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盘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10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自动盘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盘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盘线器自动化程度低,操作时候需要两人配合才能使用,即一人负责转动绕线盘,另一人则需将线体左右往复移动以进行排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盘线装置,其能实现自动化绕线及排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盘线装置,它包括绕线盘、穿设于绕线盘中心轴且与绕线盘固定的转动插杆、支撑在转动插杆两端的绕线架以及驱动转动插杆转动的动力机构;绕线架前侧还设有带动进线沿绕线盘中心轴方向往复位移的排线机构。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自动盘线装置在绕线架前侧设置带动进线沿绕线盘中心轴方向往复位移的排线机构,使得绕线盘转动时,线体可均匀的绕设排布在绕线盘的绕线区域内。

2.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套设在电机转动轴上的伸缩活动管以及操动件,转动插杆的一端设有与伸缩活动管套接配合的插接头。电机运行时,通过操动件控制伸缩活动管位移至电机转动轴和插接头之间,可将转动力传递至转动插杆上,操作方便快捷。

3.导向轮两侧设有竖向滑动辊,竖向滑动辊位于线体两侧,当排线机构左右位移时,线体压靠在其中一侧竖向滑动辊上,竖向滑动辊可绕中心转动,可减轻线体与限位架的摩擦力,防止线体卡死。

4.绕线架下侧设有辅助升降组件,通过辅助升降组件组装绕线盘,极大提高了组装速度,并且省时省力。

5.支撑杆和滚轮设置可减轻线体对下部的转动光杆和光杆排线器的压力,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动盘线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动盘线装置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3是动力机构的纵向截面视图(截面平行于转动轴)。

图4是动力机构的纵向截面视图(截面垂直于转动轴)。

图5是操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升降架的俯视图。

图9是辅助升降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辅助升降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操控件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绕线架、2绕线盘、3转动插杆、5动力机构、5-1电机、5-2电机转动轴、5-3伸缩活动管、5-4摆动杆、5-5插接头、5-6档条a、5-7档条b、5-8推动环、5-9连接部、5-10竖向滑槽、5-11凸杆、6排线机构、6-1导向轴、6-2摆动动力座、6-3限位架、6-4导向轮、6-5滑动辊、6-6横向插销、6-7调节开关、6-8转向开关、6-9螺杆、6-10螺母、6-11支撑杆、6-12滚轮、7辅助升降组件、7-1升降架、7-2支撑底板、7-3导轨、7-4撬杆、7-5顶升杆、7-6水平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1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盘线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自动盘线装置,它包括绕线盘2、穿设于绕线盘2中心轴且与绕线盘2固定的转动插杆3、支撑在转动插杆3两端的绕线架1以及驱动转动插杆3转动的动力机构5;绕线架1前侧还设有带动进线沿绕线盘2中心轴方向往复位移的排线机构6。

所述转动插杆通过夹紧组件与绕线盘固定连接,夹紧组件包括设于绕线盘一侧的端头固定管以及设于绕线盘另一侧的螺纹旋紧件。

所述绕线架左右两侧分设有一对滑轮组,各滑轮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滑轮;所述转动插杆两端设有架设在两滑轮之间的滑动部。

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电机5-1、套设在电机转动轴5-2上的伸缩活动管5-3以及控制伸缩活动管5-3沿电机转动轴5-2方向位移的操动件;所述转动插杆3的一端设有与伸缩活动管5-3套接配合的插接头5-5。电机上设有变速箱,可通过变速箱控制电机转动速度。

电机运行时,带动伸缩活动管转动,通过操动件控制伸缩活动管位移至电机转动轴和插接头之间,可将转动力传递至转动插杆上。

所述电机转动轴5-2外周侧设有档条a5-6,所述伸缩活动管5-3内周侧设有档条b5-7,档条a5-6和档条b5-7均沿着电机转动轴5-2方向延伸设置,且相互转动限位;所述伸缩活动管5-3外周侧还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转动设置有推动环5-8。

插接头5-5结构与电机转动轴5-2一致,插接头5-5外周侧同样设有档条a5-6。

所述操动件包括摆动杆5-4,摆动杆5-4的下端设有倒u形连接部5-9,连接部5-9两侧开设有竖向滑槽5-10,推动环5-8两侧设有对应延伸至竖向滑槽5-10内的凸杆5-11;摆动杆5-4的中部铰接在绕线架1上。

所述排线机构6包括与绕线盘2中心轴平行设置的导向轴6-1、滑动设置在导向轴6-1上且往复位移的摆动动力座6-2以及设于摆动动力座6-2上的进线限位组件。

绕线盘转动绕线时,如果进线方向不变,线体将会集中在绕线盘小部分绕线区域内,致使绕线不均匀。

排线机构可带动进线沿绕线盘中心轴方向往复位移,使得绕线盘转动时,线体可均匀的绕设排布在绕线盘的绕线区域内。

所述进线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架6-3以及转动设置在限位架6-3上的导向轮6-4,导向轮6-4的转轴与绕线盘2的转轴相平行。线体通过导向轮进入绕线盘。

所述导向轮6-4两侧还设有竖向滑动辊6-5,导向轮6-4上侧的限位架6-3还设有横向插销6-6。

竖向滑动辊位于线体两侧,当排线机构左右位移时,线体压靠在其中一侧竖向滑动辊上,竖向滑动辊可绕中心转动,可减轻线体与限位架的摩擦力,防止线体卡死。

当线体从端部开始绕线时,可直接将线头穿过由竖向滑动辊、横向插销以及导向轮形成的进线通道。

当无法将线头穿过进线通道时,可拔出横向插销,将线体中段放入进线通道内。

所述导向轴6-1为转动光杆,所述摆动动力座6-2为光杆排线器;所述光杆排线器上设有控制位移速度的调节开关6-7以及转向开关6-8;所述排线机构6还包括与转动光杆平行设置的螺杆6-9以及转动设置在螺杆6-9上且与转向开关6-8配合的两限位螺母6-10。

通过调节限位螺母位置可控制光杆排线器转向位置。

光杆排线器上的调节开关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线体进行调节位移速度。

所述绕线架1下侧设有辅助升降组件7,辅助升降组件7包括前侧铰接在绕线架1底部前侧的升降架7-1以及控制升降架7-1后侧抬升的操控件;升降架7-1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支撑绕线盘2侧板的支撑底板7-2,所述操控件包括撬杆7-4、位于撬杆7-4底部的顶升杆7-5以及连接撬杆7-4和顶升杆7-5的水平杆7-6,所述水平杆7-6铰接在绕线架1底部。

绕线盘组装时,先将绕线盘两侧板支撑在支撑底板上,将绕线盘推送至升降架后端位置,通过操控件提升升降架高度,继续推送绕线盘使得转动插杆的滑动部正对绕线架滑轮组上方,最后降低升降架高度使得绕线盘架设在绕线架上。

其中一侧支撑底板7-2上设有与绕线盘2侧板配合的导轨7-3。导轨在绕线盘推送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排线机构6还包括与转动光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杆6-11,光杆排线器上设有滑动支撑在支撑杆6-11上的滚轮6-12。支撑杆和滚轮设置可减轻线体对下部的转动光杆和光杆排线器的压力,增加其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