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捆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9387发布日期:2018-07-31 23:1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捆扎机,具体的说是一种将塑料袋折叠起来并对折叠起来的塑料袋进行捆扎的一种折叠捆扎装置。



背景技术:

由制袋机生产出的塑料袋,一般以几十条袋子为一摞。为便于存放、运输、销售和使用,这些成摞的塑料袋一般还需要经过三次或四次折叠,折叠成长条状,然后再在折叠起来的长条状的塑料袋的中间进行捆扎。其具体折叠方式如图25至29所示:塑料袋从尾部折叠线73的地方为界分为首部和尾部(如图25所示),首先需要将两个提手70沿提手折叠线71的位置分别向中间折叠一次,折叠成如图26所示的状态;然后再在首部折叠线72的位置将塑料袋的首部翻折,折叠成如图27所示的状态,这就是塑料袋的首部折叠。顾名思义,能够完成上述首部折叠工作的装置称之为首部折叠装置。如图27所示,在尾部折叠线73所示的位置将塑料袋的尾部翻折,使尾部与塑料袋的首部重叠,然后再进行捆扎,折叠捆扎后形成如图28所示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较长的塑料袋需要对塑料袋的尾部折叠二次,即在尾部二次折叠线731的位置(如图29所示)对塑料袋的尾部先折叠一次,然后再在尾部折叠线73的位置进行塑料袋的尾部折叠。同样的,凡是用于对塑料袋的尾部进行折叠的装置称之为塑料袋的尾部折叠装置。本申请人也曾公开过专利号为201110081121名称为“塑料袋全自动折叠捆扎机的提手折叠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2167172b”(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的发明专利;也公开过授权公告号cn201506475u名称为“塑料袋的捆扎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以下简称对比文件2)。上述对比文件所涉及的捆扎装置,主要由夹持装置、两送带装置、带紧张装置、热合装置构成。所述的热合装置主要包括加热块、挤压头座、挤压头、垫块、气缸构成。对比文件1存在的问题在于:就塑料袋的折叠方面来说,对比文件1是经过压折板从中间将塑料袋压入到两夹持板中来实现尾部折叠的,塑料袋的尾部折叠就是在夹持板内进行的,压折板的下移插折影响机械手输送塑料袋的工作,只有当压折板抬起来后机械手才能将下一次需要折叠的塑料袋送过来,在机械手放下塑料袋返回后压折板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折叠,这种等待严重的影响了折叠机的工作效率。从捆扎方面来说,捆扎工作也是在夹持板装置中进行的,只有当夹持板装置将上一次折叠出来的塑料袋捆扎完毕后才能再进行下一次塑料袋的折叠工作,顾此失彼、效率低。不仅如此,为了迎接下一次塑料袋的折叠,夹持板需要尽快松开将刚刚捆扎过的塑料袋排放出去,导致刚刚热合的捆扎带冷却时间较短容易断开,成品率低;第三,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中虽然设有由张紧杆、制动臂、制动块等构成的带张紧装置,但其张紧装置只能使捆扎带拉直,因为对比文件1和2中所述的塑胶捆扎带是一种宽度约2厘米,厚度仅为0.3毫米左右的用塑料薄膜分切成的塑料片,没有弹性,抗拉力也很小,想通过这种塑料捆扎带来勒紧塑料袋是不现实的。所以用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技术内容来对塑料袋进行捆扎时,其捆扎出来的塑料袋塑料袋紧度不够。而如果对塑料袋的捆扎进度不够,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存放、挤压后,其中的空气因挤压和长期存放会被慢慢地排出而使腰围变细,这就很容易使捆扎带滑落下来而散开。所以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中给出的通过张紧杆拉动捆扎带的方式显然是不够的,不能调整塑料袋的捆扎紧度。第四,对比文件1公开的折叠装置,其高度应该是与前序的制袋机、冲口机是持平的。抓袋机械手是先从前面的制袋机上将制出的成摞的塑料袋平行运送到冲口机上,在冲口机上裁切成如图25所示的状态后才输送到折叠装置上来的。所以塑料袋的折叠装置的高度必须与其相适应,其高度是不能随意提高的。而对比文件1和2公开的捆扎工作是在上下设置的夹持板内进行的,捆扎完成后还要继续向下将捆扎好的塑料袋排出,这种低位置的捆扎不便于操作和维护,也不利于塑料袋的输出。

在折叠方面,随着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有多种针对塑料袋的折叠装置陆续公开。申请公布号cn107322994a公开了一种制袋机折袋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3),其主要包括:前角折叠板、梯形前折板、压袋弯钩、升降托板、压板、后折板。从其作用和效果上来划分:其中的前角折叠板、梯形前折板、压袋弯钩、压板构成了塑料袋的首部折叠装置,主要是用于对塑料袋的前面部分进行折叠;其中的后折板属于尾部折叠装置,主要用于对塑料袋的后面部分进行折叠。

申请公布号cn107618933a,公开了背心塑料袋的一种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4)。其主要包括机架、滑台机构、转角气缸、转角折板、首部折叠装置翻板、夹袋爪、压板、尾部折叠翻板、折叠平台。与对比文件3相比较,其中的首部折叠装置翻板与梯形前折板,夹袋爪与压袋弯钩,尾部折叠翻板与后压板,折叠平台与升降托板等都属于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对比文件4的首部折叠装置由安装在滑台机构上的转角气缸和转角折板及压板、首部折叠装置翻板构成。

申请公布号cn106586145a公开了塑料袋冲口机的一种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5)。包括首部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升降平台。其首部折叠装置与对比文件1基本相同,尾部折叠装置主要由压折机构来完成,所述的压折机构由折叠翻板和压板构成。

申请公布号cn107628320a公开了一种塑料袋的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6)。其不仅包括提手折叠装置、折叠翻板、压板机构,还包括移动架机构、调整机构、二次升降平台、输送带传送机构。该申请不仅能对塑料袋的首部进行折叠,而且在对较长的塑料袋进行折叠时还可以对其尾部实施第二次折叠。

申请公布号cn107839294a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制袋机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7),其公开的首部折叠装置与对比文件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尾部折叠装置和升降托板。尾部折叠装置包括设在前折板轴与后折板轴之间的下方的两个导向板、u形的两侧压板、插板;设置了链传动机构、u形的传输夹机构。对比文件7公开的上述技术内容属于塑料袋的尾部折叠装置,并且其尾部折叠装置可以对塑料袋的尾部折叠2次。并且省略了升降托板,利用插板将两端折叠好的塑料袋插入到下面的传输夹内,实现了尾部折叠,再由链传动传输到后面。

综上所述,塑料袋的首部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并且还包含能对尾部进行2次折叠的尾部折叠装置,还包括升降托板、传输夹等都已成为公知技术。而如何设计一种与上述这些塑料袋折叠装置相适应、相匹配的捆扎装置便成为本领域的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折叠捆扎机,用于对塑料袋进行折叠捆扎,为制袋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工作稳定可靠、松紧可调的一种折叠捆扎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捆扎机,包括:机架、塑料袋折叠装置、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缠绕装置、预紧装置,所述的缠绕装置主要由传袋机构、导向轮、两个带卷筒构成,所述的传袋机构设在所述的塑料袋折叠装置的下面与热合装置的后面之间,所述的导向轮设在所述传袋机构与所述热合装置之间对应的两侧,所述的两个带卷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预紧装置设在热合装置的后面。

所述的塑料袋折叠装置包含塑料袋的首部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所述的首部折叠装置是指将两个塑料袋的提手沿提手折叠线位置和角度分别向中间折叠一次,然后再在塑料袋的首部折叠线位置将塑料袋的前部再折叠一次的装置;所述的尾部折叠装置是指沿尾部折叠线的位置将塑料袋的尾部即后面部分进行折叠,使塑料袋的尾部与首部重叠的装置。作为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袋折叠装置包含一种升降托板。所述的升降托板上设有可使机械手前后通过而不影响托板上下运行的让位缺口。

所述的传袋机构,与所述的塑料袋折叠装置相对应,也与所述的热合装置相对应。用于将塑料袋折叠装置上折叠成型的塑料袋经过至少两个导向轮之间传递到热合装置的后面位置,并且在传袋过程中使塑料袋的一侧顶着捆扎带前移使捆扎带在上下两个导向轮之间形成一个v字形绕在塑料袋上。

所述的热合装置,既可以设置在塑料袋折叠装置的后面,也可以设置在塑料袋折叠装置的下面,也可以与塑料袋折叠装置倾斜对应。热合装置的安装位置决定了所述的传袋机构的传袋方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实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热合装置设在塑料袋折叠装置的后下方。为适应热合装置的设置位置,传袋机构的传袋方向为前后纵向设置,所述的导向轮也与传袋方向相适应上下设置,热合装置的垫块和加热块也为上下设置。本实施方案的优点在于:传袋方向的前后纵向设置,决定了捆扎装置的工作面基本呈前后设置,可以与制袋机、冲口机等形成一条接近水平状态前后分布,便于操作维护,捆扎出来的塑料袋的高度高于包装箱,捆扎后传送出来的塑料袋可以直接掉落到包装箱中。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传袋方向上下设置,所述的导向轮前后设置,所述的热合装置前后设置在传袋机构的下方。

所述的预紧装置设置设在热合装置的后面。所述的“后面”,是从传袋机构运行的先后次序而言的,传袋机构先到达的位置为前面,之后到达的为后面。如果传袋方向是上下设置的,即便是预紧装置处在热合装置的下面也描述为后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传袋机构主要由机械手、机械手运行机构构成。所述的机械手包含气动手指、传输夹、机械爪等,用于抓取和夹持塑料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机械手包含一种气动手指,可以上下开合180度。作为机械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机械手是一种上下开合90度气动手指,其优点在于:机械手占用的上下空间较小,但驱动机械手前后运动的气缸需要是多位气缸,即气缸杆至少可以伸出两个行程。

所述的机械手运行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进行前后往复运动或者进行旋转运动,使所述机械手往复于折叠装置与捆扎热合装置的后面之间。所述的机械手运行机构的实施方式较多,包含气动滑台、电动滑台、导杆气缸、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还有摆臂运动机构等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机械手运行机构主要由支架、导轨、滑块、气缸构成。所述的导轨前后设置在机架的后部两侧,所述的滑块设在导轨上,所述的支架连接在滑块上,所述的支架与机架之间设有气缸,所述的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机械手,所述的机械手与热合装置的加热块与垫块之间前后对应。

作为机械手运行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机械手运行机构包含一种电动滑台,所述的电动滑台设在机架上,所述的支架设在电动滑台的滑块上。所述的电动滑台也称直线模组、电动缸等。

作为传袋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传袋机构包含一种多条输送带机构,中间相邻的两条输送带之间形成的间隔空隙与所述的导向轮、带卷筒上下对应。在采用本技术方案时,所述的预紧装置包含张紧杆,并且在所述张紧杆的下面设有气缸,所述的气缸分别设在张紧杆的下面,用于顶起张紧杆松开捆扎带,便于输送带上的塑料袋从热合装置的加热块和垫块之间顺利地通过;也可以采用电机,使电机分别与带卷筒连接,在传袋时电机先打开使带卷筒放出一段捆扎带,以方便塑料袋顺利通过,等传袋到位后电机再回转将捆扎带拉紧。

作为传袋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传袋机构由摆动气缸、支架、气缸传输夹构成。

基于对比文件7公开的“改进的制袋机折袋装置”,可以将其两个传输夹通过摆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初始状态下所述的传输夹处在两个导向板之间对应的下方,当插板将塑料袋插折到传输夹内后,所述的摆动气缸摆动90度,然后在所述的气缸的驱动下,传输夹随支架连同塑料袋传送到热合的工作位置。

基于对比文件7公开的传输夹及其链传动机构,所述的传袋机构由链传动机构、传输夹、摆动气缸构成。

作为传袋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传袋运行机构是一种摆杆机构,主要由两个摆臂、转轴、气缸、两个机械手构成,所述的两个摆臂的上端用转轴连接,所述的两个摆臂呈l型设计,所述两个摆臂的上端经过转轴铰接在机架的上部,两个摆臂的下端前侧分别安装机械手,所述的气缸连接在摆臂上,所述气缸的另一端连接到机架的上。

所述的预紧装置,包含张紧机构、档杆、挤压板、气缸,用于在热合之前通过移动档杆与挤压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对塑料袋的两侧挤压或折弯,当热合工作完成后机械手和预紧装置都松开后,塑料袋反弹将塑料袋撑紧,从而实现使捆扎带预先控制扎紧的目的。

所述的预紧装置主要由张紧机构、档杆、挤压板、气缸构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紧张机构包含张紧杆、制动臂、制动块气缸构成。

作为张紧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张紧机构由张紧杆、电机、光电控制开关构成,所述的电机连接在带卷筒上,所述的光电控制开关设在张紧杆的下面,当所述的电机转动时可以释放放捆扎带,当释放出一段所需的捆扎带后张紧杆就会向下摆动至被所述光电控制开关所检测的位置,从而控制电机停转。本实施方式可以省略掉制动臂、制动块。

作为张紧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张紧机构是在所述的带卷筒的转轴上设置弹簧和垫片及调整螺母,通过增加带卷筒转动阻尼的方式来张紧捆扎带。

所述的挡杆设置在热合装置的垫块一侧并高出于垫块,所述的捆扎带从垫块的上面和两个档杆之间绕过。所述的档杆在气缸的驱动下能够上下往复运动,用于使塑料袋的前侧与加热块隔离防止塑料袋被烫伤,并且档杆还可以与挤压板一起共同作用对塑料袋实施挤压,以实现扎紧塑料袋的技术目的。

所述的挤压板是一种板状体,也可以在捆扎带对应的两侧设置成压杆状。所述的挤压板在与捆扎带前后对应的位置最好设置一个让位缺口,以避开捆扎带。所述的挤压板,用于在塑料袋的捆扎位置附近对塑料袋实施挤压。所述的挤压板既可以连接到气缸上主动向前挤压塑料袋,也可以固定到机架上通过所述档杆的移动来被动地挤压塑料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缸包含一种可调气缸。用于通过调整气缸的行程来调节捆扎塑料袋的松紧度。所述的可调气缸设在热合装置的后下面,所述的挤压板铰接在所述的可调气缸上。当可调气缸工作时可与所述挡杆、机械手共同作用将塑料袋的中间折成“v”字形,待捆扎完成机械手及预紧机构松开后,原来的v字形会逐渐回弹,塑料袋被撑紧。

作为预紧装置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调气缸安装在所述热合装置的后面,挤压板连接在所述的可调气缸上,可调气缸工作时使挤压板与所述的档杆在前后方向上对塑料袋实施挤压。

作为预紧装置的多种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预紧装置包含带卷筒、挤压板、预紧支架、可调气缸。所述的带卷筒的转轴上设有弹簧以增加带卷筒的转动阻尼,所述的预紧支架的中间设有可使塑料袋和传袋机构前后通过的方口,所述预紧支架的下端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的预紧支架的上端连接可调气缸;所述的热合装置设在所述的预紧支架上。本实施方案的优点在于:所述的挤压板可以固定在机架上不动,由预紧支架驱动档杆将塑料袋实施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中热合装置也随预紧支架后移从而缩短了捆扎带的长度实现了预紧的技术某地。所述的预紧支架和带卷筒形成了张紧机构,可以省略张紧杆、制动臂、制动块。

所述的热合装置包含压紧装置,用于压紧两所述捆扎带;所述压紧装置上安装有加热装置,用于对压紧后的两所述捆扎带进行加热融合;所述的加热装置上设有与加热装置为一体的切断装置,用于将所述捆扎带从融合位置切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紧装置包含两个导杆气缸、垫块和挤压头,所述的挤压头弹性连接在挤压头坐上,挤压头座连接在导杆气缸的缸杆座上,所述的挤压头具有前后两个挤压面与所述的垫块相对应,所述的挤压头内设有加热块,所述的加热块上设有加热管和传感器,所述的加热块的底面还设有三条平行的刀刃,所述的三条刀刃处在所述挤压头的前后两个挤压面之间,所述的垫块和加热块分别安装在导杆气缸上,所述的垫块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垫块与加热块上下设置。

所述的导向轮是一种可以自由转动的轮子,用于支撑捆扎带,也可以改变捆扎带的走向。

所述的带卷筒,是一种投影面为h型的圆盘,圆盘的两侧分别设有挡圈,两挡圈之间可以缠绕和储存捆扎带,圆盘的中间设有圆孔,圆盘通过其圆孔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的两个带卷筒分别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能够绕转轴转动,用于释放、供给捆扎带。作为带卷筒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带卷筒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连接在电机上,当电机转动时所述的带卷筒随所述的转轴一起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机架、塑料袋折叠装置”,是指本发明的捆扎装置与塑料袋折叠装置连接,为本发明的捆扎装置提供已经折叠成型的塑料袋。凡是能够为本发明的捆扎装置提供折叠成型的塑料袋的装置,甚至并不与捆扎装置设在同一个机架上,但都应该理解为“包括塑料袋折叠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传袋装置可以将折叠装置上折叠出来的塑料袋传递到上下导向轮的后面并进行缠绕捆扎工作,使得折叠和捆扎分两个工作面来进行,捆扎装置的工作不会占用和耽误折叠装置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机构效率;第二,虽然对比文件1和2中公开了带紧张装置,但这种紧张装置只能使捆扎带拉紧,仅仅是一种“带”张紧装置,但并不能改变塑料袋的形状,不能从根本不上来解决问题。虽然其捆扎工作是在夹持装置中进行的,两夹持板板能够使塑料袋不会散开,但夹持板是从塑料袋的两个宽面来进行挤压的,其结果是塑料袋的形状在夹持板装置中是越夹越扁,形成一个i字形的直板状,当松开夹持板后塑料袋难免会弯曲,会向v字形过度。这种情况下捆扎带会松弛在塑料袋上,捆扎紧度不够,容易滑落。而本发明的做法是与其恰恰相反,预紧机构将扁形塑料袋的两侧进行挤压,使塑料袋由扁形向方圆或v字形接近,然后再进行捆扎。塑料袋是由管状的塑料膜封切而成的,塑料袋内不可避免的会残留一些气体,多条成摞的塑料袋折叠在一起的时候体积会有所膨胀,存放一段时间后或因包装运输挤压后气体会被排出而体积会缩小。在捆扎之前,人们可以预先根据塑料袋存放后的变形量粗略的估计一下需要挤压的程度,然后调节一下需要挤压的行程,热和捆扎完毕后,塑料袋后反弹,其形态会由v型向i型接近,这种反弹和张力会将捆扎带撑紧。如此捆扎起来的塑料袋结实牢靠。第三,对比文件1和2中所述的捆扎、热合工作是在夹持板内进行的,而其夹持板装置也同时是折叠装置的构成要件。为了迎接下一次塑料袋的折叠,夹持板装置需要及时的松开将刚刚捆扎热合的塑料袋,而刚刚完成热合的塑料捆扎带会因为冷却时间不足而容易断开或者热合不牢。就同样的折叠捆扎速度来说,本发明的捆扎装置不参与折叠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使热合位置冷却,充分冷却再松开后塑料袋的捆扎相对牢固得多,成品率也较高。第四,与对比文件1和2相比省略了插折板、两个夹持板、夹棍等繁琐的结构,结构简单。第五,本发明的传袋机构包含一种机械手,在将塑料袋折叠捆扎完成后,所述的机械手机构可以继续运行一段距离将捆扎好的塑料袋直接放置到包装箱中,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折叠部分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捆扎部分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缠绕装置的结构原理右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热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右侧视图;

图6至图10是实施例一的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折叠部分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13是实施例二的预紧装置的工作原理俯视图;

图1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三的折叠部分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16是实施例三的调紧装置的结构原理右侧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四的缠绕装置的结构原理右侧视图;

图19是实施例五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0至图21是实施例五的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六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七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5是塑料袋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26和图27是塑料袋的首部折叠步骤示意图;

图28和图29是塑料袋的尾部折叠方式和捆扎后的形态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前角折叠板;21--前折板;22--摆动气缸;23摆动气缸;24--压袋湾勾;25--转角气缸;26--转角折板;27--提手上翻托盘;28--提手折叠压杆;29--提手折叠推板;3--后折板;31--摆动气缸;32--压板;33-滑块;34--导轨;35--多位气缸;36--导向板;361--摆动气缸;362--固定齿板;363--夹紧齿板;38--插板;381--插板气缸;39--传输夹;391--链传动机构;392--摆动气缸;4--升降托板;41--导杆气缸;42--让位缺口;5--机械手;51--二位气缸;511--气缸;52--导轨;53--支架;531--摆臂;532--转轴;54--滑块;55--导轮;56--带卷筒;57--电动滑台;58--输送带;59--气缸;6--可调气缸;61--张紧杆;62--制动臂;63--档杆;64--摆动挡板;65--方孔;66--制动块;67--挤压板;68--预紧支架;69--销轴;7--塑料袋;70--塑料袋提手;71--提手折叠线;72--首部折叠线;73--尾部折叠线;731--尾部二次折叠线;8--捆扎带;81--热合线;82--切断线;9--加热块;91--导杆气缸;92--气缸;93--垫块;94--挤压头;95--导柱;96--弹簧;97--挤压头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9所示,图的左边为本发明所称的前边,图的右边即是本发明所述的后面。下面分别用七个实施例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首部折叠装置主要由前角折叠板2、前折板21及其摆动机构构成;尾部折叠装置主要由后折板3及其摆动机构构成。在机架1的前部安装前角折叠板2,在前角折叠板2的后面安装前折板21,在前折板21的前侧中间位置安装有压袋弯钩;在前折板21的后面安装升降托板4,升降托板4上设有能够使机械手5能够前后通过的让位缺口42,在升降托板4的底面安装导杆气缸41;安装在升降托板4的后面安装后折板3。本实施例的上述折叠装置已在对比文件3中公开,可以参照公布号cn2017106547608,具体实施。

本实施例的传袋机构由机械手5和机械手运行机构构成。所述的机械手5是一种可以上下开合的气动手指;所述的机械手运行机构主要由支架53、导轨52、滑块54、二位气缸51构成。在前折板21的下方机架1的两侧上分别前后平行安装一条导轨52,在两条导轨52上分别安装滑块54,在两个滑块54上安装支架53,在支架53的前部左右横向间隔安装两个机械手5;在支架53的后部中间安装一条二位气缸51,二位气缸51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1的后部,所述的二位气缸51,可以将两个气缸的底部串联在一起就构成了二位气缸。在传袋机构与热合装置之间对应的两侧位置,上下分别转动安装两个导向轮55。在上方的导向轮55的后面安装导杆气缸91,在导杆气缸91的缸杆座上安装加热块9,所述的加热块9上安装有加热管和传感器,加热头的下端面上设有三道相互平行的刀刃,三条刀刃呈山字型排列,在导杆气缸91的导杆座上安装一个挤压头座97,在挤压头座97上对称安装两个导柱95,在两个导柱95上分别安装弹簧96,在两个导柱上的弹簧96的上面还需滑动安装一个挤压头94;在加热块9对应的下方安装一个导杆气缸92,在导杆气缸92的缸杆座上安装垫块93,在垫块93的上面中间设置一个凹槽,在垫块93的后侧缸杆座上安装档杆63。热合装置属于公知技术,可以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1506475u公开的技术内容具体实施,对于挤压头、加热管等构件及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预紧装置包含张紧机构、档杆、挤压板、气缸。所述的张紧机构包含张紧杆61、制动臂62、制动块66、气缸,所述的气缸连接在制动臂62上。在热合装置的后面上下方分别安装一个张紧杆61,张紧杆61的一端通过销轴和轴承铰接在机架上,使张紧杆61可以自由上下摆动,在所述张紧杆61的另一端安装转轮,在转轮对应的前上方机架上安装制动块66,制动块66的后上方安装制动臂62,制动臂62的后端铰接在机架上,其前端与制动块66上下对应,其后端连接在转轴上,转轴上连接气缸。在制动臂61的下方机架上上下分别通过转轴安装一个带卷筒56,使带卷筒56可以绕转轴自由转动。在热合装置的垫块93对应的后方机架上安装可调气缸6,在气缸6的缸体前侧铰接挤压板57,挤压板57的后侧连接在可调气缸6的缸杆上。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二位气缸51处在缸杆缩回的状态,两个机械手5处在升降托板4的前侧下面,当首部折叠装置的前折板21和后折板3分别将塑料袋的首部和尾部折叠在升降托板4上后,形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当导杆气缸41打开驱动升降托板4下降一定位置后,使得塑料袋7处在与两个机械手5前后对应的位置,然后二位气缸51打开第一个行程,机械手5前移到升降托板4的位置将塑料袋7抓住,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之后二位气缸51打开第二个行程,使两个机械手5夹持着塑料袋7经过上下两个导向轮55之间,以及加热块9和垫块93的上下之间穿过到热合装置的后面。在机械手5抓住塑料袋7离开升降托板4的时候,升降托板4马上升起,准备进行下一次塑料袋的折叠。在两个机械手5夹持着塑料袋7向后运行的过程中,两个机械手5的间隔之间的那段塑料袋7的后侧位置顶着捆扎带8向后牵扯,使得捆扎带8在上下两个导向轮55和塑料袋7的一侧之间形成了一个v字形,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之后,导杆气缸92打开驱动垫块92、档杆63上移,使得下面的那层捆扎带8处在两个档杆63之间垫块92的上面;之后,可调气缸6打开驱动挤压板67向上摆动将塑料袋7的后侧向上折起,使得塑料袋7的截面形成一个v字形,此时上下两个制动臂62分别已将捆扎带8挤压在制动块66上,上下方的两个张紧杆61分别向下摆动将捆扎带8张紧,形成如图9所示的状态。之后,导杆气缸92和导杆气缸91打开,驱动加热块9通过挤压头将双层捆扎带8压紧在垫块93上,形成如图10所示的状态。几乎与此同时,两个制动臂62同时打开使其前端离开制动块66,在紧张杆61的摆动下压下,两个带卷筒56分别转动释放出一段捆扎带8来已被下一次捆扎使用。随着加热时间的推移,加热块9将双层捆扎带融化热合并切断。待捆扎带的热合点充分泠却后,挤压板67、两个机械手5松开。至此,实施例一的折叠捆扎工作完成。松开后的塑料袋7,其被挤压成v字形的位置反弹将捆扎在塑料袋上的捆扎带张紧。也可以在机架的后面放置一个包装箱,将二位气缸51更换为三位气缸,以增加一个机械手5继续向后运行的行程,待机械手5处在与包装箱上下对应的位置时机械手5松开,塑料袋7装入到包装箱中。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的预紧装置的可调气缸6上前后安装挤压板67,使得塑料袋7在档杆63与挤压板67之间形成前后挤压,如图13所示。如图11、图12所示:实施例二的首部折叠装置由转角气缸25、转角折板26、压袋弯钩24、压板32、前折板21,摆动气缸22以及滑台构成。实施例二的首部折叠装置属于公知技术,可以参照申请公开号为cn107618933a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实施例二的机械手运行机构是一种电动滑台57,在机架1的前部下面前后纵向安装一条电动滑台57,将支架53安装在电动滑台57的滑块上,在所述的支架53上安装两个机械手5。

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15、16所示,实施例三的首部折叠装置主要由提手上翻托盘27、提手折叠压杆28、提手折叠推板29、前折板21、滑台等构成。实施例三的首部折叠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已经公开,可以参照公布号为cn102167172b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实施例三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实施例三的预紧装置包含带卷筒56、挤压板67、预紧支架68、可调气缸6。所述的预紧支架68的中间设有方孔65,所述的方孔65能够使机械手5和塑料袋7从中前后通过;预紧支架68的下端通过销轴69铰接在机架上,在预紧支架68中间的方孔65的上方安装导杆气缸91,在导杆气缸91的缸杆座上安装加热块9和挤压头;在方孔65的下方安装导杆气缸92,在导杆气缸93的缸杆座上安装垫块93和档杆63,在预紧支架68的上方安装可调气缸6。在两个带卷筒56的转轴上带卷筒56的外侧转轴上穿入一个只能轴向运动不能随带卷筒56转动的垫片,在所述垫片的外面转轴上设置一个弹簧,用于增加带卷筒56的转动阻尼,在转轴的外端设置一个螺帽,用于调整带卷筒56转动阻尼的大小;在机械手5前后对应的机架后部固定安装一个挤压板67。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三中省略了紧张杆、制动臂、制动块。实施例三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塑料袋放置到折叠工作位置后,塑料袋的首部处在两个提手处在提手上翻托盘27合前折板21上,之后两个提手折叠压杆28向后翻转呈八字形压在塑料袋的两个提手折叠线71上,之后两个提手折叠推板29分别向中间推折,推折成如图25所示的状态。之后,前折板21向后摆动将塑料袋7的首部折叠在升降托板4上,后折板3将塑料袋的尾部翻折到升降平台4上。之后,升降托板4下降,机械手5前移夹持着塑料袋7,然后从预紧架68的方口65中穿过,并运行到挤压板67的前侧。之后,导杆气缸92打开驱动垫块93、档杆67上移,之后可调气缸6打开拉动预紧架68向后摆动,此时导杆气缸91、导杆气缸92、垫块93、档杆63也随预紧架68向后移动,使得塑料袋7的两侧受到了挤压板67和挡杆63的前后向的挤压;在塑料袋7移动和被挤压的过程中,因为两个带卷筒56上安装了弹簧而产生了转动阻尼,塑料袋7在被预紧架68后移的过程中会将捆扎带8拉紧。之后,导杆气缸91驱动加热块9下移,安装在加热块9上的挤压块将上下两层捆扎带并拢并压紧在垫块93上,在挤压块的向下移动挤压的过程中也会使捆扎带拉紧,对于捆扎带的紧度可以通过旋转设在带卷筒56转轴上的调整螺母来控制。随着加热块9的继续下移,捆扎带8被融化热合并且切断,实施例三的工作程序完成。

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7、图18所示,实施例四的传袋装置是一种多条输送带传送装置,所述的多条输送带传送装置属于公知技术,可以参照公布号cn106586145a具体实施;在升降托板4的下面安装多条输送带58,使中间的两条输送带58之间形成的空隙前后对应于导向轮55、加热块9、两个档杆67之间,形成如图18所示的状态;在两条输送带58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安装一个摆动挡板64,摆动挡板64的下端铰接在机架上,在摆动压板64的下部连接可调气缸6,可调气缸6的缸体铰接在机架上;在两个张紧杆61的下面分别安装一个气缸61。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塑料袋的首部折叠装置和尾部折叠装置将塑料袋折叠到升降托板4上后,在升降机构的导杆气缸41的驱动下下移,当升降托板4下降到多条输送带之间的空隙中后,使得折叠成型的塑料袋7被搁置到多条输送带上;之后电机打开驱动多条输送带58将塑料袋7向后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分别安装在张紧杆下面的气缸61打开气缸杆伸出使张紧杆61都抬起。在两个张紧杆61都抬起后,捆扎带8会松弛,使得输送带58在向后输送塑料袋7的时候几乎不会受到捆扎带8的阻力。当塑料袋7被输送到捆扎位置后两个气缸59分别都释放,两个张紧杆61靠自重向下摆动重新将捆扎带8张紧。之后,导杆气缸92打开驱动垫块93、挡板67上移;之后,可调气缸6推动摆动档杆64将塑料袋7挤压到挡杆63上;之后加热块9在导杆气缸91的驱动下将双层捆扎带8压紧在垫块93上,在对捆扎带8进行热合切断后加热块9抬起复位,可调气缸6打开拉动摆动挡板64向后摆动并隐藏到两条输送带58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对折叠捆扎好的塑料袋7放行,之后电机再次启动使得捆扎好的塑料袋7被传送出去。

实施例五,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9所示:实施例五的尾部折叠装置由固定齿板362和夹紧齿板363、摆动气缸361、插板38构成,省略了升降托板4。该技术方案属于公知技术,请参照公开号为cn103359339b具体实施,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传袋机构安装在热合装置的后面。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部折叠过程略)插板气缸381打开驱动插板38下移在塑料袋的尾部折叠线位置将塑料袋插折到固定齿板362和夹紧齿板363之间并被夹紧;之后,摆动气缸361驱动固定齿板和夹紧齿板夹持着塑料袋7摆动90度后与两个机械手5前后对应,然后二位气缸51打开驱动两个机械手5向前移动至上下两个手指处在固定齿板362与夹紧齿板363的上下之间的位置,之后,两个机械手5打开使上下两个手指分别透过固定齿板和夹紧齿板上的让位缺口将塑料袋夹住,形成如图20所示的状态;之后,夹紧齿板363松开,机械手5在多位气缸51的驱动下将塑料袋7从夹持板中抽出后移到热合装置的后面,固定齿板362和夹紧齿板363在摆动气缸361的驱动下摆动回转复位;导杆气缸92打开驱动垫块93、档杆63上移抬起,导杆气缸91打开驱动加热块9下移,将双层捆扎带8挤压热合在一起,形成如图21所示的状态。

实施例六,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塑料袋的尾部折叠装置由插板38、两个导向板36构成;在两个导向板36对应的下方设有链传动机构391,链传动机构391上设有传输夹39。该装置属于公知技术,可参照申请公布号为cn107839294a名称为改进的制袋机折袋装置的技术方案来具体实施。

在本实施例中,传袋机构由链传动机构391、摆动气缸392、传输夹39构成。将链传动机构前后纵向安装在机架的下方,在链传动机构391的链条上安装摆动气缸392,在摆动气缸392上安装传输夹39。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插板气缸381驱动插板38下移,在塑料袋7的尾部折叠线73位置将塑料袋插入到两个导向板36中完成对塑料袋的尾部折叠,并且将折叠成的塑料袋插入到传输夹39中,之后插板38在插板气缸381的驱动下复位抬起。之后,摆动气缸392打开驱动传输夹39向后摆动90度,形成如图23所示的状态。之后,链传动机构391开始传动将传输夹39中的塑料袋7传送到热合装置的后面,然后再进行预紧和热合切断(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传输夹39的作用和效果跟实施例一中的两个机械手5是基本一致的。

实施例七,实施例七的折叠装置与实施例六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缠绕装置。如图24所示,所述的传袋机构包括两个机械手5和传袋运行机构,所述的传袋运行机构是一种摆臂运动机构。所述的摆臂运动机构由两个摆臂531、两个机械手5、转轴532、气缸511构成。设置两个l型的摆臂531,在两个摆臂531的上部用转轴532横向连接,将转轴532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机架的横向两侧,在其中一个摆臂的中部位置连接一个气缸511,将气缸511的另一端安装到机架上;在两个l型摆臂531的下端前侧分别安装机械手5,使两个机械手5横向之间形成的空间前后对应于传输夹39。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插板38将塑料袋7的尾部线73的位置经两个导向板36向下插折到传输夹39中,之后,链传动机构391转动使传输夹39后移,当传输夹39随链条移动至链轮的位置后链传动机构391停止;之后,气缸511打开驱动两个摆臂531及其前端的两个机械手5向前移动至传输夹39的两侧,之后两个机械手5同时打开将塑料袋7的传输夹39两侧的位置抓住,形成如图24所示的状态。之后气缸511释放,两个机械手5夹持着塑料袋7被传送到热合装置的后面,然后再实施挤压预紧和热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