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餐自动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6004发布日期:2018-06-23 00:3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餐自动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打包机,尤其涉及一种快餐自动打包机。



背景技术:

快餐是指由商业企业快速供应、即刻食用、价格合理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大众化餐饮,目前,在广东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烧腊快餐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传统的快餐打包方式如下:大众挑选喜好的烧腊,人工拿取将烧腊并将其进行处理,以使熟食形成为多个体积较小的成品(该处理可采用切片、撕碎和粉碎等等方式),之后将烧腊装入餐具内,并往餐具内加入米饭;传统的快餐采用人工打包的方式,在面对较多的销售量时,易导致操作者操作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餐自动打包机,其通过餐具输送装置、餐具供给装置、熟食细化装置、送饭装置和机械手的配合,实现快餐的自动化打包,进而避免操作疲劳。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餐自动打包机,包括第一工作台、餐具输送装置、餐具供给装置、熟食细化装置、送饭装置、熟食放置架和机械手;所述第一工作台用于承接餐具;所述餐具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台的餐具;所述餐具供给装置、熟食细化装置、送饭装置沿所述餐具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排列;所述餐具供给装置用于往所述第一工作台投放餐具;所述熟食细化装置用于对熟食进行细化处理,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出料口;所述送饭装置用于输出米饭,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出饭口;所述机械手用于在所述熟食放置架和所述熟食细化装置之间输送熟食。

进一步地,餐具具有餐具凸缘;所述餐具供给装置包括用于收纳餐具的餐具容器,所述餐具容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台并用于供该餐具通过的出物口;所述餐具容器上还设置有可转动的送料螺旋段;所述送料螺旋段用于与所述餐具凸缘滑动配合,并在该送料螺旋段转动时将该餐具移送至所述出物口。

进一步地,所述送饭装置包括饭桶、驱动机构和螺旋送饭器;所述螺旋送饭器具有用于与所述饭桶的桶口连通的进饭口;所述螺旋送饭器还形成有所述出饭口,所述螺旋送饭器用于将饭往所述出饭口方向推送;所述饭桶内活动配合有送饭板;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送饭板朝靠近或远离所述饭桶的桶底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送饭器包括第一壳体、螺旋推进轴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所述进饭口和所述出饭口;所述螺旋推进轴枢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螺旋推进轴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推进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熟食细化装置包括撕碎装置,所述撕碎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一刀辊、第二刀辊、第三刀辊以及旋转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刀辊、第二刀辊和第三刀辊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第三刀辊位于所述第一刀辊和所述第二刀辊下方;所述第一刀辊和所述第二刀辊之间形成用于供熟食进入的第一撕碎通道;所述第三刀辊与所述第一刀辊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撕碎通道连通,并用于供熟食进入的第二撕碎通道;所述第三刀辊还与所述第二刀辊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撕碎通道连通,并用于供熟食进入的第三撕碎通道;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刀辊、第二刀辊和第三刀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熟食细化装置包括切片装置,所述切片装置包括第三壳体、第二工作台、切刀、切刀驱动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第三壳体形成有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并用于放置熟食;所述切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切刀切割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熟食;所述推出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熟食往所述出料口方向推送。

进一步地,所述切片装置还包括刀架和调节机构;所述切刀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刀架上;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刀架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切刀转动以调整切刀的刀刃朝向;所述切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刀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具有错开设置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所述切刀通过所述第一铰接点铰接在所述刀架上;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旋转结构、旋转臂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错开设置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铰接配合;所述旋转臂具有错开设置的第五铰接点和转动点,所述第五铰接点与所述第四铰接点铰接配合;所述旋转结构与所述转动点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旋转臂绕所述转动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快餐自动打包机还包括餐具封膜装置,所述餐具封膜装置用于密封餐具的开口;所述餐具输送装置还用于将餐具输送至所述餐具封膜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快餐自动打包机还包括饮品打包装置;所述饮品打包装置包括第三工作台、杯托、杯托输送装置、杯具供给装置、饮品供给装置和杯具封膜装置,所述杯托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三工作台上,所述杯托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杯托沿所述第三工作台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饮品供给装置、杯托输送装置和杯具封膜装置沿所述杯托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排列;所述杯具供给装置用于往所述杯托投放杯具;所述饮品供给装置用于输出饮品;所述杯具封膜装置用于密封杯具的杯口。

进一步地,所述杯托包括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二承托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承托板上,并可相对所述第一承托板转动;所述第一承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输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托板运动,并使所述第二承托板在所述第一承托板的联动下运动至所述工作台外或运动至所述工作台上;当所述第二承托板运动至所述工作台上时,所述工作台承托所述第二承托板以使所述第二承托板保持水平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餐具供给装置提供餐具,并配合餐具输送装置输送餐具,且机械手夹取挑选的熟食至餐具细化装置内,以在餐具输送至餐具细化装置和送饭装置时,对应完成装入熟食和米饭,无需操作者进行熟食输送、熟食细化操作、打饭等操作,进而降低劳动强度,缓解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快餐自动打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快餐自动打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餐具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送饭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送饭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送饭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撕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切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切刀、调节机构、切刀驱动机和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餐具封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饮品打包装置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饮品打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除去饮品供给装置);

图13为本发明杯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壳;20、餐具供给装置;21、餐具容器;22、送料螺旋段;30、熟食放置架;40、送饭装置;41、饭桶;411、限位结构;42、驱动机构;421、张合驱动结构;422、剪叉式伸缩架;423、推板;43、螺旋送饭器;431、第一壳体;432、螺旋推进轴;433、动力机构;44、送饭板;50、熟食细化装置;51、撕碎装置;511、第二壳体;512、第一刀辊;513、第二刀辊;514、第三刀辊;52、切片装置;521、第二工作台;522、切刀;523、切刀驱动机构;524、刀架;525、调节机构;5251、活动件;5252、旋转臂;5253、旋转结构;53、推出机构;60、机械手;80、餐具;81、餐具凸缘;90、餐具封膜装置;91、支撑架;92、封膜放卷轴;93、废膜收卷轴;94、热压板;95、活动托板;96、托板升降机构;100、第三工作台;110、杯托;111、第一承托板;112、第二承托板;113、第一挡板;114、第二挡板;120、杯托输送装置;130、杯具供给装置;140、饮品供给装置;150、杯具封膜装置;160、杯具;161、杯具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快餐自动打包机,包括第一工作台、餐具输送装置、餐具供给装置20、熟食细化装置50、送饭装置40、熟食放置架30和机械手60;第一工作台用于承接餐具80;餐具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位于第一工作台的餐具80;餐具供给装置20、熟食细化装置50、送饭装置40沿餐具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排列;餐具供给装置20用于往第一工作台投放餐具80;熟食细化装置50用于对熟食进行细化处理,并具有朝向第一工作台的出料口,该出料口用于供经细化的熟食通过;送饭装置40用于输出米饭,并具有朝向第一工作台的出饭口,该出饭口用于供米饭输出;机械手60用于在熟食放置架30和熟食细化装置50之间输送熟食,即机械手60可将熟食放置架30的熟食输送至熟食细化装置50,也可将熟食细化装置50内多出的熟食输送至熟食放置架30。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本快餐自动打包机时,餐具供给装置20投放餐具80,餐具输送装置将餐具80输送至对应位置,机械手60将选取的熟食放置在熟食细化装置50内,熟食细化装置50对熟食进行细化处理,并经出料口排出进行餐具80内;且送饭装置40输出米饭,米饭经出饭口进入餐具80内,即完成快餐的打包,无需操作者进行熟食输送、熟食细化操作、打饭等操作,进而降低劳动强度,缓解疲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熟食细化装置50对熟食进行细化是指:使熟食形成为多个体积较小的成品;上述的餐具80可为盘子、碗、碟等等。

上述的餐具输送装置可采用现有的机械手。

如图3所示,具体地,针对具有餐具凸缘81的餐具80,上述的餐具供给装置20可优选以下实施方式:餐具供给装置20包括用于收纳餐具80的餐具容器21,餐具容器21具有朝向第一工作台并用于供该餐具80通过的出物口;餐具容器21上还设置有可转动的送料螺旋段22;送料螺旋段22用于与餐具凸缘81滑动配合,并在该送料螺旋段22转动时将该餐具80移送至出物口。使用时,将餐具80间隔放入容器内,可避免餐具80被外界污染,并使餐具凸缘81与送料螺旋段22滑动配合,随着送料螺旋段22的不断转动,餐具80会移送至出物口的位置并掉落至第一工作台上。再者,通过上述的结构可间隔、有序的将餐具80投放至第一工作台上,即可连续性地进行快餐的打包。而对于没有餐具凸缘81的餐具80,可采用现有的机械手抓取等等方式。

为了进一步实现操作自动化,该餐具供给装置20还可包括送料旋转机构,送料旋转机构用于带动送料螺旋段22转动,该送料旋转机构可为旋转电机、旋转液缸或中空旋转平台等等。

如图4-5所示,进一步地,该送饭装置40包括饭桶41、驱动机构42和螺旋送饭器43;螺旋送饭器43具有用于与饭桶41的桶口连通的进饭口,该进饭口用于供米饭进入该螺旋送饭器43内;该进饭口可与饭桶41的桶口密闭连接,以避免米饭从两者之间掉出;螺旋送饭器43还形成有该出饭口,螺旋送饭器43用于将饭往出饭口方向推送;饭桶41内活动配合有送饭板44,即送饭板44设置在饭桶41内并可相对饭桶41运动;驱动机构42用于带动送饭板44朝靠近或远离饭桶41的桶底方向运动;在驱动机构42带动送饭板44朝远离饭桶41的桶底方向运动时,送饭板44推动饭远离饭桶41的桶底,进而通过饭桶41的桶口将饭推出饭桶41外;在驱动机构42带动送饭板44朝靠近饭桶41的桶底方向运动时,使得饭桶41内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饭。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使用该送饭装置40时,将饭放置在饭桶41内,且饭位于送饭板44和进饭口之间;开启驱动机构42,驱动机构42带动送饭板44朝远离饭桶41的桶底方向(如图5箭头A所示方向)运动,将饭推出饭桶41内,并使饭从进饭口进入螺旋送饭器43内,螺旋送饭器43再将饭往出饭口的方向推动,实现米饭的排出,结构简单易实现,且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分饭,提高分饭效率。

进一步地,螺旋送饭器43包括第一壳体431、螺旋推进轴432和动力机构433,第一壳体431具有进饭口和出饭口;螺旋推进轴432枢接在第一壳体431内,并用于推送饭;该螺旋推进轴432为现有的螺旋轴,其包括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上的螺旋叶片;动力机构433与螺旋推进轴432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螺旋推进轴432转动;该动力机构433可为旋转电机、旋转液缸或中空旋转平台等等;如此,使用时,饭进入第一壳体431内,螺旋推进轴432与米饭接触,经螺旋推进轴432旋转带动至出饭口并排出,结构简单,易操作。更进一步地,进饭口的口径可设置成与饭桶41的桶口口径一致,使用时,将第一壳体431的进饭口对准饭桶41的桶口,可实现第一壳体431与饭桶41的密闭连接。

上述的驱动机构42可采用直线电机、气缸等等结构,也可采用以下实施方式:将直线电机或气缸的输出轴固定在与送饭板44上,实现带动其运动;但是该种方式在需要移动饭桶41时,需要直线电机或气缸一起移动,导致移动比较费劲,故本实施例优选以下实施方式:饭桶41的桶口朝上设置,饭桶41的桶底开设有第一通孔;如图6所示,驱动机构42包括张合驱动结构421、剪叉式伸缩架422和推板423;该剪叉式伸缩架422采用现有的结构,其包括多组铰接配合的连杆组件,各组连杆组件包括两交叉的连杆;张合驱动结构421与剪叉式伸缩架422的其中一端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剪叉式伸缩架422伸缩;剪叉式伸缩架422另一端的两交叉连杆分别活动安装在推板423上,可将剪叉式伸缩架422的两交叉连杆插装于推板423上,并与推板423滑动配合;如此,使用时,通过张合驱动机构42带动剪叉式伸缩架422的相对两侧彼此靠近,即带动剪叉式伸缩架422伸出,实现推板423带动送饭板44朝远离饭桶41的桶底方向运动;通过张合驱动机构42带动剪叉式伸缩架422的相对两侧彼此远离,即驱动剪叉式伸缩架422回缩,并在送饭板44自身重力作用下,送饭板44朝靠近饭桶41的桶底方向运动。上述过程中,通过将饭桶41的桶口朝上设置,并配合推板423仅用于承托送饭板44,而可在需要移动饭桶41时,送饭板44可脱离推板423,进而减少在移动饭桶41时所需的外力,进而使饭桶41的移动更简易。

为了避免在推板423脱离送饭板44时,送饭板44脱离饭桶41,更优选地,饭桶41的底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411,限位结构411用于限制送饭板44继续向下运动,即限制送饭板44脱离饭桶41。

其中,该限位结构411可为限位板,该限位板由饭桶41的圆周壁向内延伸形成,限位板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该限位板的上表面用于与送饭板44的下表面相抵碰,以将送饭板44限制在饭桶41内,结构简单。

上述的张合驱动结构421可采用两驱动电机的配合,两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该剪叉式伸缩架422的两交叉连杆一一对应铰接,通过两驱动电机的驱动带动剪叉式伸缩架422伸缩,但是该种方式需要设置两个驱动电机,能源损耗较大;优选地,该张合驱动结构421包括安装架、旋转电机和丝杆,丝杆枢接在安装架上,并具有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匹配套装有第一丝杆螺母;第二螺纹段匹配套装有第二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二丝杆螺母分别与剪叉式伸缩架422的两交叉连杆对应铰接配合;旋转电机的机体固定在安装架上,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同步联动,即丝杆随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如此,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以带动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二丝杆螺母相互远离或靠近,进而对应实现剪叉式伸缩架422的回缩或伸出,仅需一个旋转电机,可节省能源,再者,可保证剪叉式伸缩架422的两交叉连杆的同步性,以确保剪叉式伸缩架422的两交叉连杆同时驱动推板423,避免因剪叉式伸缩架422任意一连杆运动过快而导致推板423发生倾斜。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熟食细化装置50包括撕碎装置51,撕碎装置51包括第二壳体511、第一刀辊512、第二刀辊513、第三刀辊514以及旋转机构;第二壳体511形成有该出料口;第一刀辊512、第二刀辊513和第三刀辊514分别枢接在第二壳体511上,且第三刀辊514位于第一刀辊512和第二刀辊513下方;第一刀辊512和第二刀辊513之间形成用于供熟食进入的第一撕碎通道;第三刀辊514与第一刀辊512之间形成与第一撕碎通道连通,并用于供熟食进入的第二撕碎通道;第三刀辊514还与第二刀辊513之间形成与第一撕碎通道连通,并用于供熟食进入的第三撕碎通道;旋转机构用于分别带动第一刀辊512、第二刀辊513和第三刀辊514转动。如此,熟食从第一撕碎通道进入,并经第一刀辊512和第二刀辊513配合撕碎,之后再随机进入第二撕碎通道或第三撕碎通道进行再撕碎操作,即通过双重撕碎作用,可提高细化程度。

上述的旋转电机可包括三个电机,三个电机分别驱动第一刀辊512、第二刀辊513和第三刀辊514转动,驱动较为灵活,该旋转电机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包括一个第一电机,第一刀辊512、第二刀辊513和第三刀辊514转动分别固定套装有传动齿轮,各传动齿轮彼此啮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装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其中一该传动齿轮啮合,如此,可确保第一刀辊512、第二刀辊513和第三刀辊514运动的同步性。

其中,为了避免在撕碎熟食过程中,熟食粘附在刀辊上,常设置用于将刀辊上的熟食刮落的刮料板。

如图8-9所示,该熟食细化装置50包括切片装置52,切片装置52包括第三壳体、第二工作台521、切刀522、切刀驱动机构523和推出机构53;第三壳体形成有该出料口;第二工作台521位于第三壳体内,并用于放置熟食;切刀驱动机构523用于带动切刀522切割位于第二工作台521上的熟食;推出机构53用于将第二工作台521上的熟食往出料口方向推送。使用时,切刀驱动机构523带动切刀522切割食品,完成切片操作,之后推出机构53将切片推出第三壳体,使熟食进入餐具80内。

上述的推出机构53可采用直线电机与推板423的结合,或者气缸与推板423的结合,或者丝杆与丝杆螺母配合推板423的结构。

上述的撕碎装置51和切片装置52可配合使用,以实现对熟食的不同处理方式,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在撕碎装置51和切片装置52配合使用时,熟食细化装置50上具有至少两该出料口;第二壳体511形成有其中一该出料口;第三壳体形成有另一该出料口。

该切刀驱动机构523可采用现有的机械手或者三轴联动机构,通过多方向的调整,实现对食品的准确对位。

由于切片的形状及大小由食物平行于切割平面的截面形状及大小决定,进一步地,切片装置52还包括刀架524和调节机构525;切刀522可转动地安装在刀架524上;调节机构525安装在刀架524上,并用于带动切刀522转动以调整切刀522的刀刃朝向;切刀驱动机构523用于带动刀架524移动。根据实际需求采用调节机构525将切刀522的刀刃朝向调整至所需的方向,即调整切割平面,切刀驱动机构523带动切刀522对熟食进行切割,以得到所需的切片形状及大小;在需要得到其他形状及大小的切片时,通过采用调节机构525再次调整切刀522的刀刃朝向,即可实现,满足对切片形状及大小的不同需求;例如,在对圆柱形熟食进行切割时,切刀522的刀刃朝下,得到圆形的切片;切刀522的刀刃倾斜,得到椭圆形的切面。

上述的调节机构525可采用固定块与旋转电机的配合,即固定块固定在切刀522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与切刀522铰接点同轴设置,但是这样对旋转电机等的安装位置需要经过精确的调整、定位,安装比较麻烦;本实施例优选以下实施方式:切刀522具有错开设置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切刀522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在刀架524上;调节机构525还包括旋转结构5253、旋转臂5252和活动件5251,活动件5251具有错开设置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第三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铰接配合;旋转臂5252具有错开设置的第五铰接点和转动点,第五铰接点与第四铰接点铰接配合;旋转结构5253与转动点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旋转臂5252绕转动点转动。旋转结构5253带动旋转臂5252转动时,旋转臂5252带动活动件5251移动,之后活动件5251带动切刀522绕第一铰接点转动,改变切刀522的刀刃朝向,无需精确定位、调整,安装简单。

上述的旋转结构5253可采用旋转电机或者旋转液压缸,通过旋转电机或者旋转液压缸的输出轴与转动点固定连接实现旋转臂5252转动。

上述的切刀522可设置为至少两把以上,通过多把切刀522同时进行切割,排切提高效率。

现有的为了避免对第二工作台521表面的破坏,作用于切片的压力较小,但易导致切片与相邻部分食品之间不能完全分离,故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工作台521上形成有用于避让切刀522的刀刃的通槽,通过将切刀522的刀刃穿过通槽,避免对第二工作台521结构造成破坏,也能将使切片与相邻部分食品完全分离。

为了提高切割效率,第二工作台521上可形成有间隔排列的至少两条通槽;切刀522的数量为至少两把。通过合理设置,使至少两把的切刀522可同时与至少两条通槽一一对准,排切快速省时;同时,每次移动切刀522时,需要使移动的距离与相邻两通槽的距离相等,而这样移动的方式,可得到厚薄均匀的切片。再者,在上述实施例中,切刀522均安装在刀架524和活动件5251上,即通过旋转结构5253和旋转臂5252,可同时对至少两把切的刀刃朝向进行调整。

由于在切割熟食过程中,部分熟食会粘黏在切刀522上,具体地,切刀522为水刀,本快餐自动打包机还包括供水机构,供水机构用于给水刀提供水源。水流从水刀喷出形成水射流对食品进行切割,并通过水可将粘附在切刀522上的熟食冲刷下来,以利于切割完成之后熟食可整体排放,并避免对后续的切割造成影响;再者,可通过水压的大小,来调节水刀的切割力度,使水刀将食品完全切断或者不完全切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切刀522并不仅限于水刀,还可以是气刀、激光刀。

该供水机构可采用水管连接水刀和外部水源实现;优选地,供水机构可包括超高压发生器,超高压发生器的进水端与外部水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超高压发生器的出水端与水刀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超高压发生器具有较大的蓄水容量,有效保证系统压力的稳定,使切割效率更高。

为了便于快餐的运输、携带,本快餐自动打包机还包括餐具封膜装置90,餐具封膜装置90用于密封餐具80的开口;餐具输送装置还用于将餐具80输送至餐具封膜装置90上。

如图10所示,具体地,该餐具封膜装置90包括支撑架91、封膜放卷轴92、废膜收卷轴93、热压板94、活动托板95和托板升降机构96;封膜放卷轴92和废膜收卷轴93分别枢接在支撑架91上,并分别用于对应固定外部封膜的两端,在转动封膜收卷轴时,可带出未使用的封膜,并收集废膜;热压板94固定在支撑架91上,并具有用于与餐具80的开口边缘相贴合的餐具边缘热压面;活动托板95用于承托餐具80,并位于餐具边缘热压面的正下方;托板升降机构96用于带动活动托板95升降。使外部封膜的中部位于热压板94的下方,且外部封膜的宽度大于餐具80的口径;托板升降机构96带动活动托板95上升,活动托板95带动餐具80向餐具边缘热压面的位置移动,并将外部封膜加压在餐具80边缘和餐具边缘热压面之间,此时,热压板94加热外部封膜使外部封膜软化,之后托板升降机构96带动活动托板95下降,使外部封膜和餐具80对应的部位与外部封膜四周的部位脱离,即完成封膜。

如图11-13所示,随着大众追求健康生或,现快餐多配置有饮品,故本快餐自动打包机还包括饮品打包装置;饮品打包装置包括第三工作台100、杯托110、杯托输送装置120、杯具供给装置130、饮品供给装置140和杯具封膜装置150,杯托110活动安装在第三工作台100上,杯托输送装置120用于带动杯托110沿第三工作台100的延伸方向运动;饮品供给装置140、杯托输送装置120和杯具封膜装置150沿杯托输送装置120的输送方向排列;杯具供给装置130用于往杯托110投放杯具160;饮品供给装置140用于输出饮品;杯具封膜装置150用于密封杯具160的杯口。通过杯具160输送装置带动杯托110在杯具供给装置130、饮品供给装置140和杯具封膜装置150之间移动,可对应实现杯具160投放、饮品注入、杯具160封膜等操作,进而实现饮品的打包。上述的饮品可为汤水、奶制品、茶水等等。

上述的托板升降机构96可采用直线电机、气缸或丝杆与丝杆螺母配合的结构。

优选地,杯托110包括第一承托板111和第二承托板112;第二承托板112安装在第一承托板111上,并可相对第一承托板111转动;第一承托板111活动安装在工作台上;输送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承托板111运动,并使第二承托板112在第一承托板111的联动下运动至工作台外或运动至工作台上;当第二承托板112运动至工作台上时,工作台承托第二承托板112以使第二承托板112保持水平状态。

如此,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时,先将第二承托板112移动至第三工作台100上,此时杯具160可采用如下两种放置方式:放置方式一,将杯具160完全投放在第二承托板112上;放置方式二,将小于杯具160的杯底口径二分之一的部分放置在第一承托板111上,并将杯具160部分放置在第二承托板112上;如此,在封膜完成之后,通过输送装置带动第一承托板111运动,可带动杯具160运动,且在第一承托板111联动第二承托板112运动至脱离第三工作台100的位置时,第二承托板112向下转动,杯具160可在自身及饮品的重力作用下掉落;即通过第一承托板111、第二承托板112和第三工作台100的配合,可实现承托杯具160或者使杯具160掉落完成杯具160的输出,结构简单。

优选地,当第二承托板112运动至第三工作台100上时,第二承托板112的上表面与第一承托板111的上表面齐平,保证杯具160放置的平稳性。

为了避免在输送杯具160的过程中,杯具160因惯性作用脱离第一承托板111或第二承托板112,更进一步地,第一承托板111倾斜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挡板113;第二承托板112倾斜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挡板114;当第二承托板112运动至第三工作台100上时,第一挡板113、第二挡板114、第一承托板111和第二承托板112四者围壁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杯具160。如此,通过第一挡板113和第二挡板114的限位作用,可避免杯具160脱离。

具体地,饮品供给装置140包括饮品桶,饮品桶开设有朝下设置的饮品出口;饮品出口安装有阀门;将饮品装在饮品桶内,打开阀门,即可实现输出饮品,结构简单;同时,可在饮品桶内设置挡板,挡板将饮品桶分成多个容纳腔,各容纳腔的腔壁对应设置有该饮品出口,各容纳腔内装入不同的饮品,可同时包装不同的饮品,实用性较强;也可设置多个该饮品桶,各饮品桶装入不同的饮品。

针对具有杯具凸缘161的杯具160,上述的杯具供给装置130可采用以下结构:杯具供给装置130包括用于收纳杯具160的杯具160容器,该杯具160容器可避免杯具160被外界污染;容器底端朝下设置的杯具160出物口,且容器上设有可转动的杯具160输送螺旋段;杯具160输送螺旋段用于与杯具凸缘161滑动配合,并在杯具160输送螺旋段转动时将该杯具160移送至杯具160出物口。使用时,将杯间隔放入容器内,并使杯具凸缘161与杯具160输送螺旋段滑动配合,随着送料螺旋段22的不断转动,杯具160会移送至杯具160出物口的位置并掉落;通过上述的结构可间隔、有序地投放杯具160,进而可连续性地对饮料进行包装。而针对没有凸缘的杯具160,则可采用现有的机械手抓取等方式。

上述的杯具封膜装置150可采用现有的封膜机。

本快餐自动打包机还包括机壳10,上述所有的部件均设置在机壳10内,可避免污染。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