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体转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3690发布日期:2018-08-29 01:1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运输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坯体转移设备。



背景技术:

坯体转移设备是加气混泥土砌砖生产过程中的专用运输车辆,翻转吊具将成型模箱内在静养室静养后的坯体模型,翻转至坯体转移设备上,坯体模型需在坯体转移设备上进行切割,之后进入蒸养釜内进行蒸养,蒸养完成后将成品运送至成品场地,成品被卸下后,坯体转移设备再进行下一轮的工作。

现有技术中,坯体转移设备由运输车和位于运输车地面的车轮组成,运输车上放置有底板,底板上放置待切割的坯体模型。坯体转移设备上的坯体模型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坯体模型会产生部分碎屑,这些碎屑一般是堆积较多时,由操作人员进行手工收集,再次进行利用,手工收集碎屑不仅收集不及时也会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坯体转移设备,其能够自动对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碎屑进行回收,不需人工收集,较为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坯体转移设备,包括运输车、位于运输车底面的车轮和用于车轮滚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两端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与运输车一端固定连接的钢丝,还包括位于运输车下方的回收槽和位于回收槽两端且由伸缩件控制对向运动的刮板,所述回收槽上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方设置有螺旋输料机构,所述螺旋输料机构包括圆形壳体、与圆形壳体连接的上料管、分别位于圆形壳体和上料管内的旋转轴和为旋转轴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旋转轴上均匀分布有叶片,所述圆形壳体靠近下料口的一端设置有与下料口相通的进料口,所述上料管上端设置有倾斜向下的下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坯体转移设备上待切割的坯体模型切割完成后,切割产生的碎屑掉落至回收槽中,位于回收槽两端由伸缩件控制可对向移动的刮板可刮动碎屑进入下料口,碎屑经下料口进入圆形壳体内,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叶片对碎屑进行输送,输送至靠近上料管的一端,上料管内的旋转轴上的叶片带动碎屑向上输送,经下料管运出,可自动对碎屑进行回收,不需人工清理,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管下方设置有手推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料管出来的碎屑进入手推车内,由操作人员推动手推车将碎屑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可便于对碎屑的运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口开设在回收槽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回收槽两端的刮板,对向运动,将碎屑集中在回收槽的中间位置,将下料口设置在回收槽中间的位置,可便于对回收槽内的碎屑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件为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伸缩件设置为液压缸,利用液压缸的伸缩带动刮板的移动,易于控制,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槽的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的回收槽,上部较宽,可便于碎屑的掉落,底部较窄,可便于碎屑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的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与所述回收槽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刮板设置成与回收槽相配合的,可便于刮动碎屑,避免碎屑收集不完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具有弧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刮板设计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可兜住碎屑,使碎屑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向刮板两端移动,使碎屑收集较为集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刮板是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液压缸与刮板设计成可拆卸的,当需要对刮板进行清理或更换时,可方便拆卸刮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刮板靠近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刮板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伸缩杆可插入通孔中,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固定伸缩杆和连接杆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刮板时,只需打开固定件,就可将伸缩杆从连接杆上的通孔中抽出,这种可拆卸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伸缩杆上的圆孔一、连接杆上的圆孔二和穿过圆孔一和圆孔二的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将固定螺栓拧开,就可分离连接杆和伸缩杆,简单方便,将伸缩杆上的圆孔一和连接杆上的圆孔二对齐,将固定螺栓插入圆孔一和圆孔二即可将伸缩杆和连接杆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坯体转移设备下方设置上宽下窄的回收槽,可接收由坯体转移设备掉落的碎屑,对碎屑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在回收槽两端设置由液压缸控制且与回收槽相互配合的带有弧度的刮板,可对碎屑进行刮动收集,使碎屑集中;通过在回收槽上设置下料口,在下料口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构,可便于将收集的碎屑统一运送;在下料管下方设置手推车,可便于对收集的碎屑进行运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实施例中运输车的轴测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回收槽的轴测图;

图5是为体现通孔而作的爆炸图;

图6是实施例中螺旋输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7是为体现转动轴而作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中手推车的轴测图;

图9是实施例中滚轮的轴测图。

图中:1、运输车;11、车轮;12、滑轨;13、推板;14、卷扬机;141、钢丝;2、回收槽;21、支撑板;211、液压缸;212、伸缩杆;213、连接杆;2131、通孔;214、刮板;215、固定件;2151、圆孔一;2152、圆孔二;2153、固定螺栓;22、下料口;3、螺旋输料机构;31、圆形壳体;311、进料口;32、上料管;33、旋转轴;331、叶片;34、电机;341、转动轴;35、下料管;4、手推车;41、车厢;42、滚轮;421、轮子;422、连接片;423、旋转杆;424、固定板;425、固定片;426、平顶波纹把手;427、刹车片;43、扶手;5、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坯体转移设备,参见图1,包括运输车1、位于运输车1下方的回收槽2、位于回收槽2下方的螺旋输料机构3和位于螺旋输料机构3下方的手推车4,回收槽2位于地面5以下。

参见图2和图3,运输车1包括位于运输车1底面的车轮11和用于车轮11滚动的滑轨12,滑轨12位于地面5上,滑轨12的横截面呈梯形,可防止在切割坯体模型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阻碍车轮继续滚动,也可增大与车轮11的接触面积,使运输车1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运输车1底面车轮11的两侧设置有与滑轨12相互配合的推板13,可防止灰尘堆积,阻碍车轮11滚动,滑轨12两端设置有卷扬机14,所述卷扬机14上设置有与运输车1一端固定连接的钢丝141。

参见图4和图5,回收槽2是上宽下窄的梯形,可便于收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回收槽2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设置有液压缸211,液压缸211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12,伸缩杆212上连接有连接杆213,连接杆213远离伸缩杆212的一端伸入回收槽2内,连接杆213伸入回收槽2的一端连接有刮板214,刮板214与回收槽2相配合,且具有一定的弧度,可在刮动碎屑时,避免碎屑向刮板两侧移动。伸缩杆212与连接杆213是可拆卸连接,连接杆213远离刮板214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131,伸缩杆212可插入通孔2131中,连接杆213上设置有固定伸缩杆212和连接杆213的固定件215。固定件215包括伸缩杆212上的圆孔一2151、连接杆213上的圆孔二2152和穿过圆孔一2151和圆孔二2152的固定螺栓2153。回收槽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下料口22,螺旋输料机构3位于下料口22的下方。

参见图4和图6,螺旋输料机构3包括圆形壳体31、与圆形壳体31连接的上料管32、分别位于圆形壳体31和上料管32内的旋转轴33和为旋转轴33提供动力的电机34,上料管32上端设置有倾斜向下的下料管35。圆形壳体31靠近下料口22的一端设置有与下料口22相通的进料口311。

参见图6和图7,旋转轴33上均匀分布有叶片331,圆形壳体31内的旋转轴33一端位于回收槽2的下方,为圆形壳体31内旋转轴33提供动力的电机34位于回收槽2靠近下料口22的一端,电机34上的转动轴341与旋转轴33固定连接。当电机34开启时,转动轴341开始转动,转动轴341带动旋转轴33转动,旋转轴33上的叶片331开始对从进料口311进入圆形壳体31的碎屑进行螺栓运输,将碎屑运输至上料管32处,位于上料管32内的旋转轴33上的叶片331,对位于上料管32底部的碎屑进行螺旋运输,运输至上料管32上方,从倾斜向下的下料管35中输出,由下料管35出来的碎屑由手推车4接住装载。

参见图8,手推车4包括车厢41、位于车厢下表面的滚轮42和位于车厢41侧面的扶手43,靠近扶手43一侧的滚轮42是可刹车的万向轮。

参见图9,滚轮42包括轮子421、固定于车厢41底面的连接片422、转动连接于连接片422上的旋转杆423,以及支撑于轮子421两侧且固定连接于旋转杆423上的固定板424,固定板424与旋转杆423的连接处设置有倾斜的固定片425,固定片425上设置有穿过固定片425的平顶波纹把手426,平顶波纹把手426靠近轮子4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刹车片427,刹车片427靠近轮子421的一侧是弧形结构。

工作过程:将手推车4推至上料管的下方,拧紧平顶波纹把手426,将手推车4固定在下料管35下方,放置在运输车1上的坯体模型经切割后,产生的碎屑掉落至回收槽2内,开启回收槽2两端液压缸211的开关,液压缸211上的伸缩杆212可带动与回收槽2配合使用且带有弧度的刮板214移动,刮板214可在刮动碎屑的过程中,兜住碎屑,位于回收槽2两端的刮板214将碎屑刮至下料口22处,碎屑由下料口22进入圆形壳体31内,开启电机34的开关,电机34上的转动轴341带动旋转轴33开始转动,旋转轴33上的叶片331开始对碎屑进行螺旋输送,将碎屑输送至远离上料管32处,上料管32内的旋转轴33上的叶片将堆积在上料管32下方的碎屑螺旋输送至上料管32上方,从上料管32上的下料管35中下落,由下料管35出来的碎屑由位于下料管35下方的手推车4接住,当手推车4接满时,拧开平顶波纹把手426,再将手推车4推至碎屑回收处,将碎屑进行回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