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87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属于电梯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曳引机更换防震胶是借助机房楼板的吊钩作为吊点,用吊装带将曳引机捆绑好,然后通过手拉葫芦吊装提升曳引机,施工人员对防震橡胶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将主机放下,重新固定,拆除手拉葫芦及吊装带即施工完毕。采用吊装提升曳引机更换防震胶的方法,施工准备工具较多,设置繁琐,安全措施要求严格。电梯曳引机质量大,如未对被吊起的曳引机作相应保护,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严重可导致安全事故。吊装工序包括吊具设置、吊装带捆绑、抬升、安全保护等一系列操作,整体作业时间长,如仅对曳引机防震胶更换,突显作业效率低下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其能够对电梯曳引机进行支撑,并且能够将电梯曳引机顶起,方便更换曳引机防震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包括:

固定机构,包括U形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U形底座上的锁紧螺栓;

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U形底座上的螺柱以及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的顶升件。

所述U形底座包括与搁机梁翼缘顶部相顶抵的螺柱安装板、与所述螺柱安装板间距设置的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安装板以及将螺柱安装板与螺栓安装板连接的连接板。

所述顶升件包括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筒以及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的托板。

所述第一套筒包括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的六棱柱形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托板连接。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顶板与所述托板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螺钉外还设置有第二套筒。

所述第二套筒为圆柱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其能够对电梯曳引机进行支撑,并且设置有可以调节高度的调节机构,能够将电梯曳引机顶起,方便更换曳引机防震胶;

(2)托板与第一套筒的顶板通过螺钉连接,并且在螺钉外设置第二套筒,螺钉压紧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和螺钉可以随第一套筒转动,防止第一套筒转动时带动托板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的使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机顶升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固定机构包括U形底座1以及设置在U形底座1上的锁紧螺栓2;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U形底座1上的螺柱3以及与螺柱3螺纹连接的顶升件4。

其中,U形底座1包括与搁机梁翼缘顶部相顶抵的螺柱安装板11、与所述螺柱安装板间距设置的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安装板12以及将螺柱安装板与螺栓安装板连接的连接板13。螺柱安装板11、连接板13以及螺栓安装板12依次连接形成U形结构,将搁机梁翼缘卡入U形结构内,再通过锁紧螺栓2将搁机梁翼缘锁紧固定。

其中,顶升件4包括与螺柱3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筒41以及与所述第一套筒41连接的托板42。第一套筒41包括与螺柱3螺纹连接的六棱柱形筒体411以及设置在筒体411顶部的顶板412,顶板412与托板42连接,筒体411设置为六棱柱形,可以与套筒扳手相配合,方便调整第一套筒41的高度。顶板412上设置有螺孔,托板42上设置有安装螺钉的凹槽,顶板412与托板42通过螺钉5连接。螺钉5外还设置有第二套筒6,第二套筒6为圆柱体,螺钉5压紧第二套筒6,第二套筒6和螺钉5可以随第一套筒41转动,防止第一套筒41转动时带动托板42转动。

如图2所示,使用时,在曳引机7和搁机梁8之间设置本实用新型顶升装置,需要4个顶升装置同时配合使用,分别放置在曳引机底座四角上。U形底座1与搁机梁翼缘配合,旋转锁紧螺栓2,让螺栓顶紧搁机梁翼缘,使顶升装置固定在搁机梁上。用扳手旋转外第一套筒,使顶升机构沿竖直方向上升,当托板与曳引机底座1紧贴后,继续旋转第一套筒,曳引机随第一套筒一起抬升。抬升到合适距离后,作业人员可以对防震胶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反方向旋转第一套筒,使顶升机构下降,当顶升机构复位后,松开锁紧螺栓2,取出顶升装置,完成更换作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