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托盘输送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3785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托盘输送线体。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电芯组装生产工序中,折极耳、包膜和入壳工序的自动化流水线体通常是直线式,转运电芯的托盘从折极耳机的线体一直流转到入壳机的线体。托盘使用完后,需要借助AGV小车将托盘从入壳机运载回到折极耳机旁,实现重复使用,若AGV小车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便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电芯托盘输送线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呈闭合环状设置的输送线体,所述的输送线体上均布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托盘,所述输送线体的外围按输送线体的运行方向依次放置有折极耳机、包膜机及入壳机。

所述的输送线体在靠近折极耳机、包膜机和入壳机的位置分别设有阻挡器。

所述的输送线体由电机驱动其向前传动。

所述的输送线体呈椭圆形的环状结构。

所述电芯托盘的尺寸小于输送线体的环形宽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体在电机的驱动下向前传动,输送线体上的电芯托盘携带电芯依次经过折极耳机、包膜机及入壳机以实现电芯的折极耳、包膜和入壳工序,电芯入壳后不再借助托盘往后道工序流转,此时电芯托盘在闭合的输送线体上继续向前传动,实现电芯托盘的回流和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芯托盘输送线体,包括呈闭合环状设置的输送线体1,输送线体1上均布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托盘2,输送线体1的外围按输送线体1的运行方向依次放置有折极耳机3、包膜机4及入壳机5。

进一步的,输送线体1在靠近折极耳机3、包膜机4和入壳机5的位置分别设有阻挡器6。

进一步的,输送线体1由电机驱动其向前传动。

进一步的,输送线体1呈椭圆形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电芯托盘2的尺寸小于输送线体1的环形宽度。

当电机工作时,电芯托盘2借助其与输送线体1之间的摩擦力,与输送线体1保持相对静止,此时输送线体1可以带动电芯托盘2向前传动。在电芯组装工序中,依次进行折极耳、包膜和入壳工序,因此输送线体1的外围按输送线体1的运行方向依次放置一台折极耳机3、一台包膜机4和一台入壳机5。当电芯托盘2携带电芯进入折极耳工序时,折极耳机3旁边的输送线体上的阻挡器6伸出,将电芯托盘2阻挡,折极耳机3的机械手将电芯抓取到设备中,此时电芯托盘2相对折极耳机3保持静止,无法随着输送线体1继续前进,当折极耳工序完成后,机械手再将电芯抓回原电芯托盘中,此时阻挡器6缩回,电芯托盘2继续携带电芯往后流转,依次进行包膜和入壳工序。在包膜机4和入壳机5的输送线体旁,同样设置阻挡器6。电芯入壳后继续往下道工序流转,但不再需要电芯托盘2的携带,此时电芯托盘2在闭合的椭圆状输送线体1上继续向前传动,空载回到折极耳机3旁,继续运载电芯,实现电芯托盘2的回流和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