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707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手动上料容易疲劳,效率低,甚至因为上料过程中管杆脱手掉落而造成损坏,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能够使工作人员从繁重繁琐的上下料过程解放出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包括机架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架上表面为平滑过渡的倾斜面,所述机架的低侧设有至少两个倾斜块,所述倾斜块的高侧与机架的低侧上表面相连,所述倾斜块的低侧延伸处设有托架,所述机架的低侧下方设有与倾斜块和托架配合使用的推料机构,所述机架的低侧的一端端部设有定位机构,所述机架低侧远离定位机构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机架低侧的外侧面垂直相连,所述定位架与托架和定位机构配合使用,所述机架为管杆类工件提供滚动的轨道,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机架低侧的管杆类工件推送到倾斜块的高侧上表面,所述定位机构用于检测管杆类工件的具体长度。

所述机架的高低两侧上方设于两个与管杆类工件方向一致的横架,所述横架通过支架支腿与机架高低两侧的端部对应相连,所述机架远离定位机构的一端分别设有直线滑动机构,所述直线滑动机构设有两个第一光轴、挡板和定位板,所述两个第一光轴对称设在两个横架远离定位机构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一光轴两端通过固定块与横架内侧对应相连,所述挡板可滑动的套设在固定块之间的两个第一光轴上,所述定位板一端与挡板上表面垂直相连,所述定位板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横架上表面,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板对应的横架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与定位孔配合使用的固定孔,所述挡板通过第一光轴改变相对横架的位置。

所述挡板接近机架高侧的一端向远离定位机构的方向逐渐延伸为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挡板成夹角相连。

所述推料机构设有推料气缸和支板,所述支板为长条形,所述推料气缸设在机架低侧中心位置下方并与机架底部相连,所述推料气缸与支板下表面中心位置相连,所述支板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推块,所述推块通过推料气缸的伸缩改变机架低侧管杆类工件与机架上表面的高度从而改变管杆类工件的位置。

所述推料气缸设在推料架体内,推料架体顶部设有上下通透的气缸孔,所述气缸孔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光轴孔,所述推料架体顶部内侧对应第二光轴孔位置设有第一直线轴承,所述推料架体底部对应第二光轴孔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内设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一端与支板下表面相连,所述推料机构通过第一定位块、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光轴限制推料气缸缩回时的位置。

所述推块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推块上表面的低侧设在接近托架的一侧。

所述定位机构设有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与机架低侧垂直相连,所述底板远离机架高侧的侧面与立板垂直相连,所述立板与托架相平行设置,所述立板上设有通透的定位气缸孔和传感器孔,所述立板外侧面设有定位气缸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立板远离定位气缸的一个侧面设有与立板相平行的推板,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轴通过定位气缸孔与推板接近立板的一个侧面垂直相连,位移传感器的导杆通过位移传感器孔与推板接近立板的一个侧面垂直相连,所述控制系统和位移传感器通过推板推动管杆类工件向定位板方向移动距离确认工件的长度。

所述立板的定位气缸孔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光轴孔,所述立板外侧面对应第三光轴孔位置设有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内设有第三光轴,所述第三光轴一端与推板接近立板的一个侧面垂直相连,所述第三光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块,所述定位机构通过第二挡块限制定位气缸伸出的距离。

所述立板上接近推板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块,所述推板上对应第一定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配合使用,所述定位机构通过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限制定位气缸缩回的距离。

所述推板远离立板的一个表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托架和定位架配合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供料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能够使工作人员从繁重繁琐的上下料过程解放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工件和推料机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拆除推料机构和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局部b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局部b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2局部c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2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2.横架,3.直线滑动机构,4.定位架,5.托架,6.倾斜块,7.推料机构,8.管杆类工件,9.定位机构,11.上框架,12.第一支腿,13.第二支腿,14.下框架,15.第二竖撑,16.定位机构安装架,17.支架支腿,18.第三纵支架,19.第一竖撑,21.固定孔,31.第一光轴,32.固定块,33.挡板,34.定位板,35.导向板,36.定位销,51.托板,52.托板撑,53.托架底板,71.推料架体,72.推料气缸,73.第一定位块,74.第一直线轴承,75.支板,76.第二光轴,77.推块,91.架体,92.定位气缸,93.位移传感器,94.推板,95.第二直线轴承,96.第三光轴,97.第二挡块,98.第一定位块,99.第二定位块,111.第一横撑,112.第一纵支架,113.第二料位传感器,141.第二横撑,142.第二纵支架,143.推料机构安装板,144.第三横撑,145.斜撑,161.横边框,162.纵边框,163.加强撑,321.固定板,322.连接板,511.托槽,512.第一料位传感器,911.底板,912.立板,913.筋板,941.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10所示,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包括机架1和控制系统,机架设有上框架11,上框架11设有两个第一横撑111和六个第一纵支架112,任意两个第一纵支架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撑111的两端对应相连形成矩形,剩余四个第一纵支架112均布设在两个第一横撑111之间,两个第一横撑111相平行,四个第一纵支架112相平行,上框架11的一侧的两端下表面设有第一支腿12,上层框架的另一侧的两端下表面设有第二支腿13,第一支腿12和第二支腿13分别与上框架11的下表面垂直相连,第一支腿12的高度大于第二支腿13的高度。

上框架11下方设有下框架14,下框架14设有第二横撑141和四个第二纵支架142,一个第二横撑141的两端设在第一横撑111下方的第一支腿12之间,另一个第二横撑141的两端设在第一横撑111下方的第二支腿13之间。第二横撑14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腿12或第二支腿13垂直相连,任意两个第二纵支架142的两端设在第一支腿12和第二支腿13之间且与其垂直相连,剩余两个第二纵支架142设在两个第二横撑141之间且与其垂直相连,下框架14的接近第一支腿12和第二支腿13的两个第二纵支架142之间设有斜撑145,下框架14中间两个第二纵支架142之间接近第二支腿13侧设有第三横撑144,第三横撑144与下框架14中间两个第二纵支架142垂直相连,第二支腿12侧第二横撑141上表面对应下框架14中间两个第二纵支架142位置分别设有推料机构安装板143,推料机构安装板143远离第二支腿13的一端与对应下框架14中间两个第二纵支架142上表面相连。

上框架11形成机架上表面,上框架11设有第一支腿12的一侧为机架高侧,上框架11设有第二支腿13的一侧为机架低侧。

第一支腿12侧的第一横支架111和第二横支架1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竖撑19,第二支腿13侧的第一横支架111和第二横支架1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竖撑15。

第一支腿12和第二支腿13分别向上延伸为支架支腿17,同一侧支架支腿17之间设有第三纵支架18,第三纵支架18与同一侧支架支腿17之间内侧面上端垂直相连,上框架11的第一横撑111上方设有与支架支腿17垂直相连的横架2。

第二支腿13上方的一个支架支腿17外侧面设有定位机构安装架16,定位机构安装架16设有两个横边框161、纵边框162和加强撑163,两个横边框161分别与支架支腿17外侧面垂直相连,纵边框162与横边框161远离支架支腿17的一端垂直相连,纵边框162的两端通过加强撑163分别与第三纵支架18和第一纵支架112对应相连。

第一横支架111设有第二支腿13侧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向外延伸的倾斜块6,本实施例设有四个倾斜块6,倾斜块6的上表面为逐渐过渡的倾斜面,倾斜块6的高侧设在第一横支架111上表面,倾斜块6的低侧设在远离第一横支架111的延伸处。

倾斜块6的低侧延伸处设有至少两个托架5,被实施例设有四个托架5,托架5设有托板51、两个托板撑52和托架底板53,托板51为长条形,托架底板53为矩形,托架底板53的的一端与设有第二支腿13侧第一横支架111的外侧面垂直相连,托板51的一端与托架底板53远离第一横支架111的一个表面垂直相连,托板51上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托槽511,托板撑52为直角三角形,托板撑52的一个直角边与托架底板53远离第一横支架111的一个表面垂直相连,托板撑52的另一个直角边与托板51的托板撑52一侧对应表面垂直相连,任意一个托架5的托板51侧面设有第一料位传感器512,第一料位传感器512通过第一料位传感器支架与托板51侧面相连。

托架底板53与对应的第一横支架111的外表面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垫块。

直线滑动机构3设有两个第一光轴31、4个固定块32和挡板33、定位板34和导向板35,固定块32设有固定板321和连接板322,固定板321为矩形,连接板322为凸形,固定板321与横架2一端内侧对应位置相连,连接板322的凸形底部与固定板321远离横架2垂直相连,同一个横架2内侧的两个连接板322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第一光轴31设在同一个横架2内侧的两个连接板322之间,挡板33为矩形,挡板33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板322之间的两个第一光轴上,定位板34一端与挡板33上表面垂直相连,定位板34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横架2上表面,定位板34上设有定位孔341,定位板34对应的横架2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与配合使用的,挡板33通过第一光轴31改变相对横架2的位置,定位销36通过定位孔和固定孔21将定位板34与横架2相连从而设置挡板33的位置。

挡板33接近第一支腿12的一端向外逐渐延伸为导向板35,导向板35与33成夹角相连,导向板35远离挡板33的一端与设有第一光轴31侧的第三纵支架18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向板35与挡板33相连一端与设有第一光轴31侧的第三纵支架18之间的距离。

推料机构7设有推料架体71,推料架体71为一个可打开的箱体,箱体的底部与下框架14的推料机构安装板143上方且垂直相连,箱体内底部设有推料气缸72和两个第一定位块73,两个第一定位块73对称设在推料气缸72左右两侧,推料架体71顶部对应推料气缸72和第一定位块73的位置设有上下通透的气缸孔和第二光轴孔,箱体顶部内侧对应第二光轴孔位置设有第一直线轴承74,箱体正方设有支板75,支板75为长条形,推料气缸72通过气缸输出轴与支板75下表面中心位置垂直相连,,第一直线轴承74内设有第二光轴76,第二光轴76一端与支板75下表面相连,第二光轴76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第二光轴孔贯穿对应的第一直线轴承74,箱体上外侧面设有盖板。

支板75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推块77,推块77设在避开第一纵支架112的位置,本实施例设有4个推块77,推料机构7第一定位块73、第一直线轴承74和第二光轴76限制推料气缸72缩回时的位置,推块77通过推料气缸72的伸缩改变机架1低侧管杆类工件8与机架1表面的高度从而改变管杆类工件8的位置。

推块77上表面为斜面,推块77上表面的低侧设在接近托架5的一侧。

定位机构9设有架体91,架体91设有底板911、立板912和两个筋板913,底板911与的两个横边框161和纵边框162对应相连,立板912与底板911远离定位机构安装架16的一个侧面垂直相连,立板912与托架5相平行,处筋板913为直角三角形板,筋板913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底板911和立板912对应位置相连。

立板912上设有气缸孔和传感器孔,立板912外侧面设有与其垂直相连的定位气缸92和位移传感器93,立板912外侧面设有与立板912相平行的推板94,定位气缸92的输出轴通过气缸孔与推板94接近立板912的一个侧面垂直相连,位移传感器93的导杆通过传感器孔与推板94接近立板912的一个侧面垂直相连。

立板912的气缸孔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光轴孔,立板912的外侧面对应第三光轴孔位置设有第二直线轴承95,所述第二直线轴承95内设有第三光轴96,第三光轴96的一端与推板94接近立板912的一个侧面垂直相连,第三光轴9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光轴孔并贯穿第二直线轴承95后设有与其垂直相连的第二挡块97。

立板912上接近推板94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块98,本实施列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块98,两个第一定位块98分别设在定位气缸92上下两侧,推板94上对应第一定位块98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块99,第一定位块98和第二定位块99配合使用,定位机构9通过第一定位块98和第二定位块99限制定位气缸92缩回的距离。

推板94远离立板912的一个表面设有顶板941,顶板941与托架5和定位架4配合使用。

最接近定位机构9定位架5侧的第一纵支架112侧面设有第二料位传感器113,第二料位传感器113设在第一纵支架112接近第二支腿13的端部。

控制系统设有可编程控制器和报警器,可编程控制器数字量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料位传感器512和第二料位传感器113相连,可编程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入端与位移传感器93相连,可编程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端分别与推料气缸72、定位气缸92和报警器相连。

现场工作人员根据管杆类工件8的长短调整挡板33的位置,并根据现场情况拆卸或按照配合使用的定位架4。

将料车推到机架1的第一支腿12侧,料车上的管杆类工件8在第一纵支架112形成的倾斜面滚动,管杆类工件8滚动到机架1的第二支腿13侧,第二料位传感器113检测到有管杆类工件8,若第一料位传感器512无料,可编程控制器给推料气缸72发出上升信号,推料气缸72带动推板72上方的推块77向上移动,推块77推动管杆类工件8超出倾斜块6高侧,管杆类工件8滚入托架5上的托槽511内,可编程控制器给推料气缸72发出下降信号,推料气缸72下降,第一料位传感器512检测到有管杆类工件8,可编程控制器给定位气缸72发出信号,定位气缸72带动推板94和顶板941向远离定位机构9方向移动,顶板941接触到管杆类工件8后可继续移动,确认管杆类工件8刚好在定位架4和顶板941之间时,可编程控制器根据位移传感器93的导杆移动的距离确认管杆类工件8长度是否在误差范围之内,若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可编程控制器发出信号给报警器,报警器报警。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