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辊胚料转运小车绞盘线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3699发布日期:2018-08-29 01:1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导辊胚料转运小车绞盘线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辊胚料进厂后预先放置在室外转运小车上,然后通过行车将转运小车托运到胚料堆放区,若要对胚料进行加工,再通过室内转运小车将胚料运往室内加工区,在已有技术中,室外转运小车与底板上宽度方向的两个导轨滑动配合,室内转运小车与底板上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导轨滑动配合,底板上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导轨与宽度方向的一个导轨交接连接,室内转运小车上绞盘线在收放过程中会搭在宽度方向的导轨上,若室外转运小车运行过程中会碾压绞盘线,若频繁碾压就会压断绞盘线,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绞盘线被碾压甚至被压断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效避免了绞盘线发生被频繁碾压甚至被压断的导辊胚料转运小车绞盘线的导向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辊胚料转运小车绞盘线的导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开布置的两个第一导轨和沿其宽度方向分开布置的第二导轨和相交导轨,两个第一导轨同时与相交导轨相交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底板的两个第一导轨之间且位于相交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组导向板和第二组导向板,且第一组导向板和第二组导向板沿着相交导轨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组导向板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一导向板,两块第一导向板的一端均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侧板,且其另一端与相交导轨的一侧相抵,两块第一导向板之间的通道为第一导槽,

所述第二组导向板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二导向板,两块第二导向板的一端均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侧板,且其另一端与相交导轨的另一侧相抵,两块第二导向板之间的通道为第二导槽,

所述相交导轨具有衔接通道,且第一导槽与衔接通道以及第二导槽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块第一导向板各自的第一导向侧板之间的夹角为50°~70°,两块第二导向板各自的第二导向侧板之间的夹角为50°~7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块第一导向板各自的第一导向侧板之间的夹角为60°,两块第二导向板各自的第二导向侧板之间的夹角为6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槽、衔接通道和第二导槽的宽度均为20mm~4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槽、衔接通道和第二导槽的宽度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槽第二导槽的长度均为10cm~3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辊胚料转运小车绞盘线的导向装置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的两个第一导轨之间且位于相交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组导向板和第二组导向板,且第一组导向板和第二组导向板沿着相交导轨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第一组导向板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一导向板,两块第一导向板的一端均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侧板,且其另一端与相交导轨的一侧相抵,两块第一导向板之间的通道为第一导槽,所述第二组导向板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二导向板,两块第二导向板的一端均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侧板,且其另一端与相交导轨的另一侧相抵,两块第二导向板之间的通道为第二导槽,所述相交导轨具有衔接通道,且第一导槽与衔接通道以及第二导槽相连通;使用时,将室内转运小车的绞盘线固定在第一导槽、衔接通道和第二导槽内,且绞盘线的高度低于导向板的高度,这样,室外转运小车运行过程中就不会碾压到绞盘线,也就不会出现压断绞盘线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效避免了绞盘线发生被碾压甚至被压断的情况,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绞盘线经常需要更换的情况,使得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导辊胚料转运小车绞盘线的导向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开布置的两个第一导轨2和沿其宽度方向分开布置的第二导轨3和相交导轨4,两个第一导轨2同时与相交导轨4相交连接,所述底板1的两个第一导轨2之间且位于相交导轨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组导向板5和第二组导向板6,且第一组导向板5和第二组导向板6沿着相交导轨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组导向板5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一导向板51,两块第一导向板51的一端均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侧板52,且其另一端与相交导轨4的一侧相抵,两块第一导向板51之间的通道为第一导槽53,

所述第二组导向板6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二导向板61,两块第二导向板61的一端均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侧板62,且其另一端与相交导轨4的另一侧相抵,两块第二导向板61之间的通道为第二导槽63,

所述相交导轨4具有衔接通道41,且第一导槽53与衔接通道41以及第二导槽63相连通。

如图1、2所示,所述两块第一导向板51各自的第一导向侧板52之间的夹角为50°~70°,两块第二导向板61各自的第二导向侧板52之间的夹角为50°~70°。进一步地,所述两块第一导向板51各自的第一导向侧板52之间的夹角为60°,两块第二导向板61各自的第二导向侧板52之间的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导槽53、衔接通道41和第二导槽63的宽度均为20mm~4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槽53、衔接通道41和第二导槽63的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导槽53和第二导槽63的长度均为10cm~3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槽53和第二导槽63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室内转运小车的绞盘线固定在第一导槽53、衔接通道41和第二导槽63内,且绞盘线的高度低于导向板的高度,这样,室外转运小车运行过程中就不会碾压到绞盘线,也就不会出现压断绞盘线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效避免了绞盘线发生被频繁碾压甚至被压断的情况,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绞盘线经常需要更换的情况,使得使用成本低。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