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091阅读:20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传送带用于将产品从原始位置传输至预定的位置。在传输过程中保证产品在移动时的平稳性,在产品移动过程中能够停止以对产品进行加工、整理及装料等操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传送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搬运的劳动量,已在生产中大量应用。在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电机带动传送带的运动。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传送带,其传送速度较快。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传送带需要间隔传送时,利用电机驱动方式操作较为复杂,频繁启动和停止电机,容易导致电机劳损,且传统的传送带的驱动机构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的驱动机构成本高、启停频繁容易导致电机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固定架上,其中第一气缸可伸缩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以跟随第一活塞杆移动;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气缸和用于与传送带连接的移动块,第二固定架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二固定架上,其中第二气缸可伸缩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移动块固定在第二活塞杆上。

其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动块,移动块通过滑动块固定在第二活塞杆上。

其中,第二固定架的一端部沿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设有一开槽,第二气缸设置在开槽中。

其中,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部沿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设有滑槽,滑槽与开槽连通,滑动块可移动设置在滑槽中。

其中,第一固定架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在底板的两端,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

其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间隔设有滑动轨道,第二固定架可移动在滑动轨道上。

其中,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其中,移动块设有卡扣,用于卡住传送带,以通过移动块带动传送带移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固定架上,其中第一气缸可靠伸缩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以跟随第一活塞杆移动;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气缸和用于与传送带连接的移动块,第二固定架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第二气缸对党在第二固定架上,其中第二气缸可伸缩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移动块固定在第二活塞杆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传送带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相比传统的利用电机驱动传送带,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带动传送带移动,不容易损坏,能够大大降低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为第一驱动机构,20为第二驱动机构,101为第一固定架,102为第一气缸,103为第一活塞杆,104为第一支撑板,105为第二支撑板,106为底板,107为滑动轨道,201为第二固定架,202为第二气缸,203为移动块,204为第二活塞杆,205为滑动块,206为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传动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0和第二驱动机构20。

第一驱动机构10包括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一气缸102,第一气缸102固定在第一固定架101上,其中第一气缸102可伸缩设置有第一活塞杆103。

具体的,第一固定架101包括底板106、第一支撑板104和第二支撑板105,第一支撑板104和第二支撑板105间隔设置在底板106的两端,第一气缸102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4上。在第一支撑板104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穿过第一活塞杆103,以让第一活塞杆103在通孔中作往复运动。优选的,第一支撑板104和第二支撑板105与底板106接触的端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底板106的两端。第一支撑板104和第二支撑板105通过螺纹连接,可从底板106上拆卸,方便设备的维护。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04和第二支撑板105之间间隔设有滑动轨道107。滑动轨道107用于支撑第二驱动机构20在滑动轨道107上移动。优选的,滑动轨道107表面光滑,与第二驱动机构20接触面的摩擦小,滑动轨道107穿设在第二驱动机构20中。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轨道107的数量有两条,其中第一活塞杆103伸出时,位于两条滑动轨道107之间,具体地,第一活塞杆103处于滑动轨道107的上方。进一步的,第一驱动机构10在驱动传送带运动时,第一气缸102的第一活塞杆103的运动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平行,通过第一活塞杆103的往复运动带动传送带运动。

第二驱动机构20固定在第一活塞杆103上,以跟随第一活塞杆103移动。其中,第二驱动机构20包括第二固定架201、第二气缸202和用于与传送带连接的移动块203,第二固定架201固定在第一活塞杆103上。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架201可移动设置在滑动轨道107上,以跟随第一活塞杆103移动。具体的,在第二固定架201与第一活塞杆103连接处设有凸起,在该凸起处设有螺纹孔,第一活塞杆103的端部设有外螺纹,第一活塞杆103与第二固定架201通过螺纹连接。应理解,第二固定架201可拆卸设置在第一活塞杆103的端部,在需要进行维护或改装时方便操作。第二气缸202固定在第二固定架201上,用于为移动块203的移动提供动力。具体的,第二固定架201的一端部沿第一气缸102的第一活塞杆103的运动方向上设有一开槽206,第二气缸202设置在开槽206中。其中第二气缸202可伸缩设置有第二活塞杆204,移动块203固定在第二活塞杆204上,其中移动块203呈梯形状。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机构20还包括滑动块205,移动块203通过滑动块205固定在第二活塞杆204上。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块203的一边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动块205上。具体的,第二固定架201的另一端部沿第二气缸202的第二活塞杆204的运动方向上设有滑槽,滑槽与开槽206连通,滑动块205可移动设置在滑槽中。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滑槽呈梯形状,且滑动块205设有呈梯形状的滑块,滑块与所述滑槽相匹配。滑动块205通过第二活塞杆204的往复运动在滑槽中作往复运动。当第二活塞杆204伸出时,滑动块205带动移动块203伸出,卡住传送带以带动传送带移动。优选的,移动块203设有卡扣,该卡扣用于卡住传送带,以通过移动块203带动传送带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102的第一活塞杆103与第二气缸202的第二活塞杆204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气缸102的第一活塞杆103与第二气缸202的第二活塞杆204的运动方向不互相垂直,只要满足第一气缸102和第二气缸202带动传送带移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驱动机构10设置在传送带一侧,第二驱动机构20可移动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10上。第一气缸102的第一活塞杆103在第一固定架101上做往复运动,带动第二驱动机构20在与传送带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其中,设置在第二固定架201上的第二气缸202设有第二活塞杆204,第二活塞杆204的往复运动驱动滑动块205在滑槽中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移动块203朝第二气缸202的第二活塞杆204的运动方向往复运动。当第二活塞杆204伸出时,移动块203抵在传送带上,通过移动块203上的卡扣卡住传送带,此时,第一气缸102的第一活塞杆103做往复运动以带动第二固定架201在滑动轨道107上移动,从而带动传送带移动。当传送带移动到预定位置时,第二活塞杆204缩回,带动移动块203返回至第二固定架201的初始位置。此时,第一气缸102的第一活塞杆103运动,驱动第二固定架201回到原始位置,进行下一步的动作。通过气缸带动传送带移动,实现传送带的间隔传送,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送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固定架上,其中第一气缸可靠伸缩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以跟随第一活塞杆移动;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气缸和用于与传送带连接的移动块,第二固定架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第二气缸对党在第二固定架上,其中第二气缸可伸缩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移动块固定在第二活塞杆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传送带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相比传统的利用电机驱动传送带,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带动传送带移动,不容易损坏,能够大大降低设计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