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纸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197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纸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纸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单页印刷品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程生活中,如说明书、传单和卡纸等,然而这些单页印刷品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字错字等情况,作为有质量的印刷工业,这是不被允许存在的。现有技术针对这种情况,往往采用人工排查,会造成极大的人力成本投入,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纸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卡纸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端头相对的第一传送带机构和第二传送带机构,第一传送带机构位于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前方,第一传送带机构的上方设有摄像头,在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前侧以及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后侧各设置有一个纸张升降装置,并在第一传送机构的前端设置有一个进纸器,所述第二传送带机构后端的侧边设置有一个插标机,在所述第一传送带机构与第二传送带机构之间设置有一个剔纸机构,该剔纸机构包括一个过纸板和一个分纸板,所述分纸板位于过纸板的下方,并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该分纸板的前端与所述过纸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过纸板的后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在分纸板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倾斜的不合格品导流槽,所述分纸板上通过铰链连接有一个开合执行件,所述开合执行件位于分纸板下方,开合执行件的下端与电磁阀的阀杆连接,该电磁阀安装于机架上;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后端设置有一个齐纸机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测的纸张通过设置在第一传送带机构前侧的纸张升降装置被运送到进纸器处,经过进纸器后进入到第一传送带机构上进行传送。在每一被检测的纸张经过第一传送带时,纸张表面的印刷情况通过摄像头拍摄录入信息,并和后台计算机里保存的模板进行比对,出现差错则通过控制器控制剔纸机构对错误的纸张进行剔除。正确的被检测纸张继续进入到第二传送带机构后,经过插标机的查标处理和齐纸机构的找齐处理后,再通过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后方的纸张升降装置向下运送出来。

以上方案的剔纸机构主要由一个过纸板、一个分纸板、一个开合执行件和一个电磁阀组成。正常状态下过纸板呈平铺状态,连接第一传送带机构和第二传送带机构,保证印刷无误的纸张能够平顺地从第一传送带机构移动到第二传送带机构。在需要剔除印刷有误的纸张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使得电磁阀的阀杆与开合执行件脱离,在其他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过纸板和分纸板连接在一起的左端会翘起,使得印刷有误的纸张无法通过,而在过纸板的引导下进入到不合格品导流槽内,完成剔除动作。

进一步,所述齐纸机构包括一个盘形凸轮和一个圆柱凸轮,且盘形凸轮和圆柱凸轮均固定套设在一根主转轴上,主转轴与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盘形凸轮与一个“L”形的凸轮从动件凸轮配合,所述凸轮从动件上固定连接有一根从左向右延伸的凸轮从动件转轴,该凸轮从动件转轴的右端连接有一个前齐纸拍板,所述机架上沿方向设置有一个凸轮顶针,该凸轮顶针的左端与所述圆柱凸轮凸轮配合,该凸轮顶针的右端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有一个顶针连接杆,该顶针连接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左齐纸挡板,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后限位挡板和右限位挡板,该后限位挡板和右限位挡板与所述前齐纸拍板和左齐纸挡板共同围成一个矩形空间。通过两组凸轮机构分别来帮助左齐纸挡板和前齐纸拍板实现齐纸的动作,且两组凸轮机构连接在同一个主转轴上,保持了同频的动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左齐纸挡板呈“L”型,且在机架上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一个滑轨,所述左齐纸挡板与该滑轨滑动配合。“L”型的左齐纸挡板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用于齐纸的竖面板部分,一方面有一个便于和滑轨配合的横面板部分,滑轨的设置便于左齐纸挡板移动,保证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主电机,该主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带机构、第二传送带机构、主转轴和进纸器传动连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将第一传送带机构、第二传送带机构、主转轴和进纸器连接在同一个主电机上,使得各个机构的运转保持同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头及后台计算机对纸张进行对比检测,并通过特设的剔纸机构对印刷有误的纸张进行剔除,然后在通过特设的齐纸机构对通过检测的纸张进行找齐,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制造,全程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人力排查的繁琐,降低了投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剔纸机构及相关部件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齐纸机构及相关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卡纸检测设备,具有一个用来安装各个机构的机架1,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主电机14,该主电机14通过皮带传动机构15分别与第一传送带机构2、第二传送带机构3、主转轴12和进纸器8传动连接。在机架1上设置有端头相对的第一传送带机构2和第二传送带机构3。第一传送带机构2位于第二传送带机构3的前方,第一传送带机构2的上方设有摄像头9。在第一传送带机构2的前侧以及第二传送带机构3的后侧各设置有一个纸张升降装置10,并在第一传送机构2的前端设置有一个进纸器8,第二传送带机构3后端的侧边设置有一个插标机18。

如图1到图4所示,在第一传送带机构2与第二传送带机构3之间设置有一个剔纸机构4。该剔纸机构4包括一个过纸板4a和一个分纸板4b,分纸板4b位于过纸板4a的下方,并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该分纸板4b的前端与过纸板4a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过纸板4a的后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机架1上,在分纸板4b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倾斜的不合格品导流槽5。分纸板4b上通过铰链连接有一个开合执行件6,开合执行件6位于分纸板4b下方,开合执行件6的下端与电磁阀7的阀杆连接。该电磁阀7安装于机架1上;第二传送带机构3的后端设置有一个齐纸机构11。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齐纸机构11包括一个盘形凸轮11a和一个圆柱凸轮11b,且盘形凸轮11a和圆柱凸轮11b均固定套设在一根主转轴12上。主转轴12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盘形凸轮11a与一个“L”形的凸轮从动件11d凸轮配合,凸轮从动件11d上固定连接有一根从左向右延伸的凸轮从动件转轴11e,该凸轮从动件转轴11e的右端连接有一个前齐纸拍板11f。机架1上沿方向设置有一个凸轮顶针11g,该凸轮顶针11g的左端与圆柱凸轮11b凸轮配合,该凸轮顶针11g的右端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有一个顶针连接杆11h,该顶针连接杆11h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左齐纸挡板11i。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左齐纸挡板11i呈“L”型,且在机架1上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一个滑轨16,左齐纸挡板11i与该滑轨16滑动配合。机架1上还设置有后限位挡板11j和右限位挡板11k,该后限位挡板11j和右限位挡板11k与前齐纸拍板11f和左齐纸挡板11i共同围成一个矩形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被检测的纸张通过设置在第一传送带机构2前侧的纸张升降装置10被运送到进纸器8处。该用来将纸张向上运输的纸张升降装置10单独由一个步进电机进行驱动。该纸张升降装置10作为现有技术,广泛应用于现有印刷设备的纸张上下运送中,主要有一个可以沿滑柱13上下运动的平台10a,该平台10a通过链条17和齿轮配合来实现上移或下移,在此不做赘述。

被检测纸张经过进纸器8后进入到第一传送带机构2上进行传送。在每一被检测的纸张经过第一传送带机构2时,纸张表面的印刷情况通过摄像头9拍摄录入信息。摄像头9将纸张表面信息传输到后台计算机内,在后台计算机内预设有标准的印刷信息模板,得到的每张被检测纸张的信息分别与该印刷信息模板进行匹配比对,完全符合的则不发出任何指令,出现错误的则由后天计算机发出错误指令。整个比对过程由后台计算机内的程序自动完成。

错误指令向另外连接的控制器发出,控制器控制剔纸机构4的工作,将错误的纸张进行剔除。剔纸机构4主要由一个过纸板4a、一个分纸板4b、一个开合执行件6和一个电磁阀7组成。过纸板4a的右端铰链连接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左端和分纸板4b的上端连接成一体,且开合执行件6的上端也连接在过纸板4a的左端,下端与电磁阀7的阀杆配合。正常状态下过纸板4a呈平铺状态,连接第一传送带机构2和第二传送带机构3,保证印刷无误的纸张能够平顺地从第一传送带机构2移动到第二传送带机构3。在需要剔除印刷有误的纸张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7,使得电磁阀7的阀杆与开合执行件6脱离,在其他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过纸板4a的沿着其右端向上转动,分纸板4b的上端也会随着过纸板4a一起向上移动。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分纸板4b设置以及运转的稳定性,在分纸板4b的下部设置一个滑动铰链式结构。过纸板4a和分纸板4b左端向上移动,使得印刷有误的纸张无法通过,而在过纸板4a的引导下进入到不合格品导流槽5内,完成纸张剔除动作。

检测无误的被检测纸张继续进入到第二传送带机构3后,经过插标机18的插标和齐纸机构11的找齐处理后,再通过设置在第二传送带机构3后方的纸张升降装置10向下运送出来。插标机18作为现有的一种设备,用来在纸张到达一定数目后进行插标标记,便于纸张的计数。齐纸机构11通过一个盘形凸轮11a来驱动前齐纸拍板11f,使得前齐纸拍板11f围绕凸轮从动件转轴11e来回转动,实现拍齐纸张的功能。齐纸机构11通过圆柱凸轮11b来驱动左齐纸挡板11i沿着左右往复直线运动,从左端实现将纸张推整齐的效果。后限位挡板11j和右限位挡板11k与所述前齐纸拍板11f和左齐纸挡板11i共同围成一个矩形空间,该矩形空间就是作为纸张放置的空间,纸张升降装置10的平台就是位于该矩形空间的正下方。盘形凸轮11a和圆柱凸轮11b套设在同一个主转轴12上,保证了两者在运转上的同频。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