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474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卷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卷绕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卷绕,尤其是非晶材材料卷绕通过手工、或者半自动化完成;一般是工人先放卷带到胶框,然后手送带头到模具凹槽,主轴转动带动模具转动开始卷绕,在卷绕过程中,手托带运行,工人此时要观察圈数器,以便及时刹车,然后焊接外圈,扯断带材,拆除模具后再焊接内圈;此种模式中的卷绕设备自动化程度底,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低,人力资源造成浪费的同时手托带易割破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绕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卷绕机,包括:机架、卷针组件、卷绕组件、裁切组件、传送组件、入带组件、焊接组件、平整组件以及测厚组件;

卷针组件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卷针主体以及圆盘状的卷针盖;绕针主体的一端设有卡槽,其另一端设有u型缺口;卷针主体沿着自身侧壁的高度方向还设有两个长条形滑行切口,两个滑行切口相互对应;其中一个滑行切口与u型缺口连通;卷针盖中心位置对应卷针主体设有镂空圆环;镂空圆环对应两个滑行切口对应设置有两个滑块;卷针主体设有u型缺口的一端穿过镂空圆环,滑行切口契合滑块,并在其上滑动;卷针盖连接于卷绕组件的一端;

卷绕组件设于机架上;

裁切组件、传送组件以及入带组件设于机架上,并依次设置于卷绕组件的一侧;

焊接组件包括内圈焊接件以及外圈焊接件;内圈焊接件正对卷绕组件设有卷针盖的一端;外圈焊接件设置于卷绕组件的另一侧;

平整组件设置于内圈焊接件的下方;

测厚组件设置于外圈焊接件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卷绕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主动轮、同步带、被动轮、卷轴、卷轴套、出针套轮、第二驱动件以及连杆;

主动轮连接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被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轮连动;被动轮同轴固定于卷轴套的一端,卷轴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卷轴盖;卷轴设于卷轴套内,两者之间滑动连接;卷轴一端连接卷针主体设有卡槽的一端,其另一端滑动连接出针套轮;连杆一端连接出针套轮,其另一端连接第二驱动件输出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裁切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刀架、上切刀、下切刀、滑动轴轮以及限位板;

上切刀的一端连接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刀架上;下切刀固定于刀架的下方,下切刀与上切刀正对;滑动轴轮平行下切刀,并固定于刀架下方;限位板与刀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传送组件包括第四驱动件、上夹板、下夹板、第五驱动件、滑动导轴以及送带导板;

第四驱动件连接上夹板;下夹板正对平行于上夹板下方;第五驱动件连接滑动导轴;滑动导轴连接送带导板;送带导板连接下夹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入带组件包括第六驱动件、入带导板、张力胶垫以及张力臂;

张力臂连接第六驱动件输出端;张力胶垫连接张力臂;入带导板平行设置于张力胶垫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内焊接件包括第七驱动件、第一焊头、第八驱动件、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

第七驱动件连接第一焊头;第一焊头滑动连接第一滑板;第八驱动件连接第一滑板;第一滑板滑动连接第二滑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平整组件包括第九驱动件以及打平板;

打平板连接第九驱动件;第二滑板设于第九驱动件上方;打平板正对卷针盖。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外焊接件包括第十驱动件、第二焊头、第十一驱动件、连动板以及连动滑轴;

第十驱动件连接第二焊头;第十驱动件以及第二焊头连接连动板;连动板与连动滑轴固定连接;第十一驱动件与连动滑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测厚组件包括第十二驱动件、测厚轴轮、测厚滑动轴以及测厚轴承座;

测厚轴轮与第十二驱动件以及测厚滑动轴连接;测厚轴承座套设于测厚滑动轴上。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卷绕机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全自动的卷绕以及焊接等工序,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保障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卷绕机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卷绕机内部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卷针组件部分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卷绕组件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裁切组件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传送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入带组件的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内焊接件和平整组件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外焊接件结构图;

图10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测厚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操作台;12、滚轮;2、绕针组件;21、绕针主体;211、u型缺口;212、滑行切口;22、绕针盖;221、镂空圆环;222、滑块;3、卷绕组件;301、第一驱动件;302、主动轮;303、同步带;304、被动轮;305、卷轴;306、卷轴套;307、出针套轮;308、第二驱动件;309、连杆;310、带座轴承;311、底部轴承;312、拔臂;4、裁切组件;41、第三驱动件;42、刀架;43、上切刀;44、下切刀;45、滑动轴轮;46、限位板;5、传送组件;51、第四驱动件;52、上夹板;53、下夹板;54、第五驱动件;55、滑动轴承;56、送带导板;6、入带组件;61、第六驱动件;62、入带导板;63、张力胶垫;64、张力臂;7、焊接组件;71、内圈焊接件;711、第七驱动件;712、第一焊头;713、第八驱动件;714、第一滑板;715、第二滑板;72、外圈焊接件;721、第十驱动件;722、第二焊头;723、第十一驱动件;724、连动板;725、连动滑轴;8、平整组件;81、第九驱动件;82、打平板;9、测厚组件;91、第十二驱动件;92、测厚轴轮;93、测厚滑动轴;94、测厚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图2和3,图1为实施例中卷绕机整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卷绕机内部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卷针组件部分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的卷绕机包括机架1、卷针组件2、卷绕组件3、裁切组件4、传送组件5、入带组件6、焊接组件7、平整组件8以及测厚组件9;卷绕组件3、裁切组件4、传送组件5以及入带组件6均固定于机架1上,裁切组件4、传送组件5以及入带组件6依次设置于卷绕组件3的一侧;焊接组件7包括内圈焊接件71以及外圈焊接件72;内圈焊接件71正对卷绕组件3设有卷针组件2的一端,其通过连接板固定与机架上;外圈焊接件72固定于于卷绕组件3的另一侧;平整组件8设置于内圈焊接件71的下方;测厚组件9设置于外圈焊接件72的下方。机架1包括设于上方的操作台11以及位于下方的滚轮12,操作台11内设有plc控制器,其配合设于卷绕机内的传感器完成卷针组件2的伸缩动作、卷绕组件3的卷绕动作、裁切组件4的裁切动作、传送组件5的传送动作、入带组件6的送入动作、焊接组件7的焊接动作、平整组件8的打平动作以及测厚组件9的测量动作等等的操作,滚轮12可以轻便的移动卷绕机整体;卷针组件2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卷针主体21以及圆盘状的卷针盖22;绕针主体21的一端设有卡槽,其另一端设有u型缺口211;卷针主体21沿着自身侧壁的高度方向还设有两个长条形滑行切口212,两个滑行切口212相互对应;其中一个滑行切口212与u型缺口211连通;卷针盖22中心位置对应卷针主体21设有镂空圆环221;镂空圆环221对应两个滑行切口212对应设置有两个滑块222;卷针主体21设有u型缺口211的一端穿过镂空圆环221,滑行切口212契合滑块222,并在其上滑动,使得卷针主体21与卷针盖22滑动连接,滑块222还卷针主体21进行限位;卷针盖22连接于卷绕组件3的一端,初始的时候带材的带头会预设在滑块222所在位置,这样当卷针主体21从镂空圆形221穿出时,带头正好被卡入到滑行缺口211内,之后,当卷针盖22在卷绕组件3的带动下开始转动时,卷针主体21随之进行转动,开始进行卷带动作;当完成卷绕时,卷针主体21回缩,滑块222的限位功能同样可以辅助绕卷从卷针主体21上脱落。

继续参照图4,图4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卷绕组件结构图;进一步,卷绕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件301、主动轮302、同步带303、被动轮304、卷轴305、卷轴套306、出针套轮307、第二驱动件308、连杆309、带座轴承310、底部轴承311以及拔臂312;主动轮302连接第一驱动件301输出端,第一驱动件301具体为伺服电机;被动轮304通过同步带303与主动轮302连动;被动轮304同轴固定于卷轴套306的一端,卷轴套3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卷轴盖22;两个带座轴承310依次套设于卷轴套306上,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卷轴305设于卷轴套306内,两者之间滑动连接;卷轴305一端固定连接卷针主体21设有卡槽的一端,其另一端滑动连接出针套轮307,出针套轮307套设于卷轴305,其另一端尾部还设有底部轴承311;连杆309一端连接出针套轮3,其另一端连接第二驱动件308输出端,第二驱动件308具体为伸缩气缸;拔臂312连接于连杆309中间位置,可起到支撑和辅助摆动作用;第一驱动件301驱动卷针套306转动,带动卷针盖22转动,同时带动卷针主体21同步转动;第二驱动件308驱动连杆309摆动,带动出针套轮307以及卷轴305同步伸缩运动,同时与卷轴305连接的卷针主体21同步完成伸缩动作。

继续参照图5,图5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裁切组件结构图;更进一步,裁切组件4包括第三驱动件41、刀架42、上切刀43、下切刀44、滑动轴轮45以及限位板46;上切刀42的一端连接第三驱动件41的输出端,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刀架42上,刀架42为矩形框架,上切刀43沿着刀架42的框架内滑行;下切刀44固定于刀架42的下方,下切刀44与上切刀42正对;滑动轴轮45平行下切刀44,并固定于刀架42下方;限位板46与刀架42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具体为伸缩气缸,其驱动上切刀43在刀架42内滑动,与下切刀44配合裁切带材;限位板46限定带材的宽度以及其移动方向,滑动轴轮45可以让带材的带头更为流畅的进入到滑块222的限定位置。

继续参照图6,图6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传送组件的结构图;更进一步,传送组件5包括第四驱动件51、上夹板52、下夹板53、第五驱动件54、滑动导轴55以及送带导板56;第四驱动件51连接上夹板52;下夹板53正对平行于上夹板52下方;第五驱动件54连接滑动导轴55;滑动导轴55连接送带导板56;送带导板56连接下夹板53;第四驱动件51以及第五驱动件54为伸缩气缸;第四驱动件51驱动上夹板52上下方向运动,当裁切组件4进行裁切时上夹板52以及下夹板53压紧带材,稳固后进行裁切;第五驱动件54驱动送带导板56水平方向运动,驱动带材水平方向移动。

继续参照图7,图7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入带组件的结构图;更进一步,入带组件6包括第六驱动件61、入带导板62、张力胶垫63以及张力臂64;张力臂64连接第六驱动件61输出端;张力胶垫63连接张力臂64;入带导板62平行设置于张力胶垫63下方;第六驱动件61具体为伸缩气缸,第六驱动件61驱动张力胶垫63上下移动,可以对带材进行表面平整。

继续参照图1和8,图8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内焊接件和平整组件结构图;更进一步,内焊接件71包括第七驱动件711、第一焊头712、第八驱动件713、第一滑板714以及第二滑板715;第七驱动件711连接第一焊头713;第一焊头712滑动连接第一滑板714;第八驱动件713连接第一滑板714;第一滑板714滑动连接第二滑板715;第七驱动件711驱动第一焊头712进入到卷针主体21的u型缺口211处,第八驱动件713驱动第一滑板714水平方向移动,两者配合完成对带材的内圈进行的焊接。

复参照图1和8,平整组件8包括第九驱动件81以及打平板82;打平板82连接第九驱动件81;第二滑板715设于第九驱动件81上方;打平板82正对卷针盖22;当卷针主体21完成带材的一个绕卷后,打平板82在第九驱动件81的驱动下拍打绕卷的切面,对绕卷的切面进行平整,确保绕卷具有统一切面。

继续参照图9,图9为实施例中卷绕机的外焊接件结构图;更进一步,外焊接件72包括第十驱动件721、第二焊头722、第十一驱动件723、连动板724以及连动滑轴725;第十驱动件721连接第二焊头722;第十驱动件72以及第二焊头722固定连接连动板724;连动板724与连动滑轴725固定连接;第十一驱动件723与连动滑轴725连接;第十一驱动件723驱动连动滑轴725运动,进而驱动十驱动件721以及第二焊头722一起运动,第十驱动件721驱动第二焊头722移动,完成对带材的外圈进行焊接动作。

继续参照图10,图10为实施例中卷绕机测厚组件结构图;更进一步,测厚组件9包括第十二驱动件91、测厚轴轮92、测厚滑动轴93以及测厚轴承座94;测厚轴轮92与第十二驱动件91以及测厚滑动轴93连接;测厚轴承座94套设于测厚滑动轴93上;第十二驱动件91驱动测厚滑动轴93以及测厚滑动轴93运动;测厚轴承座94套设于测厚滑动轴93上,起到稳固的同时,也可以限定方向;当卷针主体21卷绕开始前,测厚轴轮92在第十二驱动件91驱动靠近卷针主体21,两者之间的间距等于需要卷绕的厚度,当达到既定厚度时,测厚轴轮92回缩,同时卷针主体21停止转动;第十二驱动件91具体为伸缩气缸。

本卷绕机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先将操作台11设为预设模式,带材放置在靠近入带组件6的一侧,后将带材的带头依次经入带导板62、送带导板56、下夹板53以及上切刀43以及下切刀44组成的刀口位直至其中一个滑块222所在位置;然后将操作台11设为卷绕模式,此时绕针主体21从镂空圆环221处伸出,滑行缺口212正好卡住带头,此时测厚轴轮92靠近绕针主体21至预先设定间距,第二焊头722移动至刀口位;按下自动启动按钮,绕带主体21开始旋转,形成绕带卷;当绕带卷厚度达到设定间距时,测厚轴轮92回撤,此时,绕带主体21停止转动,上切刀42切断带材,后绕带主体21缩回至其端部位于绕带卷内圈,打平板82平整绕带圈切面;之后,第二焊头722焊接绕带圈外圈切口处,第一焊头712通过u型缺口211所在位置焊接绕带圈内圈的带头起始处,完成后两个焊头撤回;然后,绕带主体21继续缩回,直至隐没于镂空圆环221,绕带卷自然脱落;重复上述动作,进行下一个绕带循环;当带材不足以形成一个绕带卷时或者带材断裂时,操作台11会进行报警提示。

本发明的卷绕机实现了全自动的卷绕以及焊接等工序,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保障了产品质量。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