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5396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损瓦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兰炭生产系统中的铜瓦轴套的替代结构,具体为一种带尼龙轴套的耐磨损瓦座。



背景技术:

兰炭、焦炭、冶炼行业的出料系统大都沿用传统工艺在刮板机、烘干机、推焦机、链斗机上配备了铜瓦,传统工艺导致铜瓦在运行过程磨损非常严重,且经济费用较高,每对铜瓦使用寿命平均只有40-50天,当铜瓦损坏后会对瓦座造成损坏,严重时会导致造成重大设备事故,导致停炉、闷炉、装置不能连续运行,导致经济损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兰炭、焦炭、冶炼系统铜瓦的磨损,造成设备装置停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非常有效的抗磨损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损瓦座,包括一对能够相互扣合的左瓦座和右瓦座,所述左瓦座和右瓦座相对接的中部分别设有相对称分布的半圆弧,两半圆弧对接后形成一个能够容纳尼龙套的圆孔;在半圆弧两侧分别设有瓦座凸起和瓦座凹槽,瓦座凸起和瓦座凹槽相互咬合后将对接的尼龙套箍在轴上。

进一步,所述左瓦座和右瓦座采用铁质材料。

进一步,所述尼龙套的一个侧面为经打磨后的尼龙套打磨面,尼龙套打磨面对接在轴上。

进一步,所述尼龙套为经机油内浸泡后的矩形尼龙皮带,尼龙皮带经卷曲后的咬合接口为带有角度的接口。

进一步,所述咬合接口为斜口,斜口坡度为15-30°。

进一步,所述咬合接口为端面是直角的接口。

进一步,所述尼龙皮带长为400~500mm,宽100~150mm,厚8~12mm。

进一步,所述左瓦座和右瓦座通过分别贯穿瓦座凸起和瓦座凹槽外侧的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针对兰炭生产系统中的铜瓦的损耗的问题,利用铁质轴套套接尼龙皮带替代铜瓦的作为轴套,从根本上全面解决兰炭、焦炭、冶炼生产系统中铜瓦的损耗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损耗,减少了设备检修维护的时间,为兰炭、焦炭、冶炼系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奠定了基础,降低了铜瓦损耗造成的经济效益、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尼龙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2(a)-(d)是本实用新型尼龙轴套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坡口的尼龙套蜷曲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瓦座;2-右瓦座;3-尼龙套;4-外弧面;5-瓦座凸起;6-瓦座凹槽;7-尼龙套打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耐磨损瓦座,包括一对能够相互扣合的左瓦座1和右瓦座2,左瓦座1和右瓦座2相对接的中部分别设有相对称分布的半圆弧,两半圆弧对接后形成一个能够容纳尼龙套3的圆孔;在半圆弧两侧分别设有瓦座凸起5和瓦座凹槽6,瓦座凸起5和瓦座凹槽6相互咬合后将对接的尼龙套3箍在轴上。

其中,左瓦座1的外侧为与内半圆弧同弧度的外弧面4,右瓦座2的外侧为平面。左瓦座1和右瓦座2采用铁质材料。尼龙套3的一个侧面为经打磨后的尼龙套打磨面7,尼龙套打磨面7对接在轴上。尼龙套3为经机油内浸泡后的矩形尼龙皮带,尼龙皮带经卷曲后的咬合接口为带有坡度的斜口,斜口坡度为15-30°。带有坡口的尼龙皮带坡口坡度在瓦座内与轴的旋转方向相同,见图3所示,这样能够随轴的旋转方向套紧轴,不至于脱落或卡死。

咬合接口或为端面为直角的接口,见图2(d)所示。

制作使用过程如下:

1)将左瓦座1和右瓦座2经加工后为图2(a)、图2(b)所示结构;

2)使用尼龙皮带进行裁剪长465mm,宽135mm,用角磨机打磨至厚度10mm,打磨至无毛边;并在一个侧面打磨为毛糙面,见图2(c)所示;

3)在裁剪好的尼龙套两端加工为带有15-30°坡度的斜口(见图3所示);

4)裁剪好的尼龙套在机油内浸泡24小时;

5)将浸泡好的尼龙套蜷曲(见图2(d)所示)安装在对接的左瓦座1和右瓦座2内,打磨毛糙面与轴接触。左瓦座和右瓦座通过分别贯穿瓦座凸起和瓦座凹槽外侧的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