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位滚子探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92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五工位滚子探伤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五工位滚子探伤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粉探伤机一个流程只能输送一个滚子,而且智能化程度不高,在观察或上下料时需要人工适时调整,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工位滚子探伤机。

一种五工位滚子探伤机,包括:

一机架;该机架上设有一导轨机构;

所述导轨机构能够将滚子自一上料工位依次推送至一磁化工位、一观察工位、一退磁工位以及一下料工位;

所述磁化工位具有两排相对设置的磁化触头,其中一排磁化触头能够平移以定位滚子,另一排亦能平移以夹紧滚子;

所述观察工位具有两排相对设置的夹紧触头,其中一排夹紧触头能够平移以夹紧滚子,另一排能够旋转以带动滚子转动;

所述退磁工位具有两排相对设置的退磁触头,其中一排退磁触头能个平移以定位滚子,另一排亦能平移以夹紧滚子。

进一步,所述导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方的一导轨、与导轨配合的滑块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上方的一基板,基板一端被一推动气缸驱动;所述基板上方设有依次设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不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分别置于上料工位、磁化工位、观察工位以及退磁工位内。

进一步,所述上料工位设有一被第一电机驱动的一链条,链条上方覆盖式固定有v型块;所述链条的一侧水平设有一上料气缸;滚子置于链条上的v型块上被输送至一定位置,所述上料气缸能够推动滚子至一第一输送架上;所述第一输送架固定设于第一气缸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架由一固定设于第一气缸上方的一固定板以及设于固定板上方的一v型块组成。

进一步,所述上料气缸设于一支架上方,上料气缸的端部连接一导向板;所述第一输送架一侧设有一支座,该支座上设有一调整块;所述第一输送架的v型块和链条之间设有一过渡板,过渡板上开设有v型槽。

进一步,所述磁化工位包括一铺设于导轨下方的一u型硅钢片、两个分别套设于硅钢片两个竖直端上的线匝、两个分别设于硅钢片两个竖直端上端面的导向座以及贴合于硅钢片两个侧面的各一磁轭夹板;每个导向座内各设有8个磁化触头,每个磁化触头均连接一电磁联结铜件,两个导向座内的磁化触头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导向座内的8个磁化触头后端均同时连接一推板,该推板被两个大气缸推动;另一个导向座内的8个磁化触头后端均分别连接一小气缸,小气缸能够推动与其连接的磁化触头移动。

进一步,所述观察工位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两排夹紧触头,每排8个,其中一排夹紧触头后端连接一推板,推板下方连接滑块,并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以及一推动推板移动的大气缸;另一排夹紧触头的每个夹紧触头后端均同时连接一齿轮与一小气缸,每相邻的两个夹紧触头的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该排夹紧触头端部的一个夹紧触头通过与其连接的齿轮与一第二电机啮合以实现该排夹紧触头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退磁工位包括一铺设于导轨下方的一u型硅钢片、两个分别套设于硅钢片两个竖直端上的线匝、两个分别设于硅钢片两个竖直端上端面的导向座以及贴合于硅钢片两个侧面的各一磁轭夹板;每个导向座内各设有8个退磁触头,两个导向座内的退磁触头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导向座内的8个退磁触头后端均同时连接一推板,该推板被两个大气缸推动;另一个导向座内的8个退磁触头后端均分别连接一小气缸,小气缸能够推动与其连接的退磁触头移动。

进一步,所述下料工位包括一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其中一个支架上通过一导向板连接一下料气缸,另一个支架上设有一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上开设有v型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上方分别固定设有第二输送架、第三输送架和第四输送架。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架由一设于第二气缸上方的一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方的一支架板以及设于支架板上方两侧的各一v型板组成;所述第三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结构相同,亦由一设于第三气缸上方的一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方的一支架板以及设于支架板上方两侧的各一v型板组成;所述第四输送架和设于第一气缸上方的一第一输送架结构相同,由一固定设于第四气缸上方的一固定板以及设于固定板上方的一v型块组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工位滚子探伤机,通过设置智能化的五个工位,然后结合人工观察的时间,最优化的选择每次输送8个滚子,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相比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五工位滚子探伤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料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磁化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观察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退磁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料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上料工位2、磁化工位3、观察工位4、退磁工位5、下料工位

6、机架7、导轨8、滑块9、基板10、推动气缸11、第一气缸

12、第二气缸13、第三气缸14、第四气缸15、固定板16、v型块

17、v型板18、支架板19、支架20、导向板21、支座

22、过渡板23、上料气缸24、下料气缸25、第一电机

26、链条27、硅钢片28、线匝29、导向座30、磁轭夹板

31、推板32、小气缸33、大气缸34、磁化触头35、夹紧触头

36、退磁触头37、基座38、齿轮39、第二电机40、弹簧管

41、电磁联结铜件42、调整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图1所示,一种五工位滚子探伤机,包括:

一机架6;该机架6上设有一导轨机构;

所述导轨机构能够将滚子自一上料工位1依次推送至一磁化工位2、一观察工位3、一退磁工位4以及一下料工位5;

所述磁化工位2具有两排相对设置的磁化触头34,其中一排磁化触头34能够平移以定位滚子,另一排亦能平移以夹紧滚子;

所述观察工位3具有两排相对设置的夹紧触头35,其中一排夹紧触头35能够平移以夹紧滚子,另一排能够旋转以带动滚子转动;

所述退磁工位4具有两排相对设置的退磁触头36,其中一排退磁触头36能个平移以定位滚子,另一排亦能平移以夹紧滚子。

图2所示,所述导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6上方的一导轨7、与导轨7配合的滑块8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8上方的一基板9,基板9一端被一推动气缸10驱动;所述基板9上方设有依次设有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13和第四气缸14;不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13和第四气缸14分别置于上料工位1、磁化工位2、观察工位3以及退磁工位4内。

图3所示,所述上料工位1设有一被第一电机25驱动的一链条26,链条26上方覆盖式固定有v型块16;所述链条26的一侧水平设有一上料气缸23;滚子置于链条26上的v型块16上被输送至一定位置,所述上料气缸23能够推动滚子至一第一输送架上;所述第一输送架固定设于第一气缸11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架由一固定设于第一气缸11上方的一固定板15以及设于固定板15上方的一v型块16组成。所述上料气缸23设于一支架19上方,上料气缸23的端部连接一导向板20;所述第一输送架一侧设有一支座21,该支座21上设有一调整块42;所述第一输送架的v型块16和链条26之间设有一过渡板22,过渡板22上开设有v型槽。滚子被上料气缸23推送至第一输送架的v型块16时,经过过渡板22,并被调整块42抵住。

图4所示,所述磁化工位2包括一铺设于导轨7下方的一u型硅钢片27、两个分别套设于硅钢片27两个竖直端上的线匝28、两个分别设于硅钢片27两个竖直端上端面的导向座29以及贴合于硅钢片27两个侧面的各一磁轭夹板30;每个导向座29内各设有8个磁化触头34,每个磁化触头34均连接一电磁联结铜件41,两个导向座29内的磁化触头34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导向座29内的8个磁化触头34后端均同时连接一推板31,该推板31被两个大气缸33推动;另一个导向座29内的8个磁化触头34后端均分别连接一小气缸32,小气缸32能够推动与其连接的磁化触头34移动。

图5所示,所述观察工位3包括一基座37,所述基座37上方设有两排夹紧触头35,每排8个,其中一排夹紧触头35后端连接一推板31,推板31下方连接滑块8,并设有与滑块8配合的滑轨以及一推动推板31移动的大气缸33;另一排夹紧触头35的每个夹紧触头35后端均同时连接一齿轮38与一小气缸32,每相邻的两个夹紧触头35的齿轮38之间相互啮合,该排夹紧触头35端部的一个夹紧触头35通过与其连接的齿轮38与一第二电机39啮合以实现该排夹紧触头35的转动。

图6所示,所述退磁工位4包括一铺设于导轨7下方的一u型硅钢片27、两个分别套设于硅钢片27两个竖直端上的线匝28、两个分别设于硅钢片27两个竖直端上端面的导向座29以及贴合于硅钢片27两个侧面的各一磁轭夹板30;每个导向座29内各设有8个退磁触头36,两个导向座29内的退磁触头36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导向座29内的8个退磁触头36后端均同时连接一推板31,该推板31被两个大气缸33推动;另一个导向座29内的8个退磁触头36后端均分别连接一小气缸32,小气缸32能够推动与其连接的退磁触头36移动。

图7所示,所述下料工位5包括一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19,其中一个支架19上通过一导向板20连接一下料气缸24,另一个支架19上设有一过渡板22,所述过渡板22上开设有v型槽。根据客户需要,滚子自下料工位5下料后输送至弹簧管40中,弹簧管40的结构并不固定,根据需要确定。

图2所示,所述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13以及第四气缸14上方分别固定设有第二输送架、第三输送架和第四输送架。所述第二输送架由一设于第二气缸12上方的一固定板15、设于固定板15上方的一支架板18以及设于支架板18上方两侧的各一v型板17组成;所述第三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结构相同,亦由一设于第三气缸13上方的一固定板15、设于固定板15上方的一支架板18以及设于支架板18上方两侧的各一v型板17组成;所述第四输送架和设于第一气缸11上方的一第一输送架结构相同,由一固定设于第四气缸14上方的一固定板15以及设于固定板15上方的一v型块16组成。

实施原理:

1、根据现有技术,滚子之前是储存于弹簧管中,滚子从弹簧管中依次进入伺服传送链条26的v型块16上,当系统检测到8件滚子进入到待推动位置时,上料气缸23将8件滚子推到第一输送架上,推动气缸10将第一输送架送到磁化工位2;

2、第一输送架上下方的第一气缸11将第一输送架抬起,磁化触头34将滚子夹紧磁化,第一气缸11下降,带动第一输送架回到上料工位1。磁化完成后第二气缸12抬起,磁化触头34将滚子松开,滚子落入第二输送架上,第二气缸12下降,推动气缸10将第二输送架送入观察工位3;

3、工位:第二输送架下方的第二气缸12将第二输送架抬起,夹紧触头35将滚子夹紧旋转,第二气缸12下降,在推动气缸10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气缸12回到磁化工位2。观察完成后第三气缸13抬起,夹紧触头35将滚子松开,滚子落入第三输送架上,第三气缸13下降,在推动气缸10的作用下将第三输送架送入退磁工位4;

4、工位:第三输送架上的第三气缸13将第三输送架抬起,退磁触头36将滚子夹紧退磁,第三气缸13下降,带动第三输送架回到观察工位3。退磁完成后第四气缸14抬起,退磁触头36将滚子松开落入第四输送架,第四气缸14下降,推动气缸10将第四输送架送入下料工位5,并同时置于下料工位5的v型块16上,然后第四输送架跟随第四气缸14在推动气缸10的作用下回到退磁工位4,滚子遗留至下料工位5的v型块16上;

下料工位5上设有v型块16和固定板15的配合结构,该配合结构和第一输送架结构一致,只不过该配合结构是不能移动的,而第一输送架是可以跟随推动气缸10的形程进行移动的;

5、系统检测到8件滚子进入到待推动位置时,下料气缸24将8件滚子推到下料弹簧管40中,滚子从下料弹簧管40中依次进入下道工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工位滚子探伤机,通过设置智能化的五个工位,然后结合人工观察的时间,最优化的选择每次输送8个滚子,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相比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