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915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虾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



背景技术:

虾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游泳亚目动物,有近2000个品种,大都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许多种为重要食物。大小从数米到几毫米,平均4~8厘米。体型大者称为大虾。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鲜,人们喜食。虾体长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质,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由甲壳覆盖。腹部由7节体节组成。头胸甲前端有一尖长呈锯齿状的额剑及1对能转动带有柄的复眼。虾以鳃呼吸,鳃位于头胸部两侧,为甲壳所覆盖。虾的口在头胸部的底部。头胸部有2对触角,负责嗅觉、触觉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颚组成的咀嚼器。头胸部还有3对颚足,帮助把持食物,有5对步足,主要用来捕食及爬行。腹部有5对游泳肢及一对粗短的尾肢。尾肢与腹部最后一节合为尾扇,能控制虾的游泳方向。虾的运动器官很不发达,平时只能缓慢地爬行在海底,利用身体腹部的屈伸动作,也能作短距离的游动。

虾类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虾进行分选,按照虾的体积大小进行分装,然而目前现有的盛装装置不具有独立的分装盒,导致分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框分隔为若干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放置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外框的顶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分装盒,所述分装盒为矩形结构,且分装盒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滑动槽的内部,且滑动条与第一滑动槽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分装盒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靠近外框顶端第一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分装盒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分装盒内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位于第二滑动槽的内部,且滑动杆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滚球,所述滚球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滚动接触,且滚球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外部,且滚球与第二滑动槽的内壁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数量为4个或者6个,且各放置槽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滑动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滑动条的竖截面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槽位于分装盒的内壁上靠近顶端第二开口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为圆柱体结构,且滑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为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框内设置多个放置槽,槽内放置有分装盒,分装盒与放置槽的内壁滑动接触,可方便的放入和取出,分装盒内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上连接有把手,可通过把手取出分装盒,且滑动设计使得把手不会阻碍将虾放入分装盒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分选环节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不同尺寸的虾放入不同的分装盒内,外框和分装盒的组合不仅方便了整体的搬运,而且分离存放也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的分装盒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的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槽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外框、2隔板、3放置槽、4第一滑动槽、5分装盒、6滑动条、7第二滑动槽、8第一凹槽、9滑动杆、10第二凹槽、11滚球、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虾类加工的盛装装置,包括外框1,外框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外框1分隔为若干个放置槽3,放置槽3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放置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滑动槽4,外框1的顶端设有第一开口,放置槽3的内部设有分装盒5,分装盒5为矩形结构,且分装盒5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条6,滑动条6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滑动槽4的内部,且滑动条6与第一滑动槽4的内壁滑动接触,分装盒5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7,第二滑动槽7靠近外框1顶端第一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8,分装盒5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开口,分装盒5内设有滑动杆9,滑动杆9的两端均位于第二滑动槽7的内部,且滑动杆9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内设有滚球11,滚球11与第二凹槽10的内壁滚动接触,且滚球11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二凹槽10的外部,且滚球11与第二滑动槽7的内壁滚动接触。

本实施例中,将滑动杆9在第二滑动槽7内滑动到第一凹槽8的位置,通过把手12向上提拉即可完成分装盒5与外框1的分离,此时滑动条6在第一滑动槽4内滑动,滑动条6和第一滑动槽4的配合使得分装盒5在放置槽3内滑动更稳定,滚球11与第二凹槽10的设计使得滑动杆9在第二滑动槽7内滑动更流畅,工作人员将不同尺寸下分装在不同的分装盒5内,然后通过外框1进行转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