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承接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488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承

接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轻钢轻质复合板材是将两块同质同料的板材作为基材层在两块基材层中间填充保温层或其他材料层,之后通过龙骨钢架固定、复合而出的具有轻钢、轻质效果的板材。轻钢轻质复合板材不仅具有基材层的轻质、耐水、阻燃、韧性高、强度高、抗震能力强等优点,而且具有中间填充层的保温、隔热、隔音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家用板材、墙板等地方。

在现有加工方法及加工技术中,已可以实现复合板材自动加工流水线作业,但还存在整体设备体积过长,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双层立体的生产线,合理利用空间高度解决了设备过长,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但在上下两层生产线如何流畅的衔接,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承接翻转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用于上下两层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的上下承接工作,同时完成复合板材加工中的翻转工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承接翻转装置包括:机架,x形支撑架,中心轴,电机一,承接架,夹持头,气缸,电机二,传动链条。

所述x形支撑架通过中心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设置有两个,通过中心轴相互连接;所述电机一设置在右侧机架上;所述承接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x形支撑架的上下两端,承接架上下均设置有输送辊,上下输送辊之间形成有接收部;所述夹持头移动沿输送辊之间的间隙处延伸至接收部,另一端与气缸相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承接架朝向中心轴一端端面上;所述电机二设置承接架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传动链条设置在承接架一侧,用于输送辊与电机二的连接。

所述中心轴靠近电机一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与电机一中轴上的齿轮相咬合。

所述承接架上设置有多个夹持头。

所述气缸对应夹持头设置有多个。

所述电机二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承接架上。

所述电机一、电机二均设置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架上设置有多个输送辊。

有益效果

1、本装置利用两个承接架的同时旋转移动,实现了加工件的连续输送及连续翻转,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2、本技术方案,机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可有效节约设备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

如图一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承接翻转装置包括:机架1,x形支撑架2,中心轴3,电机一4,承接架5,夹持头6,气缸7,电机二8,传动链条9。

如图1、图2所示,所述x形支撑架2通过中心轴3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设置有两个,通过中心轴3相互连接;所述电机一4设置在右侧机架1上;所述承接架5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x形支撑架2的上下两端,承接架5上下均设置有输送辊51,上下输送辊51之间形成有接收部52;所述夹持头6一端沿输送辊51之间的间隙处延伸至接收部52,另一端与气缸7相连接;所述气缸7设置在承接架5朝向中心轴3一端端面上;所述电机二8设置承接架5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传动链条9设置在承接架5一侧,用于输送辊51与电机二8的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中心轴3靠近电机一4的一端设置有齿轮31,与电机一4中轴上的传动齿轮41相咬合。

所述承接架5上设置有多个夹持头6。

所述气缸7为小型气缸,对应夹持头6设置有多个。

所述电机二8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承接架5上。

所述电机一4、电机二8均设置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架5上设置有多个输送辊51。

本发明工作原理:

位于上端的承接架5承接沿上层工作面a输送过来的加工件,气缸7带动夹持头6夹紧加工件,电机一4启动,带动x形支撑架2沿中心轴3顺时针旋转,旋转180度后停止;此时,原来位于x形支撑架2上端的承接架5移动至下端,与下层工作面b呈相互靠近状态,气缸7启动,放开夹持头6,电机二8启动,带动输送辊51把加工件输送至下层工作面b;同时,原来位于下端的承接架5移动至上端,与上层工作面a呈相互靠近状态,并承接上层工作面a输送过来的加工件;进而实现连续的加工件输送及翻转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承接翻转装置。包括:机架,X形支撑架,中心轴,电机一,承接架,夹持头,气缸,电机二,传动链条;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用于上下两层立体复合板材生产线的上下承接工作,同时完成复合板材加工中的翻转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赵雪芹;周登正;张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贝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