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水槽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397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水槽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水槽推车,用于防止掉落的物料引发安全事故。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危险易爆、剧毒粉状物料通常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状原材料混合而成,混合完成后通过推车自动或手动运出混合室,然而,在进料、混合或出料过程中难免有物料掉落,掉落的物料经过推车的碾压、摩擦,容易燃烧或爆炸,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水槽推车,用于防止掉落的物料引发安全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水槽推车,包括水槽和在水槽中行走的推车,推车包括车架、车轮、活动底板、手柄、旋转轴、连杆、直角板和滑杆,车架包括底框,车轮安装在底框底部,活动底板位于底框中,料桶放在活动底板上;底框的一个横边的左端、右端及中间分别安装一根旋转轴支架,旋转轴横向穿设于旋转轴支架顶部的安装孔中,旋转轴的中间垂直固定有向推车的前方伸出的手柄,手柄的另一端连接至小型气缸的推杆的顶部;底框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有两个直角板支架,所有的直角板均沿同一方向安装在直角板支架的顶部,直角板的直角部与直角板支架的顶部铰接,直角板的前端与滑杆的顶部铰接,滑杆的底部穿过推车底框的侧边与活动底板的侧边固定连接;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位于车架同一侧的两个直角板的顶端分别铰接在一根第一连杆的两端,靠近旋转轴的直角板的顶端与一根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的端部。

作为进一步优选,水槽、推车和料桶均采用导电材料,水槽中装满导电阻燃液体,比如水,使水槽、推车和料桶处于等电位环境下,不产生电位差,即使有物料落入水槽中,也不会因摩擦而造成安全事故。

作为进一步优选,以卡柄支架和卡柄代替小型气缸,卡柄支架垂直固定在中间旋转轴支架的顶部,并向推车的前方伸出,卡柄支架位于手柄的上方,卡柄的一端与卡柄支架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手柄的端部卡接,用于手动提升活动底板。

作为进一步优选,车架上安装有同步带,同步带沿推车的行进方向设置,并由同步控制系统控制,用于牵引推车在水槽中行走。为了简化设备复杂性,可以根据设备需要调整水槽和同步带长度,也可以不采用同步带,而通过手动方式将推车推离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再将料桶提出混合室。

作为进一步优选,水槽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推车的行进位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水槽中沿推车的行进方向设置有水槽导轨,车轮配合在水槽导轨中,水槽导轨中进一步设有限位凸起,车轮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用于防止推车在水槽中行走时左右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水槽推车工作过程如下: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小型气缸的推杆向上推出,将手柄的端部向上顶起,手柄带动旋转轴顺时针转动(从推车右侧观察),旋转轴通过第三连杆拉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向推车前方移动,并带动直角板的顶端向推车前方移动,使直角板以其直角部为支点逆时针转动(从推车右侧观察),通过直角板的前端拉动滑杆向上提升,再由滑杆带动活动底板上升,从而使放在活动底板上的料桶上升,与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对接,用于防止出料过程中物料洒出;出料完成后,小型气缸的推杆退回,手柄、旋转轴、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直角板、滑杆和活动底板自动复位,从而使放在活动底板上的料桶退出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随后,推车沿装满水的水槽将混合好的粉状物料运出混合室。

另外,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提升或降下料桶,手动提升料桶的方式与气动方式类似,是将手柄向上提起,将手柄的端部卡在卡柄的缺口中,通过手柄、旋转轴、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直角板和滑杆的联动作用使活动底板上升,从而使放在活动底板上的料桶上升,与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对接;降下料桶的方式是向外扳动卡柄,使卡在卡柄的缺口中的手柄自然落下,从而使活动底板自动复位,放在活动底板上的料桶退出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推车位于水槽中,水槽中的水使推车、料桶、水槽处于等电位环境下,不产生电位差,即使有物料落入水槽中,也不会因摩擦而造成安全事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小型气缸驱动或手动提升的方式使推车的活动底板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料桶与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对接或分离,用于防止出料过程中物料洒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水槽推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推车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卡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水槽推车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水槽推车包括水槽1和在水槽1中行走的推车2,推车2包括车架21、车轮22、活动底板23、手柄24、旋转轴25、连杆26、直角板27和滑杆28,车架21包括底框,车轮22安装在底框底部,活动底板23位于底框中,料桶3放在活动底板23上;底框的一个横边211的左端、右端及中间分别安装一根旋转轴支架213,旋转轴25横向穿设于旋转轴支架213顶部的安装孔中,旋转轴25的中间垂直固定有向推车2的前方伸出的手柄24,手柄24的另一端连接至小型气缸4的推杆的顶部;底框的两个侧边212上分别设有两个直角板支架214,所有的直角板27均沿同一方向安装在直角板支架214的顶部,直角板27的直角部与直角板支架214的顶部铰接,直角板27的前端与滑杆28的顶部铰接,滑杆28的底部穿过推车底框的侧边212与活动底板23的侧边固定连接;连杆26包括第一连杆261、第二连杆262、第三连杆263,位于车架同一侧的两个直角板27 的顶端分别铰接在一根第一连杆261的两端,靠近旋转轴25的直角板27的顶端与一根第二连杆26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6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263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263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25的端部。

水槽1、推车2和料桶3优选采用导电材料,水槽1中装满导电阻燃液体,比如水,使水槽1、推车2和料桶3处于等电位环境下,不产生电位差,即使有物料落入水槽中,也不会因摩擦而造成安全事故。

如图2-3所示,以卡柄支架215和卡柄29代替小型气缸4,卡柄支架215垂直固定在中间旋转轴支架213的顶部,并向推车2的前方伸出,卡柄支架215位于手柄24的上方,卡柄29的一端与卡柄支架215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手柄24的端部卡接,用于手动提升活动底板23。

如图1所示,车架21上安装有同步带5,同步带5沿推车2的行进方向设置,并由同步控制系统控制,水槽1的两端进一步安装有感应器。为了简化设备复杂性,可以根据设备需要调整水槽和同步带长度,也可以不采用同步带,而通过手动方式将推车推离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再将料桶提出混合室。

如图1和5所示,水槽1中沿推车2的行进方向设置有水槽导轨11,车轮22配合在水槽导轨11中,水槽导轨11中进一步设有限位凸起111,车轮2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111 配合的限位凹槽221。

本实用新型的水槽推车工作过程如下: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小型气缸4的推杆向上推出,将手柄24的端部向上顶起,手柄24带动旋转轴25顺时针转动(从推车右侧观察),旋转轴25通过第三连杆263拉动第二连杆262和第一连杆261向推车前方移动,并带动直角板27的顶端向推车前方移动,使直角板27以其直角部为支点逆时针转动(从推车右侧观察),通过直角板27的前端拉动滑杆28向上提升,再由滑杆28带动活动底板23上升,从而使放在活动底板23上的料桶3上升,与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对接,用于防止出料过程中物料洒出;出料完成后,小型气缸4的推杆退回,手柄24、旋转轴25、第三连杆263、第二连杆262、第一连杆261、直角板27、滑杆28和活动底板23自动复位,从而使放在活动底板23上的料桶3退出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随后,推车2沿装满水的水槽1将混合好的粉状物料运出混合室。

另外,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提升或降下料桶,手动提升料桶的方式与气动方式类似,是将手柄24向上提起,将手柄24的端部卡在卡柄29的缺口中(卡柄缺口结构如图4所示),通过手柄24、旋转轴25、第三连杆263、第二连杆262、第一连杆261、直角板27和滑杆28 的联动作用使活动底板23上升,从而使放在活动底板23上的料桶3上升,与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对接;降下料桶的方式是向外扳动卡柄29,使卡在卡柄29的缺口中的手柄 24自然落下,从而使活动底板23自动复位,放在活动底板23上的料桶3退出粉状物料自动混合机的出料口。

以上仅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过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及其实施方式,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