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930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饮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空瓶在灌装前需要喷洒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并且空瓶在喷洒完消毒液后不能立即用水清洗,而是需要杀菌保持一段时间才能更好的杀菌消毒。通常采用杀菌保持装置来对喷有消毒液的空瓶进行杀菌保持,常规的杀菌保持装置由多个拨轮组成,喷有消毒液的空瓶由多个拨轮依次传递来进行杀菌保持,上述的杀菌保持装置的缺点为:一、杀菌保持时间越长,需要的拨轮就越多,从而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二、由于空瓶会多次从一个拨轮过渡传递至另一个拨轮,这样就会大大增加空瓶传递时掉落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能降低生产成本、能降低空瓶传递时掉落概率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包括:支架,其特点是:在支架上由前向后依次并排间隔设置有数个能在支架上旋转的环形链条,各个环形链条分别通过两个链轮驱动在支架上旋转,各个环形链条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能夹住空瓶瓶口以便能夹取空瓶的瓶夹,环形链条上的各个瓶夹分别与环形链条的链节一对一相固定,在各个相邻的环形链条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将前方环形链条上的各个空瓶依次过渡传递至后方相邻环形链条上的中间拨轮,在支架的前部设置有一个能将喷有消毒液的空瓶传递至支架前部第一个环形链条上的进瓶拨轮,在支架的后部设置有一个能将支架后部最后一个环形链条上的空瓶向外传递的出瓶拨轮;工作时,进瓶拨轮会将喷有消毒液的空瓶依次向着支架前部的第一个环形链条传递,第一个环形链条上的各个瓶夹随着第一个环形链条旋转会依次夹取进瓶拨轮传递过来的各个空瓶,使得进瓶拨轮上的空瓶能传递至第一个环形链条上进行杀菌保持,然后第一个环形链条会将夹取的空瓶依次传递至后方相邻的中间拨轮上,相邻的中间拨轮会将空瓶过渡传递至第二个环形链条上进行杀菌保持,然后第二个环形链条会将夹取的空瓶传递至后方相邻的中间拨轮上,相邻的中间拨轮又会将空瓶过渡传递至第三个环形链条上进行杀菌保持,如此通过各个相邻环形链条之间的中间拨轮就能使喷有消毒液的空瓶从第一个环形链条传递至最后一个环形链条上,最后由出瓶拨轮将空瓶向外传递。

进一步的,前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其中:瓶夹的结构包括:与环形链条上链节相固定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夹住瓶口的夹钳,两个夹钳分别与安装板相铰接,使得两个夹钳能相互开合,在两个夹钳尾端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在两个夹钳尾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装于对应侧的定位凸台上,空瓶的瓶口能卡入两个夹钳之间并且在卡入时能将两个夹钳的前端分别向两侧撑开,使得两个夹钳的尾端能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两个夹钳在压缩弹簧的顶推下能夹住瓶口。

进一步的,前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其中:中间拨轮、进瓶拨轮、出瓶拨轮位于支架的同一侧。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所述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采用环形链条和拨轮相结合的方式来运输空瓶进行杀菌保持,使得拨轮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从而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拨轮的数量减少,使得空瓶过渡传递的次数大大减少,从而减低了空瓶传递时掉落的概率,另外,在同等占地面积下,采用环形链条和拨轮相结合运输空瓶进行杀菌保持的时间是采用纯拨轮运输的2~3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由前向后依次并排间隔设置有三个能在支架1上旋转的环形链条2,各个环形链条2分别通过两个链轮3驱动在支架1上旋转,链轮3安装于支架1上并且可以由电机驱动旋转,各个环形链条2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能夹住空瓶9瓶口以便能夹取空瓶9的瓶夹,环形链条2上的各个瓶夹4分别与环形链条2的链节一对一相固定,在各个相邻的环形链条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将前方环形链条2上的各个空瓶9依次过渡传递至后方相邻环形链条2上的中间拨轮5,在支架1的前部设置有一个能将喷有消毒液的空瓶9传递至支架1前部第一个环形链条2上的进瓶拨轮6,在支架1的后部设置有一个能将支架1后部最后一个环形链条2上的空瓶9向外传递的出瓶拨轮7,中间拨轮5、进瓶拨轮6、出瓶拨轮7均是饮料生产设备中常用的用于传递空瓶的拨轮设备,拨轮上通常也会设置有能抓取空瓶的夹瓶机构;工作时,进瓶拨轮6会将喷有消毒液的空瓶9依次向着支架1前部的第一个环形链条2传递,第一个环形链条2上的各个瓶夹4随着第一个环形链条2旋转会依次夹取进瓶拨轮6传递过来的各个空瓶9,使得进瓶拨轮6上的空瓶9能传递至第一个环形链条2上进行杀菌保持,然后第一个环形链条2会将夹取的空瓶9依次传递至后方相邻的中间拨轮5上,相邻的中间拨轮5会将空瓶9过渡传递至第二个环形链条2上进行杀菌保持,然后第二个环形链条2会将夹取的空瓶9传递至后方相邻的中间拨轮5上,相邻的中间拨轮5又会将空瓶9过渡传递至第三个环形链条2上进行杀菌保持,如此通过各个相邻环形链条2之间的中间拨轮5就能使喷有消毒液的空瓶9从第一个环形链条2传递至最后一个环形链条2上,最后由出瓶拨轮7将空瓶9向外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瓶夹4的结构包括:与环形链条2上链节相固定的安装板41,在安装板41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夹住瓶口的夹钳42,两个夹钳42分别与安装板41相铰接,使得两个夹钳42能相互开合,在两个夹钳42尾端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43,在两个夹钳42尾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44,压缩弹簧44的两端分别套装于对应侧的定位凸台43上,空瓶9的瓶口能卡入两个夹钳42之间并且在卡入时能将两个夹钳42的前端分别向两侧撑开,使得两个夹钳42的尾端能对压缩弹簧44进行压缩,从而两个夹钳42在压缩弹簧44的顶推下能夹住瓶口。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拨轮5、进瓶拨轮6、出瓶拨轮7位于支架1的同一侧。这样设置能使空瓶9在各个环形链条2上输送更长的时间,从而来延长杀菌保持时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上由前向后依次并排间隔设有数个环形链条,各个环形链条分别通过两个链轮驱动在支架上旋转,各个环形链条上分别均匀设有若干个瓶夹,环形链条上的各个瓶夹分别与环形链条的链节一对一相固定,在各个相邻的环形链条之间分别设有一个能将前方环形链条上的各个空瓶依次过渡传递至后方相邻环形链条上的中间拨轮,在支架的前部设有一个能将喷有消毒液的空瓶传递至支架前部第一个环形链条上的进瓶拨轮,在支架的后部设有一个能将支架后部最后一个环形链条上的空瓶向外传递的出瓶拨轮。上述的空瓶杀菌保持装置能降低生产成本,延长杀菌保持时间,并且能降低空瓶传递时掉落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虎;李沈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普华盛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5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