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制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043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纸制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容器结构有关,尤指一种纸制的容器。



背景技术:

一种已知的纸制容器如图4所示,其具有一内层盒体5及一外层盒体6,分别由一纸板经沿数个折线弯折形成环状,并将两侧相连接而构成,其中内层盒体5高于外层盒体6,可供一盖体7套于内层盒体5的顶端以封闭容器。

上述结构中,内层盒体5的纸板其两相对侧相接所形成的接缝51位于内层盒体5的其中一棱角处,因而在盖上盖体7的过程中,常因使用者操作不慎因素,盖体7撞击内层盒体5的接缝51,造成接缝51裂开进而纸板变形以致影响外在美观,甚至产生破损的情形,对此必须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制容器结构,其内层盒体的接缝位于其中一侧面上,以减少受外力撞击而变形或散开以致破损的情形。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制容器结构,其包括有:

一外层纸板,其两相对侧具有一第一连接侧及一第二连接侧,且于二者之间设有数个折线,供该外层纸板沿其折线弯折形成一具有数个棱面的外层盒体,且该第一连接侧与该第二连接侧固定相接;

一内层纸板,其具有高于该外层纸板的高度,且两相对侧具有一第三连接侧及一第四连接侧,并于二者之间设有数个折线,供该内层纸板沿其折线弯折形成一具有数个棱面的内层盒体,且该第三连接侧与该第四连接侧固定相接;其中该第三连接侧与该第四连接侧相接所形成的接缝位于该内层盒体的其中一个棱面上;

上述该内层盒体设于该外层盒体的内侧,且有一底板设于该内层盒体及该外层盒体的底端。

于一实施例中,该内层盒体及该外层盒体分别为具有四个棱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将盖体套在内层盒体时,由于内层盒体的接缝位于棱面的范围内,其非使用者因操作不慎而容易撞击之处,即使盖体撞击到内层盒体的棱角,亦不会使内层盒体产生裂开或破损的情形,仍可维持其原有完整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4为已知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制容器结构,其包括有一由外层纸板11所构成的外层盒体1、一由内层纸板21所构成的内层盒体2及一底板3。如图2所示,外层纸板11展开时形成方形,其两相对侧界定为一第一连接侧111及一第二连接侧112,且于二者之间等间隔地设有三个折线113。外层纸板11可沿其折线113弯折而产生四个棱面114,并于第一连接侧111与第二连接侧112固定相接后构成一四方状的外层盒体1。

承上,内层纸板21展开时形成方形,其两相对侧界定为一第三连接侧211及一第四连接侧212,二者之间设有四个折线213,其中各折线213之间的距离与前述外层纸板11的折线113间距一致,且位于两相对外侧的折线213A与第三连接侧211及第四连接侧212的间距仅各折线213间距的一半。以此,内层纸板21可沿其折线213弯折而产生五个棱面(三个内侧的棱面214及两个相对外侧的棱面214A),两相对外侧的棱面214A的面积仅其他三个棱面214的一半,而可拼合为与其他三个棱面214面积相应的棱面,并于第三连接侧211与第四连接侧212固定相接后构成一四方状的内层盒体2。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第三连接侧211与第四连接侧212的相接处会形成一接缝215,其中接缝215位于内层盒体2的其中一个棱面上。

上述内层盒体2设于外层盒体1的内侧,且由于内层纸板21具有高于外层纸板11的高度,故内层盒体2将高于外层盒体1而呈伸出状,供一盖体4套合,而底板3设于内层盒体2及外层盒体1的底端。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盖体4套在内层盒体2时,由于内层盒体2的接缝215位于棱面的范围内,其非使用者因操作不慎而容易撞击之处,即使盖体4撞击到内层盒体2的棱角,亦不会使内层盒体2产生裂开或破损的情形,仍可维持其原有完整的外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