无效分力,从而大幅降低了对液压缸密封环的破坏力,提升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升降机构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升降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升降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升降机构;110.叉架;111.内叉架;112.外叉架;113.转轴;121.液压缸;1211.缸体;1212.缸杆;122.下支座;123.上支座;130.液压控制系统;140.油箱;150.液压泵;160.单向阀;200.升降车;210.车架;220.货厢;230.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顶端”、“底端”、“之间”、“中部”、“上部”及“下部”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升降机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升降机构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是以升降车为例,进一步地,是以航空食品车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升降机构100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升降车,或者其他类型的升降设备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用于设置在一架体与一升降平台之间,以驱动升降平台可升降地设置在架体上。其中,该升降机构100主要包括叉架110、液压升降装置以及液压控制系统130。配合参阅图2,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升降机构100的液压原理示意图。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的各主要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叉架110具有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且两者的中部通过一转轴113铰接。其中,叉架110的结构可以部分参考现有叉架110的结构。即,转轴113距离内叉架111底端的距离与距离外叉架112底端的距离相等,且转轴113距离内叉架111顶端的距离与距离外叉架112顶端的距离相等。另外,转轴113优选地但不限于分别位于内叉架111的中间位置和外叉架112的大致中间位置,上述的“中部”主要指区别于内叉架111或外叉架112的两端部的位置,并不局限于临近内叉架111或外叉架112的中间位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叉架112的底端铰接于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内叉架111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架体,其顶端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具体而言,架体上设有固定铰座、活动铰座以及滑道,该固定铰座固定于架体,以供外叉架112的底端铰接,该活动铰座与该滑道滑动配合,以供内叉架111的底端铰接,而实现内叉架111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架体。相对应地,升降平台的底部设有另一固定铰座、另一活动铰座以及另一滑道,该另一固定铰座固定于升降平台底部,以供内叉架111的顶端铰接,该另一活动铰座与该另一滑道滑动配合,以供外叉架112的顶端铰接,而实现外叉架112的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升降平台的底部。基于上述结构,当升降平台相对于架体上升或下降时,升降平台的前端(暂定义为相对地更加靠近内叉架111顶端的一端)与架体的前端(暂定义为相对地更加靠近外叉架112底端的一端)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亦即升降平台与架体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利于升降平台升降过程的稳定,同时避免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升降机构100的叉架110设置于架体与升降平台之间,而使升降平台能够可升降地设置在架体上,而对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叉架112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架体,其顶端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内叉架111的底端铰接于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又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叉架112的底端铰接于架体,其顶端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内叉架111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或者,外叉架112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架体,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内叉架111的底端铰接于架体,其顶端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即,对于上述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与架体和升降平台的连接关系,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两者其中之一的底端铰接于架体,其中另一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架体,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两者其中之一的顶端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其中另一的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相应地,可在架体上设置固定铰座、活动铰座以及滑道,该固定铰座固定于架体,以与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其中之一的底端铰接,该活动铰座与该滑道滑动配合,以与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其中另一的底端铰接。另外,可在升降平台底部设置另一固定铰座、另一活动铰座以及另一滑道,该另一固定铰座固定于升降平台底部,以与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其中之一的顶端铰接,该另一活动铰座与该另一滑道滑动配合,以与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其中另一的顶端铰接。结合以上对升降机构100的叉架110与架体和升降平台的连接关系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其任一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的原理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升降装置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液压缸121,且分别设于内叉架111与外叉架112之间。具体而言,其中一个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固定于内叉架111的下部,且其缸杆1212顶端铰接于外叉架112的上部,其中另一个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固定于外叉架112的下部,且其缸杆1212顶端铰接于内叉架111的上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液压缸121实际上是相对转轴113对称设置,即分别位于转轴113的两侧(该两侧即上述定义的“前端”一侧与“后端”一侧的方向)。两个液压缸121的结构和顶升行程完全相同,距离转轴113(即大致为结构中心)的间距相等,因此其中一个液压缸121的缸杆1212与外叉架112的铰接位置与其中另一个液压缸121的缸杆1212与内叉架111的铰接位置的高度和相距转轴113的距离均相等,即相对于转轴113对称。同样的,其中一个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与外叉架112的固定位置与其中另一个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与外叉架112的固定位置的高度和相距转轴113的距离均相等,即相对于转轴113对称。基于上述液压缸121的对称结构设计,能够使转轴113两侧的液压缸121所提供的顶升力趋于平衡,而使升降平台的升降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液压升降装置的液压缸121设置于叉架110内,并通过液压缸121驱动叉架110顶升或下降,而对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位于转轴113同侧或不同侧的不同液压缸121的设置位置或顶升行程均可不同。又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液压升降装置可包括竖直设置的至少一个液压缸121,每个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固定于内叉架111或外叉架112的下部,其缸杆1212顶端铰接于外叉架112或内叉架111的上部。当液压缸121为一个时,其即位于转轴113的单一侧而非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两侧。当液压缸121为两个以上,例如四个时,其可两两一组的设于转轴113的两侧。当然,液压缸121为多个时,并不限于转轴113两侧的液压缸121的数量相等,亦不限于转轴113两侧均设有液压缸121。上述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方式,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的,例如升降平台的重心相对转轴113(即叉架110中心位置)偏移较大时,即可选用上述非对称的液压缸121选型(单级液压缸、双级液压缸或多级液压缸)或布置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液压缸121分别位于转轴113的两侧。进一步地,以平均分割转轴113的竖直平面为准,竖直设置在内叉架111下部的液压缸121,其缸体1211位于该竖直平面一侧的位置,该液压缸121的缸杆1212顶部相对地铰接于该竖直平面一侧的位置。对应地,竖直设置在外叉架112下部的液压缸121,其缸体1211位于该竖直平面另一侧的位置,该液压缸121的缸杆1212顶部相对地铰接于该竖直平面另一侧的位置。即,两个液压缸121竖直设置且在空间上对称(斜对称)分布。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系统130连通于液压缸121的液压回路,以控制液压升降装置。具体而言,该液压控制系统130主要包括油箱140、液压泵150和例如单向阀160的调节部件。该液压控制系统130的控制原理大致为:当升降平台处于低位时,在液压控制系统130的作用下,油箱140中的油液进入液压缸121中,使液压缸121的缸杆1212上升,由于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固定在内叉架111或外叉架112的下部,而缸杆1212的顶端铰接于外叉架112或内叉架111的上部,因此缸杆1212在上升的同时能推动内叉架111与外叉架112相对围绕转轴113转动,从而带动升降平台上升。同样地,当升降平台处于高位时,其下降过程与上升过程大致相反。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升降机构100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升降机构100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升降机构100的任何细节或升降机构100的任何部件。

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100的液压升降装置还包括下支座122以及上支座123,且上支座123与下支座122均为两个。具体而言,两个上支座123分别固定于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上部,两个下支座122分别固定于外叉架112和内叉架111的下部,两个液压缸121分别设于两个上支座123和两个下支座122之间,即每个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是固定于其中一个下支座122上,其缸杆1212则是铰接于位于转轴113同侧的上支座123上。即,下支座122一一对应地位于上支座123的上方,缸体1211和下支座122的固定位置与缸杆1212和上支座123的铰接位置竖直对应,而使液压缸121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通过上述上支座123与下支座122,能够便于液压缸121与叉架110的连接和安装,同时使液压缸121与上支座123和下支座122形成独立的模块,便于维护与更换。

进一步地,对应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设于内叉架111的上支座123与转轴113之间的距离等于设于外叉架112的上支座123与转轴113之间的距离,且设于内叉架111的下支座122与转轴113之间的距离等于设于外叉架112的下支座122与转轴113之间的距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在叉架110上设置上述上支座123和下支座122,以将液压缸121竖直设置在相对的上支座123与下支座122之间,而对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应于液压缸121的不同数量或分布方式,液压升降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下支座122和至少一个上支座123。其中,至少一个下支座122固定于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下部,以与至少一个液压缸121的缸体1211固定连接,至少一个上支座123固定于外叉架112和内叉架111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上部,以与至少一个液压缸121的缸杆1212顶端铰接。

升降车实施方式

参阅图3和图4,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升降车200的结构示意图,其具体表示升降车200的货厢220处于低位时的状态;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3所示的升降车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具体表示升降车200的货厢220处于高位时的状态。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车200是以航空食品车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升降车200应用为其他类型的升降车200,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车2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车200主要包括车架210、货厢220以及设于车架210和货厢220之间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100。容易理解的是,车架210可以为架体,亦可是架体设置在车架210上,货厢220可以为升降平台,亦可是货厢220设于升降平台上。因此以下对升降车200的说明中,未对架体和车架210以及升降平台和货厢220进行明确区分,其并不影响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理解。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车200具有车头230,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其中之一(图中以外叉架112为例)的底端铰接于架体临近车头230的位置,且该其中之一的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远离车头230的位置,内叉架111和外叉架112的其中另一(图中以内叉架111为例)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架体远离车头230的位置,且该其中另一的顶端铰接于升降平台底部临近车头230的位置。结合上述对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100的说明,基于上述结构,能够避免货厢220在升降过程中与车头230或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使升降车200的升降过程更加稳定可靠。当然,为达到上述效果,亦可将上述结构分布进行相反设计,即以转轴113为准做镜像翻转,并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机构100及具有该升降机构100的升降车200,将升降液压装置的液压缸121竖直地设置在叉架110上,改变了现有升降机构100的液压缸121倾斜设置的状态,从而将缸杆1212的作用力全部转变为竖直方向的顶升力,使得在相同功率的液压泵150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缸121的顶升力远大于倾斜状态下的现有液压缸121的缸杆1212作用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从而大幅提升了液压缸121的顶升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液压缸121竖直安装于叉架110上,使得在举升过程中没有水平方向的无效分力,从而大幅降低了对液压缸121密封环的破坏力,提升了液压缸121的使用寿命。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升降车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升降车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