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807发布日期:2018-09-01 03:0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保温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藏航空集装箱领域,通常的制冷方式有三种,机械制冷,干冰制冷,蓄能材料制冷。通常蓄能材料分布放置在该集装箱的箱体内壁上,蓄能材料储存的冷量主要依靠辐射和传导的方式直接释放至箱内,以使箱内到达预定的低温。蓄能材料的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箱内通常能够达到一定的温度,但不能可控地设置多个温度级别,从而使得集装箱一般只能用于装载该温度范围的货物,限制了集装箱的使用范围。

当需要达到不同的箱内温度时,则需要配备多个特定温度的蓄能材料以作为冷源,这样使得集装箱需要同时运载多个特定温度的蓄能材料,以在装载不同温度范围的货物时作为更换的冷源。由此,增加了运输成本,为运输管理带来了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保温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保温集装箱,其包括箱体、蓄能装置和温控装置。

所述箱体具有用于装载货物的容纳空间。

所述蓄能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蓄能装置内设置有蓄能体,所述箱体内的气体能够在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容纳空间之间循环流通,并与所述蓄能体进行能量交换。

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流量的控制,以使所述容纳空间的温度维持在预定范围内。

根据本方案,保温集装箱可以采用特定温度的蓄能体作为冷源或热源,以调节箱体内的温度,并且通过控制蓄能体所传递的能量大小,使得保温集装箱能够实现箱内温度的定温控制,能够达到多个预定温度。这样可以运载不同温度范围的货物,提高了保温集装箱的使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蓄能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所述蓄能体的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包括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体能够经由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而流通。

根据本方案,气体能够进入至储存容器内,并且在储存容器内与蓄能体进行能量交换。

优选地,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气体流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能够控制所述气体的流量。

根据本方案,驱动部件使得箱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动,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气体的流量来使得箱体内的温度改变。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口或所述出气口处,以控制所述气体的流量。

根据本方案,由于储存容器将蓄能体和容纳空间隔开,使得可以经由进气口或出气口更有效地控制气体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温度设定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部件。

温度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箱体内的预定温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容纳空间的当前温度。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预定温度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运行状态,以调节所述当前温度。

根据本方案,使得可以实时监测容纳空间的当前温度,如果当前温度与箱体内的预定温度的设定值不一致时,可以控制蓄能体传递至容纳空间的能量使得达到预定温度。这样提高了保温集装箱的定温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储存容器的顶部,并且所述箱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容纳空间的导向风道,以使所述气体经由所述导向风道分散地输送。

根据本方案,使得蓄能体传递至容纳空间的能量分布地更均匀,从而增强了保温集装箱的温控效果和保温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构造为具有开口的板状构件,所述板状构件与所述箱体的顶部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导向风道。

根据本方案,可以方便加工制造以形成导向风道。

优选地,所述蓄能体内填装有蓄能介质,并且所述蓄能体的相对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孔,以形成所述气体流通的通道。

根据本方案,使得气体可以进入至蓄能体内与蓄能介质进行能量交换,从而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优选地,所述通孔均布地设置,以使所述气体分散地进入所述蓄能体与所述蓄能介质接触。

根据本方案,使得提高了气体与蓄能介质的能量交换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储存容器设置有保温结构并且/或者所述储存容器采用绝热材料制成,以减少所述蓄能体的热量或冷量流失。

根据本方案,储存容器可以使得蓄能体释放的能量与容纳空间隔离,从而保证了容纳空间的温度调节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保温集装箱的外部立体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线A-A所截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示出的蓄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线B-B所截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5为图4中示出的蓄能体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 11:容纳空间

20:蓄能装置 21:储存容器

22:蓄能体 23:出气口

24:通孔 30:温控装置

31:驱动部件 32:温控器

41:导向风道 42:板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集装箱包括箱体10、蓄能装置20和温控装置30。箱体10具有装载货物的容纳空间11。蓄能装置20用于向容纳空间11提供能量,例如热量或冷量,以调节容纳空间11的温度。温控装置30用于对向容纳空间11提供的能量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集装箱可以为例如用于航空运输的冷藏集装箱或加热集装箱等需要调节箱内温度的集装箱,并且能够实现集装箱的箱内温度的定温控制。

具体地,蓄能装置20可以固定安装至箱体10,并且设置在容纳空间11中。蓄能装置2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容纳空间11的任一位置。优选地,蓄能装置20靠近箱体10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例如,图中示出的保温集装箱为用于航空运输的保温集装箱,箱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构造成与飞机的机身壳体的形状相配合,即箱体10的靠近机身壳体的一侧向外突出。蓄能装置20可设置于容纳空间11向外突出的部分,这样可以尽量不影响货物的装载量。当然,对于具有常规形状箱体的保温集装箱,蓄能装置20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但是应根据蓄能装置20的大小合理布置,尽量不影响货物的装载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冷藏集装箱,蓄能装置20用于向容纳空间11提供冷量。对于加热集装箱,蓄能装置20用于向容纳空间11提供热量。

如图3至图4所示,蓄能装置20包括储存容器21和设置于储存容器21内的蓄能体22。储存容器21包括与容纳空间11连通的进气口(未示出)和出气口23,气体能够经由进气口和出气口23而流通。这样气体可以在蓄能装置20与容纳空间11之间循环流通,形成气体流通的循环流线。蓄能介质设置在蓄能体22内,以存储有一定的冷量或热量。箱体10内的气体能够与蓄能体22进行能量交换,然后气体在蓄能装置20与容纳空间11之间循环流通的过程中,将蓄能体22的能量流体地输送至容纳空间11。

优选地,如图2所示,储存容器21进气口设置于储存容器21的底部,即进气口的开口朝下。而出气口23设置于储存容器21的顶部,即出气口23开口朝上,并且靠近箱体10的顶部设置。由此,气体在容纳空间11内能够从上至下地流动,从而气体能够沿顺时针的方向循环流通。特别地,对于冷藏集装箱,气体与蓄能体22换能后形成的冷流体能够自发地从上至下的流动,从而使得容纳空间11的温度分布地更均匀。

温控装置30能够对气体进行流量的控制,以使容纳空间11的温度维持在预定范围内。如图1和图3所示,温控装置30包括用于驱动气体流动的驱动部件31、设置有温度设定模块的温控器32、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和控制部件(未示出)。驱动部件31不仅能够驱动气体流动,而且能够控制气体的流量。温度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箱体10内的预定温度。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箱体10内的任一合适位置,用于感测容纳空间11的当前温度。控制部件根据预定温度控制驱动部件31的运行状态(例如开启、停止、高速或低速等),以调节当前温度。

由此,可以通过温控装置30的温度设定模块设定装载货物所需的预定温度,然后通过诸如风扇的控制部件控制驱动部件31运转,使得气体流动,与蓄能体22进行能量交换后的气体流动至容纳空间11,以改变容纳空间11的当前温度,当当前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部件控制驱动部件31停止运转。可选地,温控装置30还可以包括诸如电池组的供电部件(未示出),以用于向温控装置30提供电能。控制部件可以是诸如继电器等电连接部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温控装置30对蓄能装置20输出的能量进行可调节地控制,使得当蓄能装置20内设置有特定温度的蓄能体22时,可以控制释放至容纳空间11的能量以使容纳空间11达到不同的温度。譬如,蓄能体22的温度为大致零下10℃,则容纳空间11的温度可以调整为零下4℃至0℃、或零下8℃至零下4℃等其他高于零下10℃的温度范围。

温控器32可以设置于箱体10的外部,其包括显示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譬如设定预定温度的数值等的操作。温控器32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的电信号,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容纳空间11的当前温度。

进一步地,诸如风扇的驱动部件31可设置于进气口和/或出气口23处,以控制气体的流量。图中示出了驱动部件31设置于出气口23处,通过控制出气口23的气体流量,而实现容纳空间11的温度控制。出气口23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则驱动部件31的数量可以与出气口23的数量相同,即每个出气口23均可以设置驱动部件31,从而使得气体流量的控制方式更灵活。优选地,驱动部件31为风扇,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大小,可实现气体流量的控制。

当出气口23设置于储存容器21的顶部时,优选地,出气口23靠近箱体10的顶部,并且箱体10设置有连通出气口23和容纳空间11的导向风道41,以使气体经由导向风道41分散地输送,从而使得蓄能体22的能量经由气体的流动更好地释放至容纳空间11的各处。“导向风道41”可以理解为用于限制气体流动的通道。导向风道41可以是由隔板或其它管道布置而成。

优选地,保温集装箱还包括构造为具有开口的板状构件42,板状构件42与箱体10的顶部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导向风道41。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板状构件42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出气口23与容纳空间11之间,以与箱体10的顶部形成导向风道41。进一步地,板状构件42水平地设置于箱体10的顶部,与保温集装箱的顶壁处的隔热层形成水平的导向风道41,气体经由导向风道41流通,而后从板状构件42的开口流向板状构件42下方的容纳空间11。开口均布地设置有多个,以形成多个气体流线,从而使得能量更均匀地传递至容纳空间11的各处。

如图3所示,优选地,储存容器21构造成具有储存空间的箱式构件,图中示出了储存容器21为长方体构件,其可以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储存容器21可以根据蓄能装置20的预计需求的最大蓄能量设置储存容量的大小。储存容器21可以设置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箱门或盖体,以放置和取出蓄能体22。储存容器21将蓄能体22和容纳空间11隔开,而为了保证容纳空间11的温度调节的准确性,不期望蓄能体22的能量通过储存容器21而释放至容纳空间11。由此,储存容器21可以设置有保温结构,以减少蓄能体22的热量或冷量流失。可替换地,储存容器21采用绝热材料制成。

如图4和图5所示,蓄能体22构造成块状构件,并且能够阵列地设置于储存容器21的储存空间内。多个蓄能体22间隔布置,以形成气体流通的通道。蓄能体22内填装有蓄能介质,并且蓄能体22的相对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孔24,以形成气体流通的通道。气体可以从蓄能体22下端的通孔24进入,与蓄能介质进行能量交换之后,从蓄能体22上端的通孔24输出。这样使得气体可以与蓄能介质直接地进行能量交换,提高了能量交换的效率。优选地,通孔24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布地设置于蓄能体22的下端面和上端面,以使气体分散地进入蓄能体22与蓄能介质接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