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塔内升降机的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30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塔内升降机的制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的风力发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风塔内升降机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当今新型能源产业之一,其发展规模突飞猛进,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具有风力发电机组数以万计,并仍然具有快速发展势头。而在此种情况下,如何保障数量巨大的风电机组正常运转,则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保障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过专门培训、年青健壮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

在维护和保养的过程中,每进行一次正常维护往往需要上下往返几次,而如果是风电机组检修则往返的次数会更多,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的高度均在50米以上,且在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不仅要自己爬上高塔,还需要把检修用的工具和零部件背上高塔,其劳动强度之大绝非常人能够承受。

不仅如此,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含量相当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维修经验丰富的专门技术人员才能进行维护和维修,如果按一台机组每十天维护一次,每个技术人员每个工作日能维护两台机组,为了维护这上万台风电机组正常运转,那么就需要万名以上的技术人员,但是风电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这么多的年青力壮、技术水平高的人才来,从发电的成本来看,用人越多其成本就会越高,因此减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每个技术人员在对风电机组进行维护时自动升塔,节省他们的体力,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电的成本。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电梯式载人载物自动升降升降机就成了一个刻不容缓课题。

而由于风塔的高度普遍高于80米,使得现有一般的升降机并不能满足风塔中使用的安全性;尤其在升降机的轿厢产生脱落,需要进行紧急制动时,现有的制动系统并不能满足风塔内的安全可靠度。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塔内升降机的制动系统,以实现对风塔内升降机的轿厢进行安全可靠制动,进而有效提高升降机的运行安全可靠度的目的。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塔内升降机的制动系统,升降机包括:轿厢,轿厢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延伸的导向钢丝绳,导向钢丝绳的顶部与风塔顶部支撑梁相固定;轿厢的两对应侧分别设有与导向钢丝绳相限位缠绕安装的限位滑轮;轿厢两侧的限位滑轮处分别设有与对应导向钢丝绳相固定的安全钳。

进一步,轿厢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各设有一组限位滑轮,同侧限位滑轮设置于同一竖直垂线上;上下两个限位滑轮处各设有一个对应的安全钳。

进一步,所述的安全钳包括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相对设置并间隔一定间隙,所述导向钢丝绳自间隙穿过。

进一步,所述第一阀片和/或第二阀片经驱动单元安装于轿厢上,第一阀片和/或第二阀片在驱动单元作用下可相对移动,以改变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之间间隙的大小,进而夹紧导向钢丝绳。

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经电磁阀与供电电路相连通,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进而控制驱动单元的动作状态。

进一步,所述轿厢上设有对移动加速度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经控制电路与电磁阀的控制器相连接,以向控制器发出制动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闭。

进一步,轿厢的顶部与提升钢丝绳相连接,所述提升钢丝绳与风塔顶部的支撑梁上所设电机相啮合,以带动轿厢上下移动;轿厢顶部还设有安全钢丝绳,安全钢丝绳的上 端与风塔顶部相固定连接,轿厢的顶部设有与安全钢丝绳相限位缠绕安装的上安装滑轮;轿厢两侧的上安装滑轮处设有与对应安全钢丝绳相固定的安全钳。

进一步,所述轿厢上设有对移动加速度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经控制电路与轿厢顶部所设安全钳相连接,以向安全钳发出制动信号,控制安全钳的开闭。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经同一总线与轿厢两侧、顶端所设安全钳分别相连接,以同时向各安全钳发出制动信号。

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可正反向旋转,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经传动齿轮组与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的转轴相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在步进电机的控制可向外、向内旋转,以控制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相互夹持钢丝绳、或松开钢丝绳,进而实现制动轿厢、松开轿厢的目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的优势在于:

1、通过在轿厢两侧分别设置沿轿厢上下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钢丝绳,并将各导向钢丝绳分别与安全钳对应设置,以对轿厢两侧分别进行制动,令轿厢的制动系统包括了至少两个独立设置的安全钳,进而提高了轿厢防坠的安全性;

2、通过将轿厢左右两侧安全钳的对应电磁阀分别与控制电路相连接,以使得安全钳经电磁控制,提高了控制传输速度和灵敏程度,令两侧安全钳同时发出夹紧、松开的动作,进而在轿厢制动时有效防止了左右倾斜情况的发生;

3、通过在轿厢的顶部和两侧分别设置安全钳,以使得轿厢具备了至少三套相对独立设置的制动装置,有效避免了电梯轿厢坠落情况的发生;同时,在轿厢的顶部和两侧分别设置安全钳,以使得轿厢在制动过程中,有效降低了轿厢的侧偏概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风塔内安装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制动系统的结构框图。

主要元件说明:1—风塔,2—轿厢,3—提升钢丝绳,4—安全钢丝绳,5—导向钢丝绳,6—限位滑轮,7—安全钳,8—加速度传感器,9—控制电路,10—控制器,11—电磁阀,12—驱动单元,13—第一阀片,14—第二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风塔内升降机的制动系统,所述升降机安装于风塔1内部,以令操作人员可乘坐升降机的轿厢2上下移动,以对风塔内部的各处分布进行操作检修。所述升降机包括:安装于风塔1顶部的支撑梁,支撑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经传动齿轮组与提升钢丝绳3相啮合,提升钢丝绳3的下端与轿厢2相固定连接,以使得电机工作后经提升钢丝绳3带动轿厢2上下移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轿厢2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延伸的导向钢丝绳5,导向钢丝绳5的顶部与风塔1顶部支撑梁相固定;轿厢2的两对应侧分别设有与导向钢丝绳5相限位缠绕安装的限位滑轮6;轿厢2两侧的限位滑轮6处分别设有与对应导向钢丝绳5相固定的安全钳7。优选的,轿厢2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导向钢丝绳5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紧绳器,以使得导向钢丝绳与轿厢相固定连接。

通过在轿厢两侧分别设置沿轿厢上下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钢丝绳,并将各导向钢丝绳分别与安全钳对应设置,以对轿厢两侧分别进行制动,令轿厢的制动系统包括了至少两个独立设置的安全钳,进而提高了轿厢防坠的安全性。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轿厢2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各设有一组限位滑轮6,每组设有两个限位滑轮6;每组的两个限位滑轮6等大等径设置,且两个限位滑轮6的旋转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限位滑轮6的相邻外周之间夹持一导向钢丝绳5,以使得导线钢丝绳在限位滑轮的作用下始终处于竖直延伸状态、并随轿厢而一起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同侧限位滑轮6设置于同一竖直垂线上,且同侧限位滑轮设置于轿厢2一侧的中心对称竖直线上,以使得导线钢丝绳分别处于轿厢2侧板的中心,以使轿厢制动后被导线钢丝绳拽紧、而不会产生前后侧倾现象的发生。

优选的,上下两组限位滑轮6处各设有一个对应的安全钳7,就使得在轿厢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每组两个安全钳7,以对轿厢2的至少四个位置分别进行制动限位,进一步提高了轿厢2的防坠安全系数;同时,由于轿厢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安全钳7,使得轿厢2在制动时,降低了轿厢2偏移时的支撑系数和可靠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钳7包括第一阀片13和第二阀片14,第一阀片13和第二阀片14相对设置并间隔一定间隙,所述导向钢丝绳5自间隙穿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片13和/或第二阀片14经驱动单元安装于轿厢2上,第一阀片13和/或第二阀片14在驱动单元12作用下可相对移动,以改变第一阀片13和第二阀片14之间间隙的大小,进而夹紧导向钢丝绳5。本实施例的安全钳7并不局限为上述的安全钳结构,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一可对电梯绳进行夹紧制动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12经电磁阀11与供电电路相连通,以控制电磁阀11的开闭,就可达到控制驱动单元的动作状态的目的。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可正反向旋转,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经传动齿轮组与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的转轴相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在步进电机的控制可向外、向内旋转,以控制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相互夹持钢丝绳、或松开钢丝绳,进而实现制动轿厢、松开轿厢的目的。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轿厢2上设有对移动加速度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8,所述加速度传感器8经控制电路9与电磁阀11的控制器10相连接,以向控制器10发出制动信号,控制电磁阀11的开闭。

通过上述控制电路与左右两侧安全钳的对应电磁阀分别相连接,以使得安全钳经电磁控制,提高了控制传输速度和灵敏程度,令两侧安全钳同时发出夹紧、松开的动作,进而在轿厢制动时有效防止了左右倾斜情况的发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轿厢2的顶部与提升钢丝绳3相连接,所述提升钢丝绳3与风塔1顶部的支撑梁上所设电机相啮合,以带动轿厢2上下移动;轿厢2顶部还设有安全钢丝绳 4,安全钢丝绳4的上端与风塔1顶部的支撑梁相固定连接,轿厢2的顶部设有与安全钢丝绳4相限位缠绕固定的上安装滑轮;轿厢2两侧的上安装滑轮处设有与对应安全钢丝绳4相固定的安全钳7。

通过在轿厢的顶部和两侧分别设置安全钳,以使得轿厢具备了至少三套相对独立设置的制动装置,有效避免了电梯轿厢坠落情况的发生;同时,在轿厢的顶部和两侧分别设置安全钳,以使得轿厢在制动过程中,有效降低了轿厢的侧偏概率。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轿厢2上设有对移动加速度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8,所述加速度传感器8经控制电路9与轿厢2顶部和两侧所设安全钳7分别相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轿厢两侧、顶端所设安全钳7的驱动单元12分别与设有一一对应电磁阀11的供电电路相连接,各电磁阀11的控制器10经同一总线与控制电路9相连接,以在轿厢加速度检测值超过设定值后,控制电路经总线同时向各安全钳7发出制动信号,控制各安全钳同时产生制动动作。

通过上述设置,以向控制安全钳的对应电磁阀同时发出制动信号,进而控制各安全钳同时产生开闭动作,进而有效提高了轿厢的制动灵敏度和防侧倾系数。

实施例三

上述实施例中升降机的制动系统并不局限设置于风塔内部的升降机,也可以应用于现有任一可供用户上下移动的电梯设备,以提高电梯设备的运行安全平稳度。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